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doc_第1页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doc_第2页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doc_第3页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doc_第4页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 规划及技术方案规划及技术方案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2 目 录 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 1 1 目的及意义 1 1 2 考核指标 1 1 2 1主体考核指标 1 1 2 2其它指标 2 1 3 研究内容 2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概况 5 2 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5 2 1 1 地理位置 5 2 1 2 气候特点 5 2 1 3 地质地貌特征 6 2 1 4 土壤状况 7 2 1 5 植被状况 7 2 1 6 社会经济状况 8 2 2 某地区道路概况 8 3 某区道路生态环境调查某区道路生态环境调查 11 3 1 调查方法 11 3 1 1调查路线及范围 11 3 1 2边坡需治理标准 12 3 1 3准备工作 12 3 1 4调查内容 13 3 1 5调查方法 13 3 1 6调查开展 14 3 1 7内业工作 15 3 2 边坡分类及主要破坏形式 15 3 2 1 边坡分类 15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3 3 2 2 边坡破坏形式 15 3 3 道路生态环境影响 16 3 3 1 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6 3 3 2 对植被的影响 17 3 3 3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17 3 3 4 对沿线环境地质和水土保持的影响 17 3 3 5 对景观的影响 18 3 4 调查结果 18 3 4 1 调查区植被概况 18 3 4 2 植被优势种调查 19 3 4 3 边坡状况调查 21 3 5 道路绿化和景观现状调查 28 3 5 1 道路绿化及道路景观现状 28 3 5 2 树种选择标准 28 3 6 结论与建议 29 3 6 1 调查区道路边坡总体状况 29 3 6 2 结论 30 3 6 3 建议 31 4 某区道路工程景观设计和建设材料名录某区道路工程景观设计和建设材料名录 32 4 1 说明 32 4 2 序言 32 4 3 裸子植物门 33 4 4 被子植物门 34 4 4 1 双子叶植物纲 34 4 4 2 单子叶植物纲 41 4 5 附录 推荐植物材料名录 43 4 5 1 木本植物 43 4 5 2 草本花卉 47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4 5 某区道路工程生态修复规划方案某区道路工程生态修复规划方案 49 5 1 基本情况 49 5 2 生态修复任务及目标 50 5 2 1 五年 短期 任务及目标 50 5 2 2 十年 短期 任务及目标 50 5 2 3 五十年 短期 任务及目标 51 5 3 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规模 51 5 3 1 生态修复工程对象 51 5 3 2 生态修复规模 52 5 3 3 生态修复区划 52 5 3 4 生态修复时期 54 5 4 生态修复设计原则 54 5 4 1 确定边坡类型 55 5 4 2 边坡等级划分 55 5 4 3 边坡稳定性设计 59 5 4 4 植被恢复总体设计模式 60 5 4 5 景观效果设计 61 5 5 道路边坡类型及分属行政区 61 5 5 1 G108国道及通往潭柘寺戒台寺道路 61 5 5 2 G109国道 62 5 5 3 通往妙峰山景区道路 66 5 5 4 通往东灵山景区道路 68 5 5 5 通往百花山景区道路 71 5 5 6 其它道路 74 5 6 生态修复技术对比分析 76 5 6 1 土质边坡植被恢复技术 76 5 6 2 风化岩石边坡植被恢复技术 76 5 6 3 弱风化岩石边坡植被恢复技术 77 5 7 生态修复施工及管护应注意的问题 77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5 5 7 1 施工中的注意问题 77 5 7 2 生态修复后管护的注意问题 80 5 8 工程投资概算 81 5 8 1 编制依据 81 5 8 2 投资概预算 81 5 8 3 其它工程和费用 81 5 9 实施方案 81 6 某区道路边坡总体设计方案和建设施工原则某区道路边坡总体设计方案和建设施工原则 82 6 1 设计范围及工程量 82 6 2 边坡绿化设计原则 82 6 3 边坡绿化设计思路 83 6 4 植被恢复总体设计模式 84 6 5 备选植物介绍 84 6 6 边坡绿化方案说明 85 6 7 主要施工技术介绍 85 6 7 1 喷混植生技术及其特点 85 6 7 2 客土喷播技术 89 6 7 3 浆砌石护坡技术 91 6 7 4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 91 6 7 5 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技术 92 6 8 道路沿线环境条件 92 6 8 1 地质地貌条件 92 6 8 2 气候条件 93 6 8 3 植物条件 93 6 9 道路边坡现状 破坏路段及主要采取的治理措施 94 6 9 1 G108国道 94 6 9 2 G109国道 96 6 9 3 通往妙峰山景区道路 101 6 9 4 通往东灵山景区道路 103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6 6 9 5 通往百花山景区道路 106 6 10 施工要求和施工指南 110 6 10 1 