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重力坝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重力坝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重力坝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重力坝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力坝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1某水电站重力坝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作者:刘欣 欧阳喜川 冯彦中 王坤 周黎 指导教师:伍迪(2010级水利水电工程)摘 要:本次设计为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通过设计修建水库以解决当地城镇用水及灌溉用水问题,同时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设计的主要准备工作包括径流资料分析,水文气象资料分析,岩层状况分析以及重力坝的施工组织条件分析。本设计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方案,重力坝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坝体的设计,坝型的选择,挡水坝段的设计,溢流坝段的设计,坝体细部构造与坝基处理。重力坝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导流,主体工程施工,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布置,资源需求量计算以及主要技术供应。本次设计中,重力坝最大坝高108米,坝底宽87米,坝顶宽11米,溢流坝段宽10米,土石方开挖量96万方,混凝土浇筑量68.5万方。关键词:碾压重力坝 荷载计算 应力分析 施工组织设计Gravity Dam Design of the Hydropower S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Author:LIU Xin OUYANG Xi-chuan FENG Yan-zhong WANG Kun ZHOU LiSupervisor:WU Di(Hyd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Major of 2010s)Abstract: The design is about the concrete gravity da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Through this design, the problem of local urban water and the irrigation water are solved, and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improved as well as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The mainly preparation of the design include runoff hydrologic meteorological data analysis, rock condition analysis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 analysis of gravity dam roller .The rolled concrete gravity dam scheme was adopted in this design.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gravity dam design include the design of the dam body, the selection of dam type, the dam section, the design of the computation, the dam detail structure 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am foundation of gravity dam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include the construction diversion,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the construction layout, the resources demand calculation