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灿烂的文学.ppt_第1页
辉煌灿烂的文学.ppt_第2页
辉煌灿烂的文学.ppt_第3页
辉煌灿烂的文学.ppt_第4页
辉煌灿烂的文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 了解 诗 词 歌 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 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 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文学资料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唐诗 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 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特点 如何提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 诗经 到唐诗 一 从 诗经 到唐诗 1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 诗 或取其整数称 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 始称 诗经 并沿用至今 分为 风 雅 颂 三部分 诗经 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风 民间的民歌 是 诗经 中的精华部分 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 从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 雅 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 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地位 诗经 的创作 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也被后世奉为儒家的经典 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 分风 雅 颂三部分 风 是其中的精华 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1 诗经 的创作内容 以四言为主 内容古朴 现实感强 2 诗经 的特点 3 诗经 对后世的影响 4 诗经 名句欣赏 1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4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3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2 屈原创立 楚辞体 1 作者 屈原 爱国诗人 屈原 公元前340年 前278年 名平 字原 又自名正则 字灵均 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 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 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创立了 楚辞 这种文体并开创了 香草美人 的文学传统 楚辞体打破了 诗经 四字一句的呆板格式 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 也开启了我国诗史上的第二个春天 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 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 形式上的活泼多样 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 想象丰富 句式灵活 以屈原 宋玉等为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包括屈原 离骚 九歌 九章 等 2 楚辞体的含义 3 屈原代表作 离骚 离骚 是一部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抒情诗 诗人叙述了自己信而见疑 忠而见弃的遭遇 抨击了楚国统治集团的无能 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幽愤 表现了坚贞不屈 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 在这篇境界宏阔 气势奔放的诗篇中 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 驰骋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 上天入地 把现实世界 神话世界和理想世界融合起来 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 迷离惝恍的诗的世界 塑造出一个志行高洁 顽强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朝发轫于苍梧兮 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 望崦嵫而匆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 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 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 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 雷师告余以未具 离骚 地位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答案提示 有多方面影响 诗经 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 渗透到政治生活 精神生活 民族性格 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 例如 楚辞中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以其爱国主义精神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除了文学 诗经 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 如果有 你能举例说明吗 课堂讨论 3 汉赋 1 汉赋的定义 2 汉赋的特点 汉代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 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它直接源于骚体诗 但与先秦诸子的散文也有重要关系 汉赋词藻华丽 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西汉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和 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 二京赋 3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4 唐诗 1 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 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南北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 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 唐诗代表着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盛唐时代 众多的诗人把诗歌创作推向高峰 壮阔的山河 优美的田园 繁华的都市 苍凉的边塞 惨烈的战争 都在诗歌中得到充分表现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宗瑰宝 清代康熙年间编辑的 全唐诗 收入2200多位作者的48900多首诗 佚失的不知其数 在不到300年的时间 留下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其中相当多的优秀诗篇 以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历代读者 代代相传 历久不衰 2 代表诗人及作品 名句 初唐 618 713年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王勃 初唐四杰 之首 王勃 649或650 676或675年 唐代诗人 字子安 与于龙以诗文齐名 并称 王于 亦称 初唐二杰 又与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齐名 称 初唐四杰 王勃是 初唐四杰 之冠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 陈子昂 公元659 公元700 字伯玉 唐代文学家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陈子昂在政治上曾针对时弊 提过一些改革的建议 在文学方面针对初唐的浮艳诗风 力主恢复汉魏风骨 反对齐 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自己的创作 如 登幽州台歌 感遇 等共38首 风格朴质而明朗 格调苍凉激越 标志着初唐诗风的转变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盛唐 713 766年 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派 诗仙 浪漫主义诗人 诗圣 现实主义诗人 高适 高适 700 765 唐代边塞诗人 字达夫 仲武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与岑参并称 高岑 笔力雄健 气势奔放 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 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大漠穷秋塞草肥 孤城落日斗兵稀 燕歌行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二首 其一 边城十一月 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 人马亦轻肥 蓟门行五首 岑参 约715 770 唐代诗人 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 艺术上气势雄伟 想象丰富 夸张大胆 色彩绚丽 造意新奇 风格峭拔 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 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维 701 761 字摩诘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崇信佛教 人称诗佛 苏轼赞他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 与孟浩然合称 王孟 著有 王右丞集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孟浩然 689 740 唐代诗人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称为 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孟诗不事雕饰 伫兴造思 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而不流于寒俭枯瘠 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 即景会心 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秋登万山寄张五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李白 701 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 谪仙人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称为 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 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 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 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 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杜工部 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 政治黑暗 人民疾苦 他的诗被誉为 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 诗艺精湛 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代表作 三吏 和 三别 三吏 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中唐 766 835年 白居易 字乐天 晚号香山居士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 有 诗魔 和 诗王 之称 他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的名作有长篇叙事诗 长恨歌 和 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晚唐 836 906年 李商隐和杜牧并称 小李杜 杜牧 公元803 约852年 唐代诗人 汉族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晚唐杰出诗人 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 其 阿房宫赋 为后世传诵 注重军事 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 还曾注释 孙子 有 樊川文集 二十卷传世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后庭花 泊秦淮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李商隐 约812年或813年 约858年 字义山 号玉溪生 又号樊南生 樊南子 晚唐著名诗人 擅长骈文写作 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 他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 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 温庭筠风格相近 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 故并称为 三十六体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二 宋词和元曲 1 宋词 1 宋词兴盛的原因 两宋时期城市手工业 商业经济的繁荣 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市民阶层的扩大 生活水平的提高 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 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2 宋词的成就 婉转含蓄 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 音律婉转和谐 语言圆润清丽 有一种柔婉之美 北宋 柳永 两宋之交 李清照 代表词人 柳永 约987年 约1053年 原名三变 字景庄 后改名永 字耆卿 排行第七 又称柳七 他的词凄婉缠绵 儿女情长 但并不靡靡 构词意境脱俗 豪放不羁 代表作 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李清照 1081 1155 号易安居士 济南 今属山东 人 父李格非 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清照论词 有 别是一家 之说 其词创为 易安体 词集名 漱玉集 今本皆为后人所辑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 风格是豪放激愤 气势雄伟 内容以记事 说理为主 表达内心感慨 北宋苏轼 南宋辛弃疾 代表词人 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 人 父苏洵 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 文学巨匠 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 其诗题材广阔 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 比喻 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 有 东坡全集 东坡乐府 念奴骄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辛弃疾 1140 1207 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 改字幼安 号稼轩 历城 今山东济南 人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 并号称 苏辛 史上与李清照并称 济南二安 2 元曲 1 定义 散曲和元杂剧合称元曲 元曲以关汉卿 马致远 元曲四大家 中的两位 另两位是郑光祖 白朴 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2 成就 关汉卿 元代杂剧作家 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号已斋 一作一斋 己斋叟 代表作 窦娥冤 救风尘 望江亭 拜月亭 鲁斋郎 单刀会 调风月 等 马致远 约1251 1321 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大都 今北京 人 字 千里 晚年号 东篱 以 汉宫秋 最著名 散曲有 东篱乐府 小令 天净沙 秋思 脍炙人口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妾身姓窦 小字端云 祖居楚州人氏 我三岁上亡了母亲 七岁上离了父亲 俺父亲将我嫁与蔡婆婆为儿媳妇 改名窦娥 至十七岁与夫成亲 不幸丈夫亡化 可早三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