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修编) 目 录1 项目提要1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依据1 1.2 项目县基本情况1 1.3 建设范围、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量4 1.4 项目建设标准及工程总体布置41.5 主要项目工程设计5 1.6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51.7 经济效益分析6 1.8 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6 1.9 项目建后运行管护72 项目县基本情况102.1 项目县概况102.2 项目区概况113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量143.1水资源平衡分析143.2 工程建设涉及的范围及规模353.3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量353.4 主要材料、设备的数量374 建设标准及工程总体布置 39 4.1 项目建设等级标准394.2 工程总体布置395 主要项目工程设计方案415.1 小型水源工程41 5.2 田间工程42 5.3 渠系建筑物47 5.4 培肥地力工程536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536.1 投资概算编制说明536.2 资金筹措方案54 6.3 建设资金管理817 经济效益分析817.1社会效益评价817.2经济效益评价818 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86 8.1 项目建设管理868.2 项目施工组织889 建后运行管护939.1 项目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93 9.2 项目运行管理制度949.3 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949.4 水价核算及水费收取95 10 附图1 项目提要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依据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务必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灌区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修建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农田水利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破损严重,加上年久失修,资金投入少,致使工程效益逐年下降。为充分发挥工程灌溉效益,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加快推进水稻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产业化的发展。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区域内农民增产增收,加快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十分必要。1.1.2主要编制依据某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某县2010年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工程建设方案江西省小型农田灌溉渠道及建筑物设计实用手册(试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农田排水技术规范(SL/T4-199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1.2 项目县基本情况1.2.1自然地理概况某县位于江西省中部,东径1142411530,北纬26392738,地处赣中腹地,吉泰盆地中心、赣江流域中游,地貌大致轮廓为“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全县辖11镇8乡314个行政村,总面积2110.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8025亩,林地面积12万公顷,水域面积1.1万公顷,总人口46万。某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温暖湿润,季节上表现为:春季初夏多雨,仲夏初秋炎热,秋天高爽,冬季温和。无霜期275283天,年平均气温18.319.5,年平均日照时数17001800小时,全年降雨量平均1460毫米,多年平均干旱指数0.63。1.2.2社会经济概况某县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啤酒、卷烟、药业、食品、林业化工、水泥建材、机械电子产品为主的县镇工业体系。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座落在县城城东。县工业园规划面积8.18平方公里。燕京啤酒、油盘铁矿、杭州娃哈哈、台湾忆声、广州金发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在县城落户,已成为*市重要工业基地。农业向优质化、商品化、基地化发展,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省瘦肉型猪基地县和全国绿化百佳县之一,ZZ葡萄、CC山羊、NN蔬菜、MM草莓等特色产业颇具规模,镇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五通一气”工程深受群众欢迎,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扫盲、普九通过省级评估验收,30多万农民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200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06亿元,财政总收入3.