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doc_第1页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doc_第2页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doc_第3页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doc_第4页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清华大学校园布局 分析报告分析报告 目录目录 一 清华大学简介一 清华大学简介 3 1 初期发展 3 2 实力 3 二二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 4 校园占地六千余亩 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东区 西区 西区校园为老校区 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 大礼堂为其 中心景观 图书馆 科学馆 清华学堂 西体育馆及新建的理学院 新图书 馆等建筑分布其间 而原 工字厅 古月堂 水木清华 等古建 筑 以及朱自清先生在 荷塘月色 中描述的 近春园荒岛 荷塘 等 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风格 东区校园 50 年代则以兴建的苏式主楼 为主体 90 年代开始主楼前后新建了各院系系馆及综合体育馆 游泳馆 紫荆公寓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 雄伟大气 而又安静舒适 4 三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三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 5 1 清华大学位置 5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 30 号 5 2 清华大学简明地图 5 3 场馆 6 4 清华建筑 6 1 早期建筑 6 2 现代建筑 8 5 布局分析 8 1 建筑规划 8 2 校园布局分析 9 3 校园各建筑布局分析 9 四 总结四 总结 11 一一 清华大学简介清华大学简介 清华大学 英文名 Tsinghua University 地处北京西北郊繁 盛的园林区 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 清华大 学占地面积 6000 余亩 位于皇家园林清华园 清朝康熙年称熙春 园 雍正 乾隆 咸丰先后居住于此 咸丰年间 熙春园改名为清 华园 清华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 2010 年 福布斯 评出 14 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 清华是亚洲唯一上榜的大学 1 1 初期发展 初期发展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 始建于 1911 年 曾是由美国退还 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 年 清华学堂更名为清 华学校 1925 年设立大学部 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 1928 年更名 为国立清华大学 并于 1929 年秋开办研究院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 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 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 文化瑰宝 2 2 实力 实力 清华是中国最高学府 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 工学 理 学 经济学 管理学 法学 医学 文学 艺术学 历史学等都是 它的强项 清华是中国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国家首 批 211 工程 和 985 工程 系列的重点大学 是九校联盟 C9 的 成员 清华被公认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 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 大学之一 二二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 校园占地六千余亩 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东区 西区 西区 校园为老校区 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 历 史建筑为特色 大礼堂为其中心景观 图书馆 科学馆 清华学 堂 西体育馆及新建的理学院 新图书馆等建筑分布其间 而原 工字厅 古月堂 水木清华 等古建筑 以及朱自清 先生在 荷塘月色 中描述的 近春园荒岛 荷塘 等 则展 示了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风格 东区校园 50 年代则以兴建的苏式 主楼为主体 90 年代开始主楼前后新建了各院系系馆及综合体育 馆 游泳馆 紫荆公寓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 雄伟大气 而又安静 舒适 2003 年 第六教学楼 信息技术研究院楼 纳米科技楼 美 术学院大楼 紫荆学生公寓等工程项目陆续竣工 相继竣工的项目 还包括紫荆学生公寓区的研究生 留学生公寓和高级培训学员公寓 理化楼 公管学院大楼 老年学研究中心等 截至 2007 年底 学 校占地面积 5 19 平方公里 建筑面积 281 58 万平方米 图书馆 藏书 380 96 万册 另有清华生态园等绿地作为学校预留发展用地 三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三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 1 1 清华大学位置清华大学位置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 3030 号号 清华大学所处位置示意图 2 2 