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基础字词.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基础字词.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基础字词.doc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基础字词.doc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基础字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生字词总复习 第1课新闻两则 1、 重点字词 2、 荻d溃ku退泄xi气阻遏绥su聿y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 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 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 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 1、 重点字词 提防dfang疟yo子寒噤jn:因寒冷而哆嗦。吆喝yohe蹿cun 仄z歪转弯抹m角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2、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第3课蜡烛 1、 重点字词 匍匐pf揣chui在怀里衰shui老淹没m(jgng)鞠躬肃(m)穆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 重点字词珐琅flng脂zh粉惊骇hi箱箧qi野蛮mn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说明。荡然无存:指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留下。 2、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人名),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1、 重点字词蜿蜒wnyn屹y立荒谬mi憧chng憬 第二单元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 1、 重点字词憎恶zngw书斋zhi震悚sng诘ji问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2、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阿长与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你还能写出两篇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文章题目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第7课背影 1、 重点字词 奔丧sng差chi使簌s蹒跚pnshn颓tu唐:衰颓败落。箸zh 满院狼(j)藉晶(yng)莹妥(ti)帖琐(xi)屑 第8课台阶 1、 重点字词揩ki黏nin尴尬gng凹凼dng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第9课老王 1、 重点字词取缔d伛y翳y愧怍k:惭愧。骷髅lu滞笨:呆滞笨拙。 二老王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著名学者、作家(称谓),是著名小说围城的作者。 第10课信客 1、 重点字词 脾p气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文绉zhu绉 伎俩jling:不正当的手段。吊唁yn: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 1、 重点字词匀称chn惟妙惟肖xio: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2、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体裁),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称谓),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 第12课桥之美 1、 重点字词 颐y和园浮萍png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 驻足:停止脚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第13课苏州园林1、 重点字词 轩榭xunxi嶙峋lnxn镂lu空蔷薇qingwi 嶙峋:枯瘦的样子。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2、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家(称谓)。 第14课故宫博物院 1、 重点字词额枋fng金銮lun殿藻zo井磬qng鎏li金蟠pn龙鳌o头 第15课说“屏” 1、 重点字词忒t闺gu房伧cng俗 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1、 重点字词孕yn育萌mng发销声匿n迹连翘qio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本课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2、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气象学、地理学家(称谓)竺可桢(人名)。 2 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3 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三种。 4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第17课奇妙的克隆 1、 重点字词胚pi胎蟾蜍chnch两栖q类分泌m濒bn临繁衍yn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 重点字词 臀tn骨骼g铱y潮汐x尘埃i硅gu追溯s 第19课生物入侵者 1、 重点字词 归咎ji藩fn篱扼制束手无策:比喻没有任何办法对付。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归咎:归罪。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第20课你一定会听见的 1、 重点字词喷嚏t嚼jio饼干嘈co杂面颊ji 说明文知识汇总:1. 事物说明文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等;如:苏州园林2. 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3.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方法: )看题目;)抓首括句和中心句。(中心句指的是一段中表述本段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和提示的方式进行表述。其位置大多在段首,有的也在段尾。)4.理清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等。 5.结构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3)并列式6.说明方法判断方法 :注意语言标志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 列数字:数词(与年代区别)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作比较:也、相对于、较 下定义:是、叫 (判断句) 打比方: 像、如、仿佛7.说明方法作用答题方法归纳:作用关键词+事物特点 说明方法作用关键词举例:举例子:具体真切(具体形象)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分类别:条理清晰打比方:形象生动作比较:突出强调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的揭示-的本质特征列图表:直观形象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更形象、更生动,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与特点。引用:更充实,更具有说服力。增强趣味性。8.