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959元。人均生产总值7284元。1.2.3水稻产业慨况水稻是我县农业的传统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水稻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是全省粮食主产县之一,也是广大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4200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09年水稻总播面106.6万亩,稻谷总产42.79万吨,其中早稻总播面51.89万亩,总产20.6万吨;中稻总播面2.72万亩,总产1.15万吨;晚稻总播面51.976万亩,总产21.04万吨。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控、桔杆还田和农机耕作等技术,有效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品质。我县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水稻生产优势突出,商品量大,良种普及率高,技术水平较高,管理能力强,水稻生产已进入产业化阶段。1.2.4灌溉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某县建国以来兴修了一大批水利灌溉工程,截止2009年已建成各类蓄水工程2955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29座,小型水库170座,塘坝2752座,有效库容15563.6万m3。全县现有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264816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8.32%。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这些灌溉工程大部分是60年代及70年代初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工程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大部分工程老化失修,渠系渗漏严重,渠系利用率在0.5以下;二是资金紧缺,特别是近年来从上到下每年的水利资金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方面,用于渠系维修配套的资金极少,因此,渠系水利用率呈恶性循环;三是水费征收标准太低,征收又困难,我县目前水费征收为年每亩11元,且年水费征收率达不到80%,按照水费测算年每亩要近50元,每年水管单位征收的水费远远不够一年渠系的正常运行费用;四是渠系清淤工作困难,特别是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农村劳力年青的到外打工,在家的大部分为年老体弱的,因此要组织劳力对渠道清淤工作相当困难,近年来造成大部分渠系末端农田用水困难,水库有效灌溉面积逐年的在递减。1.3 建设范围、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量1.3.1项目规范名称某县2010年AA镇(PP垅灌区)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工程。1.3.2建设范围及规模按照水稻田连片1000亩以上、基础条件较好、改造后成效大、农民有建设意愿的原则,选择AA镇PP垅农田区实施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工程项目。PP垅农田区面积3450亩,涉及W1、W2、W3三个行政村,共22个村民小组,621户农户,2669个农业人口。1.3.3工程建设内容1.3.3工程建设内容及工程量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及工程量见下表1-11.4 项目建设标准及工程总体布置项目区设计灌溉面积0.345万亩,本灌区灌溉渠道或排水沟工程为5级,渠系建筑物为5级,本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5%,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本工程支、斗、农渠为PP垅灌区的支、斗、农渠,其走向由北向南,而垅面地形也是北高南低,且渠道基本顺直无需更改,详见平面布置图JAXACLT-2渠道布置在其控制范围内的地势较高处,满足自流灌溉要求。以支斗渠为轴线。各级农渠垂直于支斗渠。各农渠平均每条长为760m,农渠之间的间距为60m。1.5 主要项目工程设计为了实现项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保持原合理设计规模和灌排体系的原则下,针对目前灌区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项目区续建配套具体要求。工程建设的主要项目:水源工程:主要针对消洲局部季节性缺水区,而一时水渠无法通往,设计开掘了三口抗旱井。田间工程:疏通整治渠道64.73km,其中衬砌45.565km。整治灌溉渠道42.765km,其中(主灌渠3.5km,支渠4.93km、斗渠15.63km、农渠18.705km、);衬砌形式有:现浇砼衬砌渠道37.765km、浆砌石衬砌渠道5.0km。整治排水渠道21.965km,其中(斗沟2.8km、农沟19.965km、);衬砌形式有:现浇砼衬砌渠道2.8km.渠系建筑物: 新建渠系建筑物369座(其中跌水建筑1座、简易分水闸35座、机耕桥3座、人行桥180板、涵管160米等),生产道路:修建田间道路7条,长7.52km,其中(新建机耕道1条,长1.3km、改建生产道6条,长6.22km)。