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 2008 杨志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近一个时期以来 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脚手架模板支架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 最近国内连续发生多起垮塌事故 自身通过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方案 技术 材料 管理 依据建设部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第1 0 4的规定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 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编制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施工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 审核合格 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 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摘自建设部 2009 87号文件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高度大于8米或跨度大于18m 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 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 m的必须由公司组织专家组论证 并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 依据国务院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第26条之规定 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依据依据国务院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第26条第7款之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审查 涉及深基础 地下暗挖工程 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还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审查 施工方案编制的相关规定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 1合同 或协议 1 2施工图纸1 3主要规范 规程1 4主要标准1 5主要图集1 6主要法规1 7其它1 8不得引用非官方文件如 手册等 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基本内容 1 封面2 审批页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签字3 目录4 工程概况 总体情况和工程特点 体现施工内容5 编制依据 设计图纸 国家规范和地方法规6 施工部署7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现场准备 材料准备8 具体搭设要求 具体搭设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9 施工图10 计算书 编制原则 先编制批准 后搭设实施的原则 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的原则 由企业技术负责人 监理负责人审批的原则 变更必须由原审批人批准的原则 审批人签字认可的原则 施工专项方案是指导施工生产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 是施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金钥匙 是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结晶和安全保证书 是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查找的决定性书证 施工组织设计概括要求 符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符合性 就是编制原则和内容均不违背国家 行业 地方相关标准 针对性 要是阅读者感觉到本专项方案是为本工程量身定做的 尤其是涉及到 搭设标准 使用材料 规格尺寸 荷载限制以及基础 连墙架 卸荷等等 不得完全抄袭规程规范 比如剪刀撑的角度等 施工工艺技术 技术参数 工艺流程 施工方法 检查验收等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组织保障 技术措施 应急预案 监测监控等 不得同时给出两个以上作法 可操作性 即在确保使用者安全使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者的安全风险 实际使用过程中始终不存在使用者感觉到的不便和体位上的不适 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材料原因 管理原因 设计计算 构造原因 施工原因 构造原因 垂直与水平剪刀撑的设置 水平杆与扫地杆的设置 其它构造原因 设置剪刀撑 不设剪刀撑的架体都是几何可变体系 经不起水平力的冲击 1 无三角形不变体元素的支架为几何可变体系 在水平力作用下倒塌是必然的 2 三角形不变体元素在支架中的运用表现为设置剪刀撑 适当设置剪刀撑的支架是几何不变体系 能承受正常施工荷载包括水平荷载的作用 3 剪刀撑是受力杆件 其作用 一是保持架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不变 二是将垂直荷载 水平荷载 因压弯或松脱的杆件退出工作后荷载重分配所产生的冲击荷载传至支承面 剪刀撑是保证架体成为几何不变体的重要杆件 剪刀撑在受力过程中的作用 构造原因 侧向支撑 剪刀撑 设置不足 导致失稳 图示一 图示二 坍塌机理 坍塌机理 坍塌机理 坍塌机理 无剪刀撑引起连续跨塌 支架倾斜 扣件规范参照了英国标准 但构造要求没有英国标准严格 按英国标准 横向框格与纵向框格设斜杆者均占一半 接近于 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 构造原因 扣件规范6 8 2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 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 高于4米的模板支架 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2008规定 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 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O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其宽度宜为4 