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电算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重力坝电算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重力坝电算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重力坝电算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重力坝电算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通过本学期水工建筑物系统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水工设计的基础知识。为了进一步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为了能使我们尽快的适应即将面临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我们进行了历时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是设计者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参考许多相关的教材、设计手册和规范,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提高了如下的几方面的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使我们逐步具有更新和丰富自己科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我们设计、计算、绘图的能力以及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的能力;培养了我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正确的设计思想。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本设计中难免有些不足之处,还希望老师批评指正。第一章 基本资料1.1 流域概况及枢纽任务金河开发计划是配合万江而制定的,为减轻金河洪水对万江中下游农田的威胁,且开发金河能够供应万江中下游工农业日益增长的动力需要,拟在金河与万江汇流处的金水兴建重力坝水利枢纽。本枢纽的主要任务是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效益。拟建的水库总库容约20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0800kw。1.2 地形地质在本坝址地区,河床狭窄,仅一百多米宽,但随着高程之增高两岸便趋于平坦。两岸高度在200米以上,海拔高程在400米以上,在坝址处右岸较左岸为陡,右岸平均坡度为0.5左右,左岸为0.4左右。坝址位于河湾的下游,在坝址上游十余公里有一开阔地带,为形成水库的良好条件。该区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岩层为黑色硅质页岩和燧石,上有39m左右的覆盖层,系河沙卵石,近风化泥土层及崩石。其岩层性质为:黑色硅质页岩:属沉积岩,为硅质胶结物之页岩,根据勘测结果,该岩层性质坚硬致密,仅岩石上层1018m深度存在有裂缝和节理,不很严重,但须加以处理,经过压水试验,岩石之单位吸水量为0.1公升/分钟。燧石:其岩层不宽,分布于左岸,岩性较黑色硅质页岩为弱。岩层走向:左岸为南300西,右岸为南50东,倾角为500-700,倾向正向上游。在坝址处,据目前资料尚未发现断层。硅质页岩的力学性质:(1)天然含水量时的平均容重: 2600公斤/立方米(2)基岩抗压强度: 1000-1200公斤/平方厘米(3)牢固系数 1215(4)岩石与混凝土之间的的抗剪断摩擦系数为f=1.15 ,抗剪断凝聚力系数c=650KPa 。河床可利用基岩高程定为。1.3 特征水位经水库规划计算,坝址上、下游特征水位如下: P=0.05% 校核洪水位为184,相应下游水位为154;P=0.2% 设计洪水位为181,相应下游水位为152; 正常挡水位为179,相应下游水位为151;设计情况下,溢流坝的下泄流量为2200 m3/s ;校核情况下,溢流坝的下泄流量为3300 m3/s。 淤沙高程为158.00;1.4 气象坝址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m/s,洪水期50年重现期最大风速17m/s,坝前吹程3公里。1.5 其它有关资料泥沙的浮重度为8.5kN/m3,内摩擦角为12。坝体材料为浆砌石,其容重采用23.5kN/m3。第二章 坝型选择与枢纽总体布置2.1 坝型的选择大坝一般分为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本工程选定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2.2水工建筑物的布置2.2.1布置原则本枢纽的主要任务是防洪发电,主要建筑物有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放空建筑物和电站建筑物。