1.6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投资概算概算按赣水建管字2006242号文江西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及配套定额和其他有关专业定额进行编制。工程概算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及安装费、项目建设管理费(含技术咨询费、监理费、设计资料编制费等);项目总投资概算38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65.72万元、独立费用18.29万元(建设管理费5.49万元,设计费5.49万元,工程建设监理费7.31万元)。资金筹资方案工程总投资38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补助资金358万元,县级财政配套26万元。1.7 经济效益分析本工程经济评价主要依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2006年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确定的计算原则,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按有、无项目对比可获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计算,考虑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效益计算以总工程的国民经济效益来计算,相应的,上述费用项目计算也为总工程的费用。国民经济评价各指标计算结果: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2%,经济净现值为98.7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27。1.8 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项目建设管理本项目涉及面广,涵盖面宽,为加强项目组织管理,成立某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和决策项目建设的重大事宜,落实配套资金,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检查、指导,监督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将严格按照基建项目的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加强项目工程监管,项目建设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计划及建设内容,杜绝挤占、截留、挪用工程建设资金。实行公开招标机制,做好项目档案管理施工组织本工程计划于2010年11月开始招投标,12月11日开工,至2011年3月底完工。总工期近4个月110天。1.9 项目建后运行管护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即时办理移交手续,签订工程管护、水费计收等合同,明确有关各方权利和义务。项目灌区紧紧围绕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工程配套、提高服务水平这个中心,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灌区持续健康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表 1-1 某县2010年种粮大户粮田建设工程实施计划表项 目 名 称单 位数 量主 要 工 程 量 (万立方米、公斤)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现浇砼预制砼砌石总用种量药剂使用总量 一 项目概况2082819572841030368026801 建设规模亩34502 工程总投资元3843 项目性质续建4 建设工期月4 二 设计标准1 排涝(水)标准P= %202 灌溉保证率P= %853 P=10%,设计排涝模数m3/s.km2044 P=90%,设计灌溉模数m3/s.万亩105 建筑物级别级5 三 建设内容1 水源工程 塘坝座 引水堰(闸)座 小型灌排泵站座 灌溉机井眼31301252 田间工程 田间土地平整工程 田内土地平整亩 平整挖方m3 平整客土回填m3 耕作层翻耕亩 修筑田埂m3 田间渠道整治工程 灌溉渠道42765 a 整治支渠m8430356018782741270b 整治斗渠m15630240810042148.83383 c 整治农渠m18705380038002155 排水渠道21965 a 整治斗沟m280030501321 b 整治农沟m1916578007800 渠系建筑物a 节制闸座b 分水闸座3522.4c 机耕桥座33009.226.5d 过水涵管座160501014.7 . 田间道路7520 新建田间道m1300910 改建田间道 m 新建生产路m62204170 改建生产路m 项目标牌块1 核心示范区标志牌块3 培肥地力工程 种植绿肥亩13402680 秸秆还田亩 增施农家肥吨4 其它配套设施建设 新建晒谷场m2 改建晒谷场m2 新建或改建谷仓m2 新建机插秧生产线厂房间 改建机插秧生产线厂房间新建田间生产用电线路m 改建田间生产用电线路m . 四 综合经济指标 亩均投资元/亩1113 年增产粮食万公斤23.56 年经济效益万元65.972 项目县基本情况2.1 项目县概况1.2.1自然地理概况某县位于江西省中部,东径1142411530,北纬26392738,地处赣中腹地,吉泰盆地中心、赣江流域中游,地貌大致轮廓为“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全县辖11镇8镇314个行政村,总面积2110.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8025亩,林地面积12万公顷,水域面积1.1万公顷,总人口46万。