6m 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 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图6 2 4 1 剪刀撑设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2008规定 当建筑层高在8 20m时 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 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 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 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 图6 2 4 2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2008规定 当建筑层高超过20m时 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 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 1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 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2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3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 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 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 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水平杆与扫地杆 4 高度8 20m时 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5 高度大于20m时 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6 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 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水平杆与扫地杆 缺少扫地杆与顶端横杆的模板支架 具有扫地杆与顶端横杆的模板支架 板模板支架 6 1 9支撑梁 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和板的立柱 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其它强制性条文标准 2 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 顶部应设可调支托 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 必须楔紧 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 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 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碗扣脚手架规定不超过700mmm 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关研究认为当a 0 4m时立杆的稳定承载力会大幅度下降 其它强制性条文标准 3 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 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 按水平间距6 9m 竖向间距2 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4 钢管规格 间距 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 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5 立柱接长严禁搭接 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 3 6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大演播厅模板支架整体倒塌技术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 查看残存钢管支架的立杆连续4根钢管接头在同一高度架子底部与周边支架的水平连系杆很少 立杆的横向约束很弱 对接扣件在同一位置 搭接 偏心荷载影响 由于水平横杆会对立杆产生偏心弯矩 建议模板支架搭设时 将横杆对称相间放置 水平杆A与B对立杆产生的偏心弯矩正好相反 通过横向水平杆C得到平衡 相反 如果水平杆在同一侧放置 对立杆产生偏心弯矩叠加效应 对支模架产生倾覆力 应该禁止 搭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扫地杆 必须同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必须连续设置 不得间断 距地高度不得大于200毫米 无扫地杆 杆件间距及连接 杆件间距的大小通过脚手架稳定公式我们不难看出对脚手架特别是高层脚手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论是立杆纵距横距 还是大横杆的步距 都是如此 因此 大横杆除考虑到操作人员行走站立方便可以放大到1 8米以外 其余杆件的间距都是越小对安全越有利 所以立杆纵距应小于1 5米 必要时可以设置底部双杆 一般情况下立杆横距不得大于1 05米 这样不仅有利于脚手架安全稳定 进行计算时也比较方便 脚手架立杆采用对接 传力明确 没有偏心 承载能力比搭接提高2 14倍 无扣件连接 造成自由端过大 托架未放正造成偏心受压 垂直 实践和实验都告诉我们 横向骚扰力是脚手架失稳破坏的唯一外力 形成的应力集中是根本的罪魁祸首 而保持压杆稳定的最有效姿态就是垂直 关于混搭 指不同材质 不同规格杆件以及不同连接方式的混合搭设 连接困难 影响连接效果 变形不同步 传力不彻底 违反相关规定 剪刀撑 纵向 横向斜撑 设置纵向剪刀撑比不设置纵向剪刀撑其临界荷载可提高12 94 纵向剪刀撑还可以增强脚手架的空间刚度 起到提高脚手架稳定性的作用 设置横向支撑可大幅提升临界荷载 其提升幅度可达15 横向斜撑 与内外排立 横杆斜交杆斜交呈之字型的斜杆 可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能力 但影响使用 故并不常使用 抛撑 与脚手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 初始搭设以及高度不大且无拉接时使用 防止脚手架侧向倾倒 剪刀撑 俗称十字盖 在脚手架外侧面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 但通常为连续设置 脚手架横向斜撑示意图 之 设计计算方面 模板方案不计算或计算书套用情况普遍 