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分”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方法归纳: 修饰、限制性词语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记叙文中考考查知识点一、线索种类以事物为线索 以情感或情感变化 时间的发展 地点的变换 根据动植物(主要是植物)的生命历程(或经历)为线索 2、方法:有时文学上有明显的显示,如反复出现的句子,有时标题显示线索。3、作用:为中心服务,答题最后扣住中心。二. 结构的分类和作用语段类型解题关键词领起语段领起全文、奠定基调、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点明中心等总结语段总结上文或全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等过渡语段承上启下、过渡衔接等中心语段提挈全文或全段、概括全文或全段中心等线索标志贯穿全文、把材料组织成有机整体、使文章更集中更紧凑等三、不同类型语段的作用(1)人物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或性格、反映人物遭遇和命运、表明作者的态度和感情等(2)景物描写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借景抒情等(3)细节描写细致入微、突出特征、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等四、修辞方法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主要类型。 明喻;就是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如同、似的、仿佛、像一样”等连接的比喻。例如: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暗喻:也叫隐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是、就是、成为、变成、等于”等连接的比喻。例如;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的比喻。例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直接用白花代替树尖上的小雪)比喻的作用:用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以深刻印象。 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可以把道理阐述的通俗浅显、易于理解。 用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2、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拟人的作用:可以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亲切感,还可使被描述的事物变得生动起来。3夸张:夸张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它的特点是运用联想或想象进行描述。例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更鲜明,更突出地表现被描述的事物的特征。 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排比:把内容紧密相关、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的语意。例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反、相对或相近、相关的意思。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用:把意思表达得更凝炼、完整,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和感染力。6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反复可以连续,也可以间隔。相同的语句紧紧连接在一起,没有其它语句相隔的反复为“连续反复”。如: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方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间隔反复”乃是指相同的语句隔开来反复出现,当中插入其它语句的反复。如:他们不惊诧;他们不惊诧。他们也不惊诧。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或某种感情,使人对这一事物或感情有深刻的印象。7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它是自问自答,答在问外。例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作用:可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考,可以突出重点,还能使行文有变化,不呆板。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它是无疑而问,问而不答,寓答于问。例如: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气势,使确定的意思更加强烈,不容置疑,富有感染力。注:答题时除了上述作用还应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学习提示1.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应有相似点。2.有些句子用了“像”、“好像”一类词,并不表示打比方,而是表示估量或比较的意思,这类句子不是比喻句。如: 刚才发生的事情好像谁也没放在心上。她的眼睛好像她妈妈。3.借喻,不出现本体,也不出现比喻词。但仍可根据上文的内容找出本体,它们之间仍是“什么像什么”的比喻关系。如: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比喻句“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中没有本体,但我们可以根据上文的内容找出本体“巨浪”,“巨浪”像“翡翠”,它们仍是比喻关系。4.夸张这种修辞方法一般多用于文学作品。运用夸张要让人明显地感到这是夸张,而不是一般的扩大或缩小一点儿。5.设问和反问是有区别的。设问是自己先出问题后,自己必须有回答。反问形式上是问,而实际上答案已在问句中。如:“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后面一个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它是对“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的回答,所以,前面一个是疑问句,和后面一个反问句合起来是设问。6.反问句后一般用问号,但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7.反复和重复不是一回事。反复是一种修辞方法,而重复是一种语病。五、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在文中的重要含义。(表现了什么?)(作用?)例:实则等于解释“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的含义。 答: 父爱给自己的感动 自己受到的感动之深六、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注意托物言志的文章)表现手法又叫写作手法、写作特色、表现方法、写作特点。写作手法中常见的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象征、欲扬先抑、对比、衬托、照应、联想、想象。例如对比的表达效果十分突出。对比的主要作用是强调突出,不同事物或事物的不同方面在两相对照中,显露巨大的差异,形象为之突出,主旨亦为之突出。故乡中,通过对比突出了闰土、杨二嫂年间的变化,突出了故乡年来的巨大变化,引起人们对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思考。抓住了课文中的对比,就接近了对主旨的把握。衬托多见于侧面描写和景物描写,也有突出的作用。无论正衬还是反衬,本体和衬体之间的关系总是主从关系。对衬体的刻画描写,是服务于表现本体,表达主旨的。七、一句话、一段话:在开头;在中间;在末尾。(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方法:两个角度:内容上;结构上。(一)开头段:内容上:开篇点题:点话题;点主题。抒发情感结构上:引出下文统领下文设悬念,引人入胜交代故事背景,为后文情节发展做铺垫,衬托人物思想性格(二)结尾段(大多是议论句)作用:内容上:交代故事结局或真相表明作者态度,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结构上:点明中心 深化主题 呼应开头,结构完整(三)在中间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为后文故事情节埋下伏笔(或做铺垫)八、记叙文的题目注:一般是全文或局部使用托物言志手法的文章1、题型:给文章起标题并说明理由以为标题有何作用?