某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温暖湿润,季节上表现为:春季初夏多雨,仲夏初秋炎热,秋天高爽,冬季温和。无霜期275283天,年平均气温18.319.5,年平均日照时数17001800小时,全年降雨量平均1460毫米,多年平均干旱指数0.63。1.2.2社会经济概况某县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啤酒、卷烟、药业、食品、林业化工、水泥建材、机械电子产品为主的县镇工业体系。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座落在县城城东。县工业园规划面积8.18平方公里。燕京啤酒、油盘铁矿、杭州娃哈哈、台湾忆声、广州金发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在县城落户,已成为*市重要工业基地。农业向优质化、商品化、基地化发展,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省瘦肉型猪基地县和全国绿化百佳县之一,横江葡萄、官田山羊、永阳蔬菜、高塘草莓等特色产业颇具规模,镇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五通一气”工程深受群众欢迎,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扫盲、普九通过省级评估验收,30多万农民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200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06亿元,财政总收入3.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959元。人均生产总值7284元。2.2 项目区概况2.2.1 位置与范围项目区位于某县AA镇,涉及AA镇的消洲、茶园村、功阁等3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621户农户,2669个农业人口。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33,北纬26058。 2.2.2 自然条件1 ) 自然地理项目区位于吉泰盆地边缘,区域版图南北走向呈长条形。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并由北向禾水倾斜。地貌以低山、丘陵、岗地为主,项目区属典型的南方丘陵红壤区,工程所在区域地形主要是河谷平原,约占区域总面积的95%;其次是,低丘岗地约占区域总面积的5%。2) 水文、气象工程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季节上表现为:春季初夏多雨,仲夏初秋炎热,秋天高爽,冬季温和。无霜期275283天,年平均气温18.319.5,年平均日照时数17001800小时,全年降雨量平均1460毫米,多年平均干旱指数0.63。但降水在年际和年内变化较大,尤其是年内分配极为不均,其中46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6%,易形成洪涝灾害;79月降水量显著不足,加上这段时期天气多以晴热高温为主,往往造成干旱缺水,1012月份降水量最少多年平均值只占平均年的12%。3 ) 区域地质项目区属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多以龙岗状缓丘出现,桌状山常见,一般海拔70200m,相对高差40120m,山脊明显,小沟叉,小型冲沟发育,植被稀少,残坡积层发育。出露地层以第四纪红壤土为主,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92%。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出露有地下水、泉水和地表水。4) 水资源概况该工程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地表水丰富,人均地表水约6300立方米,但年际年内分配不均,46月为丰水期,1012月为枯水期。该区域内地下水储备条件主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红层碎屑岩类裂隙水,前者储水量较大,大多为孔隙潜水,局部为缓承压水;后者储水量较小,主要为潜水、承压水。工程区域内水系发达,禾水由西向东穿境而过。2.2.3 社会经济概况该工程所在区域包括W1、W2、W3等村3个村委,耕地面积4990亩(本次规划设计面积3450亩),总人口2669人,经济以农业为主,辅以林业、种养业,工业较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550余元。2.2.4 农田水利工程状况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灌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经过近五十年的艰苦努力,灌区内水利建设发展较快,先后修建了1座小(2)型水库,5座引水陂、以及功阁电站的灌溉引水口。打鼓岭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6.2km2,水库总库容80104m3;原为江西电工厂的引用水源.石马水陂、红陂水陂、官陂水陂、黄陂及称钩湾陂控制流域面积56.9km2,设计引用流量分别0.2、0,1、0.2、0.1、0.150m3/s,以及功阁电站引水口设计引用流量为0.30m3/s,灌溉面积3450亩,从水源上来说是太富余了.存在的是工程性缺水。目前项目区水利工程已形成以5座水陂,一个引水口的联合供水系统。但是,由于工程大部分建于50年代末,受工程建设时的历史环境、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所限,工程标准不高,配套不全,先天不足,加上老化失修,使得灌区水利用系数逐年下降,灌溉面积逐年衰减,目前灌区灌溉面积仅达到设计灌溉面积38%。目前灌区工程存在以下问题:1)建设标准低。