荷载取值与传递路线 计算模型与公式等不正确 方案编制人员力学知识较缺乏 对规范理解有误 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规范中荷载的内容 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风荷载荷载标准值荷载设计值荷载组合变形值规定 荷载标准值 永久荷载 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G1k 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算确定 肋形或无梁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4 1 1采用 注 除刚 木外 其它材质模板重量见本规范附录B中的附表B 4 1 1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 kN m2 荷载标准值 永久荷载 2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2k 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 m3 其它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或按本规范附录B表B确定 3 钢筋自重标准值 G3k 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 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 楼板可取1 1kN 梁可取1 5kN 荷载标准值 永久荷载 4 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 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 G4k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拟合的公式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取24kN m3 t0 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h 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 可采用t0 200 T 15 计算 T为混凝土的温度 取2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取2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取1 5m 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 取3 05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不掺外加剂时取1 0 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 2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 取0 85 50 90mm时 取1 0 110 150mm时 取1 15 160mm 取1 2 荷载标准值 永久荷载 新浇混凝土模板侧压力计算公式是以流体静压力原理为基础 并结合浇筑速度与侧压力的国内试验结果而建立的 考虑了不同密度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坍落度和掺缓凝剂的影响等因素 它适用于浇筑速度在6m h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及轻骨料混凝土 荷载标准值 可变荷载 可变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Q1k 当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梁时 均布活荷载可取2 5kN m2 再用集中荷载2 5kN进行验算 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 当计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时 均布荷载标准值可取1 5KN m2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 均布荷载标准值可取1 0KN m2 注 1 对大型浇筑设备 如上料平台 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 采用布料机上料进行浇筑混凝土时 活荷载标准值取4kN m2 2 混凝土堆积高度超过100mm以上者按实际高度计算 3 模板单块宽度小于150mm时 集中荷载可分布于相邻的2块板面上 在大型设备下模板支架增加立杆支撑加固 所以 根据实际荷载大型设备下模板支架单独计算 其余部位根据实际不考虑集中荷载 布料杆在输送混凝土时的冲击荷载可能是造成垮塌的诱发荷载 荷载标准值 可变荷载 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Q2k 对水平模板可采用2kN m2 对垂直模板可采用4kN m2 且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3 倾倒混凝土时 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Q3k 可按表4 1 2采用 表4 1 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kN m2 注 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以内 原 大模板技术规程 中没有 荷载标准值 可变荷载 活荷载标准值系根据以往模板工程的实践和经验 总结确定了共三项活荷载 一是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并仅为竖向作用到面板上 从上到下分别递减传于支架立柱 此外对面板及小楞还应以集中荷载2 5kN作用于跨中 取两者中最大的一个内力弯矩值作为设计依据才能保证安全 其次是振捣混凝土时产生对水平面和垂直面的均布活荷载 其值考虑作用于垂直面的要大于水平面的均布荷载 主要是从保证模板结构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的 第三是往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时 对竖直模板侧面产生的水平活荷载 并以倾倒工具容积的大小来决定其值 其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以内来考虑 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2006年版 中的规定计算 其中基本风压值应按该规范D 4中n 10年的规定采用 并取风振系数 z 1 基本风压值系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2006年版 的规定采用的 由于模板使用时间短暂 故采用重现期n 10年的基本风压值已属安全 原扣件范中风荷载规定 W 取50年基本风压值 荷载设计值 1 计算模板及支架结构或构件的强度 