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 水泵的选型与配套毕业论文水泵的选型与配套毕业论文 目 录 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 1 1 兴建缘由 1 1 2 设计流量与水位资料 1 1 3 建筑物等级 1 1 4 工程地质资料 1 2 2 设计参数确定设计参数确定 2 2 1 设计流量的确定 2 2 2 水位分析与特征扬程的确定 2 3 3 水泵的选型与配套水泵的选型与配套 2 3 1 水泵选型资料 2 3 2 水泵选型方案 3 3 2 1 第一组方案 3 3 2 2 第二组方案 4 4 4 枢纽布置及泵站结构形式枢纽布置及泵站结构形式 4 4 1 泵站枢纽布置 4 5 5 主要建筑物设计主要建筑物设计 6 5 1 前池设计 6 5 2 前池扩散角 6 5 3 第一组方案 6 5 3 1 前池池长 6 5 3 2 池底纵向坡度 6 5 4 第二组方案 6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2 5 4 1 前池池长 6 5 4 2 池底纵向坡度 6 5 5 前池构造 7 5 6 进水池设计 7 5 6 1 第一组方案 7 5 6 2 进水池的宽度 7 5 6 3 悬空高度的确定 7 5 6 4 后壁距的确定 8 5 6 5 进水池长度L 8 5 6 7 站房平面设计 9 5 6 8 泵房主要高程的确定 9 5 6 8 1 水泵吸水喇叭管管口高程 9 5 6 8 2 底板高程 9 5 6 8 3 电机层楼板高程 9 5 6 8 4 机房屋面大梁下缘高 9 5 7 出水设计 10 5 7 1 出水管出口直径 10 5 7 2 池底至管口下缘距离 10 5 7 3 出水池墙顶高程和池底高程 10 5 7 4 出水池宽度 10 5 7 5 出水池长度 11 5 7 6 干渠护长度 11 5 7 7 出水池与干渠的渐变段 11 5 8 第二组方案 11 5 8 1 进水池的宽度 11 5 8 2 悬空高度的确定 12 5 8 3 后壁距的确定 12 5 8 4 进水池长度L 13 5 8 5 站房平面设计 13 5 8 6 泵房主要高程的确定 13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3 5 8 6 1 水泵吸水喇叭管管口高程 13 5 8 6 2 底板高程 13 5 8 6 3 电机层楼板高程 13 5 8 6 4 机房屋面大梁下缘高 14 5 9 出水设计 14 5 9 1 出水管出口直径 14 5 9 2 池底至管口下缘距离 14 5 9 3 出水池墙顶高程和池底高程 14 5 9 4 出水池宽度 15 5 9 5 出水池长度 15 5 9 6 干渠护长度 15 5 9 7 出水池与干渠的渐变段 15 5 10 附属设备选择和布置 15 5 10 1 配电设备布置 15 5 10 2 供 排水系统布置 16 5 10 3 起重设备 16 5 10 4 拦污清污设备 16 6 6 水泵的工况点校核水泵的工况点校核 16 6 1 管路布置 16 6 2 第一组方案 17 6 2 1 局部阻力系数计算 17 6 2 2 沿程阻力系数计算 17 6 2 3 设计运行情况 17 6 2 4 最高运行情况 18 6 3 第二组方案 18 6 3 1 局部阻力系数计算 18 6 3 2 沿程阻力系数计算 18 6 3 3 设计运行情况 19 6 3 4 最高运行情况 19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4 7 7 泵房稳定计算泵房稳定计算 20 7 1 防渗计算 20 7 1 1 防渗长度校核 20 7 2 1 第一组方案 20 7 3 1 第二组方案 22 7 4 渗透坡降校核 24 7 4 1 第一组方案 24 7 4 2 第二组方案 30 7 5 1 第一组方案 36 7 5 3 第二组方案 38 7 5 5 运行期稳定校核运行期稳定校核 41 8 8 泵房结构设计及配筋计算泵房结构设计及配筋计算 51 8 1 底板结构计算 52 8 1 3 裂缝校核 64 8 4 泵房后墙结构计算 68 8 4 1 配筋计算 70 8 5 电机梁结构计算 72 8 5 1 电机梁内力计算 72 8 5 2 电机梁配筋计算 73 8 5 3 裂缝宽度验算 75 8 6 水泵梁结构计算 75 8 6 1 水泵梁的内力计算 75 9 9 连接建筑物设计连接建筑物设计 82 9 1 下游翼墙设计 82 9 1 1 截面的选择 84 9 1 2 稳定校核 88 9 1 2 下游翼墙结构计算及配筋 89 9 1 2 前趾结构计算及配筋 92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5 9 1 2 地板结构计算及配筋 94 9 1 2 扶壁结构计算及配筋 96 9 2 上游翼墙 9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16 1 综合说明 1 1 兴建缘由 为与房山站 石梁河及相关配套工程一起共同构成连云港市引 淮入石补水工程 1 2 设计流量与水位资料 经规划设计 确定石安河第三泵站的设计流量为 8m3 s 泵站上 下游水位组合资料见表 1 1 表 1 1 工程水位情况 工况下游水位 m 上游水位 m 最低扬程9 517 5 设计扬程9 418 0 最高扬程9 018 5 防 洪9 718 7 1 3 建筑物等级 泵站设计流量 8m3 s 根据规范 泵站等别为三等 泵站规模为 中型 泵站建筑物等级为 3 级 1 4 工程地质资料 根据省钻探队勘探试验报告站址地基为棕黄 棕黄夹灰黄色粘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6 土或粉质粘土 中部夹有中 轻粉质壤土 层厚不一 并夹有砂礓 铁锰结核 标准贯入击数 N 14 击 天然容重 1 98g cm3 C 0 45 F 天然孔隙比 0 76 地基允许承载力为 