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部门文件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部门文件 网络 2001 136 关于下发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关于下发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 维护规程 试行 的通知维护规程 试行 的通知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电信公司 为加强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的维护管理 集团公司制订了 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 维护规程 试行 现印发你公司 请遵照执行 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 随着对波分复用传输系统技术及设备的进一步了解和熟悉 随着电信维护 三集 中 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在广泛积累维护经验 听取建议的基础上 集团公司将结合 本维护规程试行期间的反馈信息及深脂电信维护改革的要求 对维护规程做进一步的修改 和完善 二 有关波分复用传输系统维护过程中的一些实施细节 如考核要求 指标体系 报 表等 集团公司将在本规程的基础上另文下发 三 各省公司应根据本规程要求 制订省内维护细则 并根据规程要求把维护工作做 细做实 执行过程中如有建议或疑问 请及时与集团公司网络建设运行部联系 二 00 一年七月八日 目录目录 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维护规程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维护规程 一 总则 二 维护责任划分 三 系统维护 四 系统性能测试 五 故障处理 六 网管系统维护 七 质量管理 附录 1 WDM 系统结构 附录 2 WDM 系统的分层结构 附录 3 WDM 系统光接口指标 附图 故障处理的流程 波分复用系统维护测试方法波分复用系统维护测试方法 前言 1 WDM 技术 1 1 WDM 技术基本原理 1 2 WDM 技术的主要特点 1 3 WDM 系统的基本配置 2 WDM 系统测试和指标 2 1 WDM 系统测试分类 2 2 WDM 系统维护测试 2 3 基于单通路 2 5Gb s 的 WDM 系统技术指标 2 4 基于单能路 10Gb s 的 WDM 系统技术指标 3 WDM 系统维护测试仪表 3 1 多波长计 3 2 光谱仪 3 3 光功率计 4 WDM 系统维护测试方法 4 1 每个通路中心波长和光功率的测试 4 2 每通路 OSNR 测试 4 3 多通路总光功率测试 4 4 光连接器接头回损测试 4 5 用网管可以监视的一些模拟量 4 6 维护测试操作注意事项 5 传输性能测试 5 1 系统 BER 特性的测试 5 2 WDM 系统的抖动特性 附录 1 光谱仪 HP86143A 的主要参数 附录 2 多波长计 HP86120B 的主要参数 附录 3 MaxTestre FOT 923 的主要参数 附录 4 LUCENT 公司的在线监测端口 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维护规程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维护规程 试行 一 总则 第一节 范围 1 1 本规程是为中国电信长途波分复用系统干线的维护工作而制定 2 2 本规程的制定依据是 长途光缆传输设备维护规程 网管系 统维护规程 以及信息产业部颁布的 光波分复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3 3 本规程适用于中国电信 WDM 长途干线网各类波分复用设备 WDM 为波分复用的英文缩写 本规程是对 长途光缆传输设备维护规程 的补充 4 4 波分复用设备维护的基本任务 组织 职责 基本制度 设备 管理 配套设备维护 机房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按照 长途光缆传输设备维护规程 