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QC七大手法培训 2 第一章概述一 起源QC七种工具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 之所以称之为 七种工具 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 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 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 除了七种工具以外 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 分布图 推移图等 本次课程 主要讲的是QC七大手法 即检查表 层别法 柏拉图 因果图 散布图 直方图 管制图 简称5图1法1表 3 二 七大手法的口决 关系 总结 4 三 七大手法所体现的精神 5 第二章检查表一 定义以简单的数据 用容易理解的方式 制成图形或表格 必要时记上检查记号 并加以统计整理 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之用 二 目的记录某种事件发生的频率 三 时机1 当你必须记下某种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时 上菜 逛街 2 当你想了解某件事件发生次数时 巡检记录乱花 无信号次数 3 当你想收集资讯时 调查问卷表 6 四 检查表种类1 缺陷位置检查表 组装线或测试实验室检查打钩或叉的项目2 工序分布检查表 温湿度记录表 风批 铬铁点检表等3 操作检查表 设备保养 厕所清洁记录等五 使用检查表的注意事项1 应尽量取得分层的信息 2 应尽量简便地取得数据 3 应立即与措施结合 应事先规定对什么样的数据发出警告 停止生产或向上级报告 4 检查项目如果是很久以前制订现已不适用的 必须重新研究和修订 六 检查表与柏拉图结合应用 7 第三章层别法一 定义层别法是所有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 亦即将多种多样的资料 因应目的的需要分成不同的类别 使之方便以后的分析 二 通常的层别方法使用的最多的是空间别 作业员 不同拉 班 组别机器 不同机器别原料 零件 不同供给厂家别作业条件 不同的温度 压力 湿度 作业场所产品 不同的产品别 8 时间别 不同批别 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其他 如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生产的同种产品别三 应用层别法的应用 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 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 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例1 某服装公司招聘业务主管 有三个应聘者进入最后一关 面试官让三位观察某个房间的人一分钟 最后问他们看到什么 一位说 房间里有18个人 又一位说 房间里有18个人 其中10位男的 8位女的 最后一位说 房间里有18个人 其中10位男的 包括3位老人 5位中年人 2位少年 8位女的 包括4位老年人和4位中年人 你们说谁得到这个职位 9 例2 在一个商场里 发生了命案 警察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并封锁事发现场 对事情做了初步调查 死者 男性 30岁 商场保安人员 事发地点为仓库 死者手中抓着一把黑色短发 2CM左右 经法医鉴定死者与凶手搏斗三分钟后 被卡住脖子窒息而亡 大致判断凶手穿42码左右的皮鞋 于是刑侦队长进行了一系列层别 10 层别法是所有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 即将多种多样的数据 因应用目的的需要分类成不同的 类别 使之方便以后的分析 人员 机器 材料 方法 其他 11 用在检查表上 用在排列图上 12 在工厂里 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但从何入手呢 事实上 大部分的问题 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因素 并加以处置及控制 就可解决问题的80 以上 柏拉图是根据收集的数据 以不良原因 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 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分类 计算出各项目所产生的数据 如不良率 损失金额 及所占的比例 再依照大小顺序排列 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13 第四章柏拉图一 起源意大利经济学家Vilfredo Pareto巴雷托 柏拉图 在分析社会财富分配时设计出的一种统计图 美国品管大师JosephJuran约瑟夫 朱兰将之加以应用到质量管理中 柏拉图能够充分反映出 少数关键 多数次要 的规律 也就是说柏拉图是一种寻找主要因素 抓住主要矛盾的手法 例如 少数用户占有大部分销售额 设备故障停顿时间大部分由少数故障引起 不合格品中大多数由少数人员造成等 二 定义根据收集的数据 以不良原因 不良状况 不良发生的位置分类 计算各项目所占的比例按大小顺序排列 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14 按照累计的百分数可以将各项分成三类 0 80 为A类 显然是主要问题点 80 90 为B类 是次要因素 90 100 为C类 是一般因素 三 作图步骤 1 搜集数据 如注塑车间8月15日 31日期间 不良共382pcs 不良品中杂质145pcs 凹痕缩水 缺料105pcs 批锋72pcs 油斑21pcs 划伤 碰伤7pcs 变形5pcs 顶白4pcs 熔接痕3pcs 尺寸偏差2pcs 其他不良18pcs 2 作出分项统计表 按原因 人员 工序 不良项目等 A把分类项目按频数大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至于 其他 项 不论其频数大小均放在最后 B计算各项目的累计频数 C计算各项目在全体项目中所占比率 即频率 D计算累计比率 示范表格见下页 15 示范表格 8月注塑车间不良率分析 16 3 绘制排列图A纵轴 左 频数刻度 最大为总件数右 频率 比率 刻度 最大数为100 注 总件数与最大数100 应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B横轴 按频数大小用直方柱在横轴上表示各项目 从左至右 C依次累加频率 并连接成线 