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_第1页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_第2页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_第3页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_第4页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遗传性共济失调 hereditaryataxia HA 定义 由遗传因素所致的以共济运动障碍 辨距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三大特征 世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脊髓 小脑 脑干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 遗传性共济失调 hereditaryataxia HA 临床上以共济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 可伴有复杂的神经系统损害 如锥体束 锥体外系 大脑皮质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自主神经等症状 亦可伴有非神经系统表现如心脏病变 内分泌代谢异常 骨骼畸形 皮肤病变等 HA的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utosomaldominant AD 为主 部分可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utosomalrecessive AR 极少数为X连锁遗传 X linked 和线粒体遗传 mitochondrial 散发病例亦不少见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SCAs又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 ADCAs 为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类型 是一大类以小脑功能失调或合并其他神经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 脑干 小脑 脊髓主要临床表现 共济失调典型特征 遗传早现现象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根据遗传类型和临床表现至少分为三类 ADCA 型 除小脑性共济失调外 还包括眼球运动障碍 慢眼运动 视神经萎缩 锥体束征 锥体外系征 肌萎缩 周围神经病和痴呆等 如SCA1 SCA2 SCA3 MJD SCA4 SCA12等ADCA 型 小脑性共济失调班视网膜色素变性 如SCA7ADCA 型 单纯小脑性共济失调 如SCA5 SCA6 SCA8 SCA10 SCA11 SCA14等而根据致病基因分型 现SCAs已达到40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SCAs常见类型 SCA1型 平均起病年龄在30 40岁 病程长约15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锥体柬征 眼球扫视和辨距过度 额叶执行功能障碍 精神症状 痴呆 晚期 等 致病基因为染色体6q22 3区域的1型致病基因ataxia 1 该类型多见于意大利 南非 德国和印度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SCAs常见类型 SCA2型 起病平均年龄为34岁 病程平均10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帕金森样症状 眼球慢扫视 肌阵挛 周同神经病 动作性震颤 痴呆等 致病基因为位于染色体12q24 13上的ataxia 2基因 见于美国 意大利 印度 是印度发病率最高的类型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SCAs常见类型 SCA3型 MJD 平均起病年龄40岁 病程平均21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锥体束征 面肌和舌肌肌束震颤 眼球扫视变慢 眼险退缩 突眼 吞咽困难 肌萎缩等 致病基因为位于染色体14q24 3一q32的ATXN3基因 巴西 葡萄牙 日本 德国 荷兰等国常见 也是中国最常见的类型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SCAs常见类型 SCA6型 平均发病年龄为52岁 病程一般长达25年以上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共济失调 偶伴肌张力障碍 肢体痉挛等 该型可无家族史 进展极慢 致病基因为位于染色体19p13 13上的ataxia 6基因 该类型在德国 日本 美围及荷兰有报道 中国报道较少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SCAs常见类型 SCA7型 一般起病年龄在35岁 病程约20年 主要临床表现是锥体束征 黄斑萎缩 视网膜病变 并导致视觉丧失 可有听力丧失 致病基因为位于染色体3p12 p21 1上的ATXN7基因 在北美 欧洲多见 中国发病率较低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SCAs常见类型 SCA12型 平均起病年龄为33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较早者头部和肢体震颤 震颤常作为首发症状 晚发者表现为轻微帕金森症状 痴呆 认知减退及精神症状 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5q31 q32 由基因PPP2R2B5 端非编码区CAG重复扩增致病 是唯一以动作性震颤为主的SCAs亚型 见于德国和印度家系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SCAs常见类型 SCA17型 起病年龄在18 55岁之问 平均病程8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障碍 智能障碍 舞蹈样运动 锥体束征 精神症状 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6q27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SCAs常见类型 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 denta tonlbral pallidoluysianatrophy DRPLA 少年型 20岁以前起病 主要表现为智力发育迟滞 癫痫 肌阵挛和共济失调 病情进展迅速成年型 20岁之后起病 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手足徐动症 痴呆和精神症状 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l2p13 31上 以日本发现居多 其次在欧洲 北美 非洲及高加索人中有报道 中国人群中极为罕见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SCA各型之间临床表型存在较大的重叠 临床分型非常困难 因此诊断SCA必须依靠基因检测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临床诊断SCA可遵循以下几点 1 确定是否为SCA 主要根据病史 临床和辅助检查2 确定其遗传方式 根据有无家族史确定其是家族性或散发性 家族性根据遗传方式判断是常染色体显性还是隐性遗传3 推断最可能的SCA亚型 以便基因诊断时确定先后顺序 节约资源和时间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 6 459 4632 宋建萍 杨丹 陈涛等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各亚型致病基因及临床表现 J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16 39 2 85 893 刘钰鹏 田增民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基因研究进展 J 医学综述 2013 19 15 2722 2725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参考文献 4 王希恒 潘学峰 李红权等 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扩增及相关疾病机制研究进展 J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16 39 5 274 2805 夏明荣 黄月 张杰文等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基因分型 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J 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5 50 6 860 8636 俞立强 何晓辉 方琪等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前诊断初探 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3 20 3 197 199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参考文献7 朴钟源 宋琳 江新梅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型进展 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 25 4 504 5068 谢秋幼 梁秀龄 李洵桦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子遗传学诊断与临床应用 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5 22 1 71 739 邬剑军 蒋雨平 小脑共济失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6 14 6 638 648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ataxia SCAs 参考文献10 江泓 唐北沙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l晦床及基因诊断进展 J 2002 29 4 290 293 11 王康 王国相 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和基因诊断进展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