水利枢纽布置需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使各种水工建筑物都能布置在安全可靠的地基上,并能满足建筑物的尺寸和布置要求。以及施工的必须条件,枢纽布置必须使各个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在其位置上各得其所,在运行中互相协调,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所承担的任务;各个水工建筑物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的水流条件好,上下游的河道冲淤变化不影响货少影响枢纽的安全运行,结构强度满足要求,即技术上安全可靠。2.2.2确定工程等别和水工建筑物级别根据水库的工程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总库容为20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0800kw。由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划分及洪水标准,按库容为I级工程,按装机容量为级工程,两者取大值。该工程等级为定为I级,大(1)型,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为1级,次要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考虑。第三章 重力坝非溢流坝段设计3.1 基本剖面的拟定3.1.1基本剖面尺寸的确定假定基本剖面为三角形,上游水位与坝顶齐平,扬压力、静水压力均为三角形分布,确定满足强度和稳定条件下的最小坝底宽度T。满足强度条件确定坝底的最小宽度T图1重力坝三角形剖面图当库满时:(1)(2)上游边缘铅直正应力 (3)下游边缘铅直正应力 (4)当库空时,令式3-1、式3-2中=0,得:上游边缘铅直正应力 (5) 下游边缘铅直正应力 (6)强度控制条件是坝基面不允许出现拉应力。当库空时,由式(3)可以看出:只要在01之间,即上游坡度取正坡,坝基面不出现拉应力。当库满时要使上游不出现拉应力,可令式(2)中0,求得坝底宽度为:(7)由该式可知,当H为一定值时,值越小,则底宽也越小。考虑库空时,下游坝面不出现拉应力,可取=0,求得上游坝面为铅直面的三角形基本剖面的最小底宽(8)取H为校核洪水位至坝基地高程的垂直高度,H=184.00-136.00=48m。=23.5 kN/m3,=9.81kN/m3,=0.25则T=32.8m按满足稳定条件确定坝底的最小宽度T将求得的、及由强度要求得出的T代入根据规范SL25-2006浆砌石重力坝设计规范,由强度条件确定的最小坝底宽T就是坝底的最小宽度。T=32.8m3.1.2坝顶高程的确定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按以下2种运用条件计算,取其最大值: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坝顶高程应高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防浪墙的高程应高于浪顶高程。防浪墙至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按下式计算:(9)坝顶上游防浪墙高程按下列两式进行计算,并选用其中的较大值:库区所在位置属高山峡谷地区,按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中,官厅公式计算波浪要素。h=0.0076V0-1/12(gD/V02)1/3V02/g(10) Lm=0.331V0-1/2.15(gD/V02)1/3.75V02/g(11)hz=(h1%2/Lm)cth(2H/Lm)(12)官厅水库公式适用于,在本设计中,洪水期50年重现期最大风速,吹程为。计算风速v0设计情况时取洪水期50年重现期最大风速 ;校核情况时取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当时,为累计频率5%的波高h5%。当近似为零时,、,所以,。由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中有关安全超高的规定:表1 安全超高hc相应水位坝的安全级别123正常蓄水位0.70.50.4校核洪水位0.50.40.3对于1级坝的安全加高hc,设计情况取0.7m、校核情况取0.5m。根据已给的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考虑风浪及安全加高等,确定坝顶及防浪墙顶高程。