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工艺精梳工序.ppt_第1页
棉纺织工艺精梳工序.ppt_第2页
棉纺织工艺精梳工序.ppt_第3页
棉纺织工艺精梳工序.ppt_第4页
棉纺织工艺精梳工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2精梳 STMFA251C型精梳机 STMPX2精梳机外形 精梳效果 半精梳 落棉率5 10 原棉中短绒和杂质大部分被除去 相当于原棉提高了1 2个等级 纱强提高10 纱疵降低10 38 全精梳 落棉率10 20 纱疵降低40 62 高级精梳 落棉率20 以上 用于纺最优纱 使用较少 1小卷2承卷罗拉3导卷板4给棉罗拉5给棉板6上钳板7下钳板8锡林9顶梳10分离罗拉11分离皮辊12喇叭口13导向罗拉14导条钉15输出罗拉16牵伸装置17集束器18输出罗拉23毛刷24尘笼 一 SXF1269A精梳机的工艺过程 小卷放在一对承卷罗拉上 随承卷罗拉的回转而退解棉层 经导卷板喂入置于钳板上的给棉罗拉与给棉板组成的钳口之间 给棉罗拉周期性间歇回转 每次将一定长度的棉层 给棉长度 送入上 下钳板组成的钳口 钳板作周期性的前后摆动 在后摆中途 钳口闭合 有力地钳持棉层 使钳口外棉层呈悬垂状态 此时 锡林上的梳针面恰好转至钳口下方 针齿逐渐刺入棉层进行梳理 清除棉层中的部分短绒 结杂和疵点 随着锡林针面转向下方位置 嵌在针齿间的短绒 结杂 疵点等被高速回转的毛刷清除 经风斗吸附在尘笼的表面 或直接由风机吸入尘室 锡林梳理结束后 随着钳板的前摆 须丛逐步靠近分离罗拉钳口 与此同时 上钳板逐渐开启 梳理好的须丛因本身弹性而向前挺直 分离罗拉倒转 将前一周期的棉网倒入机内 当钳板钳口外的须丛头端到达分离钳口后 与倒入机内的棉网相叠合而后由分离罗拉输出 在张力牵伸的作用下 棉层挺直 顶梳插入棉层 被分离钳口抽出的纤维尾端从顶梳片针隙间拽过 纤维尾端粘附的部分短纤 结杂和疵点被阻留于顶梳针后边 待下一周期锡林梳理时除去 当钳板到达最前位置时 分离钳口不再有新纤维进入 分离结合工作基本结束 之后 钳板开始后退 钳口逐渐闭合 准备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 由分离罗拉输出的棉网 经过一个有导棉板的松弛区后 通过一对输出罗拉 穿过设置在每眼一侧并垂直向下的喇叭口聚拢成条 由一对导向压辊输出 各眼输出的棉条分别绕过导条钉转向900 进入曲线牵伸装置 牵伸后 精梳条由一根输送带托持 通过圈条集束器及一对检测压辊圈放在条筒中 二 精梳机的运动配合 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阶段 1 锡林梳理阶段2 分离前的准备阶段3 接合分离与顶梳梳理阶段4 锡林梳理准备阶段 1 2 3 4 1 锡林梳理阶段锡林梳理从锡林第一排针开始梳理到末排针脱离棉丛为止 在这一阶段各主要机件的工作和运动为 上 下钳板闭合 牢固地握持须丛 钳板运动先向后再向前 锡林梳理须丛前端 排除短绒和杂质 给棉罗拉停止给棉 分离罗拉处于基本静止状态 顶梳先向后再向前摆 但不与须丛接触 2 分离前的准备阶段上 下钳板由闭合到逐渐开启 钳板继续向前运动 锡林梳理结束 给棉罗拉开始给棉 分离罗拉由静止再到开始倒转 