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DF.ppt_第1页
面向对象的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DF.ppt_第2页
面向对象的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DF.ppt_第3页
面向对象的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DF.ppt_第4页
面向对象的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DF.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向对象的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本概述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概念 变电站自动化是广泛采用微机保护和微机远动技术 对变电站的模拟量 脉冲量 开关状态量及一些非电量信号分别进行采集 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 并按照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变电站实现自动化监视 测量 协调和控制的集合体和全过程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组合 远动功能 四遥功能 自动控制功能 如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VQC 低周减载 负荷联切 故障隔离 恢复供电 网络重组等 测量表计功能 如智能电度表 继电保护功能与继电保护相关的功能 如故障录波 测距 小电流接地选线等 接口功能 与微机五防 电源 电能表计 全球定位 GPS 等设备的接口 系统功能 与主站通信 当地SCADA等 所有能实现这些功能的设备 均统称为智能式电子设备 IED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特点 分布式设计简单可靠 可扩展 兼容性好功能综合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经济性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 计算机化网络化保护 控制 测量 数据通信一体化智能化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关键因素 互操作性 interoperation IEC60870 5 101远动通信协议标准IEC60870 5 103继电保护信息接口标准UCA2 0 utilitycommunicationarchitecture 变电站和馈线设备通信协议体系 美国电科院 IEC61850规约基于MMS ManufacturingMessageSpecification 的TCP IP协议的以太网信息互连 国际标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技术原则 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继电保护功能相对独立避免硬件重复设置可靠性灵活性通信网络及规约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 服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总体设计要求满足变电站自动化及无人值班的工程需求适合35KV 500KV不同等级变电站的系统构造要求分层 分布 分散式系统结构 功能下放 凡可在间隔内完成的保护 自动装置功能无需通过通信网采用国际标准通信规约协议 充分考虑系统的开放性 可扩充性以及工程化的相关问题间隔层IED符合设计规范 技术指标 同时考虑适应多种网络接口采用总线型局域网络 优先采用光纤通信方式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框架设计 符合分散分层分布式系统设计思想的自动化平台IEC61850标准建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采用三层 即变电站层 间隔层和过程层 我们国内现在开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采用二层 即变电站层 间隔层 没有过程层 但有时也加入设备层 过程层是采用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执行器 其中智能传感器是将一次电气量直接转换成数字量 1 通讯网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变电站电磁污染严重 工作环境恶劣 通讯网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各IED装置均采用主控CPU或通讯CPU均采用MOTOROLA公司的工控级32位芯片 通讯介质采用屏蔽电缆或光纤 2 系统通讯网应使通讯负荷合理分配 不过载 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应对站内通讯网上流动的信息是否具有实时性要求以及实时性指标的高低进行处理 系统通信网设计应满足组合灵活 可扩展性好 维修调试方便的要求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设计原则 3 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 兼容目前各种标准的通信接口 并考虑系统升级的方便 各种接口均采用插卡式结构 支持以下三类共七种方式的通讯接口 1 RS485接口 考虑双绞线总线型和光纤星型耦合型 2 FDK BUS现场总线接口 考虑双绞线总线型 光纤环网 光纤冗余双环网 3 Ethernet接口 考虑双绞线星型和光纤星型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设计原则 4 