播种季节 110 6 10 2 对喷播材料的要求 110 6 10 3 覆盖 110 6 10 4 管理养护 110 7 某区道路边坡生态修复及防护工程技术指南某区道路边坡生态修复及防护工程技术指南 111 7 1 总则 111 7 2 术语 112 7 3 2 道路边坡防治工程分类 118 7 3 3 边坡生态修复程序 119 7 3 4 道路边坡防护工程程序 120 7 4 施工中的环保与水土保持技术方案 120 7 5 生态修复技术要点 121 7 5 1 土质边坡直接液压喷播技术 121 7 5 2 风化岩石边坡植被恢复技术 122 7 5 3 弱风化岩石边坡植被恢复技术 129 7 5 4 垂直坡面植被恢复技术 135 8 某区道路边坡生态修复及防护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管理办法 试稿 某区道路边坡生态修复及防护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管理办法 试稿 137 8 1 总则 137 8 2 名词解释 137 8 3 基本规定 140 8 4 验收程序及相关规定 141 8 5 工程质量验收单位划分 142 8 6 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143 8 7 附录 A 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标准 144 8 8 附录 B 施工材料验收标准 146 8 9 附录 C 边坡稳定性验收标准 151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7 8 10 附录 D 生态植被验收标准 155 8 11 附录 E 道路生态修复美学验收标准 158 8 12 附录 F 本标准用词说明 160 9 G109 国道边坡修复设计方案国道边坡修复设计方案 示范路段示范路段 161 9 1 黄土台路段 161 9 2 京西十八潭路段 166 9 3 斋堂水库路段 170 10 某区道路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某区道路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 174 10 1 公路景观设计目的 174 10 2 公路景观设计内容 175 10 3 公路景观设计原则 175 10 4 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176 10 5 典型路段景观设计 177 10 5 1 黄台路段 K45 800至K46 177 10 5 2 京西十八潭路口路段 184 10 5 3 斋堂水库路段 190 11 某地区优势植物及配置群落生长特性研究某地区优势植物及配置群落生长特性研究 196 11 1 提高种子发芽率研究 196 11 2 人工栽培适应性研究 201 11 3 野外抗冲刷性能研究 202 11 4 混播群落中灌木根系研究 203 12 论文研究论文研究 207 12 1 已完成论文 207 12 2 在研论文 207 12 3 论文发表情况 207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 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 1 目的及意义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某区国道和景区沿线公路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评价 提出适合本 地区公路边坡的生态修复技术路线 为公路边坡的治理与恢复提供必要的科技 指导 1 2 考核指标考核指标 1 2 1 主体考核指标主体考核指标 对某区国道和景区沿线公路工程生态的情况进行调查评价 获取详细的基 础数据 形成详尽的分布图 提出适合本地区的生态修复技术路线 形成某区 生态修复方案 并对生态修复对自然 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 和评价 针对生态修复的不同阶段 进行规划设计 保证生态修复的科学性和 有效性 1 提出市内不同区域道路工程生态恢复总体设计和建设施工原则 并达 到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应用上方便的要求 对我市道路工程生态建设起 到重要的切实的指导作用 2 提出符合交通 生态和美学要求的道路工程边坡防护结构形式及材料 提出以乡土植物为主的边坡生态修复及防护技术方案 以较短的时间恢复自然 生态面貌 3 提出符合交通 生态和美学要求的公路沿途隧道口和导流沟渠景观建 设的设计要则 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 4 提出某区道路工程景观设计和建设的植物材料名录 5 提出道路工程建设中有关生态建设的施工验收标准 6 提出道路工程建设中有关生态技术应用的经济评价指标 达到环境生 态和社会经济效益双赢 项目研究应用总体要求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2 益 1 2 2 其它指标其它指标 主要生态指标 改善某区区域小气候 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 尤其是适合的植物配置 能 促进废弃矿区植被恢复的速度 形成稳定群落 尽快和周围植被协调统一 其 中植被覆盖度 群落稳定性等是考核废弃矿区生态恢复后的重要指标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所使用的植物材料以本地乡土植物为主 外来植物品种 均以北京市引用成功的外来植物为基础 不会造成生态危害 喷播材料中的各 种组成材料均为有机物质 经过一段时间均可降解 不会引起三废问题 主要社会指标 道路工程的生态恢复对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对 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经济 增长 社会安定 就业计划等 所作贡献与影响的程度加大 及其无形中对城 市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增强 