P 21 150kpa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7 2 设计参数确定 2 1 设计流量的确定 经规划设计资料 确定石安河第三泵站的设计流量为 8m3 s 2 2 水位分析与特征扬程的确定 设计扬程 H设 H设上 H设下 18 0 9 4 8 6m 最大扬程 H高 H最高上 H最低下 18 5 9 0 9 5m 最低扬程 H低 H最低上 H最高下 17 5 9 5 8 0m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8 3 水泵的选型与配套 由于水泵的选型是动力机 传动及辅助设备等的配套 泵站工 程建筑物设计以及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 水泵的选型不合理不仅会 增加工程投资 而且会降低水泵的运行效率 增加泵站能耗和运行 费用 所以 水泵的选型必须十分重视 水泵的基本选型原则主要有 1 必须满足生产需要的流量和扬程要求 2 水泵应在高效范围内运行 3 水泵在长期运行中 泵站的效率较高 能量消耗少 运 行费用低 4 按所选的水泵型号和和台数建站 工程投资应较少 5 在设计标准的各种工况下 水泵机组能正常安全运行 即不允许发生汽蚀 振动和超载等现象 6 便于安装 维修和运行管理 3 1 水泵选型资料 根据该泵站灌溉的需要 泵站总设计流量为 8m3 s 估计水力损失为净扬程的 20 则8 6mH 净 9 5mH m ax 水泵的设计扬程为 最大扬程为8 6 1 210 32mH 泵设 9 5 1 211 4mH 最大 3 2 水泵选型方案 3 2 1 第一组方案 1 水泵选型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9 选择 8 台水泵 查高邮水泵厂水泵选型样本 选择 600HLB 9 叶片安放角度 设计扬程时所对应的流量为 1 0m3 s 效率为 86 0 0 平均扬程时水泵在高效区运行 2 电动机选型 确定水泵的配套功率时 必须按照水泵工作范围内最大轴功率 来计算 配套功率按下式计算 水泵的配套功率为 1000 kW gQH KN drp mt 式中 Q 为水泵工作范围内对应于最大轴功率的最大流量 m3 s H 为水泵工作范围内对应于最大轴功率的扬程 m K 为动力机备用系数 按参考书 水泵与水泵站 表 7 2 选取 为水泵效率 p 为传动效率 dr Q 0 94m3 s K 1 05 按水泵轴功率 100kW9 5 1 211 4mH 最大 查用 水泵的配套功率 p 85 2 dr100 129kW mt N 配套电动机选择 动力机 YL4501 6 额定功率 130kW 额定转 速 980r min 电动机重 1 65t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0 图 3 1 3 2 2 第二组方案 1 水泵选型 选择 4 台水泵 查高邮水泵厂水泵选型样本 选择 900HLB 10 叶片安放角度 设计扬程时所对应的流量为 2 2m3 s 效率为 0 87 平均扬程时水泵在高效区运行 2 电动机选型 Q 2 0m3 s K 1 05 按水泵轴功率 100kW9 5 1 211 4mH 最大 查用 水泵的配套功率 p 85 2 100 dr 263kW mt N 配套电动机选择 动力机选择 4 台 YSL5005 10 额定功率 280kW 额定转速 590r min 电动机重 2 538t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1 图 3 2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2 4 枢纽布置及泵站结构形式 4 1 泵站枢纽布置 为与房山站 石梁河及相关配套工程一起共同构成连云港市引 淮入石补水工程 因此 站址宜选在灌区的高处 根据地形布置 拟建泵站站址及水源水流方向等 各方案枢纽如图4 1 4 2 所示 前 池 进 水 池 及 泵 房 出 水 管 出 水 池 引河灌溉干渠 图 4 1 方案一枢纽布置图 前 池 进 水 池 及 泵 房 出 水 管 出 水 池 引河灌溉干渠 图 4 2 方案二枢纽布置图 4 2 泵房结构形式的选择 泵房是泵站的主要建筑物 用以安装主机组 辅机设备 机电 设备及部分管路 为机组的安装 维修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泵房设计原则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3 1 泵房必须满足设备布置 安装 运行及检修的要求 2 满足结构布置和整体稳定要求 各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 和刚度 安全可靠 3 满足通风 采暖及采光的要求 符合防潮 防火 防噪 音等技术规定 4 泵房内外交通便利 便于管理 5 厂房设计时应注意建筑造型 做到合理紧凑 实用美观 并与环境协调 本泵站拟采用墩墙式湿室型泵房 泵房共分为上层的电机层 和下层的水泵层两层 结构较为简单 该泵房进水条件好 各机组 可以单独检修 互不干扰 本地的地质条件较好 能够满足承载力 要求 而且站址所在地交通方便 材料等资源充足 综合以上分析 石安河第三泵站采用墩墙式湿室型泵房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4 5 主要建筑物设计 5 1 前池设计 一般泵站进水池的宽度比引渠底宽大 因此需要在引渠和进水 池之间设一连接段 这就是前池 其作用是为了保证水流在从引渠 流向进水池的过程中能够平顺的扩散 为进水池提供良好的流态 本站采用进水条件较好的正向进水前池 前池尺寸的确定 5 2 前池扩散角 前池扩散角是影响前池进水流态及其尺寸的主要因素 根据 实际工程经验 前池扩散角的取值一般为 本工程取 40 2030 5 3 第一组方案 5 3 1 前池池长 2 250 6 65 