4 记入必要事项 如 图题 取数据时间 制图人 制图时间 检查产品总数 总频数等等 示范图 见下页 17 很明显 上图中杂质 凹痕缩水 缺料 批锋为A类不良项 需立即采取措施改善 油斑 划伤 碰伤 变形为B类不良项 顶白 熔接痕 尺寸偏差和其他为C类不良项 B C两类可稍后再采取措施改善 18 四 使用排列图的注意事项1 抓住 少数关键 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 A B C 2 用来确定采取措施的顺序 3 对照采取措施前后的排列图 研究各个组成项目的变化 可以对措施的效果进行鉴定 4 利用排列图不仅可以找到一个问题的主要矛盾 而且可以连续使用找到复杂问题的最终原因 5 现场应注意将排列图 因果图等质量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 19 第五章因果图 鱼骨图 一 概述因果图最先由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提出来的 故又叫石川图 同时因其形状 又叫鱼刺图 鱼骨图 树枝图 还有一个名称叫特性要因图 一个质量问题的发生往往不是单纯一种或几种原因的结果 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要从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中理出头绪 抓住关键因素 就需要利用科学方法 从质量问题这个 结果 出发 依靠群众 集思广益 由表及里 逐步深入 直到找到根源为止 因果图就是用来根据结果寻找原因的一种QC手法 20 二 定义用以找出造成某问题可能原因的图表 三 因果图可用来分析的问题类型1 表示产品质量的特性 尺寸 强度 寿命 不合格率 废品件数 纯度 透光度等 2 费用特性 价格 收率 工时数 管理费用等 3 产量特性 产量 交货时间 计划时间等4 其他特性 出勤率 差错件数 合理化建议件数 21 四 因果图的作图步骤1 确定问题2 画粗箭头3 因素即原因分类常用 4M1E即人 员 机 器 料 原料 法 工艺方法 环 境 有时还可以补充软 件 辅 助材料 公 用设施 三方面 也可用 工序顺序等分类分类好后 用中箭头与主箭头成45 角画在主箭头两侧 4 对中箭头所代表的一类因素 要进一步将与其有关的因素以小箭头画到中箭头上去 如有必要 可再次细分至可以直接采取行动为止 22 5 检查所列因素有无遗漏 如有遗漏应予补充 6 各箭头末端的因素中 凡影响重大的重要因素可加上小圈等记号 按已有数据 搜集不到数据 未取数据等情况 还可加上其他简便记号 7 记入有关事项 如参加人员 制图者 制定日期等 五 注意事项1 实质上是枚举法 故要走群众路线 集中讨论 2 最好采用能用数值表示的问题 3 最细的原因要具体 以便采取措施 4 对应于一个特性可以作几个因果图 如可按4M1E作图 也可按工序进行分类 分别作因果图 重要原因可以抽出再作新的因果图 23 5 综合运用如排列图 对策表等 6 复印几份加以保存 以便以后不断追加新内容 六 因果图与柏拉图联用1 建立柏拉图须先以层别建立要求目的之统计表 2 建立柏拉图之目的 在于掌握影响全局较大的 重要少数项目 3 再利用因果图针对这些项目形成的要素逐予探讨 并采取改善对策 24 七 另一种作图步骤 形象 1 集合有关人员召集与此问题相关的 有经验的人员 人数最好4 10人 并推选一人主导 主持人 2 挂一张大白纸 准备2 3支色笔 3 由集合的人员就影响问题的要因发言 发言内容记入图上 中途不可批评或质问 脑力激荡法 4 时间大约1小时 搜集20 30个原因即可结束 5 就所搜集的原因 何者影响最大 再由大家轮流发言 经大家磋商后 认为影响较大的因素圈上红圈 6 与5一样 针对已画上一个红圈的 若认为最重要的可以再圈上两圈 三圈 7 重新画一张因果图 未上圈的予以去除 圈数多的列为优先处理 25 八 因果图示范图 问题 人 机 26 运用因果图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然后对症下药 解决质量问题 因果图再质量管理活动中 尤其是在QC小组 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活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27 第六章散布图法一 定义散布图是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的一种图表 这种成对的数据或许是 特性 要因 特性 特性 要因 要因 的关系 二 散布图的分类1 正相关 如容量和附料重量 2 负相关 油的粘度与温度 3 不相关 气压与气温 4 弱正相关 身高和体重 5 弱负相关 温度与步伐 28 三 散布图的绘制程序1 收集资料 至少三十组以上 2 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 准备座标纸 画出纵轴 横轴的刻度 计算组距 通常用纵轴代表结果 横轴代表原因 组距的计算以数据中的最大值减最小值再除以所需设定的组数求得 4 将各组对应数标示在座标上 5 填上资料的收集地点 时间 测定方法 制作者等项目 29 四 散布图的应用当不知道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或两个因素之间关系在认识上比较模糊而需要对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确认时 可以通过散布图来确认二者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也是一种实验的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 在使用散布图调查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 应尽可能固定对这两个因素有影响的其他因素 才能使通过散布图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 五 散布图类型的示范图 30 31 六 某酒厂要判定中间产品酒中的酸度喝酒度2个变量之间有无关系 存在什么关系 搜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32 解析 1 确定坐标 横坐标x轴为酸度 纵坐标y轴为酒度2 描点 形成散布图 3 图形分析 可以认为酸度和酒度之间存在着弱负相关关系 33 第七章直方图法一 概念直方图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 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 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 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 