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华南城精品交易4A区高支模结构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郑州华南城精品交易4A区高支模结构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郑州华南城精品交易4A区高支模结构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郑州华南城精品交易4A区高支模结构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郑州华南城精品交易4A区高支模结构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华南城精品交易4A区高支模结构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第一节 编制说明1.1编制目的高支模施工承受荷载大、施工高度高,一旦施工或处理不好,极易发生坍塌或坠落事故,为确保施工过程中高支模工程的安全性,杜绝出现安全事故,制定此高支模工程专项方案,以便指导施工。1.2 编制依据1、深圳中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图;2、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7、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建质2009-87号文;10、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1.3 工程概况XXX项目位于新郑市龙湖镇,新郑路与双湖大道交叉东南角。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督部门勘察单位本项目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53873.32,由18栋多层建筑组成。其中A1、A2、A3、A16、A17、A18栋为四层,建筑高度20.2m,一层层高5.8m、二四层层高4.8m;A4、A6、A7、A9、A10、A12、A13、A15栋为局部四层,局部二层,建筑高度为20.2m、10.8m;一层层高5.8m、二四层层高4.8m;A5、A8、A11、A14栋为二层,建筑高度10.8m,一层层高4.2m,二层层高6.6m。第二节 工程特点本工程A1、A2、A3、A16、A17、A18栋首层及A4、A6、A7、A9、A10、A12、A13、A15栋局部首层层高为5.8m,支模架高度约为5.68m。此部分结构主要断面尺寸:梁截面300850、300800、300700、250700、250600、200500、200400、200300;板厚h=100mm。本工程A4、A6、A7、A9、A10、A12、A13、A15、A5、A8、A11、A14栋+7.45标高位置只有梁结构,故+10.75标高结构支模架高度约为6.48m。此部分结构主要断面尺寸:梁截面300800、300700、300650、250600;板厚h=120mm。第三节 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要求计算模板配置数量,确定各部位模板施工方法,编制模板设计施工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管工长对操作班组做好岗前培训,明确模板加工、安装标准及要求,根据施工进度,施工员提前制定模板加工计划。3.2材料选用根据实际情况项目部选择高支模施工的使用材料如下:1、楼面板模板、梁侧模、底模采用15mm厚模板;2、梁底模、侧模的竖楞木方和板底的支撑木方采用5090mm松木木方; 3、支撑梁和楼面板的支模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架立杆、纵横水平拉杆、剪刀撑均采用3.5厚48钢管;4、扣件的选取应符合 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有关规定,螺栓的拧紧力矩4060NM,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第四节 模板和支架的搭设参数本工程支模架高度为5.68m的顶板梁截面高度大于600的按300850计算,梁截面高度小于500的按200500验算,板厚为100mm。本工程支模架高度为6.48m的顶板梁截面尺寸按300800计算,板厚为120mm,高度按6.5m验算。4.1框架梁(300850)模板支设搭设参数梁截面宽度B(m):0.30;梁截面高度D(m):0.85;混凝土板厚度(mm):100.00;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5.68;梁两侧立柱间距(m):0.60;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方木支撑垂直梁截面;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4.2框架梁(200500)模板支设搭设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20;梁截面高度 D(m):0.50;混凝土板厚度(mm):100.00;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5.68;梁两侧立柱间距(m):0.50;承重架支设:无承重立杆,方木支撑垂直梁截面;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4.3 框架梁(300800)模板支设搭设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30;梁截面高度 D(m):0.80;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6.48;梁两侧立柱间距(m):0.60;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方木支撑垂直梁截面;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5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4.4板(h=100)模板支设搭设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68;采用的钢管(mm):483.0;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4.5板(h=120)模板支设搭设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95;纵距(m):0.95;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6.48;采用的钢管(mm):483.0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第五节 施工工艺5.1支撑体系为避免因上部荷载过重而导至支模架变形失稳,高支模架体四面加竖向剪刀撑,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8m设置一道,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及中部约4m高度处设水平剪刀撑。并在立杆底部铺设硬木板作为垫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应集中于一点进行布料,当板面混凝土堆积超过300mm时,即应调转混凝土出料口,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5.2模板加工1、模板加工要求柱、梁的模板加工尺寸必须满足截面尺寸,两对角线误差小于1mm,尺寸过大的模板须进行刨边,否则禁止使用。龙骨必须双面刨光,翘曲、变形的方木不得作为龙骨使用。2、模板加工管理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周转使用的多层板,如果有飞边、破损模板必须切掉破损部分,然后刷边漆加以利用。5.3模板安装1、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2、底板模板安装技术要点模板固定要牢固,并用铁丝将模板拉在底板钢筋上,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模板上浮。3、梁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1)模板安装顺序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按标高铺设梁底模板拉线找直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梁两侧模板调整模板2)技术要点按设计要求起拱,并注意梁的侧模包住底模,下面龙骨包住侧模。4、楼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1)模板安装顺序扣件支模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2)技术要点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米时,起拱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5、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1)模板安装顺序搭设扣件支模架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设支撑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扣件支模架、模板清理模板2)技术要点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做成企口式拼接,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5.4模板拆除1、墙柱模板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为先纵墙后横墙;在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后,先松动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与墙体脱开;脱模困难时,可用撬棍在模板底部撬动,严禁在上口撬动、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拆除下的模板及时清理、刷好隔离剂。2、顶板模板拆除项目部对拆模试块进行试验后确定拆模时间。跨度在2米以下,混凝土强度达到50%即可拆除,跨度大于8米的顶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强度后方可拆除外,其余顶板、梁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强度后方可拆除;拆顶板模板时从房间一端开始,防止坠落人或物造成质量事故。顶板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顶板模板,不能硬撬模板接缝处,以防损坏多层板;拆除的多层板、龙骨、扣件架要码放整齐,并注意不要集中堆料;拆掉的钉子要回收再利用,在作业面要清理干净,以防扎脚伤人。5.5模板使用注意事项1、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已安装好的模板和其他硬物。2、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时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棱角。