26 78m 30 2tan2tan 22 Bb L 5 3 2 池底纵向坡度 由于水泵淹没深度的要求 进水池池底的高程一般低于引渠末 端的渠底高程 因此 还需要将前池池底做成斜坡 使其在立面上 起连接作用 引渠末端渠底高程与进水池池底高程差 h 0 52m 为减小挖 方 前池 21 58m 做成平直段 高程和引渠底一致 后 5 2m 做成倾 斜段 边坡系数 1 10i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5 5 4 第二组方案 5 4 1 前池池长 3 750 6 35 22 02m 30 2tan2tan 22 Bb L 5 4 2 池底纵向坡度 由于水泵淹没深度的要求 进水池池底的高程一般低于引渠末 端的渠底高程 因此 还需要将前池池底做成斜坡 使其在立面上 起连接作用 引渠末端渠底高程与进水池池底高程差 h 1 435m 为减小挖 方 前池 14 37m 做成平直段 高程和引渠底一致 后 7 65m 做成倾 斜段 边坡系数 1 5i 5 5 前池构造 在泵站防渗排水设计时 常在前池的下面布置排水系统 即在 前池底下铺设水平滤层 包括排水 并在前池中设排水孔 渗流由 滤层搜集 在通过排水孔排至下游 这样 作用在前池底面的渗压 水头几乎为零 前池底板为混凝土结构 厚 20cm 反滤层共设三层 第一层为碎石 厚 20cm 第二层为瓜子石 厚 10cm 底三层为中 砂 厚 10cm 排水孔的孔径为 5cm 孔间距 1m 按梅花形布置 5 6 进水池设计 5 6 1 第一组方案 进水池是供水泵吸水管直接吸水的水工建筑物 主要作用是进 一步调整从前池进入的水流 为泵进口提供良好的进水条件 另外 还要设置拦污栅门槽 检修门槽 以方便拦污和检修作用的发挥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6 进水池边壁的形式及主要几何参数的确定 进水池采用开敞式矩形 W 型后壁 水泵喇叭口仅靠蜗舌布置 所选泵型的喇叭口直径 D 750m 以此来确定进水池各部分尺寸 5 6 2 进水池的宽度 33 0 752 25m i BD 5 6 3 悬空高度的确定 悬空高度指吸水喇叭管进口至进水池底部的距离 其值对喇叭 管附近的流态和土建投资的影响都非常显著 悬空高度的确定与所 用喇叭管的进口直径有一定得关系 较大的喇叭管所需悬空高度较 小 而较小的喇叭管几口直径则需要较大的悬空高度 通常 C 取 取 0 8m 0 8 D 0 6 5 6 4 后壁距的确定 本工程采用 W 型后壁 在各种形状的进水池中 平面对称蜗 形的后壁形状比较符合流线形状 水流条件好 由于蜗形后壁的隔 舌靠近进水管进口 可以起到限制水流环绕进水管旋转地作用 漩 涡和环流都不易发生 具有良好的水力条件 可获得满意的进水流 态 平面对称蜗形进水池后壁轮廓线的设计 参照 中小型泵站设 计与改造技术 设计方法 采用双圆弧线绘型法 此法适应于进水池宽度 B 大 于 2D 的平面对称蜗形后壁 设计步骤 先根据喇叭口直径D作出喇叭口的圆周线 在喇叭 口后侧作一条直线1 1 与喇叭口相切 且与进水池中心线垂直 再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7 以进水池宽度的一半B 2 为半径 以进水管中心O圆心在后侧作一 半圆 在1 1 直线上找出一点O1 以O1 为圆心 R为半径做圆弧 使该圆弧的一端与以O为圆心所作的半圆弧相切 另一端与进水池 中心线相切 由几何关系可以看出 R 0 5m 22 BD 4B T R D 2 0 875m 取 T 0 88m 5 6 5 进水池长度 L Bh KQ L 式中 K 秒换水系数 流量较大时通常取 30 50 s Q 单台水泵的设计流量 m3 s B 进水池的宽度 m h 最低运行水位所对应的水深 m 由于该泵站流量较大 K 取 40 Q 1 0m3 s B 2 25m h 1 72m 计算出 L 10 34m 取 11m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8 5 6 7 站房平面设计 1 站房宽度确定 计算得 B 7 5 0 2 2 0 36 2 8 62m 2 站房长度的确定 进水池中墩厚取 0 6m 边墩厚取 0 8m 站房每间的长度为 4 0m 共 5 间 另外加一间检修间长 4m 配电间长 4m 站房净长为 7 2 25 8 0 0 6 4 0 8 2 0 36 2 29 67m 站房采用框架结构 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 5 6 8 泵房主要高程的确定 5 6 9 1 水泵吸水喇叭管管口高程 2h9 0 1 127 88m 喇轮 h2 为叶轮中心和喇叭管口的高程差 为 1 22m 5 6 9 2 底板高程 1h7 880 67 28m 底喇 h1 为水泵悬空高度 为 0 6m 5 6 9 3 电机层楼板高程 9 7 110 7m 机 5 6 9 4 机房屋面大梁下缘高 431hhhLH 式中 泵房高度 m H 屋面梁到起重钩中心的距离 1h11 63mh 起重绳的垂直长度 对于电动机为 1 2x 对于水泵2h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9 为 0 85x x 为起重部件的宽度 水泵或电动机高度 水泵最长构件 3h33 8mh 泵 吊起部件底部和泵房地面的距离 放在车 4hm5 04 h 上时 04 h 31 97 1 630 85 1 97 0 49 1 6 765mH 最后确定泵房高度为 6 765m 吊装时先将设备吊起 移动到 主交通道路上 然后移动到检修间进行检修 安装时在检修间起吊 然后用起重机移动到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5 7 出水设计 5 7 1 出水管出口直径 取 0 8m c D 5 7 2 池底至管口下缘距离 为便于出水管道及拍门的安装 也为了避免泥沙或杂物堵塞管 口 出水管口与出水池池底应留有一定得空间 这里取 P 