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培训课件.ppt_第1页
死因监测培训课件.ppt_第2页
死因监测培训课件.ppt_第3页
死因监测培训课件.ppt_第4页
死因监测培训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死因监测培训 2012年死亡监测报告达到了555 10万 标化后 在全市排位在前列 2013年一月份报告率620 10万排名11位 二月份报告率415 10万排名12位 报告中出现的问题 1 赞皇镇有迟报病例2 个别乡镇有编码错误3 报告中农民的不必填写工作单位 南邢郭乡 阳泽乡 死亡报告病例与监测 死因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一 信息收集报告对象 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均为死因登记报告的对象 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 以及港 澳 台同胞和外籍公民 报告单位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信息报告的责任单位 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为死亡信息的报告人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填报 死亡医学证明书 二 死亡个案的填报医疗卫生机构死亡个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 死亡医学证明书 家庭或其他场所死亡个案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的防保医生 填写 死亡医学证明书 涉法死亡个案凡需公安司法部门介入的死亡个案 由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 辖区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预防保健医生根据死亡证明填报 死亡医学证明书 报告内容 死亡医学证明书 一般项目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其他项目5岁以下儿童死因登记报告副卡孕产妇死因登记报告副卡 三 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 四 网络报告 1 死因信息报告方式 死亡医学证明书 及副卡通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平台上的 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 进行网络直报 2 报告程序 时限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由病案室或防保科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 将 死亡医学证明书 死因链 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 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 收到 死亡医学证明书 7天内向属地的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 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报告卡后 应在5个工作日内代为完成网络报告 3 死亡信息的审核医疗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对填报的 死亡医学证明书 自查 错项 漏项 逻辑错误等 县 区 级疾控中心 妇幼保健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网络审核报告信息每个工作日需上网对辖区内报出的死亡信息 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进行审核对于核实无误的 死亡医学证明书 及副卡 应于7天内通过网络进行审核确认 县 区 疾控中心负责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的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 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也可承担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工作 4 死亡信息的订正对已审核确认的报告信息 如发生报告死亡病例死因诊断变更或填卡 编码错误时 应由填报单位及时报告县 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由后者负责订正 5 死亡信息的补报在质控过程中发现了漏报的死亡病例 应及时补报 6 死亡信息的查重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机构每周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 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后删除 五 资料保存与管理 1 报告单位和县 区 疾控中心应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 2 报告单位和县 区 疾控中心应定期下载个案数据和储存本单位网络上报的原始数据库 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备份 安全与管理帐号安全用户的账号密码应由8位以上的数字与英文字母组成 每月至少更改一次 死亡原因的基本填写要求 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 a 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 或 b 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不包括症状 体征和临死方式 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 不包括临死时的表现形式 ICD 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 国际疾病分类ICD 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 ICD编码基本结构由字母数字编码组成 A00 0 Z99 9 第1位第2位第3位 第4位英文 数字 数字 小数点 数字A00 0分类由22章组成 疾病 损伤中毒等 国际死因医学证明书基本格式 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 直接导致死亡 a 的疾病或情况 由于 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前因 b 任何引起上述原由于 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因的疾病情况 c 把根本情况陈述由于 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在最后 d 促进死亡 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 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此处不指临死方式 如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 损伤或并发症 如果在一系列事件中只有一个步骤 则在I a 行上记入一条就足够了 如果存在多于一个步骤 则直接原因记 a 行 而起始前因记在最后一行 任何中介原因则要记在 b 行或 b 行和 c 行 例1 I a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b 门静脉高压 c 肝硬变 d 乙型肝炎 第I部分 a b c 三栏 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C 病 根本死因 发展 b 病 中介原因 发展 a 病 直接死因 导致死亡 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 c 病最长 b 病次之 a 病最短 例2直肠癌 肝 胰转移癌 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死亡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 a 上消化道出血休克2小时 b 肝 胰转移癌半年 c 直肠癌3年 应尽可能报告特异性的诊断例3 Ia 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b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4型复发c 对肿瘤致死者应明确报告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形态学情况例4 Ia 肠梗阻伴消化道出血b 升结肠肝脾转移癌c 胃印戒细胞癌 当证明书上用于伴有一个或多个其他情况时的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有联系时 则编码到联合情况 例5 a 肺原性心脏病I27 9b 肺气肿J43 9c 慢性支气管炎J42根据总原则确定慢性支气管炎作为根本死因 但根据规则C慢性支气管炎可以与肺气肿建立联系产生新的编码 所以将梗阻性慢性支气管炎作为根本死因 编码为J44 8 例 a 心脏扩张和肾硬化b 高血压根据联合编码规则 可以将三种情况联合到一起 根本死因为高血压性心脏和肾脏病 编码为I13 9 从而包含了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全部信息 对先天异常致死者 应优先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例5Ia 癫癎持续状态b 先天性脑发育不良c 对损伤 中毒致死者 应同时报告损伤 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外部原因 并将外部原因作为根本死因 例7 Ia 颅脑损伤b 据家属xxx提供系高楼意外坠落c 外部原因的填写 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 a 颅内损伤1小时 b 颅骨骨折1小时 c 行人在道路上行走1小时意外被卡车撞倒 外部原因的填写 a 车祸V89 2 纠正 a 创伤性颅脑损伤 b 驾驶小汽车与对面重型卡车意外碰撞V44 5 I a 失血性休克 b 左锁骨下动脉破裂I77 2 纠正 I a 失血性休克 b 左锁骨下动脉破裂 c 被他人刺中X99 9 死亡证明书的填写 死亡医学证明书 第 部分是分级填写的 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 每行只填一个死因 至少a行要填一个死因 根本死因永远填在最低一行 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临死前的表现不需要填写不明确情况及症状体征一般不需填写优先填写更严重 更特异的疾病诊断损伤中毒需报告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作为根本死因 死亡医学证明书 第 部分可以根据情况填写 填写所有促进死亡 但与第 部分无关的疾病 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应避免填写的死亡原因呼吸衰竭J96 9来院已死R99循环衰竭R57 9猝死R96 0呼吸循环衰竭J96 9酸碱失衡E87 4多脏器衰竭R99电解质紊乱E87 8全身衰竭R53肺性脑病G93 1不明R99肺部感染J98 4 常常不作为根本死亡原因情况 继发性疾病 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早发生的疾病 医疗操作并发症 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 例如 继发性恶性肿瘤 动脉硬化 高血压原发性疾病 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 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类疾病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例如 原发性恶性肿瘤 慢性支气管炎 冠心病 脑血管病 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 1 疾病诊断名称不规范填写疾病的英文名称或者缩写例 AIDS ARDS CHD DM 由于英文缩写常出现多个病因 无法确定死亡原因 疾病名用俗称代替儿麻后遗症正确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银屑病正确牛皮癣疾病名用简称代替慢支 上感 呼衰 肺脑 甲亢 肾衰 心衰 乙肝 酒肝 药肝 再障 急粒 急淋 冠心 风心 正确的书写应为慢性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 2 死亡原因逻辑顺序错误常见 流水账 式书写 将各种死亡原因罗列在死亡证明书上 一行填写多个死亡原因 没有顺序和关系 或顺序颠倒 混乱 不讲填写规律不正确的填写顺序可能为 a 肺炎 肺癌 卵巢癌 胃肠炎正确的填写顺序为 a 终末期肺炎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