将棉网倒入机内 准备与钳板送来的纤维丛结合 顶梳继续向前摆动 但仍未插入须丛梳理 3 接合分离与顶梳梳理阶段上 下钳板开口增大 并继续向前运动将须丛送入分离钳口 顶梳向后摆动 插入须丛梳理 将棉结 杂质及短纤维阻留在顶梳后面的须丛中 在下一个工作循环中被锡林带走 分离罗拉继续顺转 将钳板送来的纤维牵引出来 叠合在原来的棉网尾端上 实现分离接合 给棉罗拉继续给棉 4 锡林梳理准备阶段上 下钳板向后摆动 逐渐闭合 锡林第一排针逐渐接近钳板下方 准备梳理 给棉罗拉停止给棉 分离罗拉继续顺转输出棉网 并逐渐趋向静止 顶梳向后摆动 逐渐脱离须丛 精梳机各主要机件的运动类型 连续回转 承卷罗拉 锡林 毛刷间歇回转 给棉罗拉 分离罗拉 尘笼 卷杂辊等 前后摆动 上下钳板 顶梳 一 钳持喂给部分1 作用在每一个工作循环中喂给一定长度的棉层 供锡林梳理 2 机构喂棉部分 包括承卷罗拉 给棉罗拉及其传动机构 钳板部分 钳板摆轴传动机构 钳板摆动机构 钳板加压机构及上下钳板 1 承卷罗拉间歇回转式连续回转式 适应高速运转 1小卷2承卷罗拉3偏心辊4给棉罗拉 偏心张力轴由钳板摆轴传动 偏心辊大半径转向棉层 使承卷罗拉输出的棉层因输送距离增加而被 贮存 起来 当给棉罗拉给棉时 偏心辊小半径转向棉层 棉层因输送距离缩短而被 释放 出来 从而补偿了因连续喂棉和钳板摆动引起的棉层长度变化 使棉层张力稳定 2 给棉罗拉单给棉罗拉 适应高速双给棉罗拉 前进给棉机构 后退给棉机构 2 给棉工艺给棉长度给棉方式 喂给长度 每次喂入到工作区内的须丛理论平均长度 精梳机每钳次的给棉长度A根据给棉棘轮齿数Z2及给棉罗拉直径利用下式计算 SXF1269A型精梳机给棉长度与张力牵伸 Z 给棉齿轮齿数Z2 棘轮齿数L1 承卷罗拉喂棉长度A 实际给棉长度 国产精梳机给棉长度配备表 钳板部分 钳板摆轴传动机构 钳板摆动机构 钳板加压机构 上下钳板作用 钳持棉丛供锡林梳理 并将梳理过的须丛送向分离钳口 以实现新棉丛与旧棉网的接合 钳板 钳板摆轴传动机构 1锡林轴2法兰盘3滑套4L形滑杆5钳板摆轴 SXF1269A型精梳机的钳板传动机构 1锡林轴2钳板前摆臂3下钳板4下钳板座5钳板后摆臂6钳板摆轴7上钳板架8上钳板9钳板钳口加压弹簧10导杆11偏心轮12张力轴 上 下钳板钳唇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1 钳唇结构应满足对棉丛良好握持的要求 2 上 下钳唇的几何形状应满足锡林对棉丛充分梳理的要求 3 钳唇的结构应使钳板握持棉丛的死隙长度 即钳板钳口至锡林针齿间的棉丛长度 尽可能短 精梳机钳唇结构 3钳板工艺钳板的运动规律落棉隔距梳理隔距梳理定时钳板闭合定时 钳板的运动规律钳板运动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梳理隔距变化要小 以充分发挥锡林各排梳针的梳理作用 提高梳理效果 2 锡林第一排针到达钳口下方始梳时 上 下钳唇应闭合 并牢靠地握持棉丛 以防止长纤维被锡林抓走 3 当锡林梳过的棉丛头端向分离钳口运动时 钳板开口要充分 以防止棉丛抬头受到上钳唇的阻碍 不能顺利到达分离钳口而影响分离接合 4 分离接合阶段 钳板前摆速度要慢 以增加分离牵伸和分离接合时间 使分离丛的长度增加 提高分离接合质量 5 钳板机构运动惯量及闭口时冲击要小 以利于提高车速 降低噪音 