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校级重点学科材料.doc_第1页
金融学校级重点学科材料.doc_第2页
金融学校级重点学科材料.doc_第3页
金融学校级重点学科材料.doc_第4页
金融学校级重点学科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学校级重点学科材料一、学科简介我校金融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悠久,部分金融类课程一直是我院大部分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从1997年和成功集团尝试校企联合办学,开始招收投资经济方向(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以来,已经成功培养了5届本科毕业生,金融学专业的方向也从单一的投资经济方向增加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等三个方向,2007年更是成功分设了保险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发展成熟为学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金融学学科在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投资与理财、区域金融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一定研究特色。学科组成员由15人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及以下职称8人;博士及博士生10人,硕士5人;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均比较合理。此外,还有多名双师型、三师型教师。金融学学科工作条件较好。除了共享学校图书馆4万多册专业图书、100多种专业期刊、1500多部电子图书等图书资源和龙语财经信息系统、中国知网期刊和学位论文数据库等10多套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外,还专设资料室,拥有藏书4000多册,专业报刊杂志80多种,金融投资模拟实验室和十多个实践教学基地。金融学学科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目前在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多项,出版了国有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论等多本专著,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数十篇。金融学学科积极与外界进行密切的学术交流,鼓励学科组成员“走出去”,同时,也“请进来”校外知名专业人士。近年来,学科组成员分别参加了中国金融学年会、全国价格学会通货膨胀研讨会、湖南省民营经济研讨会、全国金融学科建设研讨会、教育部金融学课程骨干教师研讨班等多种学术会议。学科组15名成员中有5名教师参加或负责过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工商银行、世纪证券、申银万国、华安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讲座或培训;学校及学科组分别邀请了中国证监会监管办童道驰副主任、美国Georgia Tech大学邓世杰教授、湖南大学彭建刚教授、泰阳证券首席分析师刘辉博士等知名人士来校开设专业研讨。二、学术队伍序号部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任教课程学历学位最后毕业时间职称毕业学校1财政金融学院刘赛红女1966.1货币银行学研究生在读博士2005.12教授湖南大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外汇经营管理2财政金融学院杨彩林女1965.09证券投资学、证券交易实务、研究生硕士2007.12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3财政金融学院曾之明女1969.12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研究生在读博士2002.6副教授湖南大学4财政金融学院蔡四平男1970.1货币银行学、研究生博士1997.6副教授中南大学中央银行学5财政金融学院颜伟男1966.9国际金融、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研究生在读博士2000.6副教授湖南大学6财政金融学院袁立华男1969.1证券投资学、研究生硕士2006.6副教授湖南大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7财政金融学院王小翠女1974.4证券投资学、研究生硕士2000.6讲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证券投资分析8经贸学院刘汉中男1969.11计量经济学研究生在读博士2002.6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9财政金融学院王韧女1977.1保险学、研究生在读博士2007.6讲师北京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10财政金融学院管敏女1977.1货币银行学研究生硕士2007.6讲师湖南大学金融电子化11财政金融学院陈修谦男1979.8货币银行学研究生在读博士2004.6讲师长沙理工金融工程12财政金融学院杨波男1977.1中央银行学、国际银行业研究生硕士2006.6助教中南大学13财政金融学院李莉女1979.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生硕士2006.6助教湖南大学国际金融14财政金融学院杨柳女1981.2投资学研究生硕士2006.6助教中南大学金融风险管理15财政金融学院张崎女1980.2货币银行学研究生硕士2006.6助教中南大学风险投资 三、研究方向学术队伍情况(不含外聘) 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15人院士 0人正高职称 1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10人具有博士学位 1人 具有硕士学位 14人学 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刘赛红方向一带头人:刘赛红方向二带头人:杨彩林方向三带头人:曾之明方向四带头人: 方向五带头人: 研究方向名称:商业银行管理与创新从事本研究方向的人员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姓名教授人数副教授人 数博士学位获 得 者人 数刘赛红蔡四平111目前,本方向人员所做工作的主要内容、特色和可能取得的突破以及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主要内容:本方向人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组织的改革与创新发展,以及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体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团队围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重要和前沿方向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包括商业银行营销、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国际银行业务、电子银行、银行制度等等,主持了10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形成了以刘赛红教授的国有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科研成果,目前还有蔡四平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7CJY062)等一系列在研项目,为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特色和可能取得的突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和我省及我国银行业的崛起,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领域的研究