执行 5 5 本规程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负责解释 第二节第二节 通则 1 WDM 系统传输网是一种光域的模拟系统 在管理模式和维护方法上有其特有的 特点 根据维护改革三集中 集中监控 集中维护和集中管理 的要求和 WDM 系统的网 管功能 并结合 WDM 干线的网管配置情况 WDM 干线采用干线业务领导局与区域责任 局条块相结合的双重责任制 2 WDM 设备的维护主要应依靠网管系统和在线监测口进 网元管理系统的主工作 站所在局设立网管工程师 网管工程师应有熟练使用网管指导维护工作的能力 3 WDM 传输系统主要包括光中继站 光终端站 光分插复用器等及其网管系统 WDM 传输系统的主要维护对象包括光传送段 光复用段和光通道 光通道又可分为级联 的光通道和单段光通道 4 在 WDM 系统的日光维护工作中 误码性能和光信噪比 OSNR 都是重要指标 WDM 系统主要是模拟参数的监视 特别是光信噪比 光信号波长 光功率的监视 具有 3R 功能 OTU 光波长转换单元也是 WDM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管系统可以完成对 OTU 的在线检测 在光放大器上有便于不中断业务进行在线测试的端口 本规程所谈到的测试 除明确说明外 都是指在线测试 5 列入 WDM 传输日光维护的还有光监控通道 光纤实际损耗 光放大器的增益等 应按照维护作业计划进行维护 抖动和漂移 电接口特性没有列入日常测试的范围 但在 查找其它故障时 仍有可能测试其它特性 6 本维护规程只对 WDM 系统进行规范 对其承载的客户层信号参见相应客户层相 应的质量评估方法和要求 例如承载的 SDH 系统可通过在线进行误码监测 误码指标参照 SDH 系统 7 各干线业务领导局 可根据本规程制定干线维护细则 二 维护责任划分 1 集团公司网运部是长途 WDM 网运行维护最高管理部门 并对 WDM 网的运行维 护状况进行监督考核 2 集团公司网管中心 下称全国网管中心 负责监视全网运行维护状况 督促及指 导故障的处理 对所监控到的 WDM 网络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并报集团公司网运部 3 各干线业务领导关系及维护责任划分 1 WDM 干线传输系统采用业务领导局和区域责任局相结合的责任制 2 干线业务领导局为整个干线的业务领导 对干线内各局站实行业务领导 设业务领 导局和辅助业务领导局 3 区域责任局负责所辖区内各局站的业务领导技术支撑 协助干线业务领导局做好干 线的维护管理工作 4 业务领导局的职责 1 贯彻和落实中国电信 省有关干线设备维护 质量考核的政策 技术规范和各项规 章制度 2 对干线内区域责任局及其所辖的中继局 跳纤站实行业务技术领导和 WDM 技术支 撑 3 制定切实可行的干线年度作业计划 下发到沿线相关局站 规范干线维护管理工作 4 通过网管系统按计划定期对干线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和存 在的问题 指导相关局站对系统 设备 电路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5 当干线系统发生重大故障时 要利用网管系统迅速进行监测 协助相关局站查明原 因组织抢修 恢复通信 6 负责组织干线组巡 维护 经验交流等活动 研究 处理干线系统 设备 电路运 行中存在的重大的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 5 区域责任局的职责 1 对所辖区域内局站 包括中继站 跳纤站 实行业务领导和技术支撑 2 负责对本区域内各局站干线设备 电路进行维护管理 落实 执行业务领导局下达 的维护作业计划 3 对区域内发生的设备 系统故障和阻断 要迅速利用本地维护终端进行监测 分析 查清故障性质及原因 判定故障点 组织 抢修 恢复通信 4 负责 WDM 干线应急调度方案在辖区内各局站内的贯彻 落实 并对辖区内各局站 的贯彻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杜绝 WDM 干线系统全阻障碍的发生 三 系统维护 WDM 设备的维护主要包括光中继站 光终端站 光分插复用器等及其网管系统 具体参 见附录二 WDM 设备的维护主要应依靠网管系统和在线监测口进行 具体测试办法参见 波分复用系统维护测试方法 第一节第一节 光放大器站 1 光放大器站包括光放大器 