对旅游业的促进等 这种贡献与影响具有间接性 渐变性 潜在性 滞后性 整体性和长远性 是一项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的事业 本项目实施后可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 带动某区及其它区域种苗等相关产 业及经济的发展 扩大农村就业人数 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 用 能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推动道路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与生态绿化防护技 术的同步发展和产业化 并带动该行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1 3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一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研究 对某区国道和景区沿线公路工程进行详细的生态环境调查 并绘制成图 将每一个破坏点的位置在图上显示 每一个点的破坏范围 破坏类型以及其他 因子 土壤 岩石类型 植被类型等 情况包括在内 二 道路工程中的生物工程技术研究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3 研究符合交通 生态和美学要求的边坡防护结构形式及材料 研究以乡土 植物为主的边坡生态修复及防护技术体系 研究内容 研究筛选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形成良好的景观 又不会对道路工程基 础产生不良影响的新型工程防护结构和材料 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前题下 尽量 少用构造物 挡土墙栅栏 锚固 喷浆等传统工程防护方式 或者巧用 隐蔽 在绿化中 上述传统工程防护方式 或者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有机结合 引进 消化 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工艺技术 实现机械化 标准化施工 研究道路工程生态边坡修复和防护的技术集成 针对不同质地 不同坡 度 不同高度和不同季节的工程建设 研究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有机结合的措 施与方式 研究客土喷播的种子 土壤 植物种类和基质肥料形态等配比边坡 绿化技术集成 提供有足够的厚度 具备良好的理化性能和附着 抗雨水冲刷 性能的基质材料设计原则 研究防止边坡植被退化 促进边坡植物演替技术体系 开发以乡土植物 为主的边坡植物免养护 或少养护 粗放性养护 技术 提高边坡生态养护效 益 根据当地的生态植物结构 将乔 灌 草有机结合 合理配置 实现人工 植被向自然植被的顺利过度 使重建植被融入自然生态环境之中 三 生态道路工程景观设计研究 综合集成国内外生态道路工程景观设计 建设的技术和经验 充分考虑生 态建设和人文景观要求 开展对符合交通 生态和美学要求的工程沿线隧道口 和导流沟渠景观设计建设方案的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生态道路工程景观总体规划与原则 着重研究项目工程与人文景观 和自然景观的整体和谐协调 研究生态道路工程道路中央分隔带和隔离设施绿化设计 利用绿化作为 中间带防眩设施和隔音设施的带宽度及设计方案 研究生态道路工程隧道口绿化设计 道路互通立交绿化设计 边坡 护 坡道 导流沟渠绿化设计和植物种类及合理搭配方案 使隧道口 互通立交 边坡 护坡道 导流沟渠等绿化设计既具整体性 又具各自特色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4 四 生态道路工程评价指标研究 对我市道路工程建设中采用符合交通 生态和美学要求的生态建设技术所 对应的有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评价 寻求在生态道路工程建设中经济 社会和 环境效益的最佳组合 本研究在于构建生态道路工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反映生 态工程建设与施工质量的整体集成将作为本项目研究与示范的重点 研究内容 国内外现有生态道路工程建设技术的经济指标比较 提出当前生态道路 工程建设经济指标的优劣和改进方法 研究经济 社会和环境最佳组合的生态道路工程评价标准 五 研究生态道路工程生态建设施工验收标准 在进行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国际国内道路工程的设计 施工 管理等 经验提出符合我市生态道路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 标准主要包括 我市不同区域生态道路工程总体设计 施工准则和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道路工程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程质量标准 生态道路工程景观和设计导则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5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概况 2 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 1 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某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 地处北纬 39o48 34 40o10 37 东经 115o25 00 116o10 07 属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的山地地带 