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唐诗的艺术美特点 唐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一直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唐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一直被许多学术界的专家青睐,甚至如今还有很多人继续创作诗词。究其原因,是唐诗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而其中一个十分大的魅力,就是唐诗的艺术美。不少诗歌作品,或音韵和谐、或气势磅礴、或意境幽美、或写物淋漓尽致、或达意感人肺腑,让文字的美丽达到了一个极致的境界。而且从古至今,诗人辈出,派别林立,让优秀的诗词作品层出不穷。所以,诗歌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一直占据非常特别和重要的地位,中国更是被称为诗的国度。中国的诗歌源于先秦,历经汉魏南北朝直至隋唐,诗歌开始步入盛世。中国传统诗歌的源头是先秦时期的乡野民歌,隶属于通俗文学。孔子择其精华删减成文,于是就有了诗经。先秦以后,出现了专门从事诗歌创作的文人,中国传统诗歌也由此迈入雅文学的行列。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发展。直至唐朝,诗的发展到了一个极其鼎盛的地步,用什么话来形容都不算过分。鲁迅曾言:“我认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甘而不必动手。”事实上,唐朝300年流传下来的诗歌将近五万首,比西周到南北朝的1600多年留下的诗篇多出2倍多。而且唐诗内容丰富,风格繁多,其中李白,杜甫的诗歌被公认成就最高,是诗歌历史中的两座高峰。唐诗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其所蕴含的艺术美功不可没。那么,唐诗之中的艺术美是如何表现的呢?在我看来,唐诗艺术美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音韵美,另一个是修辞手法的运用。音韵美,是押韵,节奏,平仄,对仗等诸多因素融合之后表现出来的一种在韵律上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表现。具体可从押韵,节奏,平仄三个方面来说。押韵,是唐诗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也是古典诗词的一个基本要素。所谓韵,就是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凡是同韵部的字都可以押韵,也就是把同韵的几个字都放在句尾,所以也叫“韵脚”,一首诗里都用一个韵部的韵脚,就叫“押韵”。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在朗读的时候对韵脚就要恰当的重读。同类的音韵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这样的诗读起来,不仅会铿锵有声,朗朗上口,还能自然而然的读出音乐感,让人能够感觉到悦耳顺畅的音韵之美。诗人在诗歌中抒发情怀不是平板的,而是波澜起伏的,这诉之于文字便成了诗歌的节奏。诗歌的节奏感一般可通过停顿来表现,写在诗中就是词语的运用。在五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七言诗的诵读,通常是四顿读,一是“二二二一”如:梅子金黄杏子肥。二是“二二一二”如:泉眼无声惜细流。三是“四三”如三万里河东入海。四是“二二三”如:月落乌啼霜满天。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后面的三个字往往构成一个较大的间歇,俗称“三字尾”,在这三字尾的停顿处实为“音断气连”,即前面的字音虽然断了,但气息要缓缓地连接后面的“三字尾”。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然,古诗的诵读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一成不变的,但一般应该遵循顿不破词的原则。诗词有了节奏的停顿,就会给人产生抑扬顿挫之感,十分让人愉悦。除了押韵和节奏之外,诵读格律诗还应注意平仄。平仄是指声调的抑扬,平即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入声在普通话里已不复存在,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古人写诗,对平仄要求相当严格。有本句交替、对句对立、上下相黏之说。即一句之内平仄交替,一联之内上句和下句平仄相对,两联之间上联下句和下联上句平仄一致。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平仄平平仄),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层楼(仄仄仄平平)。”平声字高扬,仄声字低抑。格律诗在字数、语节、韵脚已定情况下,有了平仄,诵读起来语势将更为错落有致,节奏回环也将更加鲜明。而另外一个方面,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十分重要。比喻是诗歌创作中极其重要的手段,它通过在事物的显隐、虚实、真幻、远近、古今之间建立联系,搭置桥梁,引起人们的联想,达到认识和体验的目的。唐诗中,使用比喻这种修辞也特别多,而且也写得极其传神。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作者以“如急雨”、“如私语”、珠“如玉盘”、“间关莺语”、“幽咽泉流”、“水浆迸”、“如裂帛”组成一组博喻,不仅写出了乐声轻柔尖细、清脆圆润的变化,也写出了乐声的刚劲有力、宏大惊人的气势,作者所表之意、所抒之情都得到透彻的说明,从而产生淋漓尽致的表达效果,唤起了读者的听觉经验和无尽遐想,让人沉浸在无尽的艺术享受中。唐诗另一个特点是,没有特定的语法。语序间的关系比较松散,没有时态或单复数,甚至可以没有动词谓语。唐是在继承六朝诗歌追求语言形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两个角度使语言诗化、纯化。一方面是将生活中的语言提炼加工为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是将散文中的语言变形剪辑改造为一种新的语言,摆脱了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与连续性。如散文中必不可少的虚字,诸如“之”、“乎”、“者”、“也”等,一律省略掉,使诗的语言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精炼,更富有伸缩性。还有许多作品连动词一并省略掉,纯以静态的空间景物排列在一起,造成意象并置叠加的画面效果。如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四句无一动词,故没有情节和动作序列,纯是空间意象的并发映出。同时,因没有时态的变化,所以又使意象带来一种永恒的普遍性质。这种超越语法,超分析的无主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语言指义前的多层次空间关系和兴象的复义效果。又如用典。用典,又称用事、使事、隶事,是指诗文中引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历代典籍中的言辞成语来表情达意的创作方法。在杜甫写的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一中: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引用了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兮,求其友声。”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而不怒。”三个典故,精雕细琢用暗典,将典故与写实结合,如盐在水,不着痕迹而又回味深长。唐代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耐候性材料在幕墙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节能型纺织设备能效提升策略考核试卷
- 淀粉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蛋品加工设备选型与应用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谷物磨制对城市粮食供应的影响考核试卷
- 糕点店顾客体验与口碑营销考核试卷
- 选矿厂尾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个案护理演讲方法与技巧
- 物流配送车辆租赁与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协议
- 电竞选手直播平台时长对赌协议范本
- 乡村助理医师考试知识运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行业深度分析、投资前景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 中考专项复习训练:课外古诗词练习(附答案)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热点人物+小众金句
- 道路运输汛期安全教育
- 2025医疗机构数据分类分级规范
- 软件实施工程师个人述职报告
- 会议资料制作合同范本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
- 某中型轿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 2025年山东产权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