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拟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研究:(1)以商业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村金融组织,重点探讨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良性发展及其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2)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领域,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估、商业组织制度与管理创新、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地方金融功能的强化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例如,在绩效评价方面,我们拟将从银行类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作用角度进行延伸,从外部效益的视角对银行绩效进行评价指标的重构,并对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检验。(3)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研究,如运用VaR等方法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4)从金融生态优化角度探讨农村金融体系优化与村镇银行创新发展等。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刘赛红,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理财规划师,湖南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保险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财政学会理事,湖南商业经济学会理事,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特聘培训专家、评审专家,湖南省财政厅特聘金融评标专家。主持了10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主要有:省社科规划项目扩大农村内需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新形势下政府采购市场的健全与完善研究、加快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研究(在研);省科技厅项目科教兴湘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政府采购的功能研究、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及其风险监控研究、湖南民营科技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湖南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省教育厅教研教改课题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在研),长沙市“十一五”规划课题长沙市经济增长与投资需求的相关分析等;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三等奖论文一篇,获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一项;著有国有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论,并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研究方向名称:投资与理财从事本研究方向的人员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姓名教授人数副教授人 数博士学位获 得 者人 数杨彩林袁立华王小翠030目前,本方向人员所做工作的主要内容、特色和可能取得的突破以及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1)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研究;(2)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研究;(3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研究;(4 )证券投资方法与技巧研究;(5)理财规划师的基本专业知识理论体系及其理财规划方案设计研究.特色和可能取得的突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不仅具有多名常年从事证券投资理论教学和实务操作的专业教师,还有理财规划师、证券投资分析师、保险师等双师型人才4名,三师型人才2名,具有学术队伍力量强大的优势和特点。在投资与理财方面研究特色和可能取得的突破:(1 )本方向理论研究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力争研究成果能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2) 本方向的研究紧密联系理财市场的现实需要, 理财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得较为成熟,理财规划师是非常重要的职业,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财富的增加,理财观念的更新,投资与理财方面的研究将具有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将更加有助于我院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在理财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完善和发展投资与理财相关理论,在理财规划和投资理财方面能更加敏锐、准确地把握我国投资理财市场的变化情况,形成完善的理财理论;(3 ) 本方向研究紧密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需要,随着我国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证券投资越来越成为中国居民重要的投资方式,本方向研究成果力争为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提供有益的指南.学术方向带头人简介:杨彩林,湖南省金融学会会员,湖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员,多年来主要从事证券投资学、证券交易实务、证券模拟实习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教学效果优良。主要研究方向是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近5年围绕研究方向共计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CSSCI 2篇,(我国券商整体亏损:原因及应对措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4,中国股市诚信建设:思考与对策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06)国家级核心论文4篇(含人大复印资料1篇,内忧外患:我国证券公司应如何应对投资与证券2003.04)一般核心论文5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6项,参加院级教改课题4项。研究方向名称:区域金融从事本研究方向的人员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姓名教授人数副教授人 数博士学位获 得 者人 数曾之明颜伟020目前,本方向人员所做工作的主要内容、特色和可能取得的突破以及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主要内容:区域金融研究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区域金融国际合作、区域金融体系建设、区域金融投资环境优化、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金融安全监管与调控。