为太行山和 燕山山系 全区总面积 1455km2 东西长约 62km 南北宽约 34km 南凹北凸 大致呈扇形分布 其东部与海淀区 石景山区为邻 南部与房山区 丰台区相 连 西部与河北省涿鹿县 涞水县交界 北部与昌平区 河北省怀来县接壤 是首都重点建设的 14 个卫星城之一 管辖区内有 9 个镇 4 个街道办事处 189 个行政村 户籍人口 23 4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7 9 万人 2 1 2 气候特点气候特点 某区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年平均气温在 8oC 11oC 之间 一年中 四季变化明显 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凉爽湿润 冬季寒冷干燥 春季 60 天 夏季 76 天 秋季 60 天 冬季 169 天 冬季漫长是境内气候的一大 特征 春秋季节 境内风 霜频繁 年平均风速为 2 7m s 年平均无霜期 200 天左右 江水河村一带无霜期仅 100 天 日照时数较多 年平均日照 2470 小时 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受中纬度大气环流的不稳定和季风影响 降水量年 际变化大 最多为 970 1mm 1977 年 最少为 377 4mm 1997 年 年平均降水 量约 600mm 多集中在汛期 6 9 月份 约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 84 且常以 暴雨形式出现 某区 98 5 的地区为山区 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气候具有差异 年平均气 温东部平原 11 7 西部斋堂一带 10 2 极端最高气温东部 40 2 西部 37 6 极端最低气温东部 19 5 西部 22 9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6 2 1 3 地质地貌特征地质地貌特征 某区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地形骨架 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 主要地貌类型有中山 低山 河谷 阶地和小块永 定河冲积平原 境内总面积的 98 5 为山地 平原面积仅占 1 5 800 米以上 的中山占山地面积的 50 裸岩占总面积的 3 左右 地面坡度大于 25 度的陡 坡占 71 土层在 30 厘米以下的占 62 平均海拔 760 米 高于市中心 500 米左右 山高 坡陡 土薄 谷深是某区自然地理条件最为恶劣的事实 西部 山地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 山体高大 层峦叠嶂 海拔 1500 米左右的山峰 160 余座 西北部的灵山海拔 2303 米 有 京都第一峰 之称 另有百花山 髽髻山 妙峰山等山峰 东部山地处于北京西山边缘 山体较小 山势渐缓 其东南部的兔儿庄海拔仅 73 米 为境内最低点 区内三条主要岭脊均呈东北向 平行排列 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 黄花梁一黄草梁一棋盘山复背斜 百花山一 清水尖一妙峰山复向斜 铁坨山一九龙山一香峪梁复向斜 由于山地切割严重 各岭脊之间形成大小沟谷 300 余条 平缓的山地与陡峭的山坡交替出现 地形 呈锯齿状 阶段性上升 某区地层主要由震旦亚界的蓟县系和青白口系 下古生界的寒武系 石炭 系 二迭系 上古生界的侏罗系和第四纪的马栏组 百花山冰期堆积所构成 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 境内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矿床 现已探明的有 煤歼 石 灰岩 玄武岩 辉绿岩 陶粒页岩 耐水粘土 大理石 花岗石 紫砚石 白 云岩 硅石 白花玉 紫页岩 石棉 冰洲石 天然石板 煤歼石 铜 锌 铝 铁 金 银等等 其中以煤 石灰石储量大 分布广 某区大部分为石质山地 G108 国道和到潭柘寺的道路 主要以纯石灰岩分 布 部分地块及下层又分布着沙页岩层 地下煤层资源储量也很丰富 沿 G109 国道 及 G109 国道通往的景区的道路 多穿越断层破碎带 岩层风化严重 属山岭重丘区 岩层厚度变化较大 由数十米到 100m 地质结构较复杂 砂砾 岩及碳酸盐浅变质岩有不稳定因素 部分山体经过开挖后 表层浅砂土与地层 植被部分被破坏 局部路段出现过崩塌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7 2 1 4 土壤状况土壤状况 某区的土壤属地带性褐土 分为山地草甸 山地棕壤 褐土等 3 大类 8 个亚类 93 个土种 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有山地棕壤 山地淋溶褐土 碳酸盐 褐土 山坡土层厚度在 20 30cm 之间 由于某区山地面积大 因此土壤分布的垂直变化明显 从山前平原至中山 呈有规律分布 其垂直系列为 褐土 包括覆石灰性褐土 碳酸盐褐土 典型 褐土 褐土性土 分布于山前平原近代河流两岸二级阶地及沟谷台地 山地淋 溶褐土 少量碳酸盐褐土 包括粗骨性褐土 分布于海拔 200 800m 的低山丘 陵 黄土台地上 山地棕壤 包括生草棕壤 分布在阴坡海拔 900 米 阳坡海 拔 1000 1100 米的中山地带 山地草甸土 分布于海拔 900 米以上中山顶部平 原或低洼处 2 1 5 植被状况植被状况 某区境内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 阔叶林类型 仅在深山区有残存的次生桦 杨林 一般林地均为灌木林或杂木混交林 森林覆盖率在 40 60 之间 灵山 黄草梁等山顶地区 因气候寒冷 多为草坡 以白草 Pennisetum flaceidum Griseb 为主 村庄附近植被破坏严重 一般覆盖率约 20 40 经调查发现 公路边坡植被覆盖率低 一般在 10 50 之间 周围植被以 灌木为主 主要有荆条 Vitex negundo L 酸枣 Choerospodias axillaris Roxb Burtt et Hill 还有黄栌 Cotinus