1 2m 5 7 3 出水池墙顶高程和池底高程 出水池墙顶高程 maxh18 70 619 3m 池顶超高 式中 为出水池最高水位 18 7m max 为安全超高 参考 水泵与水泵站 表 11 1 选取 超高h 出水池池底高程 17 50 750 8 1 214 75m 池底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20 出水池高度 19 3 14 754 55mH 池高池顶池底 5 7 4 出水池宽度 出水管的间距保持与机组间距一致 以便泵站出水池的平行布 置 出水管出口直径 Dc 0 8m 17 6mB 5 7 5 出水池长度 出水池长度的计算方法较多 采用水面旋滚法计算 水平式淹 没出流不可避免形成了出水池面层的旋滚 若出水池长度不够 将 导致此旋滚延伸至出水干渠 很可能造成渠道的冲刷 水面旋滚法 的目的是 使出水池长度等于旋滚长度 从而限制旋滚发生在出水 池以内 按下式计算 max 5 0 淹 出 h L 7 式中 最大淹深 为 3 95m max淹hmax淹h 实验系数 计算得 14 71mL 出 5 7 6 干渠护长度 max4 5h 4 5 2 7 13 5mL 渠护 10 8 取 L护 12m 5 7 7 出水池与干渠的渐变段 取收缩角 30 17 65 21 7m 30 2tan 2tan 2 2 Bb Lg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21 5 8 第二组方案 进水池是供水泵吸水管直接吸水的水工建筑物 主要作用是进 一步调整从前池进入的水流 为泵进口提供良好的进水条件 另外 还要设置拦污栅门槽 检修门槽 以方便拦污和检修作用的发挥 进水池边壁的形式及主要几何参数的确定 进水池采用开敞式矩形 W 型后壁 水泵喇叭口仅靠蜗舌布置 所选泵型的喇叭口直径 D 1 25m 以此来确定进水池各部分尺寸 5 8 1 进水池的宽度 B1 3D 3 1 25 3 75m 5 8 2 悬空高度的确定 悬空高度指吸水喇叭管进口至进水池底部的距离 其值对喇叭 管附近的流态和土建投资的影响都非常显著 悬空高度的确定与所 用喇叭管的进口直径有一定得关系 较大的喇叭管所需悬空高度较 小 而较小的喇叭管几口直径则需要较大的悬空高度 通常 C 取 取 0 8m 0 8 D 0 6 5 8 3 后壁距的确定 本工程采用 W 型后壁 在各种形状的进水池中 平面对称蜗 形的后壁形状比较符合流线形状 水流条件好 由于蜗形后壁的隔 舌靠近进水管进口 可以起到限制水流环绕进水管旋转地作用 漩 涡和环流都不易发生 具有良好的水力条件 可获得满意的进水流 态 平面对称蜗形进水池后壁轮廓线的设计 参照 中小型泵站设计 与改造技术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22 设计方法 采用双圆弧线绘型法 此法适应于进水池宽度 B 大 于 2D 的平面对称蜗形后壁 设计步骤 先根据喇叭口直径D作出喇叭口的圆周线 在喇叭 口后侧作一条直线1 1 与喇叭口相切 且与进水池中心线垂直 再 以进水池宽度的一半B 2 为半径 以进水管中心O 为圆心在后侧作 一半圆 在1 1 直线上找出一点O1 以O1 为圆心 R 为半径做圆弧 使该圆弧的一端与以O为圆心所作的半圆弧相切 另一端与进水池 中心线相切 由几何关系可以看出 R 0 833m 22 BD 4B T R D 2 1 458m 取 T 1 5m 5 8 4 进水池长度 L Bh KQ L 式中 K 秒换水系数 流量较大时通常取 30 50 s Q 单台水泵的设计流量 m3 s B 进水池的宽度 m h 最低运行水位所对应的水深 m 由于该泵站流量较大 K 取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23 40 Q 2 2m3 s B 3 75m h 2 45m 计算出 L 9 58m 取 10m 5 8 5 站房平面设计 1 站房宽度确定 计算得 B 7 5 0 2 2 0 36 2 8 62m 2 站房长度的确定 进水池中墩厚取 0 6m 边墩厚取 0 8m 站房每间的长度为 4 0m 共 6 间 另外加一间检修间长 4m 配电间长 4m 站房净长为 4 3 75 8 0 0 6 5 0 8 2 0 36 2 27 12m 站房采用框架结构 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 5 8 6 泵房主要高程的确定 5 8 6 1 水泵吸水喇叭管管口高程 2h9 0 1 557 45m 喇轮 h2 为叶轮中心和喇叭管口的高程差 为 1 55m 5 8 6 2 底板高程 1h7 450 96 55m 底喇 h1 为水泵悬空高度 为 0 9m 5 8 6 3 电机层楼板高程 12 7m 机 5 8 6 4 机房屋面大梁下缘高 431hhhLH 式中 泵房高度 m H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24 屋面梁到起重钩中心的距离 见附录1h12 68mh 3 起重绳的垂直长度 对于电动机为 1 2x 对于水泵为2h 0 85x x 为起重部件的宽度 水泵或电动机高度 水泵最长构件 3h33mh 泵 吊起部件底部和泵房地面的距离 放在车 4hm5 04 h 上时 04 h 3 09 1 633 09 0 85 1 150 539 027mH 最后确定泵房高度为 9 027m 吊装时先将设备吊起 移动到 主交通道路上 然后移动到检修间进行检修 安装时在检修间起吊 然后用起重机移动到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5 9 出水设计 5 9 1 出水管出口直径 取 1 2m c D 5 9 2 池底至管口下缘距离 为便于出水管道及拍门的安装 也为了避免泥沙或杂物堵塞管 口 出水管口与出水池池底应留有一定得空间 这里取 P 1 29m 5 9 3 出水池墙顶高程和池底高程 出水池墙顶高程 maxh18 70 619 3m 