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计算如下表所示:表2 设计洪水位情况高程计算内 容计算公式及参数计算结果设计洪水位(m)181有效吹程D(m)300050年一遇的年最大风速V0(m/s)17大坝迎水面前水深H(m)181-13645水库1等按1级建筑物设计安全超高hc(m)查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0.7官厅水库公式(内陆狭谷水库)适用于V020m/s及D20km波高h(m)0.826平均波长Lm(m)8.918累积频率为5%的波高h5%(m)当gD/V02=20250时波高h=h5%0.826波高hm/坝前水深Hmhm/Hm0.018累积频率为1%的波高h1%(m)据h/H及h5%查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附录表B得1.024双曲余切函数cth(x)的x值x=2H/Lm31.689双曲余切函数cth(x)的值cth(x)=(ex+e-x)/(ex-e-x)1波浪中心至水面高差hz(m)hz=(h1%2/Lm)cth(2H/Lm)0.369防浪墙顶与水面高差h(m)h=h1%+hz+hc2.093设计洪水位情况下的防浪墙顶高程(m)设计洪水位+h183.093表3 校核洪水位情况高程计算内 容计算公式及参数计算结果校核洪水位(m)184有效吹程D(m)3000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V0(m/s)15大坝迎水面前水深H(m)184-13648水库1等按1级建筑物设计安全超高hc(m)查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0.5官厅水库公式(内陆狭谷水库)适用于V020m/s及D20km波高h(m)0.706平均波长Lm(m)7.869累积频率为5%的波高h5%(m)当gD/V02=20250时波高h=h5%0.706波高hm/坝前水深Hmhm/Hm0.015累积频率为1%的波高h1%(m)据h/H及h5%查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 附录表B0.875双曲余切函数cth(x)的x值x=2H/Lm38.307双曲余切函数cth(x)的值cth(x)=(ex+e-x)/(ex-e-x)1波浪中心至水面高差hz(m)hz=(h1%2/Lm)cth(2H/Lm)0.306防浪墙顶与水面高差h(m)h=h1%+hz+hc1.681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防浪墙顶高程(m)校核洪水位+h185.681按校核洪水位计算,则坝顶高程为185.681(m)按设计洪水位计算,则坝顶高程为183.093 (m)经比较取较大指、坝顶高为185.681m。坝高就是185.681-136=49.681(m)。防浪墙高度为1.2m,因此坝顶高程为184.481m。相应坝高位48.481m3.1.3坝顶宽度根据工程经验,坝顶宽度一般可取为最大坝高的8%10%,最小尺寸宜大于23m,本设计拟定为4.5m。3.1.4坝坡面的拟定则下游坡度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下游坝坡可用一个或几个坡度,应根据稳定和应力要求并结合上游坝坡同时选定。下游坝坡宜采用1:0.61:0.8。本设计取下游坡率m = 0.70,满足要求。底宽为 33.937m。图2 初步拟定剖面3.1.5坝基的防渗与排水设施拟定由于防渗的需要,坝基须设置防渗.帷幕和排水孔幕。根据基础廊道的布置要求,灌浆帷幕的中心线位置距离坝上游面0.1倍坝底宽=0.133.937=3.4m初步拟定防渗帷幕及排水孔中心线在坝基面处距离坝踵分别3.4m和4.4m。3.2荷载荷载基本组合有:正常蓄水位情况、设计洪水情况;偶然组合有:校核洪水情况。本设计时只对基本组合设计洪水情况进行计算。经分析研究,参照规范规定,得出各工况荷载组合表如表:表4 荷载组合表荷载组合主要考虑情况荷载作用力附附注自自重静水 压力扬扬压力淤淤沙 压力浪浪压力冰冰压力地地震荷载动水压力其其他基本组合(1)正常蓄水位情况v三三 (2)设计洪水位情况 特殊组合(1)校核洪水情况 (2)地震情况 抗滑稳定的计算截面一般选择在受力较大、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滑动破坏的截面,本设计选择的计算的截面有:坝基面截面。首先进行荷载计算:先计算荷载的标准值,然后,求出荷载作用点对滑动面截面形心的力臂;再求荷载所产生的力矩的标准值。本设计计算的重力坝的主要荷载主要有:自重、静水压力、浪压力、泥沙压力、扬压力,计算时沿坝轴线取1m进行计算。3.2.1自重w沿坝轴线取单位宽度为1米的坝体作为计算对象,浆砌石的容重=23.5KN/m3。图3 重力荷载示意图 3.2.2静水压力静水压力是垂直于作用在上下游坝面的荷载,计算时分解为水平压力P和垂直水压力Q两种。P的计算公式为:(13)式中:垂直水压力Q按水重计算。校核洪水位情况:上游静水: 下游静水: 下游水自重: 图4 水压力示意图2.2.3扬压力扬压力包括渗透压力和浮托力两部分,渗透压力是由上下游水位差H产生的渗流在坝体或坝基面上形成的向下水压力;浮托力是由下游水面产生的向上水压力。