ant the main technology supply. The main design parameters are that the maximum dam height is 108 meters, the dam bottom width is 87 meters, the top wide is 11 meters, the overflow dam wide 10 meters, the conditions excavated volume is 960000m3, and the concrete amount is 685,000m3.Key Words:RCC Gravity dam Load calculation Stress analysis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1 基本资料1.1 工程概况拟建的夕昌水库位于青海省循化县东南部的清水河左岸支流夕昌沟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端,黄河由西向东横贯县境北部。县域东西长68km,南北宽57km,总面积2100km2。东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临夏县接壤,南临甘肃省夏河县和青海省同仁县,西靠尖扎县。北同化隆回族自治县为邻,东北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相连,其地理位置图如图1所示。图1 工程地理位置图 夕昌水库的修建有利于改善该流域的灌溉及人畜饮水现状,可以促进当地农业的较快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可以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所以,修建夕昌水库水库具有特殊的社会效益。夕昌水库综合利用功能有,三乡农业灌溉(含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三乡林业灌溉、三乡人畜饮水、生态用水兼顾防洪等功能。其功能主次顺序即为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河道内生态用水防洪。1.2 工程规模夕昌水库担负多项综合利用任务,其要达到的效益目标为:解决2020年设计水平年的城镇供水、人畜饮水问题。彻底改善项目控制区内的原水浇地(30113.5亩)的用水问题,解决项目区旱变水(17982.2亩)的灌溉用水问题,根据水量情况新增部分耕地500亩和林地4000亩,总计效益面积52595.7亩。其中设计水平年农业万灌溉用水量为1724.70万每年,城镇与农村人畜饮水量为135.48万每年,河道内生态用水量为360.00万每年,合计2220.20每年。 基本的工程参数特征表见下表1:表1 基本的工程参数特征表序号项目数值单位1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29.5 2多年平均径流量2373.09 350%的年径流量2311 4下游河道防洪标准洪峰流量(P=5%)67 5下游河道防洪标准洪量(P=5%)156.48 6设计洪峰流量(P=1%)159 7设计洪量(P=1%)320.93 8校核洪峰流量(P=0.1%)365 9校核洪量(P=0.1%)559.34 10悬移质输沙量3.65 11推移质输沙量0.73 12死库容107 13死水位2900 14兴利库容834.87 15正常蓄水位2941.85 16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941.87 17回水长度2.89 18溢流坝宽度10 19设计洪水位2944.8 20滞库库容99.4 21设计洪水位以下库容1041.27 22设计洪水位时回水长度2.97 23校核洪水位2947.02 24调洪库容179.89 续表1-125校核洪水位以下库容(总库容)1121.76 26校核洪水位时回水长度3.03 27河床高程2857.89 28C25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11.91.3 气象水文资料1.3.1 流域概况 拟建的夕昌水库位于青海省循化县东南部的清水河左岸支流夕昌沟上。清水河(又称清水沟、起台沟)是循化县境内除黄河干流以外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循化县境东南隅达里加山的达力加错天池以西约1km 的砾石地,海拔为4155m,自南向北流经循化县的刚察乡、白庄乡、道帏乡、清水乡,在县城积石镇以东约7km 处的清水乡境内从右岸汇入黄河,干流全长50.5km,流域面积689km2,天然落差达2319m,河道比降37.4。 清水河流域属典型的黄土低山丘陵山区,上游地区由于受气候的影响,降水较丰沛,植被良好;中下游地区,沟壑纵横,农业生产较发达,是循化县的重要农业区之一。清水河流域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在。