3、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4、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分规格堆放,及时修理。5、拆模时要注意对成品加以保护,严禁破坏。6、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兜挂钢筋。7、用撬棍调整模板时,要注意保护模板下口的海绵条。第六节安全施工措施1、模板支撑必须严格按照高支模施工方案施工。2、安装梁底模板及木方前,确保梁底支架水平杆已拉设。3、本高支支模采用扣件脚手支撑立杆,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支撑材料作立杆。立杆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4、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5、楼面堆放模板等材料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进行加固。6、装钉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定型模板或散板等要拿起稳妥堆放,防止坍塌事故发生。7、安装外围柱模板、梁、板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挂好安全网,脚手架搭设高度要高出施工作业面至少1.2m。8、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9、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10、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11、侧面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12、模板支撑拆除前必须向项目部报拆除申请书,经项目部同意签字后方可拆除。13、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14、纵横向水平杆靠墙柱边部分应该顶住、拉住墙柱,提高支撑的整体性。第七节 高支模安全应急预案7.1危险性分析本工程在高支模作业存在着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危险。上述危险存在着人员伤亡、死亡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本工程的重大危险源有: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7.2应急救援小组现场组成高支模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组 员: 7.3小组成员职责组长:(项目经理)负责工程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全面工作,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所需的一切人员,物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的全面组织、协调、指挥工作。副组长:安全总监)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对工人安全学习、交底工作。当工程管辖范畴发生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后,必须迅速赶赴现场,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参加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等工作,协助组长协调分工,组长不在时,履行组长职责。组员: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施工安全方案编制,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对事故现场设备、设施的措施(方案)落实,参加调查处理小组。组员:(生产经理)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具体工作,当发现安全隐患,组织有关人员及时落实整改和防范措施。当发生安全事故时,赶赴现场核实情况,并报告组长,检查落实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救援情况。组员:安全主任)负责日常治安保卫管理,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协助领导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护,有组织保护现场,拍摄事故现场照片,维护区域内外治安,负责协助公安机关对火灾事故,爆炸等治安事故调查、取证工作,对现场人员及名单检验、核对,参加调查处理工作。组员:(材料主管)负责日常生产物资。运输机械及设备的储备,仓存,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组织设备、物资、车辆进行抢险工作,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组员:(设备主管)负责日常生产机械及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储备,仓存抢险机械。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组织设备、物资进行抢险工作,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组员:(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后勤、医疗保健管理工作,保管有关医疗机械及药品。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协助领导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护,有组织保护现场,负责协助卫生部门对事故调查、取证工作,对现场人员及名单检验、核对,参加调查处理工作。7.4急救技术1、口对口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顺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2、口对鼻人工呼吸伤者因牙关紧闭或外伤等原因,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只是把捏鼻改为捏口,对住鼻孔吹气,吹气量要大,时间要长。3、胸外心脏按压由于电机、窒息及其他原因所致心博骤停时,应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急救。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偏左,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伴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注:此法不适宜用于胸骨骨折、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伴有内脏损伤、内出血、肋骨骨折等。7.5常备药品1、外用药品名适应症品名适应症发放内服药万花油烧烫伤创可贴小创伤出血风油精虫咬、牙痛、关节痛京万红软膏烧烫伤清凉油驱暑醒脑、防治虫咬碘酊(2)局部消毒棉垫、绷带外伤出血酒精(70)局部消毒止血胶带外伤出血2、外用药品名适应症品名适应症速效感冒胶囊发烧、感冒扑尔敏抗过敏氟哌酸腹泻、尿道感染果导治便秘复方甘草片镇咳、祛痰安定失眠碘喉片咽炎。扁桃体炎心痛定降血压、治高血压、冠心病颠茄片胃痉挛阿司匹林解毒、镇痛多酶片助消化云南白药散瘀、止痛、止血7.6坍塌事故应急预案7.6.1支模架坍塌事故应急措施1、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保持出入口畅通。2、当发生坍塌事故时,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打电话通知工地负责人和安全主任3、工地负责人接到通知后马上作出反应,立即赶赴现场。4、工地负责人达到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视坍塌的方向及受影响位置,安排现场施工员指挥楼面上所有作业员工有序撤离现场,并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5、安排另一现场施工员把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等待汽车接送去医院。6、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7、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应立刻切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塌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7.6.2支模拆除意外事故应急措施1、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2、设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按规定设防护措施。3、保持出入口畅通,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严禁阻塞通道。4、如使用某机具拆除时,过程中机具不得带病运行。5、当支模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倒塌、坍塌,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注意事态的发展情况、方向及受影响的位置,有序指挥员工疏散。6、在倒塌、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救,有危及用电安全的,立刻切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塌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集体财产。进行抢救工作时,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7、立刻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8、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7.7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7.7.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1、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验,合格后方可上岗。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可从事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及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帽、安全带必须使用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安全帽有效期为30个月,安全带每18个月进行抽检验,不合格不准使用。