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真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doc_第1页
识别真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doc_第2页
识别真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doc_第3页
识别真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识别真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杨斌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一种新型防水材料。它是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英砂等为基材,掺入活性化学物质制成的粉状材料。其防水机理是与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渗透到混凝土中形成不溶于水的晶体,填塞毛细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按照使用方法,该材料又可分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前者是涂覆在混凝土表面;后者是掺入混凝土中使用。 我国20世纪八十年代从国外引进此种产品,并应用于上海地铁工程。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从国外引进母料(活性化学物质)国内批量生产,并应用于三峡大坝、地铁、污水处理厂、桥梁、水利与地下防水工程等,因其良好的防水效果受到了工程界的好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国外没有产品标准,仅有产品说明书与技术资料,一般只有抗渗压力、抗压强度等指标。本世纪初,我国制定颁布了GBl8445一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国家标准,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这种新型材料的国家标准,这个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判别真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唯一的技术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建设部颁布的GB50108一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纳入该种材料,并在GB50208一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对验收这种材料也作了规定。在GB50208及随后颁布的GB50207一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45一200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附录中规定,凡选用这种材料应符合GBl8445一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国家标准。由于这种新型防水材料优良的防水与施工性能、国内外防水工程的经验,以及产品标准与应用技术规范的制定,为产品一商品一工程实际使用架起了桥梁。由于这种防水材料是我国目前价格最昂贵的防水材料,市场上售价低的一万多一吨,贵的卖到四万多一吨。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国内生产厂趋之若骛,蜂拥而上。本世纪初制定国家标准时,国内生产厂家与代理商大约就十来家,但目前不完全统计全国生产与施工的企业不下五、六十家。一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象SBS卷材那样,假冒伪劣产品开始粉墨登场,真假难分,扰乱了防水材料市场。如把假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使用到防水工程,短期不一定发现问题,但长期埋下祸根,将后患无穷,贻害子孙,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与工程的安全。如何选用、识别真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这里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建设、设计、施工、采购等单位参考。目前我国生产经销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企业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从国外进口母料,国内自己生产;二是直接从国外进口产品,代理经销;三是企业自己研发的母料,自行生产。市场上假冒的水泥基渗透型防水材料大都是“水不漏”等普通的刚性防水涂料冒名顶替的。因此,在选购这种材料时,一定要了解生产企业、经销商的资信、资质情况。如从国外进口母料,则应该了解母料生产企业的国别、公司名称及有我国海关的报关单等证明,国外经销商应有国外公司的授权书与经销合同。对企业自称自行生产这种材料的企业,应该有研发报告、权威机关的产品鉴定证书、权威检验机构按照GBl8445一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国家标准进行型式检验的产品检验报告、工程使用报告等技术资料。对提供的产品检验报告应认真分析,如生产企业“送样”检验的检验结果不能作为凭据。因为检验机构“只对来样负责”。目前在市场上兜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惯用伎俩,就是将“市场上买的茅台酒装在自己的酒瓶里”送去检验机构检验,这样的检验结果肯定符合标准,是“合格”的。然后,再用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到市场上去推销自己生产的假酒、劣酒。目前,防水材料市场上,销售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 商使用的也是同样的手法。自己生产的产品是假的,送去检验机构检验的产品是真的,但却是从市场上购买来的人家生产的产品。因此,选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不要轻信生产企业提供的检验报告,而应该从企业销售的产品或施工现场上使用的产品中由用户或检验机构随机抽样,这样的检验结果才能如实反映工程上使用材料的产品质量。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特点就是“渗透”与“结晶”。其它防水涂料则是涂覆在水泥表面形成防水层,涂层给混凝土穿“外套”,粘结再好也是“两张皮”。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依靠其活性化学物质通过水作载体不断渗入混凝土内部,与氢氧化钙等化合,生成晶体,充实混凝土内毛细孔道。只要混凝土中存在水介质与氢氧化钙,这种渗透与反应会持续进行,以形成整体防水,永久防水层。“第二次抗渗压力”是判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重要的技术依据,其它刚性防水材料不具备这项性能。在GBl8445中,去掉“第二次抗渗压力”,其余抗渗、抗压强度比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一般刚性防水材料均可达到。“水不漏”等普通刚性防水材料假冒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不做“第二次抗渗压力”。一些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不熟悉这种材料,也不了解GBl8445标准,材料进工地,不检验“第二次抗渗压力”,也不要对方提供接照GBl8445检验的型式检验报告,为假冒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应用到工程上开了绿灯。使用假冒材料施工,将来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材料采购单位、施工企业与验收机构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因此,选购、使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一定要严格按照GB18445执行,一定要检验材料的“第二次抗渗压力”。如此项指标不符合标准,则产品就不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工程上已使用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工程验收或事后怀疑产品是假的,怎么办?一是请材料生产商、经销商提供生产这种材料母料的来源、材料的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二是从工程现场钻取试件,接GBl8445进行抗渗试验。一组是带涂层进行抗渗试验;另一组磨掉涂层进行抗渗试验。如使用的是真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磨掉涂层后的试件还应保持比不涂涂层高的抗渗的压力。这说明材料中的活性化学物质已渗透入混凝土内部,通过水介质与氢氢化钙发生反应形成了结晶。如果用的是假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则磨掉涂层后,抗渗压力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抗渗压力相同。同时,还可以辅以电子显微镜观测涂层与无涂层水泥混凝土的内部的微观结构、结晶状况,以判别真伪。按照GB18445一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产品出厂一定要有包装与标志。并规定“包装容器上应在明显位置注明以下内容:产品名称、标记、净质量、生产厂名、生产日期、批量编号等。”产品标记包括“产品名称(CCCW)、类型、型号、标准号”,如I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标记为:“CCCW CI GBI8445”,没有上述标记,不注明执行GBl8445国家标准的包装产品,均为不符合标准的不合格品。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的发展历程 国外水泥基防水涂层材料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1942年德国化学家Lauritz Jensen(劳伦斯杰逊)在解决水泥船渗漏水的实践中发明,英文名为:CementitiousCapillary/Ctystallin Waterproofing Materials,简称CCCW。这种材料系由带有活性功能基团的化学复合物组成,它以粉状形式供应用户。应用时与水拌合,调配成可以涂刷或喷涂的浆料。它不仅形成一个有效的防水涂层,而且其含有的活性化学复合物,可向混凝土内部渗透,与混凝土中的水分、游离的活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的结晶体复合物,进而靠结晶体增长填塞毛细通道。这些结晶体通常可以增长到0.4mm-即高于混凝土毛细管径的最大尺寸,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 日本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CCCW的结晶体渗透深度可达1m。同时发现,当渗透到0.5m时,仅占据混凝土毛细通路全程的50%。经混凝土壁的渗透,没有确定的时间,因结晶体的增长,可短期暂停,一旦湿气再次出现,可继续晶体增长的化学反应,从而保证了完全、充分地向混凝土结构内部渗透。 CCCW的主要优点是抗渗性能和自愈性能好,粘结力强、可防止钢筋锈蚀,且对人体无毒, 在施工方面其简单快速更是其他防水材料所无法相比的。CCCW在60年代中期从欧洲传到北美,目前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混凝土防水工程中应用已十分广泛,并获得工程界一致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