水土流失主要以暴雨作用下产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形式存在。1.3.2 气象 清水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有冷暧季和干温季之分,春季冷暧多变,干旱风大,在回暧升温中常遇剧烈降温现象;夏季凉爽,降雨较多,雨热同季;秋季较短暂,气温骤降,逐日平均气温下降可达47;冬季漫长,干旱寒冷。 根据循化县气象站19592006 年气象要素统计,坝址多年平均气温8.0;极端最高气温达32.0,极端最低气温-25,多年平均冻土深度为150cm,无霜期约150 天;多年平均风速3.6m/s,主导风向为东南风,50 年重现期最大风速达20m/s;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264.9mm,年内分配不均,一般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的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6.2%、63.5%、19.9%、0.4%。1.3.3 径流与洪水水文分析主要参照清水河水文站、同仁站和隆务河口站的资料按无资料地区进行计算,径流分析成果和洪水分析成果见表2与表3,夕昌水库不同频率设计洪水过程线如表4。表2 夕昌水库坝址处年径流计算成果表频率P(%)1015202530507075808590年径流32543057290627812671231119851897180316981571表3 夕昌水库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表频率P(%)0.050.10.20.330.5123.33510452365308256218159112856742T(h)3.63.844.24.34.75.15.55.86.5表4 夕昌水库不同频率设计洪水过程线概化过程不同频率设计洪水P=0.05%P=0.1%P=0.2%P=0.33%P=0.5%P=1%P=2%P=3.3%tQtQtQtQtQtQtQtQ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513.0 0.5 58.8 0.5 47.5 0.5 40.0 0.5 33.3 0.6 28.3 0.6 20.7 0.7 14.6 0.711.11035.0 0.9 158.2 1.0 127.8 1.0 107.8 1.1 89.6 1.1 76.3 1.2 55.7 1.3 39.2 1.429.81566.0 1.4 298.3 1.5 240.9 1.5 203.3 1.6 169.0 1.7 143.9 1.8 104.9 2.0 73.9 2.156.12091.5 1.9 413.6 2.0 334.0 2.0 281.8 2.1 234.2 2.2 199.5 2.4 145.5 2.6 102.5 2.877.822100.0 2.0 452.0 2.2 365.0 2.2 308.0 2.4 256.0 2.4 218.0 2.6 159.0 2.9 112.0 3.1852595.5 2.3 431.7 2.5 348.6 2.6 294.1 2.7 244.5 2.8 208.2 3.0 151.8 3.3 107.0 3.581.23087.5 2.8 395.5 2.9 319.4 3.1 269.5 3.2 224.0 3.3 190.8 3.6 139.1 4.0 98.0 4.274.44072.5 3.7 327.7 3.9 264.6 4.1 223.3 4.3 185.6 4.4 258.1 4.8 115.3 5.3 81.2 5.661.65056.0 4.7 253.1 4.9 204.4 5.1 172.5 5.4 143.4 5.6 122.1 6.0 89.0 6.6 62.7 7.147.66040.5 5.6 183.1 5.9 147.8 6.1 124.7 6.4 103.7 6.7 88.3 7.2 64.4 7.9 45.4 8.534.47026.0 6.5 117.5 6.9 94.9 7.1 80.1 7.5 66.6 7.8 56.7 8.4 41.3 9.2 29.1 9.922.18015.0 7.4 67.8 7.8 54.8 8.2 46.2 8.6 38.4 8.9 32.7 9.6 23.9 10.6 16.8 11.312.8906.5 8.4 29.4 8.8 23.7 9.2 20.0 9.6 16.6 10.0 14.2 10.8 10.3 11.9 7.3 12.75.51000.0 9.3 0.0 9.8 0.0 10.0 0.0 10.7 0.0 11.1 0.0 12.8 0.0 13.2 0.0 14.101.3.4 泥沙 根据隆务河的成果,采用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计算水库坝址处的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65万t,推移质泥沙按悬移质的20%计,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38 万t。