网络拓扑结构考虑有下述三种 1 纯以太网2 以太网与FDK BUS的混合网络 3 纯FDK BUS网络以及标准RS485网络 其中 FDK BUS网络可采用双绞线总线型 光纤环网 光纤冗余双环网 5 系统通信网络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 选用了应用于RS485网络的IEC60870 5 103规约 应用于TCP IP上的IEC61850规约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设计原则 6 对于通信媒介的选用 原则是采用光纤 但实际工程中也可考虑以屏蔽电缆为主要的通信媒介 7 采用先进的通信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开发应用在其之上的通信软件平台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设计原则 一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系统设计尽量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以抽象数据类型为基本数据结构 通过继承和消息等概念和手段 建立抽象数据类型的实例 对象之间的联系 由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构成基本的软件体系结构 程序编码也尽量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二 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设计规范软件设计 编码和测试都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设计规范 强调文档资料的重要性 软件产品应该由完整 一致的配置成分组成 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 强调软件的可读性 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三 系统的实时性和移植性新的软件平台由于对操作系统多种功能进行了多种封状 并且为了适用于不同的产品 系统内部会增加很多冗余信息 这就对系统的实时性有一定的影响 在系统软件的开发中 我们应该兼顾系统的实时性和可移植性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1 先进统一的结构工艺设计2 支持IRIG B格式硬对钟3 某些交流采样插件采用DSP处理器 可实现高次谐波分析 自动准同期 故障录波等功能4 遥控插件考虑同期及防误功能 带CPU监视 5 不同的通信处理插板 可完成FDKBUS CANBUS ETERNET等不同的接口形式 可适应双绞线 光纤等不同通信介质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特点 6 光纤通讯支持光纤双环自愈配置 提高通信可靠性7 支持以太网络的SNMP网络管理及WEB浏览查询功能8 模块内的智能处理 可编程逻辑控制 功能9 面向对象软件平台及开放式监控应用平台 内置完善的通信规约库 支持用户控制语言 提供API用户应用编程接口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特点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实施方案 设计方案一 设计方案二 设计方案三 设计方案四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特点及功能配置 1 完全的32位操作系统运行于WINDOWS2000 WINDOWSNT操作系统 利用了操作系统占先式多任务环境及多进程 多线程的编程方法 事件驱动处理能力 使得系统后台监控与管理达到极高的性能和可靠性 由于基于32位内存管理 系统可定义上万个可控点及报警点 2 开放式结构 系统采用标准的ACCESS数据库格式 标准SQL访问接口 ACTIVEX网络控件以及最低层的应用编程接口API 这种开放式的设计结构使得系统可以与多种通用应用软件和用户应用程序相结合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特点后台监控和管理系统特点 3 简单灵活的网络设计 系统采用CLIENT SERVER及BROWSER SERVER配置 使系统可以灵活扩展并具有容错能力 4 对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 评价变电站监控软件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它在事故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本系统采用的高速网络通信协议和事件驱动式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保证系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而不会产生瓶颈现象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特点后台监控和管理系统特点 1 采用先进的工业级芯片 各装置的MCU均采用MOTOROLA的32位MCU芯片 硬件系统具有高的抗干扰能力及工作可靠性 2 采用14位A D采集芯片 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分辨率和测量精度 3 主要芯片采用表面贴装技术 4 所有装置电气隔离和屏蔽按国际标准电磁兼容设计 系统中所有装置均按满足变电站最残酷等级设计5 所采用的保护原理成熟可靠 并且已经有丰富的现场运行经验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特点间隔级各智能装置特点 6 各装置功能相对独立 凡可以就地完成的功能决不依赖通讯网 站内通讯网即使完全瘫痪 各间隔装置仍能保证功能不间断执行 7 各装置通讯接口采用插卡式 可以保证系统通讯网络的平滑升级 同时也保证了各装置都支持以太网 8 