作为一所地方商科高等院校,围绕“地方金融”进行的人才教育与培养是我校的主题和特色。以此为基点,重点建设“区域金融”学科与课程,“地方金融与经济结合”成为我校金融学教育的办学定位和特色。金融学理论精深,现实性和应用性极强。然而在该领域仍存在一些学术研究的难点和盲点,如区域金融国际合作、区域金融中心打造、区域金融市场构建、区域金融投资环境优化、区域金融安全监管与调控等诸多实践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我们区域金融方向的上述教学与研究任务要求,充分地体现着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具有的重大社会现实意义,也是该方向的前沿热点之所在。特色和可能取得的突破:(1)开放创新,拓宽区域金融研究的新视野。传统角度大多认为区域金融的功能在于界定区域金融版块、比较区域金融差异,实施区域金融政策、规范区域金融行为。我们的研究即以“开放视角、突出区域金融差异、完善区域金融体系、推进区域金融国际合作,共创金融经济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在国内国际的区域金融研究上具有创新性。由此积聚了一系列优秀论文和著作、教材,力争在把握前沿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自身的学科实力。(2)围绕市场,创设金融经济结合的教学研究新框架。金融全球化、体制市场化,这对金融经济的理论建设、制度完善,提出了全新要求。区域金融的教学研究即以研究区域金融国际合作、区域金融体系建设、区域金融投资环境优化、区域金融安全监管与调控等为内容;重点关注区域金融的差异性、区域金融资金流动、区域金融政策体系和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等问题。并把国际金融与地方金融等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充分体现其开放性和实用性。(3)沟通实践,构筑地方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平台。区域金融的差异性、实践性、技术性是本身独具的特色和优势。培养现代金融人才,除了在基本理论上有所创新外,更为重要的手段是强化实践。我们在多年本科金融学教育的基础上,由于重视实践,建立有高标准的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建立有校外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管理机构、企业公司、金融中介公司等多种实践基地,有效地实现理论到实践和实践到理论的互动性研究,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确保其应用性。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曾之明副教授,湖南省城市经济学会理事。湖南省金融学会会员,湖南商业经济学会会员,理财规划师,湖南省财政厅特聘评标专家,湖南省劳动社会保障厅高级考评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金融理论与实务,近年来主要从事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在金融学专业中带头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曾之明副教授近年共计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国家级论文3篇,核心论文8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级课题3项,参加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国家级论文奖1项,主持和参加院级教研教改课题5项。四、学科研究科研项目序号姓名项目名称项目来源立项起止时间经费(万元)本人承担工作1 刘赛红加快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研究省社科规划办2007.11-2008.1116主持2 刘赛红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湖南省教育厅2007.52009.5075主持3 刘赛红政府采购的功能研究省科技厅(软科学)2002.82003.51主持4 刘赛红扩大农村内需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省社科规划办 2002.8-2003.80.5主持5 刘赛红湖南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省社科联、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2002.4-2003.20.2主持6 刘赛红长沙市经济增长与投资需求的相关分析长沙市“十一五”规划课题2004.8-2005.53主持7 刘赛红新形势下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健全与完善省社科规划办2003.11-2005.120.8主持9 刘赛红湖南民营科技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省科技厅(软科学)2003.8-2006.15主持10 刘赛红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及其风险监控研究省科技厅(软科学)2001.92002.60.5主持11 蔡四平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07.52008.514主持12蔡四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及其治理省社科基金2006.10-2007.505主持13 曾之明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湖南省教育厅2004.62005.60.5主持14 曾之明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改革研究中南大学2005.9-2006.9主持15王韧湖南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省社科基金2007.11-2008.90.5主持16杨彩林湖南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研究湖南省教育厅2005.6-2008.505主持专著与部分论文序号姓名名称出版社或刊物名称出版时间合(独)写 1刘赛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论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4独 2蔡四平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基于功能视角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5独 3 刘赛红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系统工程 2003.4独 4刘赛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有关问题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4独 5刘赛红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求索2004.4独 6刘赛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走向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系统工程 2004.5独 7刘赛红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思考商业时代(理论版)2004.17独 8刘赛红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外部环境与现实选择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原名金融管理科学)2003.4独 9刘赛红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行为金融解释及实证系统工程 2006.12独 10刘赛红激活民间资本 发展民间金融湖南社会科学2003.1独 11刘赛红如何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中心企业家天地2003.3独12 