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及其对白炭黑的改性研究进展.doc_第1页
硅烷偶联剂及其对白炭黑的改性研究进展.doc_第2页
硅烷偶联剂及其对白炭黑的改性研究进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硅烷偶联剂及其对白炭黑的改性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白炭黑的改性效果。硅烷偶联剂与白炭黑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使白炭黑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从而增大其与橡胶的相容性,改善白炭黑的分散性,提高填充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最后提出了目前改性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白炭黑;改性;作用机理白炭黑是橡胶工业中一种重要的补强填料,同炭黑比较, 白炭黑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填充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磨性均较高;但它与烃类橡胶的相容性较差,大量填充胶料的粘度较大,加工性能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变差,贮存后胶料存在硬化、挤出困难以及成型粘性差等问题,填充胶料还易产生静电积累,加工性能较差, 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使用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进行改性, 解决了白炭黑与胶料的亲和性, 改善了胶料的加工性能。同时可使胶料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耐磨性提高。轮胎使用白炭黑补强时加入硅烷偶联剂, 可以获得滚动阻力( 生热) , 抓着性能和耐磨耗性能三者之间的最佳平衡。本文主要对硅烷偶联剂及其对白炭黑作用机理进行了介绍。1 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的通式为RSiX。,式中R为有机基团,如乙烯基、环氧基、氨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巯基等,它能与树脂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结合;X为能够水解的有机基团,如甲氧基、乙氧基、氯等,其水解副产物在低温下可以挥发,而异丙基、异丁基则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且反应副产物也难以从处理的无机填料中去除,X基团能与白炭黑表面的活性羟基缩合形成硅氧烷键。在橡胶工业中使用较多的是含硫硅烷偶联剂,如TESPT、双一(三乙氧基硅烷基)一丙基二硫化物(TESPD或Si75)、r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一189)等,而在轮胎工业中使用最多的是硅烷偶联剂TESPT。一般选用硅烷偶联剂的原则是:聚烯烃橡胶多选用乙烯基硅烷;硫黄硫化胶多选用含硫硅烷偶联剂,如Si69和Si75等;环氧树脂一般选用端基是环氧基或氨基的硅烷;不饱和聚酯多用乙烯基、环氧基硅烷。2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目前,人们对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研究得较多,已有多种解释,如化学键理论、可平衡理论和物理吸附理论等。一般而言,化学键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硅烷偶联剂与白炭黑之间的作用。硅烷偶联剂与自炭黑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使白炭黑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从而增大其与橡胶的相容性。如果是双官能团硅烷偶联剂,它还可与橡胶发生反应,增大白炭黑与橡胶的结合力,使白炭黑分散得更加均匀,减少白炭黑的附聚现象。硅烷偶联剂Si69具有助分散和助硫化两种功效。这不仅使高极性基团硅醇基数量减小,而且因在白炭黑表面形成Si69层而使剩余硅醇基不易接近橡胶链,硅烷接枝的能量和极性都较低。3 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的研究进展1971年双官能团硅烷偶联剂TESPT出现后,人们开始研究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的改性效果。白炭黑硅烷偶联剂体系在橡胶制品特别是轮胎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3.1 白炭黑硅烷偶联剂对NBR胶料中填料网络结构的影响a)硅烷偶联剂Si69能有效降低炭黑/白炭黑增强NBR混炼胶的Payne效应,促进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而偶联剂KH550或其与Si69并用并未减弱NBR混炼胶的Payne效应。b)硅烷偶联剂Si69和KH550的加入均能有效阻止填料在硫化过程中的聚集行为,减弱硫化胶的填料网络结构,增强NBR 硫化胶填料网络的瞬时恢复重建能力。c)硅烷偶联剂改性炭黑/白炭黑增强NBR硫化胶的Payne效应减小,其中用Si69改性的硫化胶的Payne效应最小;硅烷偶联剂KH550或其与Si69并用改性的硫化胶在小应变(小于30%)范围内有较低的tan,而仅用偶联剂Si69可使硫化胶在整个应变振幅(0100%)内均有较低的tan。3.2 白炭黑硅烷偶联剂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a)在使用白炭黑的SBR 胶料配方中加入偶联剂,可以降低混炼胶料的门尼粘度, 缩短硫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b)使用KH-550、KH-560、A-172、Si-69 4种偶联剂对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后,硫化胶料的综合力学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3 白炭黑硅烷偶联剂填充NR用含硫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填充BR、N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等,可获得良好的分散性和综合性能。