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 汉化菜单操作 使用方便 9 GPSB格式对时功能10 装置结构采用西门子结构 颜色与西门子保护产品一致 可以集中组屏 也可以就地安装 11 温度范围 25 75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特点间隔级各智能装置特点 1 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2 统计计算功能3 画面显示功能4 记录功能5 管理功能6 控制功能自动调节和控制运行人员操作控制后备手动控制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配置后台监控和管理系统功能配置 7 防误操作8 时钟同步9 系统冗余10 授权及安全性11 维护功能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配置后台监控和管理系统功能配置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实施方案 采用DF3610通信处理装置完成1 对上负责与控制中心调度主站及当地站控层计算机通信 对下通过现场总线网络和RS485 RS232 RS422与各种IED装置通信 包括直流保护装置 直流屏 智能电度表 GPS等2 开发了大量的通信规约 如IEC60870 5 101 IEC60870 5 102 IEC60870 5 103 IEC60870 5 104 DNP CDT92 CDT85 U4F MB88 MODBUS SCI1801V6 ISA LFP XT9702等3 当调度主站系统与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之间采用光纤以太网通信方式时 DF3610可以提供高速通信口或10M以太网口直接与路由器或ATM交换机进行通信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处理部分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处理功能 DF3610通信处理装置介绍维护口 1个RS232远程维护 1个RS232同步 异步通信口 4个RS232 485 422 光纤 波特率 110 19 2Kbps高速异步通信口 4 8个RS232 485 422 光纤 波特率 110 64KbpsFDK BUS网络接口 1个RS485 光纤CAN网络接口 1个RS485 光纤以太网接口 2个10MGPS接口 1个 包括BNC接入 IRIG B PPS输出显示器 320 240液晶显示器 LED背光结构 采用2U高度19 标准机箱 DF3610通信处理装置介绍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处理功能 采用DF3611通信切换装置完成为提高通信可靠性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DF3610通信处理装置双机热备时 通过DF3611通信切换装置实现通道切换 DF3611通信切换装置介绍共有12个插槽 在同时提供MODEM GPS对时等功能的同时 可提供8组切换通道 若无MODEM GPS插件则为12组 如果切换通道数量超过此数量可加装此装置 结构同DF3610 DF3611通信切换装置介绍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打印功能 采用DF3612网络服务器完成FDKBUS及以太网的双重打印功能 DF3612网络服务器介绍FDKBUS及以太网接口各1个打印并行口1个RS485 RS232接口1个维护口1个装置为一长方形结构 可与打印机并排放置 DF3612网络服务器介绍 新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连接 采用DF3613光纤集线器完成间隔层光纤以太网络连接 向上100M速率与站内其它管理单元级连 DF3613光纤集线器介绍10M光纤 RJ45双绞线以太网接口8个装置为一长方形结构 DF3613光纤集线器介绍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主变压器保护 采用DF3330三圈变 DF3333两圈变差动保护装置完成比率差动保护 差动电流速断保护 采用DF3333两圈变差动保护装置还可以完成高压侧电流速断保护高压侧二段式过电流保护功能高压侧过负荷保护 采用DF3332变压器本体保护装置完成重瓦斯继电器 本体重瓦斯 有载调压瓦斯 本体瓦斯 有载开关瓦斯 变压器本体温度 变压器本体油位 变压器本体压力 变压器通风回路故障 DF3330三圈变 DF3333两圈变差动保护装置完成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主变压器保护 DF3330三圈变差动保护装置介绍所配置的各种保护功能均可控制字投退 1 差动保护二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综合相制动判据波形对称原理的涌流制动判据2 差流速断保护3 CT断线告警4 长期差流越限告警 异常告警 5 录波功能最大100周波可以记录8次6 可通过维护软件进行负荷数据分析 包括谐波 相位 7 分散故障录波插件 DF3330三圈变差动保护装置介绍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主变压器保护 DF3333两圈变差动保护装置介绍所配置的各种保护功能均可控制字投退 1 差动保护二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综合相制动判据波形对称原理的涌流制动判据2 差流速断保护3 CT断线告警4 低压侧过电流保护 各一段一时限 5 长期差流越限告警 异常告警 6 录波功能最大100周波可以记录8次7 可通过维护软件进行负荷数据分析 包括谐波 相位 8 分散故障录波插件 DF3333两圈变差动保护装置介绍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主变压器保护 采用DF3331A变压器接地侧后备保护装置 DF3331B变压器不接地侧后备保护装置完成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 