光监控通道的维护 2 在每一个 EDFA 光中继站 主光通道有不中断业务监测接口 仪表可以接入 维护人员应定期对主光通道参数进行测量 这包括各光通路功率 光波长和光信噪比 OSNR 3 定期对光放大器的输入 输出进行检查 通过总输出和总输入的比值 确定信号 增益和信号是否工作在正常范围 根据总输入光信号的大小 调节衰减器的大小 使系统 工作在正常范围 4 对于未开满的 WDM 系统 维护者除了对满配置的 WDM 系统的输入 输出功率 范围了解外 还应对当前配置的 WDM 系统 EDFA 输入 输出功率范围有确定了解 5 对于每个光传送段的光纤损耗 都要予以记录 当因光缆切断等因素引起损耗增 加时 应对旧数据进行更新 必要时对光信噪比进行重新测试 6 在光缆链路切断或其它原因导致 APR ALS 进程 为了便于在链路重新连好以后 系统能容易的恢复 同时考虑实施自动 或人工 重启动进程 一般采用自动重启动进程 在条件不具备时可以采用手动重启动 但要严格按照要求去做 并注意安全 7 OSC 在 WDM 系统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辅助子系统 用于传送光通路层 光复用 层和光传送层的管理及监控信息 提供公务联络通路及使用者通路 维护人员应通过 OSC 光监控通道的公务电话进行联络 8 通过网管系统 可以监视光监控通道 OSC 的误码性能 并进行记录 9 在光监控通道出现问题时 确有必要检查光接口实际余量时 对其输出 输入功率 进行 看是否工作在正常范围 10 配置本地维护终端的 EDFA 光放大站 维护人员应可以采用 LCT 提供对所供设备 的本地维护能力进行维护 查看光功率和其它参数 第三节第三节 WDM 系统终端站 1 在 WDM 系统中 含有光放大器 光复用器 光解复用器和波长转换器 OTU 的 站为 WDM 系统终端站 2 维护人员应掌握 WDM 系统的工作波长数和具体工作波长 3 维护者应该明确 WDM 系统的复用器的类型 明白其基本原理 对其插入损耗范 围有一定的了解 4 维护者应明确本维护段 WDM 系统的应用代码 具体应用代码见表 1 5 维护人员应每天测试 MPI R 点的光信噪比 OSNR 6 对于未使用的波长 如果配备了 OTU 应对其进行常规光功率 波长测试 7 在 WDM 系统终端站上 主光通道应有不中断业务监测接口 仪表可以接入 允许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 对波分复用终端站的主光通道进行实时监测 8 在波分复用终端站 如果有估算每个光通路的光功率和光信噪比的功能的类似光 谱分析仪的插板 并可将相应的数据送到网管系统中 可以不通过在线监视 直接在网管 系统上可以查看相应的物理量 但估算精度低于在线监测 1 9 OTU 的误码性能可以通过网管系统进行检测 表 1 我国选用的 N 2 5Gb sB 有线路放大器线路系统的应用代码 应用长距离间隔 每个 间隔的目标距离为 80km 5 30dB 系统 超长距离间隔 每 个间隔的目标距离 为 120km Span 数目853 8 波长8L8 16 28V 5 16 28V3 16 2 16 波长16L8 16 216V 5 16 216V3 16 2 32 波长32L8 16 232V 5 16 232V3 16 2 注 1 我国选用的 8V 5 16 2 16V 5 16 2 32V 5 16 2 为 5 30dB 系统 注 2 目标距离仅用来分类而非指标有线路放大器线路系统的应用代码 表 2 我国选用的 N 10Gb sB 有线路放大器线路系统的应用代码 应用长距离间隔 每个间隔的 目标距离为 80km 长距离间隔 每个间隔的 目标距离为 80km 超长距离间 隔 每个间 隔的目标距 离为 120km 基长距离间隔 每个间隔的目 标距离为 100km Span 数目8633 16 波长16L8 64 216L6 64 216V3 64 216V 3 64 2 32 波长32L8 64 232L6 64 232V3 64 232V 3 64 2 注 1 目标距离仅用来分类而非指标 注 1 注 1 目标距离仅用来分类而非指标 单纤双向 WDM 系统的应用代码与单纤单向 WDM 系统相同 其中 6 22dB 3 27dB 接口适用于无 FEC 功能和具有带内 FEC 功能的 WDM 系统 8 22dB 3 33dB 接口只适用于带外 FEC 功能 WDM 系统 第三节 光通道 级联的光通道 光通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单个光复用段就中止的光通道 