1.3.5 河道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根据该河段的基本情况,该河段纵比降i=43,河床糙率n=0.067,由曼宁公式计算不同水位时的天然流量,绘制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如图2。图2 夕昌水库坝址天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坝址)1.4 地质资料 工程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据历史记载,该地区未发生较大地震,故忽略地震带来的影响。 库区不存在渗漏,浸没等问题,固体径流物为洪水期由夕昌沟上游及两岸冲沟带来的推移质。 经取水样分析,坝区地下水与河水对普通混凝土不具腐蚀性,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河水除细菌含量,大肠菌群超标外,其它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1.4.1 坝址区工程地质概况1.4.1.1 地形地貌 坝区段河谷呈“V”型,两岸山体雄厚,地形坡度30-70。坝区河谷狭窄,谷宽40-70m,发育有不对称的二级阶地,一级阶地高于河床1.5-2.0m,阶面宽20-50m,略倾向于河床,二级阶地高于河床8-10m,向河床倾斜,阶面宽10-30m。两岸地形完整,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山体雄厚,在地形上具有较好的建坝条件。1.4.1.2 地层岩性 坝址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按成因可分为: a、坡积碎石土:分布于坡鹿及山体斜坡,浅黄色,以砂土为主,碎石与角砾含量30-40%,结构松散,厚度4-8m。 b、冲洪积漂砾卵石层:,灰白青灰色,以卵石为主,砾石含量30%,漂石含量20-30%,砂土充填,结构松散,厚度8-12.5m,分布于现代河床,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 c、洪积砂砾卵石层:淡黄色,以卵石为主,砾石含量30-40%,砂土充填,结构松散,厚度5-8m,分布于两岸冲沟之沟口。 d、崩积坡积碎块石层:灰白色,以块石为主,碎石含量30%,具架空结构,厚度10-20m,分布于河谷左岸。e、侵入岩,坝区广泛分布着燕山期花岗岩,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20-30%,长石30-40%,角闪石20%,及少量黑云母,以岩株产出。1.4.1.3 坝址区物理地质现象与边坡稳定评价 坝区冲沟不发育,地形较完整。坝区物理地质现象有泥石流与崩塌。 泥石流见坝址右岸上游冲沟及下坝址左岸下游冲沟,但方量不大,对坝区无大的影响。 规划坝址区的坝肩由花岗岩边坡构成,坡度35-70,岩体节理较发育,其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影响不大。自然边坡仍处于稳定状态。由崩积体构成的边坡坡度30-45,根据探坑揭露,崩积体主要由块石构成,碎石含量30%,角砾与砂土充填,具架空结构;一般粒径20-40cm,最大粒径80cm,成份为花岗岩,具棱角,边坡稳定性较差。 坡积碎石土边坡30-45,自然边坡为稳定基本稳定。1.4.2 坝址基岩物理力学参数 根据9组岩石试验:花岗岩的天然密度2.6-2.78g/,比重2.73-2.83,吸水率0.51-0.83%,平均值为0.64%,干抗压强度101.3-168.2Mpa,饱和抗压强度78-143Mpa,平软化系数0.75-0.85,平均值为0.8。上坝址岩体的弹性模量为1075-391738Mpa,平均值为3698.25Mpa,波泊桑比0.01-0.28。花岗岩的允许承载力可取8.0Mpa,混凝土与花岗岩的抗剪断摩擦系数可取1.35,凝聚力可取1.30Mpa,变形模量E可取15GPa。 372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根据水工建筑物1确定工程规模、工程等别、防洪标准及设计标准,各标准如表5、表6。表5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工程等别工程规模水库总库容(亿m3)防洪保护城镇及工矿企业重要性保护农田(万亩)大(1)型10特别重要500大(2)型10-1.0重要500-1000中型1.0-0.1中等100-30小(1)型0.1-0.01一般30-5小(2)型0.01-0.0015表6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工程等别永久建筑物的级别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1323344555 夕昌水库总库容1121.76万m3,在1.0-0.1亿m3之间,属于等中型工程。供水对象为整个循化县的核心部分,可以列为中等,属于等中型工程。保护城镇为清水乡,属于一般,保护农田在5-30万亩之间,属于等小(1)型工程。 