Ismail H等研究了硅烷偶联剂Si69对竹纤维填充NR胶料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硅烷偶联剂Si69,胶料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均随填料用量的增大而缩短,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硬度和定伸应力均提高。加入其它硅烷偶联剂也会出现类似结果,如用硅烷偶联剂A一189改性白炭黑,可提高硫化胶的物理性能。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硅烷偶联剂是TESPT,虽然它们能有效地与白炭黑发生偶联作用,改善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性,增大结合胶的含量,提高白炭黑填充胶的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但在现场改性白炭黑填充胶时,含硫键的偶联剂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在混炼过程中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温度才能与白炭黑充分反应,因此要严格控制排胶温度。由于硅烷偶联剂TESPT结构的特殊性,其多硫键在混炼温度高于160时将发生断裂而参与硫化反应,导致产生焦烧。这就意味着混炼必须返炼,混炼温度一般不能高于160。另外,用含硫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还存在混炼时间长、混炼段数多(需用36段)、胶料气孔率较大、需要投资新的混炼设备、胶料因焦烧而产生次品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美国康普顿公司成功地开发出新一代硅烷偶联剂NXT(化学名称为3一辛酰基硫代一1一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混炼温度可达180。硅烷偶联剂NXT是现有偶联剂的换代产品,用于填充白炭黑的胎面胶中可以降低胶料的粘度,减少混炼段数,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和分散性,提高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延长胶料的贮存时间,减小成品轮胎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结论与展望含硫双官能团硅烷偶联剂的出现使白炭黑在橡胶工业中,尤其是在轮胎工业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针对含硫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易产生焦烧、混炼温度不好控制、混炼段数多等缺点,美国康普顿公司开发出新一代硅烷偶联剂NxT,它代表了硅烷偶联剂今后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 Sung-Seen Choi,Ik-Sik Kim. Fillerpolymer interactions in filled polybutadiene compoundsJ.European Polymer,Journal 38(2002):12651269.2 N.Suphadon,J.J.C.Busfield.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fumed silica filledSBR as function of pre-strainJ. Polymer Testing,30(2011):779783.3 Sung-Seen Choi. Difference in Bound Rubber Formation of Sillca and CarbonBlack with Styrene-butadiene RubberP. 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13(2002):466-474.4 Hanafi Ismail,S.Shuhelmy,M.R.Edyham.The effect of a silane coupling agent on cu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mnoo fire filled natural rubber composites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38(2002):39-47.5 Patrice Ml,Sandrine Marceau,David Brown. Reinforcement effects in fractal-structure-filled rubberJ.Polymer 43(2002):55775586.6 Hai-Ping Xu, Zhi-Min Dang. Enhanced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effect in the binary polymer composites with surface modified carbon blackP.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18(2008):229234.7 K. W. Stckelhuber, A.S.Svistkov,A.G.Pelevin. Impact of Filler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Large Scale Mechanics of Styrene Butadiene/Silica Rubber CompositesJ. Macromolecules,44(2011):436643818 Pongdhorn Sae-oui, Chakrit Sirisinha. Roles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s on properties of silica-filled polychloropreneJ. European Polymer,Journal 42(2006):479486.9 Tomotaro Nihei,Alp Dabanoglu,Toshio Teranaka. Three-body-wearresist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composites containing filler treatedwith hydrophobic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