coggygris var cinerea 山皂角 Gleditsia japonica Miq 等 一般阴坡为柔毛线菊 Spiraea dasyantha Bge 三裂绣线菊 S trilobata 蚂蚱腿子 Myripnois dioica 灌丛 阳坡为荆条灌丛 距离公路 较远的上坡还分布着大叶白蜡 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 北京丁香 Syringa pekinensis Rupr 黄榆 Ulmus macrocarpa 平榛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胡枝子 Lespedeza bicolor 照山白 Rh micranthum 六道木 Abelia biflora Turcz 等灌木 乔木有山杨 Populus davidiana Dode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Suk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山杏 P sibirica 等 草本以白草 Viola diffusa Ging 蒿子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8 Artemisia argyi Levl 为主 还有黄草 Dendrobium densiflorum lindl 隐子 草 Cleistogenes hackeli var nakai Keng Ohwi 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L Beauv 等 参考 某区农业区划资料汇编 2 1 6 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某区山区面积大 农业人口少 山川秀美 风光独特 林果资源 水力资 源 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管辖区内有 9 个镇 4 个街道办事处 189 个行政 村 208 个居委会 户籍人口 23 4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7 9 万人 九个乡镇分 别是 军庄镇 龙泉镇 清水镇 潭柘寺镇 永定镇 雁翅镇 斋堂镇 妙峰 山镇 王平镇 四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 大台街道办事处 大峪街道办事处 东辛房街道办事处和城子街道办事处 按照 一城带四区 的发展思路 某政府完成了某区卫星城总体规划和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 卫星城规划面积扩大到 90 km2 以 G108 国道拓宽 城子大 街和双峪路改造为重点的一批道路工程相继竣工 完成了区污水处理厂和焦家 坡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 五年累计建成 76 4 万 m2新型住宅小区 启动了旧城 旧村改造工程 斋堂和潭柘寺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小村险村搬迁效果明 显 推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2 2 某地区道路概况某地区道路概况 某境内有国道 2 条 省级公路 4 条 乡镇级公路 24 条 见表 1 1 表 1 1 某道路现状表 某公路局提供 路线代码路线名称 起点桩号 km 起点地名 止点桩号 km 止点地址 里程 km G108110109 京昆线 18 60 卧龙岗 40 30 松树岭隧道 21 70 G109110109 京拉线 22 80 煤校 119 15 大垭口 市界 96 35 S209110109 担石路 0 00 担礼 18 09 石门营 18 09 S210110109 军温路 0 00 军庄 5 50 灰口 5 50 S211110109 张马路 0 00 张家庄 4 02 背子梁 4 02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9 S219110109 南雁路 32 79 马刨泉 51 63 芹峪口 18 84 X001110109 双峪路 0 00 大峪 1 70 麻峪 1 70 X002110109 担涧路 0 00 担礼 20 43 涧沟 娘娘庙 20 43 X003110109 上苇甸路 0 00 京拉线 9 20 大沟 9 20 X004110109 潭王路 0 00 京昆线 26 50 王平村 26 50 X005110109 达洪路 0 00 达摩口 7 00 洪水峪 7 00 X006110109 大镇路 0 00 大村 4 11 镇边城 4 11 X007110109 斋柏路 0 00 斋堂 10 30 柏峪 10 30 X008110109 高沿路 0 00 新高铺 19 00 沿河城 19 00 X009110109 黄塔路 0 00 塔河口 16 56 百花山 16 56 X010110109 下安路 0 00 下苇甸 17 61 安家庄 17 61 X012110109 上燕路 0 00 上清水 8 95 燕家台 8 95 X013110109 灵山路 0 00 双塘涧 18 00 灵山 18 00 X014110109 斋马路 0 00 斋堂 6 00 马栏 6 00 X015110109 杨东路 0 00 西杨坨 3 03 东山村 3 03 X016110109 南赵路 0 00 南辛房 8 00 赵家台 8 00 X017110109 清千路 0 00 清水涧 18 00 千军台 18 00 X018110109 双黄路 0 00 黄塔 7 10 黄安坨 7 10 X019110109 西苑路 0 00 西辛称 5 70 德露苑 5 70 X020110109 黄岭路 0 00 黄土台 3 80 岭角 3 80 X021110109 G108 辅 线 0 00 卧龙岗 2 30 小园 2 30 X209110109 军红路 0 00 军响桥 9 00 吕家村 9 00 X210110109 高芹路 0 00 芹峪口 17 05 区界 17 05 X999110109 城子大街 0 0011 3211 32 本研究主要调查的路段为 G108 G109 国道在某境内的路段和通往妙 