王小翠关于证券经纪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江苏商论2004.2独13 王小翠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与 创新商业时代2006.9独14 王小翠中国证券市场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剖析集团经济研究2007.8独15 王小翠对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与市场稳定关系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7.11独16 王小翠对我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探讨中国市场2007.9独17 王小翠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发展中的障碍与对策中国市场2007.11独18 王小翠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的思考推动新型工业化,促进湖南经济发展论文集2007.9独19 王韧偿付能力监管中准备金额度计算模型的分析系统工程2004.8独20 王韧我国煤矿企业实行强制商业保险的障碍及对策中国煤炭2007.9独21 袁立华上市公司项目投资重大失误的原因与对策商业时代2005.5独22 袁立华民营企业:风险投资应有的市场定位金融与经济2005.6独23 袁立华我国农户资金的供求分析江苏商论2005.6独24 袁立华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激活企业融资渠道商场现代化2006.12独25 杨彩林我国券商整体亏损:原因及应对措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独26 杨彩林我国企业重股轻债的融资行为分析事业财会2006.03第一作者27 杨彩林我国券商传统盈利模式及其重构江苏商论2006.04独28 杨彩林关于我国券商经纪业务转型的思考商业时代2006.09独29 杨彩林中国股市诚信建设:思考与对策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06独30 陈修谦基于信息渠道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04第一作者31 刘汉中沪深股市一般误差分布(GED)下的VaR计算管理工程学报2003.01第一作者32 曾之明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4独33 曾之明规范我国票据贴现市场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3.4独34 曾之明FDI流入我国东部地区的效应及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12独35 曾之明信用需要”三驾齐驱”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3.1独36 曾之明开放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制度抉择商业时代2007.6独37 曾之明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探析湖南商学院报2004.2全国物价研讨会二等奖38 蔡四平“虹吸”现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求索2004.12独39 蔡四平国有金融资产产权现状分析与交易微观平台构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12第一40 蔡四平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研究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4第一41 蔡四平基于区域经济差异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模式选择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1独42 蔡四平国有金融资产产权现状分析与交易微观平台构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6.3独43 蔡四平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 to the Western Regional Economy under the Economic Structure Condition of the GeographyDual Economy, China-USA Business Review2006.6第一44 蔡四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第一45 蔡四平论地理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西部经济的金融支持经济地理2006.2第一46 蔡四平利益博弈: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逻辑依据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1独47 颜伟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商业经济2006.1独48 颜伟对“股权分置”的全面思考商场现代化2005.9独49 颜伟现行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顺差与通货膨胀经济导刊2007.12第一50 杨波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内涵研究西华大学学报2007.6独五、获奖成果学科2003年以来获得的重要科研奖励序号项 目 名 称完成人获奖时间获奖等级1政府采购的功能研究刘赛红2004.6湖南省第六届优秀社科成果四等奖2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刘赛红2003.1中国企业管理与系统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3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探析曾之明2004.1中国价格协会防止通货膨胀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4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及创新研究蔡四平2004.11湖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论文三等奖5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蔡四平2008.3湖南省第七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6我国商科高等教育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蔡四平2005.1获湖南省高等学校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7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蔡四平2005.12全省统战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8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的思考王小翠2007.12湖南科技论坛序号所在班级学生姓名成果发表刊物或获奖赛事获奖等级成果名称成果形式1金融0402陈宇第七届百篇论文大赛院级三等奖论农业保障制度的变革与发展方向论文2金融0402陈宇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立项院级二等奖关于完善粮食直接补贴的研究报告课题3金融0401傅志远第七届百篇论文大赛院级二等奖中西餐饮融合过程中中国传统餐饮的反思与建议论文5金融0407李晓拓投资与理财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分析与思考论文6金融0403洪帅君科学教育家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论文7金融0403罗景林科学教育家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现状及改革论文8金融0406周华梁大陆桥视野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创新论文9金融0406周华梁武汉培训学院学报我国股票型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羊群行为研究论文10金融0403陈翔科学教育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论文11金融0403王双喜科学教育家对目前家庭理财中投资风险的探讨论文12金融0501邓勇、张骥、吕静、李丽姣、吴春凤湖南商学院第四届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电脑保捷科技服务公司创业计划13金融0501邓 