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2 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 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 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3 青年杂志 和 新青年 陈独秀 2 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 1915年 标志 青年杂志 的创刊 后改名为 新青年 4 陈独秀 鲁迅 胡适 李大钊 3 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等 5 4 重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 新青年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6 二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 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鲁迅的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号召人们起来推翻 黑漆漆的 吃人社会 7 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 新青年 8 提倡文学革命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胡适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 雕琢 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 平易 通俗的新文学 陈独秀 旧观念 重形式 难理解 新思想 重内容 好理解 9 鲁迅在 新青年 上发表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 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 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10 2 意义及评价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 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1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 第七卷第五号 12 课堂小结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 时间 1915年 青年杂志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倡导文学革命 13 1 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 宣传马克思主义B 与洋务派论战C 与立宪派的论战D 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D 随堂训练 14 2 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 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 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A 陈独秀B 李大钊C 鲁迅D 胡适 C 15 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新青年 和北京大学B 中外纪闻 C 民报 D 申报 A 16 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毛泽东A B C D C 17 5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 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C 民主 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D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A 18 6 新文化运动中 大力号召提倡白话文的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