峰山 灵山 百花山 潭柘寺 戒台寺各景区的道路 G108 线起点北京 终点云南昆明 全程 3356km 这条国道经过北京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0 河北 山西 陕西 四川和云南 6 个省市 在某区境内 起点卧龙岗 终 点松树岭隧道 长 21 7km G109 线起点为北京 终点为西藏拉萨 全程 3901km 这条国道经过北京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青海和西藏 8 个省份 在某区境内 起点 煤校 终点大垭口 长 96 35km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1 3 某区道路生态环境调查某区道路生态环境调查 针对北京市某区境内的主要公路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野外调查 旨在根据某 区道路边坡的具体情况 探索对其进行生态防护的方法 途径 改善公路生态 环境 主要调查道路沿线植被情况和 公路边坡的自然特性 破坏及其防护现状 编制植物名录表 确定需要修复的路段 某区主要公路长 415 25km 其中山区路段约 386km 根据季节性风向 海 拔等局部因素 将其划分为七个小气候区域 分析公路沿线植被优势种 乔木 为油松 侧柏 椿树 灌木为荆条 丁香 藤本植物为五叶地锦 爬山虎 草 本植物为苔草等 根据调查 某区公路道旁景观绿化植物情况较好 分为行道 树型 造林型和美化环境型三类 公路植被恢复措施目前已经采用的主要有种 植道旁绿化景观植物 公路边坡底部种植藤本植物 岩坡挂网和客土喷播技术 等 道路对土地利用 植被 野生动植物 地质和景观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应 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使对其影响降到最低 重点对某区遭到破坏且需要治理或继续治理的道路边坡进行了调查研究 将其分为土质边坡 土石混合边坡和遭风化的石质边坡三类 其中遭风化的石 质边坡比例最大 G108 国道情况较好 通往百花山公路正在进行整体修复治理 道路边坡破坏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道路建设 岩石风化和取土采石 目前边坡 防护措施主要是单纯的工程防护或植物防护 效果并不理想 应广泛采用综合 生态护坡 根据某区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2 3 1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 3 1 1 调查路线及范围调查路线及范围 1 调查路线 先对 G108 线在某区境内的路段和通往戒台寺 橝柘寺各 景区的公路进行调查 然后对 G109 线在某区境内的路段和通往妙峰山 百花 山和灵山各风景区的公路的进行实地调查 见图 1 1 图 1 1 某调查路线图 2 调查范围 G108 G109 在某区境内的路段和通往妙峰山 灵山 百 花山 谭柘寺 戒台寺各景区的路段沿线 50m 以内范围 由于所调查之处大多 为盘山路所以调查的范围较小 3 1 2 边坡需治理标准边坡需治理标准 1 边坡的裸露度在 50 以上 植被覆盖度低于 30 2 坡度在 25 以上 边坡岩石节理发育 有明显的碎石坠落 3 有水土流失的危险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3 3 1 3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1 组织调查队伍 本次调查人员具备自然地理学 植物学 土壤学 边坡防护等相关学科知 识 并在调查前熟悉了某区的基本情况以及这次调查的目的 内容 方法等 2 资料准备 购买了某区 1 100000 地形图 收集某区统计年鉴 2002 2004 农业区划 资料 某区影像资料 遥感图片 航片 卫星航空遥感数据等 设计调查记录 表格 见表 1 2 表 1 2 道路调查记录表 编 号 具 体 位 置 坡度 度 坡 形 坡长 m 坡 向 植 被 岩 石 破坏范 围 m2 破 坏 类 型 现有 防护 措施 防 护 效 果 存 在 问 题 其 他 3 工具用品准备 仪器设备 卷尺 塔尺 测高器 罗盘仪 坡度计 GPS 手持机 CEC9680 文具及生活用品 文件夹 铅笔 橡皮 绘图笔 劳动保护用品 生活用品等 4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阶段 根据地形图确定调查路线 尽量做到科学合理 节省时间 易于调查 根 据以往资料初步确定重点调查路段 3 1 4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 1 调查项目 包括道路沿线的土壤 岩石 气候 水文和动植物状况 道路边坡破坏的具体位置 坡度 坡形 坡长 坡向 植被 岩石 土壤 边 坡破坏类型 范围 现有防护措施 防护效果 2 调查内容 通过对某区国道和通往景区沿线道路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4 查评价 初步完成某区国道和景区沿线主要道路工程边坡周边植被 群落种类 的调查 初步完成边坡地质稳定性和岩土特性调查 初步完成沿线边坡的破坏 及修复情况的调查 确定需要修复的路段 调查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 3 1 5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 本次采用了野外调查 收集资料和公众参与等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尽 量做到客观 公正 1 野外调查 本调查组于 2005 年秋季 11 月 2006 年 3 月 4 月和 5 月不同时段对某区 的公路边坡进行了实地调查 在野外调查中我们采用 以点带面 点段结合 反馈全线 的方式 选取 典型点段进行调查 现场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对该地区发生破坏和存在隐患的公路边坡进行调查 调查其坡度 坡向 坡角 坡长 坡面流水强度坡地形态 坡度 坡长有关 根据这些调查情况可 以确定将来采取何种边坡防护措施 