池顶超高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25 式中 为出水池最高水位 18 7m max 为安全超高 参考 水泵与水泵站 表 11 1 选取 超高h 出水池池底高程 14 35m 池底 出水池高度 19 3 14 354 95mH 池高池顶池底 5 9 4 出水池宽度 出水管的间距保持与机组间距一致 以便泵站出水池的平行布 置 出水管出口直径 Dc 1 2m 13 8mB 5 9 5 出水池长度 出水池长度的计算方法较多 采用水面旋滚法计算 水平式淹 没出流不可避免形成了出水池面层的旋滚 若出水池长度不够 将 导致此旋滚延伸至出水干渠 很可能造成渠道的冲刷 水面旋滚法 的目的是 使出水池长度等于旋滚长度 从而限制旋滚发生在出水 池以内 按下式计算 max 5 0 淹 出 h L 7 式中 最大淹深 为 4 35m max淹hmax淹h 实验系数 计算得 13mL 出 5 9 6 干渠护长度 max4 5h 4 5 3 1 15 5mL 渠护 12 4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26 取 L护 14m 5 9 7 出水池与干渠的渐变段 取收缩角 30 13 85 16 4m 30 2tan 2tan 2 2 Bb Lg 5 10 附属设备选择和布置 5 10 1 配电设备布置 配电柜为一端式布置 在泵房进线端建单独的配电间 这种布 置方式的优点是机房跨度小 进出水侧都可以开窗 有利于通风和 采光 在水泵的工作走道一侧设置电缆沟 以便电缆线的布置 5 10 2 供 排水系统布置 1 供水系统布置略 2 排水系统布置 由于本泵站为湿室型泵房 泵站的出水管路在泵房以下 泵房 内的排水仅需考虑冷却水的渗漏 为保持泵房环境整洁和安全运行 这里仅设置一条排水沟集水 排到室外 5 10 3 起重设备 泵房中 机泵设备的安装与维修都需要设置起重设备 起重设 备的服务对象主要为 水泵 电机及管道 起重机的选择主要取决 于这些对象的起重量 单梁起重机的重量 2 28t 跨度 7 5m 可以在现场控制和控制室 内控制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27 5 10 4 拦污清污设备 开敞的水泵站引水渠道和河道中的杂物 垃圾随水流向泵站聚 集 很容易堵塞泵站进水口 影响水泵的性能 严重时可导致水泵 停机 不能运行 为了拦截引水河道中的杂物 包括水草等 通常 在水泵站的进水池处设置拦污栅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28 6 水泵的工况点校核 6 1 管路布置 管路布置图见图 6 1 图 6 1 管路布置图 单位 mm 6 2 第一组方案 6 2 1 局部阻力系数计算 表 6 1 局部阻力系数计算 部位 dS局 喇叭口进口0 150 750 0393 30 弯管0 20 60 128 拍门1 50 80 3040 扩散段0 020 6 0 80 0069 6 2 2 沿程阻力系数计算 表 6 2 沿程阻力系数计算 ndLS沿 0 0120 6140 3158 所以 S S局 S沿 0 944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29 Hr H净 SQ2 0 15 8 85 0 944Q2 6 2 3 设计运行情况 相关数据见下表 6 3 表 6 3 设计情况数据表 Q0 70 80 91 01 1 S0 9440 9440 9440 9440 944 h0 46260 60420 76460 9441 1422 H净8 78 78 78 78 7 Hr 校9 319 459 629 799 99 Q设 1 03m3 s 满足流量要求 H 9 85m 115 73kW sf N p g 1000 QH 1000 9 81 1 03 9 85 1000 0 86 115 73 1 05 121 52 155kW mt N 电动机不超载 满足要求 6 2 4 最高运行情况 相关数据见下表 6 4 表 6 4 最高运行情况数据表 Q0 70 80 91 01 1 S0 9440 9440 9440 9440 944 h0 46260 60420 76460 9441 1422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30 H净9 59 59 59 59 5 Hr 校10 1110 2510 4210 5910 79 Q设 0 98m3 s 满足流量要求 H 10 55m 117 94kW sf N p g 1000 QH 1000 9 81 0 98 10 55 1000 0 86 117 94 1 05 123 83 155kW mt N 电动机不超载 满足要求 6 3 第二组方案 6 3 1 局部阻力系数计算 相关计算结果见表 6 5 表 6 5 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 部位 dS局 喇叭口进口0 151 250 0051 30 弯管0 210 90 0266 拍门1 51 20 06 扩散段0 020 90 0014 6 3 2 沿程阻力系数计算 表 6 6 沿程阻力系数计算 ndLS沿 0 0120 9120 031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31 所以 S 0 1191 Hr H净 SQ2 0 15 8 85 0 1191Q2 6 3 3 设计运行情况 表 6 7 设计情况数据表 Q1 61 82 02 22 4 S0 11910 11910 11910 11910 1191 h0 30490 38590 47640 57640 6860 H净8 78 78 78 78 7 Hr 校9 169 249 339 439 54 Q设 2 31m3 s 满足流量要求 H 9 46m 247 83kW sf N p g 1000 QH 1000 9 81 2 31 9 46 1000 0 