坝基设有防渗帷幕和排水孔时,在坝踵处的扬压力作用水头为,坝址处为,,灌浆帷幕的中心线位置距离坝上游面0.1倍坝底宽3.4m,坝基面在正常蓄水位情况下的扬压力为:1833.9379.81=5995.595(KN)0.529.5379.810.25(184-154)=1086.592(KN)4.49.810.25(184-154)=323.73(KN)0.54.49.81(184-154)0.75=485.595(KN)图5 扬压力示意图3.2.4泥沙压力水平泥沙压力(14)式中: 图6 泥沙压力示意图3.2.4波浪压力当时浪压力按深水波计算计算浪压力 (15)表5荷载及力矩计算表组合情况:校核 坝段: 截面:坝底面 序号荷载名称计算式荷载(每m坝长)力臂(m)力矩(kN-m)水平(kN)垂直(kN)+-1坝体重力5126.86614.71775452214594.7042.655387493下游水重1112.45425.367282204上游水压力11301.12161808185泥沙压力1348.8787.33398916下游水压力1589.22695357扬压力5955.5950081086.5922.70929449323.7314.767478110485.59515.500752711浪压力22.79248.306110114239.21812942.512-111546因为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 ,坝踵铅直应力不应出现拉应力, 此课设的基本剖面时0 ,不满足要求,需采取措施。往上游加宽6m,上游坡率n=00.2,坡度取0.2。如拟定的剖面不符合要求,应对剖面进行修改,或采用提高稳定系数的工程措施,再重新进行验算。加宽后的坝体剖面如下图:图7 加宽后的断面3.3基本断面加宽后的荷载计算对比上游坝坡垂直的情况,增加了倾斜段的坝体重力、泥沙重力以及水重坝体重力,扬压力也随之改变。帷幕灌浆孔位置距离坝踵4m,排水孔位置距离坝踵5m。表6 断面加宽后荷载及力矩计算表组合情况:校核 坝段: 截面:坝底面 序号荷载名称计算式荷载(每m坝长)力臂(m)力矩(kN-m)水平(kN)垂直(kN)+-1坝体重力W15126.86611.7185600792W214544.800-0.34450033W3211515.9685337734泥沙重力411.41850276125上游水重1059.4816.9685179786882.917.9685158647下游水重1112-15.769175358上游水压力11301.12161808189泥沙压力1348.8787.333989110下游水压力1589.226953511扬压力7052.07500121285.2453.323427113367.87517.4685642614551.81318.3021009915浪压力28.9148.306139711060.77815993-905993.4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SL 319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规定。重力坝坝体抗滑稳定计算主要核算抗滑动条件,应按抗剪强度公式计算坝基基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 (16)按抗剪断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坝体砼与坝基接触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坝体砼与坝基接触面的抗剪断凝聚力,Pa;坝基接触面截面积,;作用接触面以上的总铅直力,KN;作用接触面以上的总水平力,KN;, 以上计算结果得出,校核洪水满足抗剪强度的要求。3.5基本剖面加宽后的应力分析表7 应力计算表荷载组合主要考虑情况上游坝踵处下游坝趾处yduxu1u2uyddxd1d2d基本组合校核洪水位6012.525120.1257.495122.625741.275518.892363.2251104.50003.6坝基截面处坝体内部应力要求选取坝基水平截面处6个计算点,只计算校核情况,对、分别进行计算;选坐标,作计算简图表明计算点如下:图8 坝体应力计算简图计算水平截面(截面)上垂直正应力、列分布表达式:(17)、用上、下游边缘处、的边界条件定系数、,列出方程式;、列表计算各计算点的值:表8 y计算表计算点编号012345坐标x=0.0 8.0 16.0 24.0 32.0 40.0 y(KN/m2)741.3 605.0 468.8 332.5 196.3 60.0 a=741.275b=-17.03188、画出截面分布图图9 分布图计算水平截面(截面)上剪应力、列分布表达式:(18)、用上、下游边缘处、的边界条件定系数、,列出方程式;(19-21)、列表计算各计算点的值表9 值计算表计算点编号012345坐标x=0.08.016.024.032.040.0 (KN/m2)518.9117.7-133.3-234.1-184.814.7 a1=518.892b1=-59.53311c1=1.173197、画出截面分布图:图10 分布图:计算水平截面(截面)上水平正应力、列分布表达式:(22)、用上、下游边缘处、的边界条件定系数、,列出方程式;(23) (24)、列表计算各计算点的值:表10 x计算表计算点编号012345坐标x=0.0 8.0 16.0 24.0 32.0 40.0 x(KN/m2)363.2 314.5 265.8 217.1 168.4 119.7 a2=363.225b2=-6.087212c2=0d2=、画出截面分布图图11 分布图计算各点主应力、=(25)、将各点的、代入公式计算、,将计算成果列表如下;表11 1.2计算表计算点编号012345坐标x=0.0 8.0 16.0 24.0 32.0 40.0 x(KN/m2)363.2 314.5 265.8 217.1 168.4 119.7 y(KN/m2)741.3 605.0 468.8 332.5 196.3 60.0 (KN/m2)518.9 117.7 -133.3 -234.1 -184.8 14.7 1(KN/m2)1104.5 