边坡坡度的大小一般分为 极陡坡 大于 35 陡坡 35 15 缓坡 15 5 极缓坡 5 2 大于 70 的坡可称 悬崖 测坡度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边坡陡峭的程度 以便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 观测调查点的坡形 直形坡 凹形坡 凸形坡 凹凸形坡组成的复式山 坡 对坡度 坡形 坡长 坡向等的调查可以对边坡产生的灾害进行预估 如崩塌 滑坡 泥石流等 对道路边坡的植物种类 密度进行目测 以确定以后需采取何种绿化措 施 对边坡土层厚度 腐殖质层厚度 现种植物及绿化情况进行调查 有利 于将来选择绿化措施 开挖 填方边坡植被的恢复情况调查 对沿线的岩石 土壤进行调查 道路边坡已采取的生态防护措施的调查 道路建成后 路域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调查 如绿化树种 引用本地的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5 物种和引用外来物种 草种等 2 收集资料 本调查组购买了 1 100000 某区地形图 某科委为本调查组提供了 某各乡 镇气候 植物状况 某年鉴 某区农业区划资料汇编 和某区影像资料 遥感图片 航片 卫星航空遥感数据等宝贵资料 3 公众参与 向当地老百姓咨询了解道路在建设前后沿线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景观效果 3 1 6 调查开展调查开展 1 准确确定位置 根据两个方法确定边坡危害的准确位置 一是利用手持 GPS 精确记录经 纬度及海拔数值 另一是利用公路旁的里程碑 读出距公路起点的公里数 调 查中尽量把这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都记录下来 以供整理数据时比较 参考 2 调查边坡的自然特性 使用卷尺 塔尺 测高器 坡度仪等仪器测量边坡的坡高 坡长 坡度 坡形 岩石 植被等自然特性 并且绘制坡形简图以供处理数据时参考 3 调查边坡破坏情况及保护措施 根据观察和测量调查边坡的破坏类型 程度 范围 现有防护措施及其效 果以及现存的主要问题 3 1 7 内业工作内业工作 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 对破坏类型予以分类 归纳 面积计算 编制某区 公路沿线植物名录表 编写 某区道路沿线气候特征与植被分布状况 在 TM 图上绘制道路边坡破坏点图等工作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6 3 2 边坡分类及主要破坏形式边坡分类及主要破坏形式 3 2 1 边坡分类边坡分类 开挖边坡可分为岩石边坡 土石边坡和土边坡三种 岩石边坡根据风化和 未风化又分为两种 即风化破碎岩石边坡和完整岩石边坡 堆积边坡分为碎石边坡 土质边坡 3 2 2 边坡破坏形式边坡破坏形式 在天然地表上开挖或填筑 必然会改变原地面底层结构的受力状态 原来 处于稳定状态的坡面可能由于开挖而引起不平衡 新填筑的路堤可能由于水流 冲刷和渗入而强度下降产生沉降松散 1 公路下边坡 路基下边坡一般为填土路基 受力稳定的路堤边坡破坏 主要表现为边坡 坡面及坡脚的冲刷 坡面冲刷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对边坡的直接冲刷 使路基边 坡沿坡面流水方向形成冲沟 冲沟不断发展导致路基发生破坏 所以应及时采 取治理措施 2 公路上边坡 上边坡是人工开挖的斜坡 其强度应满足稳定边坡的要求 这样的稳定边 坡在降雨 融雪 冻胀 及其它形式的风化等作用下 边坡主要破坏形式为冲 刷 崩塌等 边坡的崩塌 一般分为三类 落石型 滑坡型 流动型 有时在一次崩塌 中会同时具有这三种形式 落石型一般指较陡的岩石边坡 易产生落石的岩层必然是节理 层理 或 断层影响下裂隙发育 被大小不一的裂面分割成软弱的断块 这些裂面宽而平 滑 有方向性 落石和岩石滑动易沿陡的裂面发生 裂隙张开的程度用肉眼不 一定就能识别 但能渗水 由于反复冻融 长时间的微小移动 裂缝逐渐扩大 由于降雨 裂缝中充满水 产生侧向静水压力作用 造成崩坍 一般裂隙发育 岩体 更易发生落石现象 此外硬岩下卧软弱层时 也会发生这种现象 此类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7 破坏型式必须严格控制 崩塌滚落的岩石极易对行车构成威胁 滑坡型崩塌 指岩层在外力作用下剪断 沿层间软岩发生顺层滑动 多发 生于倾向于路基 层间有软弱夹层的岩体中 另外 当基岩上伏岩屑层 岩堆 等松散的堆积物时 堆积物也易沿岩层的层理面 节理面或断层面发生崩坍 大雨时的崩塌多属于流动型 砂 岩屑 页岩风化土等松散沉积土 多会 受水的影响而产生流动型崩塌 流动型崩塌没有明显的剪切滑动面 很显然 边坡高度大时 以上边坡破坏的类型都较低边坡容易发生 3 3 道路生态环境影响道路生态环境影响 3 3 1 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公路将永久性的占用大量土地 对于耕地资源比较紧缺的某区 公路建设 会加剧本已不多的耕地资源的减少 加剧对剩余耕地的压力 3 3 2 对植被的影响对植被的影响 在修筑公路时挖方 填土使公路沿线的原有地表植被遭到破坏 如 所调 查路段 修路对其边坡周围植被的破坏至今没有的得到恢复 同时没有植被覆 盖的边坡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加剧了边坡的风化 某地区地形复杂 年降水量分 布很不均匀 东部平原降水量较大 清水 斋堂属偏少地区 沿河一带降雨量 最少 这些地区公路建设对地表原有植被的扰动会加剧区域内的水土流失 在 调查中 G109 国道边坡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就在斋堂镇附近 而通往灵山和百花 山公路的原有地表植被的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3 3 3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在对在灵山和百花山进行调查时发现交通噪声对沿线野生动物带来一定不 利的影响 可能会使某些动物远离或向它处迁徙 汽车夜间用光往往对动物产 生光污染 大部分野生动物是昼伏夜出 