根据规范,按各指标中最高等级确定工程等别:综合取夕昌水库工程等级为等中型工程。 综上所述,大坝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中的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为4级。3 非溢流坝坝体设计3.1 剖面拟定3.1.1 剖面设计原则1、设计断面要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2、力求剖面较小;3、外形轮廓简单;4、工程量小,运用方便,便于施工。3.1.2 拟定基本剖面 重力坝的基本剖面是指在自重、静水压力(水位与坝顶齐平)和扬压力三项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并使工程量最小的三角形剖面,如图3,在已知坝高H、水压力P、抗剪强度参数f、c和扬压力U的条件下,根据抗滑稳定和强度要求,可以求得工程量最小的三角形剖面尺寸。 根据水工建筑物1规范,一般情况下,上游坝坡坡率n=00.2,常做成铅直或上部铅直下部倾向上游;下游坝坡坡率m=0.60.8;底宽约为坝高的0.70.9倍。其剖面图如图3。 图3 重力坝基本剖面图3.1.3 拟定实用剖面3.1.3.1 确定坝顶高程1、超高值h 的计算 (1)基本公式 根据水工建筑物1规范,坝顶高程应高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应高于波浪顶高程,防浪墙顶至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h,可由式(3-1)计算。 h=h1%+hz+hc (3-1) h防浪墙顶与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累计频率为1%时的波浪高度,m; 波浪中心线至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安全加高,按表7采用,对于级工程,设计情况hc0.4m,校核情况hc0.3m。表7 坝的安全加高运用情况坝的级别1234、5设计情况(基本情况)0.70.50.40.3校核情况(基本情况)0.50.40.30.2下面按官厅公式计算,。 (3-2) (3-3) (3-4) 为计算风速,m/s,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采用不同的计算风速值。正常蓄水位和设计洪水位时,采用重现期为50 年的最大风速20m/s;校核洪水位时,采用多年平均风速3.6m/s。 D为吹程,km,按回水长度计算:正常蓄水位时回水长度为2.89km,设计洪水位时回水长度为2.97km,校核洪水位时回水长度为3.03km。 波高,当gD/=20250时,为累计频率5%的波高;当gD/=2501000时,为累计频率10%的波高。 水工建筑物1规范规定应采用累计频率为1%时的波高,对应于5%波高,应乘以1.24;对应于10%波高,应乘以1.41。 首先计算波浪高度 和波浪长度L 和波浪中心线超出静水面的高度。(1)设计洪水位时h 计算 风速采用50年一遇的风速20m/s,吹程D=2.97km。波浪三要素计算如下: 波高 波长 壅高 ; ; (2)校核洪水位时h 计算 风速采用多年平均风速6m/s,D=2.57km。波浪三要素计算如下: 波高 波长 壅高 ; ; 2、 坝顶高程计算 坝顶高程按式(3-5)计算,并选用其中较大值 坝顶高程=设计洪水位+ 坝顶高程=校核洪水位+ (3-5) 根据以上两种水位时h 计算结果,得出两种状况下坝顶高程。(1) 设计洪水位时的坝顶高程: (2)校核洪水位时的坝顶高程: 为保证大坝的安全运行,应该选用其中的较大值,且坝顶高程要高于校核洪水位,所以取坝顶高程为。3.1.3.2 坝确定基高程 河床高程2857.89m,校核洪水位为2947.02m,地基开挖时河床上的冲积砂夹石层、冲积粘土夹碎石层必须清除(由地质剖面图上量得大多在10m以上),所以开挖应按100m以上坝高标准要求考虑。根据水工建筑物1规范,坝高超过100m时,可建在新鲜、微风化至弱风化下部基岩上。 弱风化层厚5.56.5m,微风化层厚67m,原则上应考虑技术加固处理后,在满足坝的强度和稳定的基础上,减少开挖。基础中存在的局部工程地质缺陷,例如表层夹泥裂缝、强风化区、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及岩溶充填物等均应结合基础开挖予以挖除。初步定出开挖深度7.5m,通过立式图上确定的坝基开挖线定出建基面最低开挖高程为2839.5m。 因此,最大坝高为108m,属于高坝。3.1.3.3 拟定坝顶宽度 坝顶宽度应根据设备布置、运行、检修、施工和交通等需要确定并应满足特大洪水时维护等要求。 因无特殊要求,根据水工建筑物1规范的规定,坝顶宽度可采用坝高的8%10%取值,且不小于2m,并应满足交通和运行管理的需要。按坝高的10%计算,即为10.8米,考虑到上游防浪墙、下游侧护栏、排水沟槽及两边人行道等,取坝顶宽为11m,以满足大坝维修作业通行需要。3.1.3.4 拟定剖面尺寸 根据水工建筑物1规范规定,非溢流坝段的基本断面呈三角形,其顶点宜在坝顶附近。基本断面上部设坝顶结构。