646.7 534.8 516.0 367.7 123.2 2(KN/m2)0.0 272.8 199.8 33.7 -3.0 56.6 、计算主应力方向从铅直线到主应力的夹角,即(26)将值列表计算如下:表12 计算表计算点编号012345坐标x=0.0 8.0 16.0 24.0 32.0 40.0 2 (KN/m2)1037.8 235.4 -266.6 -468.3 -369.6 29.4 y-x(KN/m2)378.1 290.5 202.9 115.4 27.8 -59.7 2t/(-y+x)-2.7 -0.8 1.3 4.1 13.3 0.5 2-70.0 -39.0 52.7 76.2 85.7 26.2 -35.0 -19.5 26.4 38.1 42.8 13.1 、绘制各点主应力图,以矢量表示其大小和方向,用方格纸。大坝比例尺约为1:500,应力比例尺自选,主应力图附于说明书中。图12主应力图计算主剪应力:,所在平面与主应力面成45。表13 主剪应力max计算表计算点编号012345坐标x=0.0 8.0 16.0 24.0 32.0 40.0 max (KN/m2)552.2 187.0 167.5 241.1 185.3 33.3 3.7 各工况下坝体的抗滑稳定分析(电算)3.7.1 抗滑稳定基本资料 重力坝建筑物级别:级 安全类别: 坝基截面高程136.000m 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 h0.10g,计地震作用。 地震动态分布系数采用拟静力法计算。 上游地震动水压力折减角 84.300 下游地震动水压力折减角 55.000 重力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浆砌石重度 Rc 23.5kN/m3 水重度 Rw 9.81kN/m3 淤沙浮重度 Rs 8.5kN/m3 淤沙内摩檫角 12.000 扬压力图形折减点离上游面距离 Lo5.000m 扬压力图形折减系数 0.250 表14 工 况 表 I设计状况地震上游水位下游水位淤沙高程平均波长波高 h1% 1正常蓄水不计 179.000 151.000 158.000 8.918 1.024 2设计洪水不计 181.000 152.000 158.000 8.918 1.024 3校核洪水不计 184.000 154.000 158.000 8.918 1.024 4地震情况计及 179.000 154.000 158.000 8.918 0.875 3.7.2 各工况下的抗滑稳定计算 抗剪断安全系数公式: K1(fWcA)P(27) 式中: 基岩抗剪断摩檫系数 f1.150 基岩凝聚力 c0.650MPa 坝基单宽截面积 A39.937m2坝基上、下游面垂直正应力公式: yWT6MT2 (28) 式中: 坝基截面长 T39.937m表15 计 算 成 果 汇 总 表名称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考虑地震情况上游水位179181184179下游水位151152154151淤沙高程158158158158地震情况不计不计不计计入垂直力-1.67E+04-1.64E+04-1.60E+04-1.67E+04水平力9.36E+031.01E+041.11E+041.04E+04力矩-4.29E+04-6.10E+04-9.06E+04-6.33E+04抗剪断安全系数2.2294.4574.0004.352上游面y-0.257-0.182-0.06-0.18下游面y-0.579-0.641-0.741-0.6563.7.4 手算与电算的复核表16 手算与电算应力复核复核荷载组合考虑情况上游坝踵下游坝趾yuuxu1u2uyddxd1d2d手算校核洪水位60.0 12.5 120.1 57.5 122.6 741.3 518.9 363.2 1105.5 0.0 电算校核洪水位65131206812073651536110970表17 手算与电算稳定复核荷载组合选用参数(f、c)计算式KSL25-2006规定K结论校核工况(手算)1.150.65K1(fWcA)P4.012.5满足要求校核工况(电算)1.150.65K1(fWcA)P42.5与手算结果相近第四章 细部构造4.1坝面防渗面板在坝体迎水面浇筑一道防渗面板是大中型浆砌石重力坝广泛采用的一种防渗措施。面板的底部厚度宜取坝体承受的最大水头的1/301/60,为便于施工,顶厚不应小于0.3m。本工程取顶底部厚度1.0m,顶部厚度1.0m。根据SL25-2006浆砌石重力坝设计规范,混凝土抗渗等级为W6。面板内需要布置温度钢筋,以防裂缝。为了将面板与砌体牢固地连在一起,在砌体内预埋钢筋,并把锚筋与面板内的钢筋网连接起来。面板需嵌入基岩12m,并与地基防渗帷幕连成整体。面板沿坝轴线方向设伸缩缝,间距1020m,缝宽约1.0cm,缝间设止水。4.2 坝体排水为了减少渗水对坝体的影响,在靠近坝体的上游面设置排水管。排水管至上有的距离一般不小于坝前水深的1/101/12,且不小于2m。排水管多用预制的混凝土管,间距23m,内径为1525cm。管径不宜过小,否则易被堵塞。本工程取排水管中心线距上游面的距离为7m,采用预制多孔混凝土管,内径取15cm,坝体孔距为3m,坝基孔距为3m。4.3 廊道系统为了进行帷幕灌浆,排泄渗漏积水,安装观测仪器,检查维修坝体等需要,应在坝内设置各种廊道。廊道内必须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以及适宜的通风和足够的照明设备。