一个干线内中止的光通道 多 条干线转接的光通道 多个光复用段转接的光通道和跨干线的光通道中间通过 OTU 转接 1 SDH 设备发送功率有时会超过 OTU 的输入过载功率 这时可以插入固定衰 耗器 2 不同的 OTU 发送端 中继型 接收端 有不同的接收灵敏度和输出光功 率 维护人员应该确认各 OTU 的类型 3 通过网管系统 可以查看 OTU 的发端功率或集成 WDM 系统的输出功率 并进行记录 4 OTU 具有 B1 字节的校验能力 通过非介入监视 对该再生段的 B1 误码进 行监测 5 在级联的光通道的端站 发端和收端 对 OUT 的误码性能进行监视 在系 统出现误码时 可能通过逐段查找的方式确定误码地点 6 级联的光通道每段都进行误码监视 并进行记录 7 OTU 具有 J0 字节的监视能力时 可以通过网管系统读出 J0 字节的信息 如 发生失配时 应产生相应告警 8 对于不具备在网管系统对 OUT 进行在线检测光功率时 在确有必要检查光 接口实际余量时 须事先申报中断业务的测试 获上组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随着使用时 间延长光接口的实际余量会逐渐下降 本规程暂行规定当实际余量达到或不足 3dB 应视为 提醒告警 达到或不足 1dB 应视为紧急告警 并列入维修计划 第四节 OADM 站 应用于 WDM 系统中的 OADM 上下的波长数目可以是固定的 也可以是可配置的 可配 置的 OADM 应至少具有 4 个波长的上下能力 OADM 一般具有如下功能 1 可以插复用以 2 5Gb s 或 10Gb s 为单通路速率的波长 2 直接通过 OADM 的波长不被上下路的操作中断 3 可以在本地或远端进行控制 对于固定上下波长的 OADM 只需满足功能 1 的要求 1 维护人员对上下路波长可以通过网管系统进行指配 同时对上 下路的波长所处 的频带和具体波长能够了解 2 维护人员应了解 OADM 具体的工作原理 并对各参考点的定义了解清楚 3 通过网管系统对直通波长的输入和输出光功率 光信噪比进行测试 4 通过网管系统测试上下路波长的输出 输入功率和光信噪比 5 对 OADM 的 OTU 进行相关的维护 四 系统性能测试 目前 WDM 系统还缺少一套衡量其传输质量的标准 虽然光信噪比 OSNR 可以衡量系统 传输质量 但还存在一定缺陷 因而承载信号的质量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在电域上进行评估 实际国家骨干网的大容量光缆波分复用系统是基于 SDH 体制及标准规定的指标 对于 WDM 系统承载的 SDH 系统其维护指标符合 SDH 相关维护规程的要求 对 IP 等数据接口 待研究 WDM 系统的主要为光路指标 其指标见相关标准 第一节 投入业务测试 1 1 光通道投入业务需经过不少于 1 天 1d 的误码测试 其限值见表 3 表 3 光通信 BIS 限值 ES 8 SES 0 1 单个光通道 1d7d1d7d 距离 km 配额S0S1S2S0S0S1S2S0 500 0 2 104100000 5000 5 307240000 见 长途光缆传输设备维护规程 复用段 BIS 限值 2 光通道 OSNR 投入业务值降质值 表四 光通道 OSNR 光信噪 比 OSNR N 2 5Gb s 8 22dB 光接口 N 2 5Gb s 5 30dB 或 3 33dB 光接口 N 10Gb s 采 用带外 FEC 系 统 N 10Gb s 采 用带内 FEC 系统 N 10Gb s 没 有 FEC 系统 投入业 务值 22dB 20dB 22dB 23 5dB 25dB 第二节定期测试 1 分利用网管系统 定期对总输出功率 各通道功率进行查看 并与系统常规值进行 比较 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 每天收集各 OTU 上的 B1 字节的误码信息 并作记录 对承载的每个 SDH 系统的 误码性能都进行记录 对于级联 OTU 的光通道出现误码时 应对级联的每一光复用段进行 性能测试 以确定故障点 终端站每天测 B1 中间站在查障时有责任配合测试 3 通过网管系统 可以监视光监控通道 OSC 的误码性能 并进行记录 4 在 WDM 系统终端站 应对系统工作波长进行检查 看是否工作在范围之内 在波 长偏移大于 15GHZ 应尽快向上级部门报告 对激光器输出波长进行调节或采取其它措施 5 定期对线路损耗进行测试 可能通过发送和接收功率的差值进行估算 