865 247 83 1 05 260 22 280kW 电动机不超载 满足要求 mt N 6 3 4 最高运行情况 表 6 8 最高运行情况数据表 Q1 61 82 02 22 4 S0 11910 11910 11910 11910 1191 h0 30490 38590 47640 57640 6860 H 净9 59 59 59 59 5 Hr校9 9610 0410 1310 2310 34 256 58kW sf N p g 1000 QH 1000 9 81 2 22 10 25 1000 0 87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32 256 58 1 05 269 41 280kW mt N 电动机不超载 满足要求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33 7 泵房稳定计算 7 1 防渗计算 为保证泵房地基土壤的渗透稳定性 泵房要有足够的地下轮廓 线长度 防渗计算取最大水位差情况 水位差组合为上游 18 5 m 下游 9 0m 7 1 1 防渗长度校核 建筑物地下轮廓线是从水流入渗点开始 沿建筑物地下不透水 部分的轮廓 到渗流的逸出点为止 本设计中 在前池底部设置反滤层 并设冒水孔 反滤层由上 至下分为3 层 分别是碎石 20cm 瓜子石 10cm 中砂 10cm 出水池与泵房采取分建的建筑布置形式 墙后地下水位 为随上游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防渗计算取最大水位差情况 即校核 工况 上下游水位分别为 18 5m 9 0m 则上下游水位差 h 18 5 9 0 9 5m 地下轮廓线如图7 1和图7 2所示 7 2 1 第一组方案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87 6 5 432 1 20 图7 1 地下轮廓线 1 紫铜片止水有效时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34 防渗长度以 1 点为入渗点 以 20 点为出渗点开始算起 L L1 2 L2 3 L3 4 L4 5 L5 6 L6 7 L7 8 L8 9 L9 10 L10 11 L11 12 L1 2 13 L13 14 L14 15 L15 16 L16 17 L17 18 L18 19 L19 20 0 7 0 3 0 3 21 4 0 5 0 4 0 4 13 11 0 4 0 4 2 2 12 0 3 922 6 0 5 0 5 9 0 0 5 0 5 0 5 2022 88 32m 计算12 13 两点间的渗压水头 H12 m 88 3250 54 9 54 06 88 32 H13 m 88 3262 54 9 52 77 88 32 则 1213 3 42 2 HH Hm 则12点 13点的渗压水头分别为 平均124 06mh 132 77mh 渗压水头为3 42m 所以墙后地下水位 故填土9 03 4212 42m 墙 高程确定为 14m 填土均为棕黄 棕黄夹灰黄色粘土或粉质粘土 则进水池后水位为 12 42m 则泵房下部防渗长度重新计算 L 5 860 50 529 00 520 50 5 1 0 1 028 77m H为12 42 9 0 3 42m 由于进水池下土质为棕黄 棕黄夹灰黄 色粘土或粉质粘土 回填土也采用这种土质 故允许渗径系数C为 3 5 L C H 3 5 3 42 10 26 17 10m L L 故满 足防渗长度要求 2 紫铜片止水失效时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35 防渗长度以 5 点为入渗点 以 20 点为出渗点开始算起 L L5 6 L6 7 L7 8 L8 9 L9 10 L10 11 L11 12 L12 13 L13 14 L14 15 L15 16 L16 17 L17 18 L18 19 L19 20 0 5 0 4 0 4 13 11 0 4 0 4 2 2 12 3 96 0 5 0 5 9 222 0 0 5 0 5 0 5 202 65 62m 计算12 13 两点间的渗压水头 H12 m 65 6227 84 9 55 47 65 62 H13 m 65 6239 84 9 53 73 65 62 则 1213 4 60 2 HH Hm 则12点 13点的渗压水头分别为 平均渗125 47mh 133 73mh 压水头为4 60m 所以墙后地下水位 故填土高9 04 6013 60m 墙 程确定为 14 0m 填土均为棕黄 棕黄夹灰黄色粘土或粉质粘土 则进水池后水位为 13 6m 则泵房下部防渗长度重新计算 L 7 390 50 529 00 520 50 5 1 0 1030 3m H为13 6 9 0 4 6m 由于进水池下土质为棕黄 棕黄夹灰黄色 粘土或粉质粘土 回填土也采用棕黄 棕黄夹灰黄色粘土或粉质粘 土 故允许渗径系数C为3 5 L C H 3 5 4 6 13 8 23m L L 故满足防渗长度要求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36 7 3 1 第二组方案 20 19 18 17 161514 13 12 11 10 9 87 6 5 432 1 图7 2 地下轮廓线 1 紫铜片止水有效时 防渗长度以 1 点为入渗点 以 20 点为出渗点开始算起 L L1 2 L2 3 L3 4 L4 5 L5 6 L6 7 L7 8 L8 9 L9 10 L10 11 L11 12 L1 2 13 L13 14 L14 15 L15 16 L16 17 L17 18 L18 19 L19 20 0 7 0 3 0 3 16 1 0 5 0 4 0 4 11 4 0 4 0 4 2 3 11 85 5 322 5 0 5 0 5 8 0 0 5 0 5 0 5 2022 81 65m 计算12 13 两点间的渗压水头 H12 m 81 6543 53 9 54 