1 110kV侧设复合电压闭锁方向过流保护 方向指向主变 方向元件电压取110kVPT 复合电压取10kV侧PT 并能随10kV开关断开自动解除 只设一段时限 跳主变两侧开关和110kV内桥开关 2 110kV侧设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复合电压取110kV侧PT 设一段两时限 第一时限跳110kV内桥开关 第二时限跳主变两侧开关 3 10kV侧设复合电压闭锁方向过流保护 方向指向10kV母线 方向元件电压和复合电压取10kV侧PT 设一段两时限 第一时限跳10kV分段开关 第二时限跳主变开关 DF3331A 31B变压器接地侧后备保护装置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主变压器保护 采用DF3331A变压器接地侧后备保护装置 DF3331B变压器不接地侧后备保护装置完成接地短路的后备保护 1 110kV中性点零序过流保护 设一段两时限 第一时限跳110kV内桥开关 第二时限跳主变两侧开关 2 110kV中性点间隙过流过压保护 设一段两时限 第一时限跳小电源 第二时限跳主变两侧开关 异常运行保护 1 两侧过负荷保护 DF3331A 31B变压器接地侧后备保护装置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主变压器保护 DF3331A变压器接地侧后备保护装置介绍所配置的各种保护功能均可控制字投退 1 六段式复压闭锁 方向 过流保护2 母线充电保护3 三段式零压闭锁零序 方向 过流保护4 间隙零序过流保护5 零序无流闭锁零序过压保护6 过负荷保护7 PT断线告警8 CT异常告警9 录波功能最大100周波可以记录8次10 可通过维护软件进行负荷数据分析 包括谐波 相位 DF3331A变压器接地侧后备保护装置介绍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主变压器保护 DF3331B变压器不接地侧后备保护装置介绍所配置的各种保护功能均可控制字投退 1 六段式复压闭锁 方向 过流保护2 母线充电保护3 零序过压告警4 零序电流保护5 过负荷保护6 PT断线告警7 CT异常告警8 录波功能最大100周波可以记录8次9 可通过维护软件进行负荷数据分析 包括谐波 相位 DF3331B变压器不接地侧后备保护装置介绍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线路保护 测控 采用DF3320线路距离保护装置完成保护功能 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四段零序方向电流保护三相一次重合闸检同期检无压PT断线检查 DF322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线路保护 测控 DF3320线路距离保护装置介绍所配置的各种保护功能均可控制字投退 1 三段距离 各段可单独投退 相间 接地也可分别投入2 四段零序 各段可单独投退3 三段三时限辅助过流保护4 三相一次重合闸5 PT断线检测 CT断线告警 不闭锁保护 6 过负荷告警7 低周减载 闭锁条件 电流 电压 滑差 8 振荡闭锁及振荡闭锁中保护开放功能9 录波功能最大100周波可以记录8次10 可通过维护软件进行负荷数据分析 包括谐波 相位 DF322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线路保护 测控 采用DF3323线路电流电压保护装置完成保护功能 限时速断及过电流保护 零序过流保护 三相一次重合闸 低周减载功能 测量功能 Ua Ub Uc Ia Ib Ic P Q COS f脉冲电度 2路12V24V可设控制功能 断路器分合闸 本地 远方控制可自动 手动切换 相互闭锁 遥信 断路器位置 刀闸位置 弹簧未储能信号 保护动作 控制回路断线 本地 远方 装置告警 装置复归 DF322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线路保护 测控 DF3323线路电流电压保护装置介绍所配置的各种保护功能均可控制字投退 1 三段电流保护2 反时限过流保护3 三段零序方向电流保护4 过负荷保护5 三相二次重合闸6 后加速7 低周减载8 PT断线9 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10 录波功能最大100周波可以记录8次11 可通过维护软件进行负荷数据分析 包括谐波 相位 12 测控功能 DF322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电容器保护 测控 采用DF3360电容器保护装置完成保护功能 三相式电流限时速断保护 三相式过电流保护 过电压保护 低电压保护 零序过电压保护 测量功能 Ua Ub Uc U0 Ia Ib Ic 3I0 P Q COS f脉冲电度 2路12V24V可设控制功能 断路器分合闸 本地 远方控制可自动 手动切换 相互闭锁 遥信 断路器位置 刀闸位置 弹簧未储能信号 保护动作 控制回路断线 本地 远方 装置告警 装置复归 DF336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电容器保护 测控 DF3360电容器保护装置介绍所配置的各种保护功能均可控制字投退 1 三段定时限过流保护2 过电压保护3 低电压保护4 零序电压或不平衡电压保护5 不平衡电流保护6 两段零序电流保护7 PT断线8 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9 录波功能最大100周波可以记录8次10 可通过维护软件进行负荷数据分析 包括谐波 相位 11 测控功能 DF336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备自投功能 采用DF3382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完成110kV进线 桥开关备自投10kV分段开关备自投 带有分段保护 DF338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备自投功能 DF3382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介绍1 采用梯形图可编程技术 自适应实现各种备自投方式 