如果出现比 较大的线路损耗 应尽快进行检修 6 由于 WDM 系统输出功率高 在光配线架和设备前操作时 应注意不要把光接头直 接对着人眼 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7 在 WDM 系统进行操作时 应保证光接头 活动连接器 的清洁 8 WDM 系统光连接器接头比较多 且种类较多 除了常规的 FC PC 外 还有 ST SC LC 等一系统新型连接器 这些不同种类连接器互联时 应注意每种活动连接器 的连接方法 另外要提高连接效率 尽量减少损耗 9 光放大器站应定期测试的项目见表 5 具体指标参见附录 3 10 WDM 终端站应定期进行测试 测试项目见表 6 具体指标参见附录 3 11 光通道误码利用网管进行监测 每月每个光通道监测一次 误码性能的降质限值 见表 7 表 5 光放大器站定期测试项目 测试项目周期备注 S 点测试 每通道输出功率 总输出功率 每通道信噪比 每月 每月 每月 通过光纤放大器在线检测口 或网管测试 R 点测试 每通道接收功率 总接收功率 每通道信噪比 每月 每月 每月 通过光纤放大器在线检测口 或网管测试 光放大器偏流每月通过网管检查 光监控通道 OSC 每月通过网管系统 公务电话 表 6 WDM 终端站定期测试项目 测试项目周期备注 MPI S 点测试 每通道输出功率 总输出功率 每通道信噪比 中心波长 每周 每周 每周 每周 通过光纤放大器 在线检测口每月测试 网管测试每周测试 MPI R 点测试 每通道接收功率 总接收功率 每通道信噪比 每周 每周 每周 通过光纤放大器在线检测口 每周测试 网管测试每天测试 Sn 参考点光接口参数 平均发送光功率 一个月 一个月 利用在线检测口或网管测试 SDn 参考点光接口参数 平均发送光功率 中心波长偏差 信噪比 一个月 一个月 一个月 利用在线检测口或网管测试 波长转换器 OTU 激光器偏流 发送光功率 再生段 B1 误码 半年 每月 每天 通过网管检测 OADM 群路输入光功率 群路输出光功率 下路波长输出光功率 上路波长输入光功率 下路波长光信噪比 直通波长光信噪比 上路波长光信噪比 每周 每周 每周 每周 每周 每周 每周 网管监测 光通道误码 每天网管监测 光监控通道 OSC 每月利用公务电话通话和网管系 统检查 表 7 光通道误码性能的降质限值 单个光通道ES 8 SES 0 1 距离 km 配额1d7d1d7d 500 0 2 74801 5000 5 1712102 参照 长途光缆传输设备维护规程 中 复用段性能监视 12 光信噪比 OSNR 降质限值 表 8 光通道 OSNR 降质限值 光信噪比 OSNR N 2 5Gb s 8 22dB 光接口 N 2 5Gb s 5 30dB 或 3 33dB 光接口 N 10Gb s 采 用带外 FEC 系 统 N 10Gb s 采 用带内 FEC 系统 N 10Gb s 没 有 FEC 系统 系统降质 限值 18dB18dB18dB20dB22dB 13 如果每个周期为 15 分钟的光通道误码测试结果超过表四所列的不可接受门限 应 视为传输性能不可接受 需立即处理 表 9 光通道不可接受和恢复业务限值 不可接受限值恢复业务限值 ESSESESSES 单个光通道 651020 参照 长途光缆传输设备维护规程 复用段不接受和恢复业务限值 五 故障处理 1 维护人员应全面了解 WDM 系统的概念 设备及机盘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 熟悉网 管的操作 熟悉光路组织情况 能够熟练调度光路 电路 2 维护人员应熟悉 WDM 系统的各种告警和监控参量 正确理解其含义 基本故障及等 级见表六和表七 表六 告警级别 告警级别表示颜色 紧急告警红 主要告警橙 次要告警黄 提示告警紫 注 对于表六中告警级别颜色的规定 新建和已经使用的网管系统应按照规定进行设置 但厂家网管系统不支持告警级别颜色设置的除外 表七 主要告警 序号告警描述级别 1光波长转换器单元 OTU 1 1输入无光紧急 1 2输出无光紧急 1 3输出光功率过大或过小主要 1 4输出光波长偏移过大主要 1 5再生段 B1 误码过限紧急 1 6输入信号帧丢失 LOF 紧急 2光放大器 2 1输入无光紧急 2 2输出无光紧急 2 3总输入光功率过大或过小主要 2 4总输出光功率过大或过小主要 2 5单信道输入光功率过大或过小主要 2 6单信道输出光功率过大或过小主要 序号告警描述级别 2 7泵浦激光器偏流过大或过小次要 3光接收单元 3 1输入无光紧急 3 2输入光功率过小主要 3 