坝内设纵向(沿坝轴线)和横向(垂直于坝轴线)廊道,纵向廊道按高程分层设置。4.3.1坝基灌浆廊道帷幕灌浆需要在坝体浇筑到一定高度后进行,以便利用混凝土压重提高灌浆压力,保证灌浆质量。一般要求廊道的上游侧距上游坝面不得小于作用水头的0.050.1,且不得小于45m,廊道底距基岩面,最好不小于廊道底宽的1.5倍,以免被灌浆压力掀动开裂,本设计取4.5m,廊道尺寸为高3.5m,宽3m。图13 灌浆廊道示意图4.3.2检查和坝体排水廊道为了检查、观测和排除坝体渗水,还应在靠近坝体上游面沿高度每隔1530m设置检查和排水廊道,其断面采用城门洞形,最小宽度1.2m,最小高度为2.2m,至上游面的距离应不小于0.050.07倍水头,且不小于3m,上右侧设置排水沟。 本设计中,该廊道沿高度每隔15m设置,在高程151m和16m处,宽度为1.5m,高度为2.2m,距离上游面4m,右侧设置排水沟。图14 检查和坝体排水廊道示意图4.4横缝、止水、排水浆砌石重力坝的混凝土防渗面板应设伸缩缝,缝距宜取1015m。如果坝体设横缝,混凝土面板和心墙的分缝应与坝体横缝按一定间距协调一致。混凝土防渗面板和心墙的伸缩缝应设置可靠止水。高坝的混凝土防渗面板应设置两道止水片,中低坝的止水可适当简化。止水材料可采用紫铜片、塑料止水带、橡胶止水带等,应结合工作水头、气候条件、施工等因素合理使用。横缝止水宜埋入基岩3050cm,必要时插锚筋以保证混凝土与基岩的结合。陡坡段坝体与基岩的接触面止水,可采用接触灌浆、设置止水片等方法。4.5坝顶防浪墙宜采用与坝体连成整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墙身有足够的厚度以抵抗波浪及漂浮物的冲击,墙身高度取1.2m,厚度0.5m。在坝体横缝处应设伸缩缝,并设止水,坝顶下游侧设置栏杆。图15 坝顶结构示意图第五章 地基处理5.1地基的开挖和清理实体重力坝要求地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地基的应力要求:应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匀性,以满足坝基抗滑稳定和减少不均匀沉陷的要求:应具有足够的不透水性,以满足坝基渗透稳定和减少渗漏的要求:应具有足够的抗侵蚀和抗风化的能力,以满足建筑物的耐久性要求。但天然地基很复杂,必须通过适当处理,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常有的坝基处理措施包括开挖,清基,灌浆设置排水及对有缺陷地基的处理。坝基开挖的基坑轮廓应尽量平顺,避免高差过分悬殊的突变以免应力集中造成坝体裂缝。5.2坝基的防渗处理为了减少坝底的渗透压力,防止渗透破坏和减少漏水,坝基及两岸均应进行防渗处理。最常用的防渗方法是进行帷幕灌浆,即在坝踵附近钻孔,进行深层高压灌水泥浆,充填岩基裂缝等渗水通道,形成一道垂直的防渗帷幕。经过论证,也可以采用混凝土齿墙,防渗墙或水平防渗铺盖等措施。帷幕灌浆应由河床向两岸延伸一定距离与两岸相对不透水层衔接起来,形成一道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完整防渗帷幕。当两岸相对不透水层较深时,可将帷幕深入原地下水位线与最高库水位交点以内。帷幕灌浆的压力,应在不破坏岩体的原则下,尽量使用较高的压力,以使浆液能压入岩石中大小缝隙内,保证帷幕的不透水性。具体压力的大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本工程为中坝,设置一排帷幕灌浆孔。钻孔方向为铅直,灌浆深度为20m,孔距取3m。灌浆压力一般应通过实验确定,通常在帷幕表层段不宜小于11.5倍坝前净水头,可取0.6MPa在孔底段不宜小于23倍坝前净水头,但应以不破坏岩体为原则,可取1.2MPa。设一排排水孔,布置在纵向灌浆廊道内,孔距取3m,孔径取200mm,孔深取10m,并与帷幕成10夹角。图16 防渗帷幕总结经过一个星期的忙碌,本次课程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本科生的课程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甚者还有错误,望老师见谅。这次设计让我了解到要把书上的知识利用到工程设计实际,真的不是件简单的事,让我知道以后所面对的困难。另外,感谢校方给予我这样一次机会,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个课程设计,并在这个过程当中,给予我们计算机房的使用,使我们在这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能够将学到的只是应用到实践中,增强了我们实践操作和动手应用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参考文献1、 林继镛主编.水工建筑物. 第5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319-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5-2006浆砌石坝设计规范.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划分及洪水标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