适应了夜间的黑暗 从夜间突来的强 光照射会影响它们的视线 而许多以月光为导向的昆虫 在路侧其种类和数量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8 明显增加 影响地区生态平衡 野生动物需要较大的生存空间 种群内个体维 持基本数量 区域内种群维持基本数量 才能保证可能杂交的优良品种 延续 这一物种 且公路对森林的分隔 使得动物活动范围缩小 且有一些动物穿越 道路时被撞死或致残 3 3 4 对沿线环境地质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对沿线环境地质和水土保持的影响 1 在开山修路时 必然会改变原地面底层结构的受力状态 原来处于稳 定状态的坡面可能由于开挖而引起不平衡 新填筑的路堤可能由于水流冲刷和 渗入而强度下降产生沉降松散 经过日晒雨淋 岩石风化引起滑坡等灾害 在 通往灵山的公路 K10 处就发生过滑坡 且可能再次发生 2 开挖路基影响河流稳定性 例如 大量弃石倾入河谷 使河床变窄 易引发山洪等灾害 在黄土台桥附近 见有弃石倾入河道 3 开挖和填方的土石形成的边坡都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源 3 3 5 对景观的影响对景观的影响 经过调查 G108 国道道路对景观的影响较小 整条道路的景观基本上恢复 了原貌 只是局部地段边坡的植被覆盖率较低 影响视觉效果 G109 国道景观效果较差 由于 G109 国道在某境内沿线地区地势较陡 高 陡边坡较多 植被多为野生灌木 乔木稀少 生态环境较差 景观类型较少 一些地段 如黄土台 斋堂水库等地段山体裸露 边坡破坏严重 直接影响景 观效果 山高 坡陡 土薄 谷深是某区自然地理条件最为恶劣的事实 通往妙峰 山 灵山 百花山景区的道路沿线地形 地势复杂 挖填方较多 开挖破坏了 山体原有的稳定 山体主要以石质山为主 造成大量的山体裸露 岩石节理遭破 坏 岩体松散 坠落 道路与自然景观 极不 协调 经调查 这些道路的景观 效果都较差 道路沿线边坡基本没有治理 且道路都有坠石坠落在路面上 以 通往灵山景区的道路坠石最多 且石块直径都在 30cm 以上 在通往灵山景区 的道路大约 K10 处曾发生过滑坡 而且还有发生滑坡的可能 该处至今仍没有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19 采取任何措施 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 这些道路都是通往旅游景区的必经之 路 道路状况与景区景观极不谐调 必将给游客带来视觉上的不舒适感 极大 的削弱了通往景区的道路沿线的旅游功能 不过在调查时 通往妙峰山 灵山 百花山景区的道路已开始了道路两侧的绿化和美化 3 4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 3 4 1 调查区植被概况调查区植被概况 某区道路沿线有高等植物 161 种 不包括蕨类植物 大约占某区植物种类 1200 种 的 15 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本地物种和外地引入物种 分别隶 属于 41 科 102 属 最大的科有松柏科 菊科 禾本科 蔷薇科 豆科 毛茛科 唇形科 百合科 木犀科 莎草科等 具体内容详见 某区道路工程景观设计 和建设的植物材料名录 3 4 2 植被优势种调查植被优势种调查 1 划区情况 根据季节性风向 海拔 坡向 水源 地形等局部因素 并参考某农业区 划 结合某道路沿线地形 将某区划分为以下七个小区域 山前平原暖和半湿 润区 东部丘陵偏暖半湿润区 中部平缓暖和半湿润区 河谷偏暖半干旱区 浅山温暖半湿润区 浅山温和半干旱区 深山凉冷半干旱区 见图 1 2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20 图 1 2 某区道路沿线气候特征与植被分布状况图 2 道旁优势种 见表 1 3 表 1 3 某区道旁行道树优势种 优势种 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 气候 类型 路段 人工野生人工野生人工野生人工野生 A G109 K22 800 K27 K30 油松 侧柏 椿树 杨柳 荆条 酸枣 茅草 莎草 B G109 K30 K35 K39 K41 K41 500 K46 油松 侧柏 椿树 山杏 荆条 虎榛子 爬山 虎类 苔草 C G109 K41 K41 500 K50 300 K50 900 K65 600 K69 K79 K84 油松 侧柏 椿树 荆条 酸枣 蒿子 莎草 D G109 K35 K39 K46 K50 500 K50 900 K59 K62 K65 600 K69 K79 人工 果树 荆条 酸枣 五叶 地锦 类 F G109 K59 62 K84 K95 K110 核桃山桃 荆条 酸枣 五叶 地锦 类 白草 G G109 K110 K116 K119 150 侧柏 槲树 桦树 榛子 小叶白 蜡 白草 莎草 A G108 K18 600 K30 油松 侧柏 椿树 杨柳 荆条 酸枣 茅草 莎草 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道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 21 B G108 K30 K35 油松 侧柏 椿树 山杏 荆条 虎榛子 爬山 虎 苔草 E G108 K35 K40 300 油松 侧柏 青岗子 槲树 团叶绣 球 荆条 爬山 虎 闭穗 草 蒿子 B D X002 通往妙峰山景区公 路 松柏 椿树 果树 山桃 荆条 爬山 虎 苔草 G X009 通往百花山景区公 路 侧柏 槲树 桦树 榛子 小叶白 蜡 白草 莎草 G X013 通往灵山景区公路 侧柏 槲树 桦树 榛子 小叶白 蜡 白草 莎草 3 道路边坡优势种 道路边坡基本上是由于修建道路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原生植被遭到极大破 坏 恢复起来十分困难 因此 影响公路边坡植被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得到各路段沿线优势种 见表 1 4 表 1 4 某区公路边坡优势种 优势种 路段 乔木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