3输入信号光信噪比偏小主要 3 4光通道误码率越限紧急 4OADM 4 1群路输入信号丢失紧急 4 1上路支路输入信号丢失紧急 5光监控通道 5 1输出无光紧急 5 2输入无光紧急 5 3误码越限紧急 3 通常网管系统能够先于用户发出告警 如果用户申告先于网管 应在故障处理之后向 相关单位或部门及时反映 以提高网管的监控能力 4 光放大段 光复用段和光通道发生故障 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 各局 站 收到告警 申告或其他异常 应与责任局联系并确认 充分利用 网管或监控终端判断 定位故障 并按故障处理流程及时处理 严禁随意拔 盘 拉断系统 不得做与排障无关的其他操作 2 在处理光通道故障时 不宜影响其他光波长通道的运行 5 故障初步排除之后 应对光传送段 光复用段以及光通道段的光接口参数和误码指标 进行测试 参照附录三和表三的指标判断系统是否达到正常 6 在处理故障的同时 如不能迅速恢复通信 应按照应急调度方案进行电路调度 7 在发生重大阻断时 业务领导局负责本干线故障处理的业务领导 各区域责任局必须 及时组织抢修处理 8 对于设备故障的定位和处理 各级网管部门要通力配合 相互协作 充分发挥各级网 管 监控的作用 迅速 准确地定位故障 恢复通信 9 各局站要按照应急调度的有关要求 做好 WDM 传输干线的应急调度准备工作 确保 发生光缆障碍时 在规定时间内调通 六 网管系统维护 在已建设的 WDM 系统干线中 网管系统配置采用了每个省设置一个网元管理系统 EM 的方法 实行分段管理 即每条干线在其经过的所有省份都分别设置了一个 EM 管理 系统 负责对本省的 EDFA WDM 终端站等网元进行管理 在集团公司网管中心设置了 WDM 网络管理系统 负责 WDM 全网集中监视和管理 同时 在一些省设置了 WDM 网络管理系统远程工作站 当前 对于 SDH WDM 的网管系统 可以采取物理集中维护管理的方法 即 SDH 和 WDM 的网络管理平台建在同一机房里 以方便故障的处理 在 WDM 系统 EM 管理 系统的配置上 既可以一个 WDM 光复用段 即 SDH 再一段 设置一个 EM 管理系统 也可以相邻几个光复用段采用一个 EM 管理系统 第一节WDM 网络管理系统与网元管理系统的关系 1 WDM 传输干线的网管实行集中管理和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级 WDM 网元管 理系统 包括本地维护终端 由各 WDM 干线现业局负责维护 第二级 WDM 网络管理 系统 由集团公司网管中心负责维护 2 WDM 传输干线的网络级网管系统 NMS 负责实时监视全网 WDM 传输干线设备 的运行情况和资源配置管理 督促各局站及时处理各种告警 清除无效告警 通过网管的 故障提示 指导 协助各局站处理重大故障 提供 WDM 全网运行情况月报 3 WDM 传输干线网元级网管系统 EMS 负责各 WDM 干线运行状态管理和设备维护 的技术支撑 及时处理各种告警 抑制无效告警 协助干线相关局站进行故障定位 定时 对干线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巡测 保证干线各网元与网管联接正常 按照作业计划要求 利 用网管对设备运行质量进行性能监测 配备了 WDM 网络级网管 NMS 远程工作站的业 务领导局可以通过工作站了解全网及全线情况 4 WDM 传输干线各中继站配置的本地维护终端负责各干线责任段内设备的日常维护和 障碍判断 要求专机专用 软硬件运行正常 5 设置 WDM 网元管理系统的各现业局 应密切配合全国网管中心作好 WDM 全网的 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工作 6 各级网管系统 NMS EMS 所在中心应该定期向各级网运部提交网络运行及维护 情况报告 第二节利用网管进行系统维护 1 网管系统是日常维护中对运行中的系统 设备等进行不中断业务监测的重要手段 各 现业局和网管中心 应充分利用网管系统 作好 WDM 系统维护工作 2 维护人员应利用网管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 通过网管系统将故障定位到站 架 框 盘 3 为保证及时发现系统故障 应抑制或清除未开业务的通道及其它原因产生的无效告警 4 充分利用网管系统 定期对 WDM 设备 B1 性能数据 总输出功率 各通道功率进行 查看 掌握 WDM 系统传输质量 应按照维护规程要求 正确设置性能降质门限 