坝体的上游面可为铅直面、斜面或折面。 实体重力坝上游坝坡宜采用1010.2,坝坡采用折面时,折坡点高程应结合电站进水口、泄水孔等布置,以及下游坝坡优选确定。 下游坝坡可采用一个或几个坡度,应根据稳定和应力要求并结合上游坝坡同时选定。下游坝坡宜采用10.610.8;对横缝设有键槽进行灌浆的整体式重力坝,可考虑相邻坝段联合受力的作用选择坝坡。 拟定坝体形状为基本三角形。坝的下游面为均一斜面,斜面的延长线与上游坝面相交于最高库水位处,为了便于布置进口控制设备,又可利用一部分水重帮助坝体维持稳定,本次设计采用上游坝面上部铅直,下部倾斜的形式。该形式为实际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具有比较丰富的工程经验。 上游设置成折面可利用淤沙以及水重来增加坝体自重,折点设置在淤沙水位以上,由资料可知,三十年坝前淤沙高程为2897.50m,由于死水位为2900m,折点取在高程为2901m的位置。通过最优方案的比较,上游坝坡取1:0.1,下游坝坡取1:0.75。3.1.3.5 坝底宽度拟定 坝底宽度约为坝高的0.70.9倍,本工程的坝高为108m,通过已经确定的上下游坝坡坡率,最终确定坝底宽度B=87m。3.1.3.6 基础灌浆廊道尺寸拟定 高、中坝内必须设置基础灌浆廊道,兼作灌浆、排水和检查之用。 基础灌浆廊道的断面尺寸,应根据浇灌机具尺寸即工作要求确定,一般宽为2.53m,高为34m,为了保证完成其功能且可以自由通行,本次设计基础灌浆廊道断面取3.03.5m,形状采用城门洞型。 廊道的上游壁离上游侧面的距离应满足防渗要求,在坝踵附近距上游坝面0.050.1倍作用水头、且不小于45m 处设置,本次设计取8.5m,为满足压力灌浆,基础灌浆廊道距基岩面不宜小于1.5倍廊道宽度,取5m。初步拟定坝体形状剖面如图4所示。图4 重力坝剖面尺寸图3.2 荷载计算及其组合 重力坝的主要荷载主要有:自重、静水压力、浪压力、泥沙压力、扬压力、地震荷载等,常取1坝长进行计算。 荷载组合可分为基本组合与特殊组合两类。基本组合属于设计情况或正常情况,由同时出现的基本荷载组成。特殊组合属校核情况或非常情况,由同时出现的基本荷载和一种或几种特殊荷载组成。设计时应从这两类组合中选择几种最不利的、起控制作用的组合情况进行计算,使之满足规范中规定的要求。本次设计考虑的基本荷载组合为正常蓄水位和设计洪水位;特殊组合为校核洪水位,它们分别考虑的荷载如表8所示。表8 荷载组合荷载组合主要考虑情况荷载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地震荷载动水压力土压力基本组合正常蓄水位情况设计洪水位情况特殊组合校核洪水位情况地震情况注:1.应根据各种作用同时发生的实际可能性,选择计算中的最不利的组合。 2.分期施工的坝应按相应的荷载组合分期进行计算。3.施工期的情况应作必要核算,作为特殊组合。 4.根据地质和其他条件,如考虑运用时排水设备,易于堵塞,须经常维修时,应考虑排水失效的情况,作为特殊组合。 5.地震情况的静水压力、扬压力、浪压力按正常蓄水位计算。 6.表中的“+”表示应考虑的荷载。下面就各种情况计算相应荷载,其中: 各种力的计算均是取坝体单位长度1m计算,方向向上为正。 力矩G均是取各作用力对坝址处的力矩,逆时针为正。 力矩M均是取各作用力对截面形心得力矩,逆时针为正。3.2.1 自重W5 重力坝自重计算简图坝体自重的计算公式: (kN) (3-6)式中V坝体体积,;由于取1坝长,可以用断面面积代替,通常把它分成如图5所示的若干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重力; 坝体混凝土的重度(本设计中混凝土的重度为)。重力坝在基本组合及特殊组合下的自重相同,则有: (+) (+) (+) (+) (+) (+)综上: (+) (+)3.2.2 静水压力P图6 重力坝静水压力计算简图静水压力是作用在上下游坝面的主要荷载,计算时常分解为水平水压力和垂直水压力两种,坝体上的静水压力计算简图如图6。计算各种情况下的上下游水深:根据水力学2公式: (3-7)式中:根据水力学2规范,;,; 由资料可知溢流坝宽度为10m,则有B=10m; 为堰上水头,堰顶高程与正常蓄水位齐平。 由水力学公式计算出下泄流量,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2,得出下游水位高程。正常蓄水位:,Q=0,查得Z=2857.89m上游水深:,下游水深,设计洪水位:,Q=110m3/s,查得Z=2859.30m上游水深:,下游水深,校核洪水位:,Q=255m3/s,查得Z=2859.87m上游水深:,下游水深,所得结果如表9所示:表9 不同情况下上下游水深特征水位上游水深(m)下游水深(m)上下游水位差 H(m)正常蓄水位102.3518.3983.96设计洪水位105.3019.8085.50校核洪水位107.5220.3787.15 计算各种情况下静水压力:水平水压力计算公式为: (3-8)式中:计算点处的作用水头,; 水的重度,常取9.81 ; 垂直水压力按水重计算。3.2.2.1 正常蓄水位时:上游水平水压力: () (-) (-)下游水平水压力: () (+) (+)上游垂直水压力: (+) (+)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