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 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 2 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 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3 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 2 3采用 荷载设计值 表4 2 3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设计值 两个系数 4 钢面板及支架作用荷载设计值可乘以系数0 95进行折减 当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时 其荷载设计值不应折减 对钢的面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规定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的规定 该规范中对临时性的结构强度设计值没有做出提高的规定 而我国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92第2 2 2条明确做出了提高17 6 的规定 且在使用中也未发现有什么问题 因此 我们也将荷载设计值乘以0 95折减系数和0 9的结构重要性系数予以折减 这就等于把钢的强度设计值提高了16 但当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时 为确保模板结构的安全却不予提高 荷载组合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 其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应该按照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采用下式进行模板设计 其中 0 结构重要性系数 取0 9 S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R 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 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荷载组合 对于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式中 G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应按本规范表4 2 3采用 Qi 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其中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应按规范4 2 3采用 GiK 按各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QiK 按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其中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n 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式中 ci 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 当按本规范中的规定的各可变荷载采用时 其组合值系数为0 7 注 1 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近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2 当对Q1K无明显判断时 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Q1K 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3 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 荷载组合 参与计算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的标准值组合符合表4 3 2的规定 表4 3 2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标准值组合 注 验算挠度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计算承载能力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说明 本条参与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规定是按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92的规定采用的 荷载组合 2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采用标准组合 并按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S C式中C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 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变形值的规定 对于标准组合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应按下式采用 变形值规定 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 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值 1 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 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 400 2 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 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 250 3 支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 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 1000 说明 此变形值是按照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92的规定采用的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规定 5 1 4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 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 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5 