好处?标题的双层含义?2、方法三个角度分析:是否紧扣中心内容是否紧扣主旨形式是否新颖别致,含蓄隽永(不一定点点全,写出主要的)九、文中次要人物(次要“所托之物”)或其他人物的作用1、烘托(正衬、反衬)突出主要人物思想,从而突出中心。注:如果问“次要所托之物”的含义、作用类,应补上一条,即该“物”的所托的“志”。(象征义)训练:爱莲说中“菊花”、“牡丹”的含义、作用?a、“菊花”象征那些不满恶浊现象而退隐逃循的人,“牡丹”象征那些贪慕富贵之人。b、写“菊花”正衬,“牡丹”反衬,“莲”的高洁的品质。2、便于由这个人发表抒情、议论,从而突出主题。如木笛中大师的作用是发表议论,“为了一种精神,一种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从而突出了主题。3、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如七根火柴中“我”,木笛中大师4、增强真实性练习:一.给加点字注音锐不可当 阻遏 骷髅 归咎瓦砾 鞠躬 取缔 追溯荒谬 惊骇 渴慕 翩然簌簌 蹒跚 愧怍 风雪载途颓唐 琐屑 塌败 焦灼 颠沛 惟妙惟肖 刹那 农谚 过滤 遗骸 褶皱 销声匿迹嶙峋 镂空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锐不可dng 瓦l 面ji 和mj gng 喷t 制ci dng然无存 肃m 荒mi jin忘 震hn 惊hi 渴m 狼j pn跚 tu唐 su屑 gn g 烦zo大tng广众 取d 焦zhu 天衣无fng颠pi 长途b涉 穷愁lio倒 文zhu zhu 惟妙惟xio 推chng 巧妙绝ln zh足ln峋 lu空 因地zh宜 wi幕yn育 pin然 销声n迹 无动于zhng农yn 繁yn zh皱 遗hi追(s) 归(ji) 物jng天择 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 1、 重点字词 俨yn然阡陌qinm髫tio诣y间jin隔问津jn此中人语y云 2、 辨析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 3、 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至少三个) (1) 成语:世外桃源。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 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3) 成语:无人问津。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四、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 用原文填空。 (1) 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 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 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五、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著名诗人。 第22课短文两篇 1、 重点字词馨x苔ti鸿儒r案牍d蕃fn淤y泥濯zhu清涟lin亵xi玩 2、 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 用原文填空。 (1) 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 陋室铭从反面写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致的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 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表现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爱莲说中从体态香气方面写莲正直、芳香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 爱莲说中写莲的清高风度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 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点拨;“牍”、“淤”、“濯”“涟”“亵”等字字形较复杂,容易写错。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3)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点拨:此句句式为宾语前置,翻译时要调整词序,使之符合现代汉浯习惯。 (4)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出白淤泥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点拨;重点理解“染”“濯”“清涟”“妖”等词语。 (5)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可以远远地欣赏却不可贴近去玩弄啊。 点拨:重点理解“观”“亵玩”等词语。 (6)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过。 点拔:重点理解“鲜”“闻”等词语。 (7)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3、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 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2 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朝代)哲学家周敦颐。 第23课核舟记 1、 重点字词器皿mn罔wng贻y八分有奇j箬ru篷糁sn峨冠gun髯rn楫j篆zhun壬戌rnx 2、 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点拨:重点理解“罔不”“因”“象”等词语。 (2)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许多胡须的是苏东坡。重点理解”峨”“冠”“髯”“为”等词语。 (3) 苏、黄共阅一手卷。苏轼和黄庭坚一起看一幅横幅的书画卷子。 点拨:古代汉语数词后往往省略量词,翻译时要补上。 (4)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点拨:重点理解“比”卷底”等词语。 (5)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点拨:重点理解“视端容寂”“若然”等词语。 (6)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大概是挑选桃核中长而窄的刻成的。 点拨:重点理解“曾”盈”“简”“修狭”等词语。 3、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作者魏学,字子敬,明朝文学家。 第24课大道之行也 1、 重点字词选贤与j能睦m男有分fn货恶w其弃于地 2、 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 “大道之行”具体表现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方面。(2) 希望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 希望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男有分,女有归。(4) 希望社会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句子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第25课杜甫诗三首 1、 重点字词眦z搔so簪zn逾y妪y幽咽y 2、 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 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 春望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石壕吏中表明战争惨烈的诗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表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点拨:“搔”“簪”等字容易写错。 第六单元第26课三峡 1、 重点字词阙qu曦x襄xing陵湍tun漱sh属zh引凄异 2、 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 写三峡连绵、高耸的山势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 写三峡夏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