长方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数 直方图是将所收集的测定值或数据之全距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 并将各区间内之测定值所出现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 用柱子排起来的图形 故我们亦称之为柱状图 34 二 直方图的作图步骤1 收集数据 作直方图数据一般应大于50个 2 确定数据的极差 R Xmax Xmin 3 确定组距 h R k 一般取测量单位的整倍数 组数k选用表 确定各组的界限值 界限值单位应取最小测量单位的1 2 编制频数分布表 统计各组数据的频数f 按数据值比例画横坐标 35 7 按数据值比例画纵坐标 8 画直方图 在直方图上应标注出公差范围 T 样本大小 n 样本平均值 公差中心M的位置等 36 三 例 某厂产品的重量规范要求为1000 g 1 收集数据 0 50 0 37 确定数据的极差 R Xmax Xmin 48 1 47 cg 确定组距 取组数k 10 h R k 47 10 4 7 5 cg 确定各组的界限值 界限值单位应取最小测量单位的1 2 即1 2 0 5 第一组下限值 最小值 0 5 即1 0 5 0 5 第一组上限值 第一组下限值 组距 即0 5 5 5 5 第二组下限值 等于第一组上限值 即5 5 第二组上限值 第二组下限值 组距 即5 5 5 10 5 第三组以后 依此类推出各组的界限值 15 5 20 5 25 5 30 5 35 5 40 5 45 5 50 5 38 编制频数分布表 39 6 根据图画图 40 四 直方图的观察分析 41 42 43 五 与规范界限 公差 的比较分析 M TL TU M TL TU 44 M TL TU M TL TU 45 M TL TU 46 第八章控制图一 控制图的概念1 要搞好质量管理首先应明确 1 贯彻预防原则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 2 质量管理所提出的原则 方针 目标都要有科学措施与科学方法来保证它们的实现 2 20世纪20年代美国W A 休哈特 W A Shewhart 首创过程控制 PROCESSCONTROL 及监控过程的工具 控制图 Controlchart 现统称为SPC 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 统计过程控制 SPC就是利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 从而达到保证质量的目的 这里的统计技术泛指任何可以应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而以控制图理论为主 47 3 控制图是直方图的一种变形 是将直方图旋转90度 再绘制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 控制图有两个坐标 纵坐标代表质量特性值 横坐标表示样本序号 4 按照3sigma原理来设置控制界限 1 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平均值 和标准差 是互相独立的 在正常情况下 不论 和 取值如何 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 3 3 范围内的概率为99 73 2 变异任何系统中均存在变异 因此没有任何两件成品是完全相同的 根据变异的原因 可将变异分为随机性变异及特性性变异 48 5 它是以产品品质特性值为纵轴 同时以特性标准值及其公差为基准 往右划出三条水平线 中心线CL 管制上限线UCL 管制下限线LCL 以制造时间为横轴 将表示产品特性值的点画在图上 再用线连结而成 49 二 控制图的作用 1 质量诊断 用来度量过程的稳定性 即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2 质量控制 用来确定什么时候需要对过程加以调整 而什么时候则需使过程保持相应的稳定状态 3 质量改进 用来确认某过程是否得到了改进 50 按数据性质 计量值控制图 计数值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 管制图的数据均由量具实际测量而得 如长度 重量 温度 时间 厚度等连续性数据X R 平均值与全距 X R 中位数与全距 X S 平均值与标准差 X RM 个别值与移动全距 计数值控制图 控制图的数据均属于以单位计数而得 其特点是不可连续读取这些数据 只可读取整数 如不良数 缺点数等 P Chart不良率控制图Pn Chart不良数控制图C Chart缺点数控制图U Chart单位缺点数控制图 三 控制图分类 51 四 控制图判定准则 1 判稳准则 1 点子未超出控制界限 大多数点子在中心线附近 少数在控制线附近 2 界内点子排列随机 无异常模式或趋势 3 点子随机的处于下列情况a 连续25点在控制界限线之内 b 连续35点中仅有1点在控制界限外 c 连续100点中仅有2点在控制界限外 52 控制图八大判异准则提练1 2 3A 连续3点中有2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外 2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播电商中直播电商的供应链协同案例对GMV增长研究
- 疫情防控闯卡应急预案(3篇)
- 环境应急预案小常识及答案(3篇)
- 村上自然灾害应急预案(3篇)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当代数据管理系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原理与设计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大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大学《线性优化与凸优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西方社会学理论(现当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三会一课培训内容
- GB/T 45309-2025企业采购物资分类编码指南
- 膜性肾病护理进展
- 销售过程管理培训课件
- 医院医保智能审核与规则解释
- 篮球裁判员手册
- JJF(新) 146-2024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控制系统校准规范
- 电焊工安全用电培训
- 安宁疗护服务规范
- 《高血压的护理常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