勇湖南商学院第五届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大学生就业服务公司创业计划14金融0501邓 勇湖南商学院第五届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碧然环保连锁药妆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15金融0502李妍湖南商学院第五届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大学生就业服务公司创业计划16金融0502秦怡靖湖南商学院第四届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思乐奇益智儿童房装饰有限公司创业计划17金融0502秦还湖南商学院第五届创业计划大赛最佳创意奖创业计划18金融0601陈巍全国挑战杯课题立项二等奖创业计划19金融0601马渊 巢波 曾海凤湖南商学院第五届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Help Go侃价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20金融0602吴楚湖南商学院第五届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惟宠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21金融0602蒋宇翔 崔若蒙湖南商学院课题立项长沙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及建议课题立项22金融0602李彦妮 蒋金玉湖南省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二等奖长株潭城市商业服务与扩大就业问题调查报告六、条件建设可用于本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的专业实验室情况实验室名称实验室归属实验室面积实验室人员配备(人)设备(台、件)(m2)合 计万元以上金融模拟实验室学院5415025税务模拟实验室学院5415025国贸模拟实验室学院5415030可用于本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实验室情况教学实验室名称教学设备(台、件)开发及应用的主要教学合 计万元以上软件名称及使用情况金融模拟实验室5025证券模拟实习软件、银行模拟实习软件七、人才培养我院坚持以人为本,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采取了“培、引、聘”相结合的学科队伍建设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2007年12月,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学科有专任教师18人,全都获得了硕士以上学位,并在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投资与理财、区域金融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一定研究特色。学科组成员由15人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及以下职称8人;博士及博士生10人,硕士5人;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均比较合理。此外,还有多名双师型、三师型教师。八、学术交流2003年以来本学科组成员参与的主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术会议名称举办时间参 加 人 数总 人 数海外人员参加人数全国价格学会通货膨胀研讨会2003年8月100人全国金融学科建设研讨会2003年4月60人全国高校双语教学骨干教师研讨班2004年3月200人全国金融学首届年会2004年11月500人教育部金融学课程骨干教师研讨班2005年7月150人湖南省民营经济研讨会2006年11月150人高教社双语教学研讨会2007年11月150中央财经大学举办的金融学年会2007年10月400人中国保险学会年会2007年10月100人湖南省保险学会年会2008年3月100人九、建设规划总体建设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为目标,突出我校 “商科” 特色和地方院校办学特点,充分发挥金融学学科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我校金融学学科建设既要符合“中部崛起”区域发展战略、长株潭金融中心的构建、湖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建设湖南现代农业对区域性金融人才培养的需求,又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科研究和教学基础设施,资源条件,通过建设期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力争使我院金融学科成为省内一流、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学科,同时使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在3年内达到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能力。1、认真组织国家级课题的申报,争取在建设期申报成功2个国家级课题。积极申报部级、省级、市级各类课题,到2009年达到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年均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全体研究人员每年人均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CSSCI论文至少一篇。2、继续做好本科生的教育,通过金融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强化地方经济发展、行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多途径筹措研究经费,扩大研究领域,形成研究规模,壮大研究队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使本学科成为省内一流重点学科。3、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形成学术梯队,催生有特色、高水平研究成果。鼓励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课题研究,促进学科专业交融与发展。力争在2010年使金融学重点学科成为省内内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学科,同时使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达到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能力。最终的目标是将金融学在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和通过硕士点的批准验收。主要建设措施及预期成效一是加大组织保障力度。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建设,发挥科研骨干的带头作用;建设一支务实高效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加大对博士层次的培养力度,不断优化教师的学历结构。切实组合好以现有在岗专任教师队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