清华大学简明地图清华大学简明地图 3 3 场馆场馆 学校兴建的主要项目有射击馆 新清华学堂 清华百年学堂 音乐厅 校史馆 艺术 博物馆 人文社科图书馆 图书馆四期 扩建工程等 这些项目在 2011 年百年校庆前全部竣工 并投入使 用 校园内绿草青青 树木成荫 湖光山色 景色优雅 各个不 同时期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群落 为师生创 造了适宜 的工作 学习 生活环境 据香港 文汇报 报道 2010 年 3 月 美国著名财经杂志 福布斯 评选出全球 14 个最美丽的大学 校园 其中 10 个来自美国 3 个来自欧洲 而亚洲惟一上榜的是 位于中国北京的清华大学 校园内传统中国式的景色和中西合璧的 建筑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4 4 清华建筑清华建筑 1 1 早期建筑 早期建筑 清华校园以南门主路为线分为东区 西区 西区校园为老校区 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 原有建筑主要有工字厅和古月堂 为传统四合院式建筑 所存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主要有三部分 宣统三年 1911 至 1912 年建 造的清华学堂 同方部等 1919 1925 年建造的大礼堂 科学馆 体育馆 图书馆 局部 等 1931 1933 年建造的生物馆 化学 馆 图书馆 扩建部分 气象台 校门 机械馆 电机馆以及明 善 静 平 新 五斋 学生宿舍 校园总占地面积 6000 余亩 为中国大陆高校最大的校园之一 校园内设有公共交通车 校园交通车面向社会开放 校园交通车 从清华大学西门开始绕学校环形 双向对开 清清华华大大礼礼堂堂 清清华华图图书书馆馆 清清华华学学堂堂 2 2 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 体育馆建筑面积 3 2 万平方米 西区体育馆 09 年进入全面 维修 2010 年运动场面积 19 6 万平方米 有东操 西操 北操 紫操等多个运动场 游泳池面积 0 4 万平方米 有西湖游泳池和游泳馆两处 其 中游泳馆为奥运会 残奥会训练馆 设施达国际标准 清华的新建筑与传统的西式建筑相谐调 5 5 布局分析布局分析 1 1 建筑规划 建筑规划 1914 年 墨菲在规划清华校园时 将保存完好的中式园林 清 华园 工字厅 轻轻地避开了 作现状保存 而在它的东边和北边 操起了他所熟悉的西方园林的手法 大大的草坪 长长的轴线 西 式的建筑 于是 1911 1920 年间 由大礼堂 科学馆 同方部 清华学堂 体育馆及图书馆等西式院落组成的早期建筑先后落成 这批建筑大都采用红砖砌筑 为校园中心区定下了一个明显的基调 清华师生喜欢形象地称之为 红区 2 2 校园布局分析 校园布局分析 运用古典造园手法 因地制宜 多轴线穿插 散点地布置建筑 院落 校园主入口 西门 及主教学楼群 贝公楼一带 朝西布置 借景西山围绕着未名湖 北部安排男生宿舍 现德 才 均 备等 斋 东部安排体育活动场地与公共设备用房 南部广阔地带布置公 共活动房 现南 北阁 教学用房 现俄文楼 女生宿舍 现一 至六院 及教工宿舍 燕南园 建筑采用中国传统风格 亭 台 楼 阁兼有 甚至将校园的 制高点水塔也设计成通州一座密檐砖塔的样式 放在未名湖东南角 这样 到 1929 年 一座有山有湖 有塔有亭 粉墙红柱 古色古香 的中国园林式校园便基本落成 这种特色得到校新规划者的继承和 发扬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校园环境 3 3 校园各建筑布局分析 校园各建筑布局分析 最值得瞻仰和留恋的所在 是中国科学文化史上的重镇清华园 内 横贯东西的主校道旁 有一座白色三拱的 牌坊 大拱两侧各 嵌两根陶立克西式立柱 上有清末要臣那桐书写的 清华园 三个大 字 它便是清华建校之初的主校门 二校门二校门 文革期间 这座具 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曾经被巨大的毛主席雕像所取代 改革开放后 毛泽东走下神坛 二校门得以重立 二校门往里 穿过林阴道 前面豁然便是一方绿色的大草坪 草坪那端 稳稳当当端端正正坐落着的是巍峨的大礼堂大礼堂泛着铜绿的 圆顶 红色敦实的墙身 四根汉白玉大石柱撑起的白色门廊以及泛 着金光的大铜门 在蓝天绿草之间 大礼堂给人一种不屈不挠 雄 浑踏实的感觉 它是清华园的标志 也是长期以来清华师生认为是 清华人性格的象征 而位于大草坪正南端 1920 级校友赠送的日 咎上刻着的 行胜于言 也将清华师生这种朴实进取的性格特征表 露无遗 大草坪东侧 有 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 同方部同方部 及清华学清华学 堂堂 清华学堂是二层的德国古典风格式建筑 青砖红瓦 坡顶陡起 细部精美 入口设在转角处 上有那桐书写的 清华学堂 四字 春 天有校花 紫荆花迎风摇曳 1925 年起 学校在这里增设 国学 研究院 著名的 四大导师 梁启超 王国维 陈寅格 赵元任 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 文学家吴宓等人在这里举聚 培养了整整 一代 国学 研究家 建国初期 梁思成为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迁入此 楼 曾成为建筑系专用系馆 那时 一走进大楼的门厅及长廊 一 种浓厚的文化气息便随着满目的名画奇雕扑面而来 令人心怡 大草坪西侧 大礼堂的西南 有一座外观普通的三层建筑暗红 的砖墙 灰色的坡顶 除大门上方刻有金字 SCIENCEBUILDING 及 科学 以外 装饰极少 它却是 20 世纪中 国科学史上不能忽略的建筑物 清华科学馆清华科学馆 叶企孙 吴有训 萨本栋 赵忠尧 周培源 钱三强 王涂昌 王竹溪 钱伟长 林 家翘 朱光亚 周光召 李政道 杨振宁 赵九章 陈省身 华罗 庚 单从这些在中国乃至世界灿若群星的科学家名单上 我们也 会不由自主地对这栋建筑产生敬意 站在这座建筑前 很容易使人 想到著名的北大红楼 北京沙滩那边连系着蔡元培 胡适 李大利 鲁迅 陈独秀 毛泽东 钱玄同 辜鸿铭等名家的红楼 大礼堂后面的图书馆图书馆散发着浓郁的书香 师生们匆匆走过的 背影 闪烁着学术的薪火传递 清华图书馆经过两次扩建都表现出 了设计者对老建筑的高度尊重 同时又不无创新 在中国现代建筑 史上享有盛誉 在体量及材料细部上充分注意了与老建筑的协调 如采用温暖的红砖墙 砖迭的拱形门窗符号等 整座建筑给人浑然 一体的感觉 通过高起的入口门厅实体与旧建筑连接 通过新老建 筑围合而成的院落 即虚体避让的入口空间与老建筑形成对话 两 者都非常巧妙 入口空间 门厅 通过门前台阶拾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