钳板的运动规律 钳板的运动参数 落棉隔距当钳板摆动到最前位置时 下钳板钳唇前缘与后分离罗拉表面间的距离称为落棉隔距 左图 最小落棉隔距的调节右图 落棉刻度盘 落棉刻度与落棉隔距的关系 梳理隔距在锡林梳理过程中 锡林针尖与上钳板钳唇下缘的距离称为梳理隔距 梳理隔距的变化取决于钳板摆动支点的形式 钳板摆动支点的形式 下支点形式中支点形式上支点形式 锡林梳理定时锡林第一排针开始接触棉丛时 分度盘指针指示的分度数 称为梳理开始定时 锡林末排针脱离棉丛时的的分度数 称为梳理结束定时 锡林梳理开始定时的早晚与锡林定位及落棉刻度有关 钳板开 闭口定时上 下钳板闭合时分度盘指示的分度数称为钳板闭合定时 钳板钳口开始打开时分度盘的分度数称为钳板的开口定时 1 闭口定时根据梳理要求 应该在精梳锡林开始梳理棉丛前使钳板钳口闭合 以防止纤维被锡林抓走 SXF1269A型精梳机在钳板机构设计上保证了钳板闭口定时较梳理开始定时早1 2个分度 2 开口定时根据分离接合的要求 在梳理结束时钳板应及时开口 以便使棉丛抬头顺利到达分离钳口 SXF1269A型精梳机钳板开口定时为8 11分度 比梳理结束定时晚4 8分度 开口较迟 二 梳理机构锡林顶梳 锡林结构 锡林定位 1 锡林定位的早晚与锡林梳理的关系2 锡林定位与分离罗拉运动配合关系 锡林末排针通过最紧隔距点的分度数 顶梳结构 顶梳 顶梳的高低隔距与进出位置 顶梳的高低隔距顶梳在最前位置时 顶梳针尖到分离罗拉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高低隔距越大 顶梳插入棉丛越深 梳理作用越好 精梳落棉率就越高 高低隔距过大时 会影响分离接合开始时棉丛的抬头 顶梳的进出隔距顶梳在最前位置时 顶梳针尖与分离罗拉表面的隔距 进出隔距越小 顶梳梳针将棉丛送向分离罗拉越近 越有利于分离接合工作的进行 但进出隔距过小 易造成梳针与分离罗拉表面碰撞 三 分离接合结构与作用 分离罗拉传动机构 分离罗拉的运动方式为 倒转 顺转 基本静止为保证连续不断的输出棉网 分离罗拉的顺转量大于倒转量 顺转量与倒转量的差值称为有效输出长度 分离罗拉运动曲线 分离接合过程分析 分离工作长度分离罗拉自分离开始到分离结束分离罗拉的输出棉网长度 即分离罗拉运动曲线上开始分离和结束分离时的位移差值 分离纤维丛长度分离工作长度与纤维长度之和 SXF1269A分离罗拉运动位移 例如 在SXF1269A型精梳机上加工细绒棉时 开始分离定时为18分度 结束分离定时为24分度 设纤维长度为30mm 试计算分离工作长度与分离纤维丛长度 解 查表得 d e 4 34 42 85 47 19mmL K l 47 19 30 77 19mm 分离过程中的变牵伸值在分离过程中 分离罗拉的输出速度大于钳板及顶梳的进给速度 所以分离过程也是一种牵伸过程 由于分离罗拉 钳板及顶梳的速度都在变化 因此分离牵伸倍数是变化的 通常把这种牵伸倍数称为分离过程中的变牵伸值 分离过程中的牵伸倍数 T 分离罗拉的位移速度 mm s A 顶梳的摆动速度 mm s 整个分离须丛的平均牵伸倍数应等于分离工作长度 和喂棉长度 的比值 由于分离过程中的牵伸 使得分离须丛拉长变薄 但由于是不均匀牵伸 从而加剧了纱条的结构不匀 其他结构 落棉排杂机构车面输出机构牵伸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