1 7承重的支架柱 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 严禁承受偏心荷载 并应按单立杆轴心受压计算 6 1 9立柱接长严禁搭接 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 3 偏心荷载影响 立杆连接处是薄弱环节 实验表明 对接扣件的承载能力比搭接高2 14倍 立杆连接处是薄弱环节 只要立杆稍有偏心 此处变形就很大 破坏在此首先发生 搭设高度愈大 对接扣件连接节点愈多 侧向变形就愈明显 一旦侧向变形较大时 该节点处产生弯曲变形改变原计算力学数学模型 致使立杆钢管应力突然增大 导致整个支撑系统破坏而发生倒塌事故 计算时 按单杆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但实际施工中 立杆承受偏心荷载 荷载 模板 方木 水平钢管 扣件 立杆1 扣件 立杆2当荷载P 20KN对立杆偏心矩为55mm时其偏心荷载产生的弯矩 M 20 0 055 1 1KN m立杆由偏心荷载产生的应力为 1 1 105 4 49 103 245MPa f 205MPa 偏心荷载影响 立杆计算长度的改变 立杆稳定性计算组合风荷载 地基承载力计算 式中p 立柱底垫木的底面平均压力 kN m2 N 上部立柱传至垫木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A 垫木底面面积 fak 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的规定或工程地质报告提供的数据采用 mf 立柱垫木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 应按下表采用 立柱底地基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新规范 材料原因 钢管壁厚变薄 发生弯曲变形 扣件合格率低 扭力矩不够 钢管 综合考虑安全 成本 适用性结合试验失稳时的临界应力一般低于100N 2等因素 我国采用Q235 A级电焊钢管 必须符合国家规范的形状以及表面质量 锈蚀 裂缝 压扁 弯曲 分层等 使用前必须进行除锈刷漆 必须使用外径48 的钢管 壁厚满足规范要求 重复使用的旧钢管其许用应力应乘以0 85的折减系数 摘自上海地标 北京无此规定 但应借鉴 扣件 不允许存在铸造缺陷 缩松 砂眼 表面粘砂 裂纹 变形等 各类手续证件齐全有效 进场使用前进行批量检测 附件必须齐全 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必须更换 扣件 但在事故现场我们发现了大量崩裂破坏的扣件 从扣件表面以及破坏断面来看 除了缩松 砂眼 毛刺 缺少正火工序等铸造缺陷外 杂质过多以外 其 缩水 现象也是显而宜见的 如直角扣件国家规定的标准重量为13 2N 个 实际在个别现场测量到的仅为8N 10N 个不等 如何凭经验快速检验扣件是否合格 我们在工地现场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如何来检验扣件是否合格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测量尺寸 可按国标扣件标准检测 国际扣件的十字坐长度一般为100 但如果材质合格的扣件也有97 的作检测可达到合格 低于97 的做检测把握性不大 旋转和对接可按国标扣件图纸检验尺寸 重量一般达到直角扣件每套1 1公斤 对接1 2公斤 旋转1 2 1 3公斤的合格率比较大 如何凭经验快速检验扣件是否合格 螺栓检测 在工地现场可用公斤扳手将扣件在管子上上好 将螺栓加力至65Nm 看螺栓是否脱扣 伤扣 螺栓是否变形来判断螺栓是否合格 不管是直角扣件 对接扣件还是旋转扣件 将它上到钢管上螺栓加力到40Nm观看盖板和钢管的接触面是否大于70 小于70 为不合格 为整形不合格 如何凭经验快速检验扣件是否合格 扣件是否合格关键还在于它的材质是否合格 如果材质不合格 即使重量重再做检测也不会合格 但是在工地现场在没有仪器检测的情况下如何检查和判断这个扣件是否合格呢 我们用2磅重的锤子砸扣件的盖板 下面垫上一块铁块或比较硬的东西 锤子砸下去有反弹力的感觉 这样的扣件抗拉强度比较好 如果锤子砸下去反弹力很小就像噗 噗 盖板就直了像熟铁板一样的感觉 这样的扣件抗拉强度不好 做抗滑试验也不行 如何凭经验快速检验扣件是否合格 盖板砸平后 底部有细纹再稍微一砸弯便断 这样的扣件一般来讲是不错的 如果一砸没平就断了 这样的扣件一般材质不会合格 如果砸的弯过来弯过去还没断的扣件 做抗滑性能肯定不会合格 如何凭经验快速检验扣件是否合格 砸断盖板后 观察断面 材质合格断面呈灰天鹅绒色 在阳光下一照有毛茸茸的感觉 并且四周有一条很细的白边 如果断面发黑色材质含碳量比较高 如果断面有灰点和白色混合则可判断它可能是退火阶段欠火或材质不合格 如果断面中间灰黑色四周为灰色在铸造上俗称 灰断 证明含碳硅量过高在铋孕育时没有把铁水变成白口所至 如果断面呈灰色中间布满小亮点 证明有可能含锰量稍高 但做检测也可以合格 此种断面为最好 1毫米以内的白边 脱碳层 断口为黑天鹅绒色 侧观有亮光感 此种断面也较好 脱碳层不超厚 断口为黑色 但有部分未分解完的珠光体残余 这种情况属于材质中的含锰量偏高 但是做检测不影响质量 并且抗拉强度较高 此种断面为欠火 断口为白口 中间掺杂一些石墨点 这是因为退火温度偏低造成 这种断口的件打眼加工能打的动 但做检测是不合格的 此种断口为热处理时 第二阶段石墨化时间太短 珠光体残余量太高 这种件加工可以 做实验时强度高 但韧性太差 属不合格产品 钢管 抗弯强度 立杆稳定性 不同壁厚钢管参数计算 扣件抗滑承载力 影响扣件抗滑承载力的几个因素 1 扣件本身质量 自重普遍不够 直角扣件应为1 15KG 2 使用年限3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 m 且不应大于65N m 有关部门调查结果 扣件扭力矩平均达不到25N m 达到40N m的不到10 许多只是扭上 扭力矩大约10N m 关于安全网 密目式安全网800目 2000目 10 10CM 本人认为800目完全可以满足使用 关键是网扣的间距必须规整 平网必须优先使用锦纶网 坚决杜绝丙纶 高强丝 网 涤纶 锦纶 丙纶 不允许使用的丙纶网漂浮在水面上 合格的锦纶网沉到水底 U型托架质量标准 丝杠长度400 600 建筑施工用 丝杠直径36 U型托架钢板厚度不小于3 翼板高度不应低于30 丝杠不得存在弯曲 滑丝现象 使用伸出长度不得超出总长的2 3 托架丝杠太细 国家规定应为直径38 但实际测量为30 32 7 不等 容易出现初始偏心矩 原因 当前安全防护用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十分严峻的 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加以解决 类似的生产安全事故就难以避免 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 缩水 了的产品目前有仍有广阔的市场 说到底就是低价格造就了市场 比如合格的壁厚3 5mm的钢管每一吨约为262m 而如果采用壁厚2 7mm的钢管则每吨可达到329m 壁厚2 1mm的钢管更是达到每一吨423m 相关规定 使用单位负责 强化工地检验 供应单位备案 实行市场准入 市建委京建材 2006 72号 坚持 谁使用 谁负责 的原则 施工单位租赁采购钢管扣件时 要与生产租赁单位签定质量担保协议 查验和保存生产许可证 产品合格证 检测报告等有关资料 市建委京建材 2006 72号 用于承重脚手架 模板支撑体系所使用的钢管扣件按照标准规定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对旧钢管扣件抽取样本进行力学性能和扭力矩指标复验 