44 81 65 H13 m 81 6555 38 9 53 06 81 65 则 1213 3 75 2 HH Hm 则12点 13点的渗压水头分别为 平均渗124 44mh 133 06mh 压水头为3 75m 所以墙后地下水位 故填土高9 03 7512 75m 墙 程确定为 14m 填土均为棕黄 棕黄夹灰黄色粘土或粉质粘土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37 则进水池后水位为 12 75m 则泵房下部防渗长度重新计算 L 6 980 50 528 00 520 50 5 1028 39m H为12 75 9 0 3 75m 由于进水池下土质为棕黄 棕黄夹灰黄色粘 土或粉质粘土 回填土也采用棕黄 棕黄夹灰黄色粘土或粉质粘土 故允许渗径系数C为3 5 L C H 3 5 3 75 11 25 18 75m L L 故满足防渗长度要求 2 紫铜片止水失效时 防渗长度以 5 点为入渗点 以 20 点为出渗点开始算起 L L5 6 L6 7 L7 8 L8 9 L9 10 L10 11 L11 12 L12 13 L13 14 L14 15 L15 16 L16 17 L17 18 L18 19 L19 20 0 5 0 4 0 4 11 4 0 4 0 4 2 3 11 85 5 35 0 5 0 5 222 8 0 0 5 0 5 0 5 202 64 25m 计算12 13 两点间的渗压水头 H12 m 64 2526 13 9 55 64 64 25 H13 m 64 2537 98 9 53 93 64 25 则 1213 4 79 2 HH Hm 则12点 13点的渗压水头分别为 平均渗125 64mh 133 93mh 压水头为4 79m 所以墙后地下水位 故填土高9 04 7913 79m 墙 程确定为 14m 填土均为棕黄 棕黄夹灰黄色粘土或粉质粘土 则进水池后水位为 13 79m 则泵房下部防渗长度重新计算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38 L 8 330 50 528 00 520 50 5 10 029 24m H为13 79 9 0 4 79m 由于进水池下土质为棕黄 棕黄夹灰黄 色粘土或粉质粘土 回填土也采用棕黄 棕黄夹灰黄色粘土或粉质 粘土 故允许渗径系数C为3 5 L C H 3 5 4 79 14 37 29 95m L L 故满足防渗长度要求 7 4 渗透坡降校核 7 4 1 第一组方案 1 紫铜片止水有效时 为了计算结果较为精确 泵房渗透压力采用改进阻力系数法进行 计算 计算过程如下 1 确定地基计算深度 根据地质资料 认为地基不透水层 埋深为无限深 地下轮廓线简化图见图 7 3 在不透水层较深时 需 要先计算有效深度 Te 按下式进行计算 方案一 止水有效 图 7 3 地下轮廓线简化 当5 O O S L 时 0 5 0 LTe 当5 O O S L 时 26 1 5 0 S L L T O O e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39 式中 e T 有效深度 m O S 地下轮廓线的垂直投影长度 m o L 地下轮廓线的水平投影长度 m 由图 7 3 可知 地下轮廓线的水平投影长度 地下轮廓线011mL 的垂直投影长度 则 5 0 06 17Sm 0 0 11 1 79 6 14 L S 所以 计算深度 0 0 0 5 11 32m 1 62 L Te L S 11 32mceTT 2 将渗流区按地下轮廓形状分为若干典型渗流段 见图 7 3 并利用 水工建筑物 表 7 3 进行各段阻力系数 及水头值hi 计算 3 通过地下轮廓线的各角点和尖端将渗透区域分成 7 个典 型段如图 7 3 所示 其中 段为进 出口段 为内部铅 直段 为水平段 分段阻力系数的计算 参考 水工建筑物 表 7 3 阻力系数 计算公式如下 进 出口段 1 5 0 441 1 5 S T 内部垂直段 T S Ln1 4 cot 2 垂 为水平段 T SSL 21 7 0 水平 式中 S 齿墙的入土深度 m T 地基透水层深度 m 各分段水头损失值的计算按下式 i ii H h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40 式中 i h i 段的水头损失值 m i i 段的阻力系数 H 渗透总水头 m 根据分段情况和以上公式将计算结果列于表 7 1 表 7 1 阻力系数 水头损失计算表 方案一 止水有效 分段编 号 分段名 称 SS1S2TL 总水头 H 水头损失 Hi 进口段 11 1 7 11 3 6 1 905 5 3 421 5173 水平段055 18 0 5 03 420 垂直段0 55 680 0883 420 07 水平段 0 5 0 5 5 68101 6373 421 3035 垂直段0 55 680 0883 420 07 水平段005 18 0 5 0 096 5 3 420 0768 出口段0 55 680 483 420 3822 合计4 2953 42 3 进 出口段水头损失值的修正 当进出口处底板埋深及板桩长度的总值较小时 进出口段的水 头损失需按下式进行修正 才能使计算值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41 00hh 式中 为修正后的进 出口水头损失值 m 0 h h0 未修正的进 出口水头损失值 m 为阻力修正系数 按下式计算 059 0 2 2 12 1 21 1 T S T T 为底板埋深与板桩入土深度之和 m S 为板桩另一侧地基透水层深度 或为齿墙底部至计算深 T 度线的铅直距离 其中当计算结果 1 0时 采用 1 0 修正后水头损失的减 少值 h 1 Hi 将进 出口出水头损失修正汇总于表 7 2 表 7 2 修正后各段水头损失表 进出口水头损失修正 段别S T T Hi hH 进口段12 725 1811 351 021 517301 5173 出口段15 185 68 0 85 5 0 3822 0 055 