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解读ppt课件.ppt_第1页
OCT解读ppt课件.ppt_第2页
OCT解读ppt课件.ppt_第3页
OCT解读ppt课件.ppt_第4页
OCT解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O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OCT 2 内容提要 OCT 一 OCT产生背景二 OCT发展史三 OCT原理四 OCT操作技术五 OCT的图像解释六 OCT在诊断黄斑和视网膜疾病病中的应用 略 3 一 OCT产生背景 现有的疾病诊断方法 超声波 X射线透视 CT扫描 核磁共振等 缺点和局限性 属于侵入式的医学诊断设备 对被检测患者带来痛苦 精度低 速度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产生了OCT技术 4 二 OCT的发展史 1991年 美国HuangDavid等首次将OCT技术用于断层成像 此专利由Zess公司购买 OCT 1994年由ZEISS公司开发并投入商业使用 OCT 2000年 OCT仪器体积更小 更易操作 分辨率明显提高 出现了RNFL分析 OCT 2002年3月 StratusOCT OCT3000 上市 其分辨率更高 分析速度更快 仪器体积更小 并具备进一步的分析程序 包括视网膜分析 RNFL分析 视盘分析 同时包含FDA认证的RNFL和黄斑正常值数据库 OCT 5 OCT 2006年 2006年统计数据 全球共有5000台在使用 在中国大约100台 多数为OCT3 OCT 6 三 OCT的原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 是利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后向反射或后向的能力 产生明暗灰阶变化的OCT图像 光的干涉 了解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 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 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1801年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 杨 1773 1829 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 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 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 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 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 OCT 7 OCT 8 Michelson干涉计是OCT技术的原理 了解 OCT 9 OCT 10 OCT 11 OCT原理 小知识 问 OCT和CT有何不同 OCT检查对人体有害么 答 OCT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采用光学的原理 不会对人体产生电离辐射 是一种安全的 非侵入的成像诊断技术 CT computedtomography 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 目前OCT使用的光源 叫SuperluminescentLED 超级发光二极管 全世界都是由俄罗斯国防部下属工厂提供的 从前用于军事用途 如导弹和军事卫星 这里的SuperluminescentLED发出820nm波长的红外光 不可见光 不是激光 对患者刺激小 到角膜的能量仅750mW 没有损伤 OCT 12 A超 A超采用声波来测量长度 而OCT采用的是光波测量距离 由于光波的波长和传播速度远远高过声波 故而两者比较后者的精确性明显高 OCT 13 四 OCT的操作技术 1 打开主机 进入操作者界面2 输入患者资料3 在SCAN中选择所需要的扫描方式4 调整操作手柄 并观察监视器的眼底图像 5 优化图像质量6 标记和移动扫描7 正式扫描8 挑选最佳图像并保存9 分析图像 OCT 14 1 打开主机 进入操作者界面2 输入患者资料 OCT 15 3 在SCAN中选择所需要的扫描方式 OCT 16 4 调整操作手柄 并观察监视器的眼底图像 OCT 17 5 优化图像质量 OCT 18 6 标记和移动扫描 OCT 19 7 正式扫描 OCT 20 8 挑选最佳图像并保存 OCT 21 9 分析图像 OCT 22 五 OCT的图像解释 OCT的扫描深度是2mm 从而可以获得从玻璃体到脉络膜的浅层 正常情况下 OCT的扫描深度不能达到脉络膜深层 因而巩膜在正常情况下 也无法显影 OCT 23 1 正常视乳头黄斑束黄斑OCT图像 左图 眼底图 白箭为OCT扫描方向 右图 OCT图 左侧凹陷为黄斑中心凹 右侧为视乳头凹陷 OCT 24 注 在OCT断层图像中 红色高反射为视网膜后界 对应于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 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 此后界在筛板水平与脉络膜循环一起终止于视乳头边缘 在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上方显示最弱反射的一层暗区代表视网膜光感受器外节 视网膜表层与此层之间为中等反射 对应于视网膜内 外颗粒层和内 外丛状层 在视网膜的内侧缘显示另一高散射区域 红色的反射层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 在图像中可见如正常组织解剖一样 RNFL厚度从黄斑至视乳头是逐渐增加的 OCT 25 2 正常黄斑OCT2 OCT 26 正常黄斑OCT3 从上至下分层依次代表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节细胞层 内丛状层 内颗粒层 外丛状层 外颗粒层 光感受器层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脉络膜毛细血管层 脉络膜大中血管层 黄斑中心凹可分辨出色素上皮层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 OCT 27 视网膜组织切片图 OCT 28 OCT正常视网膜各层图像 哥白尼OCT 可能是第四代 OCT 29 3 正常视网膜神经纤维层OCT图像 视乳头周围环形断层扫描 视乳头神经纤维层厚度上方 S 和下方 I 较厚 鼻侧 N 和颞侧 T 较薄 对诊断青光眼特别重要 OCT 30 正常视乳头OCT图像 不同的扫描方位OCT图像示 水平方位 0 RNFL较薄 垂直方位 90 RNFL较厚 凹陷处为视杯 OCT 31 4 异常黄斑OCT图像 视网膜厚度改变A厚度增加 B厚度减少 OCT 32 视网膜反射性改变A发射增强 B反射减弱 OCT 33 血液 血浆 和渗出的鉴别 OCT 34 OCT 35 OCT 36 视网膜形态学改变A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脱离 OCT 37 OCT 38 OCT 39 中心凹凹陷改变 OCT 40 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脉络膜毛细血管 OCT 41 玻璃体和玻璃体 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