市建委京建材 2006 72号 施工单位不具备力学性能检验条件的 应当委托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市建委京建材 2006 72号 经过检验的钢管扣件在同一现场再次使用前 由该单位负责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市建委京建材 2006 72号 各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力矩扳手 保证扣件螺栓拧紧的扭力矩达到40N m 市建委京建材 2006 72号 8 0 8条 负荷面积大和高4米以上的扣件架和门式脚手架 对所有扣件进行抽检 施工措施 砼浇筑方向 砼浇筑过程中 为确保砼均衡受力 应采用自中间向两侧浇筑 或自两侧向中间的浇筑方向 不宜自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浇筑 对大梁和厚板应采取分层浇筑 研究表明 绝大多数支撑体系倒塌事故是发生在砼浇筑过程中 砼浇筑路径选择不当会引起局部支撑内力增大 是造成模板支撑体系倒塌的一个重要原因 砼浇筑方向 有关研究表明 采用图二浇筑方式时 最大轴力出现在全部砼浇筑完毕后 采用图一与三浇筑方式时 最大轴力并非出现在全部砼浇筑完毕后 而是出现在砼局部浇筑过程中 模板立杆底部地基处理 6 1 22 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 应加设垫板 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 且应中心承载 基土应坚实 井应有排水措施 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 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 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 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3 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 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 无法防止立柱下沉 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 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 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 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控制荷载 应严格控制模板上材料 机具 人员数量与重量 防止超载 拆除模板支撑 有时候 为增加立杆承载力 中下段采用双立杆 此时对模板支撑系统承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 有研究资料显示 承载力提高仅20 而有人错误的按双立杆计算承载力 双立杆对承载力的影响 大跨度梁的拆除 应先从中间开始向两端对称进行 各类防护措施 超高层钢结构的外临边防护措施 施工外防护标准 在两米以上从事绑扎钢筋 支模板等施工作业时必须有可靠防护的施工作业面 铺板严密 高于作业面1米以上的防护栏杆及立封密目网 并设置安全可靠的上下梯道 以上摘自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 上下交叉作业设置的隔离层 设置隔离层标准 支模 粉刷 砌墙等各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 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 下层作业的位置 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的范围之外 不符合以上条件时 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以上摘自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 91 高层建筑施工水平安全网 香港闹市区施工时的外防护架及立封网 框架结构临边防护 作业面临边防护 作业层临边防护标准 防护高度 平屋面防护标准 基坑周边 尚未安装栏杆 板 的阳台 无外脚手架的楼层以及屋面均需安装防护栏杆 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 上栏杆距地高度未1 1 2米 并封挂安全网 防护栏杆的任意位置方向应可承受1000N的外力作用 栏杆跨度大于两米的应架设立杆 北京地区要求杆件涂刷红白相间的油漆 摘自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 91 坡屋面外防护措施 坡屋面防护标准 坡度大于1 22的屋面 其防护栏杆高度应超过檐口1 5米 防护栏杆的任意位置方向应可承受1KN的外力作用 栏杆跨度大于两米的应架设立杆 北京地区要求杆件涂刷红白相间的油漆 摘自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 91 脚手架铺设标准 脚手架施工作业层必须满铺脚手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苏教版2019
- 2025自主解除租赁合同
- 第四单元建立网站第13课一、创建站点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机械厂废渣处置管理办法
- 7.1酸及其性质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 7.3 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第一节 光的折射定律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粤教版2019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说课稿-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定州市安全员培训课件
-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交河中学等校联测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程》
- GB/T 29178-2012消防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指南
- GB/T 20160-2006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 结肠息肉课件培训课件
- 饮食营养与健康课件
- Unit 4 Reading and Thinking 学案-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广告及宣传印刷品制作服务方案
- 安全评价工作程序框图流程图
- 医共体成员单位人力资源工作制度
- 如何建立高效学习小组
- 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