安全带不得随意拆除某部分零部件。3、高处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不可赤膊裸身,脚下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着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操作过程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7.7.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6、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7、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8、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未婚子)。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放松0.51分钟。9、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的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7.8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7.8.1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1、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2、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对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3、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4、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7.8.2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措施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7.9环境保护应急救援7.9.1应急准备措施模板、木枋等材料和加工场按平面布置等有关要求堆放和设置,配置足够数量的环保型灭火器材和设施及安装临时消防供水系统。现场用电使用三相五线制,按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电闸箱、发电机等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强化岗位培训工作,严禁超负荷用电及违规使用机械等危险情况。控制和消除火源,在有堆料场和加工场及施工现场等危险的环境中应严禁吸烟、焊割作业和使用喷灯,否则应有洒水等相应保护措施。使用的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爆规程,定期检查、检修。材料堆放和加工场与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和厨房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模板和木枋材料加工及安装应及时归堆和清理干净,有防止木碎飘散的措施。每月组织各施工班组进行防火安全培训、安全交底和消防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在堆场和加工场张挂特别注意防火处防火警示标志。7.9.2应急响应措施发生木碎等影响环境时,应立即进行洒水和归堆及清理等环境保护措施。当发生火灾时按程序要求进行传达、紧急疏散、停工、隔离等,必要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和报警电话110;应急小组和现场义务消防队员立即投入灭火和抢救工作,或配合公安消防队展开工作。7.9.3对火灾应急后现场的环境保护处理火灾扑灭后,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发现空气有异味,立即疏散人员,通知环保局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空气监测,防止有毒气体对员工及周边群众造成伤害;对灭火中使用过的灭火器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化学泡沫灭火器使用后,药剂对环境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处理方式:控制现场,防止药剂与人接触,然后用酸碱中和,减小腐蚀性,再用清水清洗,清洗后的废水经三级污水池处理再排入市政水渠。对干粉灭火剂、燃烧的灰烬中的有害物质,先清扫到公司的有毒有害垃圾池分类堆放,再通知环卫部门分类运走处理,或按环保局要求运到指定地点处理。7.9.4高支模施工环境控制措施1、优先选用低噪声的机具。2、合理安排噪声较大的工序,如吊装、工人拆模板、打凿作业、机械挖掘、钢筋搬运、混凝土振捣等;尽量避免在夜间施工,夜间施工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3、噪声较大的工种选择在对周围环境噪声影响较小的位置施工,对发声源(如木工房、泵机房等)采取隔音围蔽措施。 4、对处于环境敏感区域的工程,开工前完成降噪安全围蔽。5、视施工进度而定,至少每月一次监测现场施工噪声,做好分析监测报告并存档,发现超标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6、认真对待和处理相关方投诉,并及时处理。第八节 计算书8.1 层高5.8米梁(300850)计算书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30;梁截面高度 D(m):0.85混凝土板厚度(mm):100.00;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5.68;梁两侧立柱间距(m):0.60;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方木支撑垂直梁截面;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8.0;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4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90.0;梁底纵向支撑根数:3;面板厚度(mm):13.0;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4;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穿梁螺栓竖向根数:2;穿梁螺栓竖向距板底的距离为:100mm,400mm;穿梁螺栓直径(mm):M12;主楞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40mm,高度90mm;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1.梁侧模板荷载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为 50.994 kN/m2、18.000 kN/m2,取较小值18.000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次楞(内龙骨)的根数为4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501.31.3/6=14.08cm3;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0.5180.9=9.72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1.40.520.9=1.26kN/m;q = q1+q2 = 9.720+1.260 = 10.980 kN/m;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250mm;面板的最大弯距 M= 0.110.982502 = 6.86104N.mm;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6.86104 / 1.41104=4.873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4.873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 180.5 = 9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25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01.31.31.3/12=9.15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92504/(10095009.15104) = 0.274 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l/250 =250/250 = 1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274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1mm,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外楞的计算1.内楞计算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龙骨采用1根木楞,截面宽度40mm,截面高度9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409021/6 = 54cm3;I = 409031/12 = 243cm4;内楞计算简图(1).内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 内楞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内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内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内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内楞跨中弯矩: 其中,作用在内楞的荷载,q = (1.2180.9+1.420.9)0.25=5.49kN/m; 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 500mm; 内楞的最大弯距: M=0.15.49500.002= 1.37105N.mm; 最大支座力:R=1.15.490.5=3.02 kN;经计算得到,内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1.37105/5.40104 = 2.542 N/mm2;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7N/mm2;内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2.542 N/mm2 小于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7N/mm2,满足要求!