2 合闸后加速保护功能 包括手合后加速和备自投动作后加速 加速段电流定值 后加速投入时间 后加速动作时间可整定 后加速功能可由控制字投退 3 备自投动作后 实现三轮过负荷联切功能 过负荷联切电流定值 过负荷联切投入时间 过负荷联切动作时间及过负荷联切退出时间可整定 可由控制字投退 4 正常情况下 备自投只动作一次 但对于特殊用户需求 备自投动作一次后 经延时后可实现备自投自动重新投入 此功能可通过控制字在装置上投退 延时时间可整定 5 具有PT断线闭锁功能 6 录波功能最大100周波可以记录8次7 可通过维护软件进行负荷数据分析 包括谐波 相位 DF338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电压无功综控功能 采用DF3383 DF3683电压无功综控装置完成可实现分时段控制可确保有载调压分级进行遥控 主变档位升 降 停电容器的投切实现轮换投切方式多种控制闭锁措施防临界振荡措施 DF3383 DF368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电压无功综控功能 DF3383电压无功综控装置介绍1 两种电压 无功控制方式 两圈变控制 三圈变控制两圈变 以进线无功和低压侧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 三圈变 以进线无功和低压侧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 同时监视中压侧电压 2 实现分时段控制 最多5个时段 各时段的控制目标各不相同 3 根据分段开关位置 自动改变电容器的调节组数 4 面板上设置变压器分接头调节自动 手动开关 电容器自动投切的投入 退出开关 手动升 降 停按钮 升 降分接头回路之间硬件互锁 DF338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电压无功综控功能 DF3683分布式电压无功综控装置介绍可按间隔分布式布置 多个DF3683可配合DF3610通信处理模块实现分布式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功能 装置硬件配置同DF3672线路监控装置 功能 可完成多台主变变电站的电压 无功自动控制功能 采用分布式结构 系统的电压无功调节算法及控制命令在通信处理器上进行 遥测采集与控制分散在前置VQC模块上进行 每台主变的遥信采集与控制由同一个CPU完成 可确保有异常 主变保护动 滑档等 可迅速闭锁 作为VQC模块配置同DF3672线路监控模块 DF368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故障录波测距功能 采用DF3386故障录波装置完成装置既可以作为分散式录波装置 又可以作为集中式录波装置 同时还可以作为保护的录波插件使用 具有组成灵活 适应性强等优点 可应用于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 满足录波和测距的要求 DF3386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故障录波测距功能 DF3386故障录波测距装置介绍1 每个模块可采集32路模拟量 64路开入量 2 采样频率每周波0 256点 3 采样精度16位 4 采用DSP计算有效值和启动判断 多种启动方式 5 采用以太网或FDK现场总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6 GPS对时同步 7 具有现场维护接口和远程维护接口 8 一体化可触摸工控机后台 采用WINDOWS平台 具有显示 打印 故障分析 测距 远传等功能 DF3386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测控功能 采用DF3670综合监控装置完成遥测功能 主变高 低压侧三相电压 线电压 零序电压 三相电流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功率因数等采集 110kV内桥开关三相电流采集 10kV分段开关三相电流采集 站用变低压侧 380V 相电压 线电压采集 主变油温采集 变电站室内温度采集 遥信功能 110kV内桥断路器位置 主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位置主变压器中性点刀闸位置 主变压器保护及非电量信号 DF367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测控功能 采用DF3670综合监控装置完成110kVGIS组合电器本体和机构异常信号 10kV母联开关保护信号 110kV 10kV母线PT二次回路信号 110kV 10kV自动装置信号 变电站直流电源信号 变电站站用电源信号 遥控执行柜继电器动作信号 主变压器档位信号 10kV接地信号 掉牌未复归信号 门控 FAS BAS信号等 遥控功能 保护 掉牌信号复归 PT并列及解除并列主变压器 强油循环风冷变压器冷却器启用和停用 主变压器中性点刀闸 10kV断路器 遥调功能 主变压器 有载调压机构升 降 急停 DF367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测控功能 DF3670综合监控装置介绍容量 交流采样遥测3路 4路 可包括所变380V直接采样 精度 交流电压 电流 0 2 功率 0 5 频率范围 45HZ 65HZ交流采样频率0 01Hz直流采样遥测 2路温度 2路直流电压 2路其它直流量直流采样电压0 1级直流采样电流0 2级遥信 72路 可接脉冲电度 输入电压 220V 110V 48V 24VSOE分辨率 模块内1ms 系统2ms遥控 12路接点容量 220VDC 5A结构 19 机箱 DF367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测控功能 采用DF3671 DF3672线路监控装置完成遥测功能 110kV线路三相电压 三相电流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等 遥信功能 110kV线路断路器 110kV主刀 地刀 遥控功能 110kV断路器110kV主刀闸 DF3671 DF367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测控功能 