工程规模偏小或工程质量低,造成引水或供水不足,灌区用水量得不到保证;灌区渠道基本沿等高线布置,渠系及建筑物配套简单,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工程大部分年久失修,普遍存在垮、漏、淤积、堵塞等现象,部分渠道已严重损坏,危及安全运行。渠系水利用系数低,输水损失较大;3)灌溉制度落后,先进的节水技术、方式和措施得不到推广应用,水资源浪费严重;4)用水计量设施不配套,计量不准确,导致水事纠纷时有发生。灌区水费征收制度急需改革。灌区运行调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5)通讯设备等管理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低。灌区管理沿用传统方式方法,经营方式单一,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6)资金不足,灌区试验、人员培训、灌区改造、档案管理等工作无法开展,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2.2.5 土地利用状况灌区土地总面积为7.2万亩,总耕地面积0.5万亩,居民及其它占地面积0.45万亩,河道、湖、塘面积0.3万亩,其他面积6.0万亩,其中可开垦面积0.5万亩。3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量3.1 水资源平衡分析3.1.1 灌溉用水分析3.1.1.1、灌溉制度分析一、灌溉设计水平年及灌溉设计保证率基准水平年为2008年;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灌溉设计保证率:P=85%。二、灌区作物组成根据PP垅灌区20042008作物种植情况和现场调查情况以及某县的农业区划报告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意见,确定灌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其次发展大豆、红薯、花生、油菜、饲料等。PP垅灌区的现状及设计水平年作物组成与复种指数如表3.1-1、表3.1-2。表3.1-1 PP垅灌区2008年作物组成系数表作物品种早稻晚稻大豆花生红薯油菜饲料蔬菜其它合计组成系数0.720.60.10.120.10.250.050.052.07表3.1-2 PP垅灌区设计水平年作物组成系数表作物品种播种面积(万亩)作物组成系数备注早稻6622.50.75总面积3450万亩晚稻5474.60.62大豆1059.60.12花生1324.50.15红薯1059.60.12饲料8830.1油菜3090.50.35蔬菜441.50.05其它441.50.05合计20397.32.31三、灌区主要农作物需水量分析计算1)、水稻PP垅灌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是灌区的用水大户。因此需对水稻的灌溉制度进行分析。目前灌区采用的是传统的灌溉方式,从目前我省已推行水稻间歇灌溉的大中型灌区的实况表明,水稻间歇灌溉法优于其他灌溉制度,其特点是:增产、节水、运行方便。灌区内农民也都认为,传统的淹灌法,使水稻田间长期积水,不利于土壤和根系通气,供氧不足,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同时也增加了田间的水量蒸发。而间歇灌溉法可以有效克服淹灌的不足。本次规划采用浅水间歇灌溉,这种灌溉制度可更多地利用降水,节约灌溉用水量;浅水还有利于水稻的根系呼吸,促进根系发育,增进有效分蘖,提高水稻单产;在水源有保证的情况下,提倡晒田,晒田能阻止水稻无效分蘖,促使根系向深层伸展,防止倒伏。近年来江西省推广薄露灌溉,薄露灌溉比浅水间歇灌溉灌水层更浅,对水稻的节水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在目前灌区灌溉保证率不很高的情况下,节水更为迫切。但灌溉制度的改革是一渐进的过程。目前在江西省薄露灌溉仍处于对比试验及示范推广阶段,因此本次水稻需水量仍以本灌区及省内其它灌区灌溉实验资料和江西省水稻需水量等值线图研究报告等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的情况,确定PP垅灌区早晚稻各生长期的起止时间、蒸腾量、土壤下渗量、淹灌和晒田时间,以及灌溉上下限水深等项,制定出本灌区早晚稻需水量,各项参数见表3.1-3和表.3.1-4。2)、旱作物(经济作物)PP垅灌区及相邻灌区缺乏旱作物灌溉试验资料。本区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蔬菜、饲料、杂粮、豆类、甘蔗以及其他一些作物。由于这些作物没有灌溉实验资料,只能根据农民的种植经验,各种作物不同生长季节的适宜耕作深度,参照土壤空隙率确定一次性灌透所需水量。PP垅灌区旱作物灌溉制度采用典型调查资料、邻省有关试验资料及赣抚平原设计参数确定。见表3.1-5。表3.1-3 PP垅灌区早稻灌溉制度设计参数表生长阶段起止时间天数(d)田间控制水 深(mm)蒸腾系数(a)下渗率S(mm/d)备注月.日月.日一、育秧期3.204.2840S值采用早稻大田泡田期的值,a 值取1.0秧田泡田期3.203.2016011.32秧田沤田期3.214.0112102011.32竖苗期4.024.05451011.32新叶伸展期4.064.116101511.32秧田中后期4.124.2615152011.32拔秧移栽期4.274.282758011.32二、大田生长期4.167.1995大田泡田期4.164.2057011.32大田沤田期4.214.299102011.32返青期4.305.141520301.221.32分蘖前期5.155.24100201.311.17分蘖后期5.255.2840201.641.24晒田期5.296.04701.641.24拨节期6.056.20160201.541.1抽穗扬花期6.216.29920301.71.46乳熟期6.307.10110201.551.47黄熟前期7.117.1440201.261.39黄熟后期7.157.19501.261.39表3.1-4 PP垅灌区晚稻灌溉制度设计参数表生长阶段起止时间天数(d)田间控制水 深(mm)蒸腾系数(a)下渗率S(mm/d)备注月.日月.