(2).内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 E - 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10000N/mm2;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18.000.25= 4.50 N/mm;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l = 500mm;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 4.86106mm4;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4.55004/(100100004.86106) = 0.039 mm;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500/250=2mm;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39mm 小于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2mm,满足要求!2.外楞计算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集中力,取内楞的最大支座力3.02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外龙骨采用钢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外钢楞截面抵抗矩 W = 8.98cm3;外钢楞截面惯性矩 I = 21.56cm4; 外楞计算简图 外楞弯矩图(kN.m) 外楞变形图(mm)(1).外楞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 外楞受弯应力计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根据连续梁程序求得最大的弯矩为M= 0.755 kN.m 外楞最大计算跨度: l = 400mm;经计算得到,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7.55105/8.98103 = 84.028 N/mm2;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05N/mm2;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84.028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2).外楞的挠度验算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外楞的最大挠度为0.887 mm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400/400=1mm;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887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1mm,满足要求!五、穿梁螺栓的计算 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 N/mm2;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径: 12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9.8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 76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80.50.45 =4.05 kN。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76/1000 = 12.92 kN;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4.05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2.92kN,满足要求!六、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两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01313/6 = 2.82104mm3; I = 1000131313/12 = 1.83105mm4;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 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150.00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q1: 1.2(24.00+1.50)1.000.850.90=23.41kN/m;模板结构自重荷载:q2:1.20.351.000.90=0.38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q3: 1.42.001.000.90=2.52kN/m;q = q1 + q2 + q3=23.41+0.38+2.52=26.31kN/m;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 = 0.12526.3070.152=0.074kN.m; =0.074106/2.82104=2.627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2.627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24.0+1.50)0.850+0.35)1.00= 22.03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15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95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150.00/250 = 0.6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52122.0251504/(10095001.83105)=0.033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33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 150 / 250 = 0.6mm,满足要求!七、梁底支撑的计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4+1.5)0.850.15=3.251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350.15(20.85+0.3)/ 0.3=0.35 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2.5+2)0.15=0.675 kN/m;2.方木的支撑力验算静荷载设计值 q = 1.23.251+1.20.35=4.322 kN/m;活荷载设计值 P = 1.40.675=0.945 kN/m; 方木计算简图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99/6 = 54 cm3; I=4999/12 = 243 cm4;方木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线荷载设计值 q = 4.322+0.945=5.267 kN/m;最大弯距 M =0.1ql2= 0.15.26711= 0.527 kN.m;最大应力 = M / W = 0.527106/54000 = 9.753 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9.753 N/mm2 小于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方木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5.2671 = 3.16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 33159.9/(24090) = 1.317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 1.7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1.317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1.7 N/mm2,满足要求!方木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q = 3.251 + 0.350 = 3.601 kN/m;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3.60110004 /(10010000243104)=1.003mm;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1.0001000/250=4.000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1.003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4 mm,满足要求!3.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支撑钢管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如下荷载计算公式如下:(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2):q1 = (24.000+1.500)0.850= 21.675 kN/m2;(2)模板的自重(kN/m2):q2 = 0.350 kN/m2;(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2):q3= (2.500+2.000)=4.500 kN/m2;q = 1.2(21.675 + 0.350 )+ 1.44.500 = 32.730 kN/m2;梁底支撑根数为 n,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为a, 梁宽为b,梁高为h,梁底支撑传递给钢管的集中力为P,梁侧模板传给钢管的集中力为N 。当n=2时: 当n2时: 计算简图(kN)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支座反力 RA = RB=0.883 kN,中间支座最大反力Rmax=8.776;最大弯矩 Mmax=0.159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 Vmax=0.031 mm;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 =0.159106/4490=35.389 N/mm2;支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f=205.0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