DF3671线路监控装置介绍容量 交流采样遥测 1路 支持双母线PT 也可以带2路直流量测量 此时不能支持双母线PT 精度 交流电压 电流 0 2 功率 0 5 频率范围 45Hz 65Hz交流采样频率0 01Hz直流电压 0 1级直流电流 0 2级遥信 48路 可接脉冲电度 输入电压 220V 110V 48V 24VSOE分辨率 模块内1ms 系统2ms遥控 6路 12点 接点容量 220VDC 5A结构 1 219 机箱 DF367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测控功能 DF3672线路监控装置介绍配置与基本功能同DF3671DF3671用于220KV或110KV双母线需进行PT切换的场合DF3672用于220KV或110KV双母线需进行同期操作的场合1 具备线路的同期检测及控制功能 2 具备线路的手动同期操作功能 3 可扩充具备备用电源自动投切功能 DF367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辅助测控功能 DF3673线路监控装置介绍容量交流采样遥测1回线路遥信24路 可接脉冲电度 遥控6路12点结构1 219 机箱功能主要用于35kV及以下的线路测控 GIS设备 DF367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辅助测控功能 DF3674线路监控装置介绍容量交流采样遥测1回线路遥信16路 可接脉冲电度 遥控1路2点结构1 319 机箱 带操作回路的装置为1 219 机箱 功能主要用于35kV及以下的线路测控 DF367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辅助测控功能 DF3675综合遥信装置 数字量采集模块 介绍容量 数字量输入96路结构1 219 机箱功能 用于遥信集中采集的场合 DF367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辅助测控功能 DF3676综合遥控装置介绍容量 遥控输出24路结构1 219 机箱功能 无需外接中间继电器 直接出口 用于集中控制或做为单元测控装置遥控数量不足的补充 DF3676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辅助测控功能 DF3677直流量采集装置介绍容量 直流采样遥测36路 36路电流量或72路电压量 结构1 219 机箱功能 用于集中采集站内直流量参数 DF3677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辅助测控功能 DF3678公共测控装置介绍容量 直流采样遥测12路遥信24路 可接脉冲电度 遥控12路结构1 219 机箱功能 用于站内公共屏集中采集及控制数量不足的补充 DF3678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辅助测控功能 DF3679交流量采集装置介绍容量 交流采样遥测8路 三表法 或12路 两表法 结构1 219 机箱功能 用于站内交流量集中采集数量不足的补充 DF3679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交直流屏测控功能 交直流屏遥测信号交直流屏自身配有智能监控装置 智能监控装置将蓄电池电压 电池充放电电流 控母电压 控母电流等遥测信息采集处理后 通过RS232或RS485通信将上述遥测信息上传给DF3610通信处理装置 直流屏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直流屏 采用我公司的DF0210A高频开关直流操作电源系统1 由充电屏 馈电屏 电池屏三部分组成2 主要特点 充电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的高频率开关电源 N 1冗余备份 平均电流型无主从自动均流方式 模块间输出电流的不平衡度小于5 整流模块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交流侧功率因数大于0 99 总谐波失真 THD 小于7 高次谐波电流小于额定基波电流的4 完全符合IEC1000 3 2标准对谐波电流的限制 采用高频变换技术 采用温控风冷及风道隔离技术 可防止尘埃在模块内部的堆积 监控单元采用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 菜单提示 系统相关参数可通过键盘进行设置 具有四遥功能 可提供多种规约 实现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 直流屏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直流屏 3 充电屏 典型配置 12个整流模块 一个监控单元 一个交流配电单元 一个自动调压装置 一个功能组件 一块信号控制板 功能组件包括自动调压装置转换开关 电池电流表 控母电压表 合母电压表等 具有浮充 恒压 恒流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的选择和转换可由监控系统自动完成 也可选择手动方式监控单元可完成全面的四遥功能和对蓄电池进行优化管理 系统监控单元提供 两个RS232串行口 一个RS232 RS485口 可与各种智能设备 当地监控系统等实现互联 还可通过MODEM实现拨号通信 提供CDT85 CDT92 SC1801 FDK规约 DF3610通信处理装置可以通过系统监控单元提供的RS232口或RS485口 将充电电压 充电电流 状态等信息传送到控制中心 直流屏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直流屏 4 馈电屏 最多可以提供40A以下回路32路 馈电操作采用直流断路器 馈电屏装有闪光继电器 绝缘监察装置5 电池屏 每面电池屏最多可容纳110AH 12V 节 铅酸免维护电池一组 带监控系统时 可选配蓄电池测试仪 6 环境温度 10 55度 直流屏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保护功能实施计费功能 采用我公司DTSD178电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