日一、育秧期6.057.2450S值采用早稻大田泡田期的值,a 值取1.0秧田泡田期6.056.084601.01.73秧田沤田期6.096.181010201.01.73竖苗期6.196.2135101.01.73新叶伸展期6.226.26510151.01.73秧田中后期6.276.192315201.01.73拔秧移载期7.207.24575801.02.0二、大田生长期7.2010.30103大田泡田期7.207.2567011.73返青期7.268.041030401.091.73分蘖前期8.058.15110201.271.63分蘖后期8.168.2270201.311.14晒田期8.238.29701.311.14拨节期8.309.16180201.332.01抽穗扬花期9.179.271120301.472.51乳熟期9.2810.12150201.322.35黄熟前期10.1310.22100201.332.23黄熟后期10.2310.30801.332.2348表3.1-5 PP垅灌区旱作物(经济作物)灌溉制度表(单位:m3/亩)作物名称一月二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合计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豆类30606030180花生40404020140红薯30303010100蔬菜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480油菜30303030120饲料30303030120其他20202020803.1.1.2、灌溉需水分析一、基本资料PP垅灌区灌溉用水计算采用的基本资料通过分析论证,降水量采用上沙兰水文站的资料,蒸发量是采用*站的资料,上沙兰水文站设于1952年从1956年开始至2008年,具有53年连续观测资料。*站建于1930年,从1931年开始至2007年,具有77年降雨观测资料,但是蒸发量观测是从1950年开始至2007年有58年资料。上沙兰、*两站观测系列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均是专业人员观测,资料精度可靠。通过上沙兰的降雨累计均值曲线分析、降雨量累计均值比至2000年就基本稳定在1附近,故此采用1959年2001年的资料系列,满足样本的代表性要求。二、灌溉定额计算1)、水稻灌溉定额分析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通过水稻生育期内作物灌溉制度设计参数,水稻生育期某一阶段内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排水次数及排水量,按下列公式通过逐时段的水量平衡演算拟定: H2=H1PMESC 其中:ES=E+S式中:H1时段初田间水层深度(mm),不大于允许水深上限hmax;H2时段末田间水层深度(mm),不小于允许水深下限hmin;P时段内降雨量(mm);M时段内灌溉补水量(mm);ES时段内水稻生长需水量(mm);C时段内稻田排水量(mm);E时段内蒸发量(相应于E601型蒸发皿的蒸发量)(mm);时段内水稻蒸腾系数;S时段内稻田适宜渗漏量(mm)。水量平衡计算过程中,各计算时段末田间持水深(H2)应满足不大于hmax和不小于hmin边界条件。按上述公式逐时段向后演算,至H2下降到hmin时,即为灌水时间,灌水定额M=hmaxhmin;H2超过hmax时,即为排水时间,排水量Q= H2hmax。灌水或排水后,以H1= hmax为新的起点,继续向后演算,直至结束转入落干时为止,从而拟定出阶段内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及灌水定额。将各阶段灌水定额相加,即为水稻生育期灌溉定额,得到该年水稻生育期灌水定额。PP垅灌区早、晚稻灌溉定额计算,选择P=85%的设计代表年计算,详见表3.1-6。2)、旱作物的灌溉定额分析PP垅灌区缺乏旱作物灌溉试验资料,旱作物灌溉定额采用典型调查资料及赣抚平原设计参数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定额如表3.1-5所示,其中豆类为180 m3/亩、花生为140 m3/亩、红薯为100 m3/亩、蔬菜为480 m3/亩、油菜为150 m3/亩、饲料为120 m3/亩,其他作物为80 m3/亩不等。3)、综合亩灌溉定额分析根据水稻各计算时段的灌水定额和旱作物各旬灌水定额,分别乘以该作物的作物组成系数,并将同时段各值相加,即求得灌区综合亩净灌溉定额。历年综合亩净灌溉定额列于表3.1-8。经计PP垅灌区综合亩净灌溉定额为618.6m3/亩。净灌水量213.4万m3。表3.1-6 PP垅灌区设计代表年(85%)早稻灌溉定额计算表生长阶段起迄天数灌水上下限蒸腾系数下渗系数灌水次数灌溉补水量灌水总量早稻月、日月、日天(mm)S(mm/d)(次)(mm)(mm)一、育秧期3、204、2840秧田泡田3、203、2016011.32157.0 57.0 秧田沤田3、214、112102011.32竖苗期4、24、5451011.3242080新叶伸展期4、64、116101511.32155秧苗中后期4、124、2615152011.32拔秧栽插期4、274、282758011.3215050二、大田生长期4、167、1995早稻泡田期4、164、2056511.3217.6 7.6沤田插秧期4、214、299102011.32返青期4、305、141520301.221.3213030分孽前期5、155、24100201.641.17分孽后期5、255、2840201.641.2412020晒田期5、296、4701.541.2414545拔节期6、56、20160201.71.122040抽穗扬花期6、216、29920301.551.4622040乳熟期6、307、10110201.261.47520.0 100.0 黄熟前期7、117、1440201.261.3932060黄熟后期7、157、19501.261.39早稻累计值23362 表3.1-7 PP垅灌区设计代表年(85%)晚稻灌溉定额计算表生长阶段起迄天数灌水上下限蒸腾系数下渗系数灌水次数灌溉补水量灌水总量晚稻月、日月、日天(mm)S(mm/d)(次)(mm)(mm)一、育秧期6、57、2450秧田泡田6、56、846011.32秧田沤田6、96、181010201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