4 0 3268 4 进 出口段齿墙处水头损失修正 对于进 出口段齿墙不规则部位 可按下列方法进行修正 因 渗流区各段h 值的和必须等于总水头值 故上述进 出口水头损失 的减少值 应该按不同情况分别加在附近的几个渗流段内分两种情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42 况给予修正 当 h x h时 按h x h x h 修正 式中hx为水平段修正前的水头 损失值 h x 为水平段修正后的水头损失值 当h x h时 分别按下列方法修正 当 h x h y h时 h x 2h x h y h y h h x h y为内部铅直 段修正前的水头损失 h y 为修正后的水头损失值 当h x h y h时 h x 2h x h y 2h y h水平 h水平 h h x h y h水平为中间水平段修正前的水头损失 h 水平为中间水平段修正后的水 头损失 根据以上方法 对水头损失进行修正 将修正后结果汇总于表 7 3 表 7 3 修正结果汇总表 修正后水头损失汇总表 编号 阻力系数 总水头 H水头损失 Hi 修正后水头损失 Hi 1 90553 421 51731 5173 03 4200 0 0883 420 070 07 1 6373 421 30351 3035 0 0883 420 070 07 0 09653 420 06740 1322 0 483 420 33510 3268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43 合计4 8993 423 42 5 渗流坡降校核 出口段渗透坡降 J1 J1 0 6 0 7 满 7 0 3268 0 3268 1 h s 足要求 各水平段渗透坡降 J2 将水平段渗流坡降汇总于表 i i H L 7 4 并进行校核 表 7 4 水平段渗流坡降汇总表 各水平段渗透坡降 编号Hi LJ2 J2 校核 00 500 30 0 40满足 1 3035100 13040 30 0 40满足 0 13220 50 26440 30 0 40满足 2 紫铜片止水失效时 1 确定地基计算深度 根据地质资料 认为地基不透水层埋深为 无限深 地下轮廓线简化图见图 7 4 在不透水层较深时 需要先计 算有效深度 Te 按下式进行计算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44 方案一 止水失效 图 7 4 地下轮廓线简化 当5 O O S L 时 0 5 0 LTe 当5 O O S L 时 26 1 5 0 S L L T O O e 式中 e T 有效深度 m O S 地下轮廓线的垂直投影长度 m o L 地下轮廓线的水平投影长度 m 由图 7 4 可知 地下轮廓线的水平投影长度 地下轮廓线011mL 的垂直投影长度 则 5 0 07 32Sm 0 0 11 1 50 7 32 L S 所以 计算深度 0 0 0 5 12 50m 1 62 L Te L S 12 50mceTT 2 将渗流区按地下轮廓形状分为若干典型渗流段 见图 7 4 并利用 水工建筑物 表 7 3 进行各段阻力系数 及水头值hi 计算 3 通过地下轮廓线的各角点和尖端将渗透区域分成 7 个典 型段如图 7 4 所示 其中 段为进 出口段 为内部铅 直段 为水平段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45 表 7 5 阻力系数 水头损失计算表 方案一 止水失效 分段编 号 分段名 称 SS1S2TL 总水头 H 水头损失 Hi 进口段 12 3 2 12 5 1 908 7 4 62 0427 水平段05 5 1 8 0 5 04 60 垂直段0 5 5 6 8 0 0884 60 0942 水平段 0 5 0 5 5 6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安银行新乡市红旗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历史】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联考历史试卷(二)(附带解析)
- 考点解析-公务员考试《常识》定向测评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山东省投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人员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民生银行笔试题及答案
- 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自我提分评估带答案详解(精练)
- 政法干警试卷(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广东珠海市公安局金湾分局招聘船艇驾驶员3人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人教版9年级数学上册《概率初步》综合测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 GB∕T 34662-2017 电气设备 可接触热表面的温度指南
- 医院窗口服务礼仪培训PPT课件(最新)
- 医疗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 智慧教育云平台解决方案
- 干货最全的主族元素发现史(每族一篇,成系列,共8篇)
- 线路三级自检表最终
- 水管阻力计算简表+水管流量估算表
-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 护理质量改善项目申报书
- 大健康生活馆运营手册
- 室内钢平台吊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