监视性 能越限告警 应定期对网管系统收集的性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及时发现传输劣化趋势 5 通过网管系统定期对 WDM 光监控通道 OSC 误码进行监测 6 在 WDM 系统进行光纤割接或其他原因引起系统功率衰耗变化后 在网管系统支持 的前提下 应通过网管系统对 WDM 系统各段衷耗配置进行重新优化 7 告警历史信息和性能历史信息定期 网管运行初期暂定每月 1 次 待系统稳定工作后 可适当延长至每季一次 打印输出或作磁盘储存 进行分析后才能清除 存储的资料保留 一年以上 8 WDM 网元管理系统设置四个等级的分级管理 相应的操作管理员亦分为四级 高级 别的操作管理员可拥有低级别的功能和控制权限 1 系统管理员级 负责对 WDM 网管系统的全面管理 可进行网络控制调度 各级用 户口令设置 增减 修改或删除用户及日志管理和进行安全管理等操作 2 系统维护员级 负责传输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 可进行告警等级的修改和设置 可访 问备份管理信息库中的数据等 3 设备维护员级 负责通道和电路的维护 可以新建或拆除通道及电路的配置和日常维 护操作以及可进行告警处理和故障查找定位等 4 系统监视员级 只读用户 负责监视系统告警 只有观察浏览权限 可对设备的性 能测试结果 报告 的内存进行访问 或在高一级管理员允许和指导下进行某些简单操作 9 WDM 全国网管中心应利用 WDM 网络管理系统实时监视全网告警 当发生障碍及阻 断时 进行故障分析和定位 协助干线业务领导局和现业局分析查明障碍原因 迅速恢复 通信 10 WDM 全国网管中心应通过 WDM 网络管理系统 掌握全网 WDM 系统配 置及业务通道开放情况 定期对 WDM 业务通道的使用状况和通道的性能 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得出全网通道资源利用率及通道质量的报告 向集 团网运部汇报 第三节网管系统自身维护 1 WDM 网管系统所用工作站 或计算机 属于专用计算机 要专机专用 原则上不能 与外部系统联网 如果与外部联网 须经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批准 同时必须采取隔离等安 全措施 2 网管系统初始参数一经设置 不得随意变更 已设参数和全部菜单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参数设置的变动应按规定程序进行 由专人核对 操作应有两人在场 变动后应在值班日 记中作好记录 必要时 应通知相关局站 涉及激光器开关 主 备用倒换等重要操作 均须有两名值班人员在场 涉及系统中断的操作事先要报请业务领导局同意 3 不允许在网管专用工作站 或计算机 上进行与维护无关的操作 或使用与维护无关 的软盘 严防感染计算机病毒 应定期进行病毒检查 暂定每季进行一次 4 在系统正式运行时和系统升级后 要做好网管的软件备份 包括操作系统备份和在线 数据备份 定期 网管运行初期暂定每月 1 次 待系统稳定工作后 可适当延长至每季 1 次 进行数据的在线备份 应在重要数据修改后和网管系统升级前 做好数据的及时备份 定期进行磁带机清洁 定期 暂定一年 更换磁带进行备份 5 若需要已投入正式运行的网管系统进行软件升级 必须报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批准 6 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网管设施 保证网管工作站 终端路由器处于正常运行状 态 保证网线的正确连接和 DCC 通道的正确设置 以确保网管数据通道畅通 未经许可 不能任意修改网管数据通道 或以各种方式远程登陆到网管系统 原则上不允许各厂商从 国外远程登陆 如特殊需要 远程登陆必须报经上级主管批准 并应遵守各项保密规定 7 各现业局内的 WDM 网元管理系统应具有相应的网管接口与网络管理系统进行通信 现业局必须保证与 WDM 网络管理系统通信的接口设备正常运行 8 在正常情况下网管工作站 计算机 不得随意关机 必须配备不间断电源 UPS 在系统运行状态下禁止断电 工作站 计算机 如困故确需关机 应严格按照正确的关机 步骤进行 9 应至少指定一名网管工程师负责网管软件 硬件资料的归档工作 包括网管说明书 网络拓扑图 网元配置等 10 各现业局和网管中心 必须严格执行口令保密制度 各级网管系统的管理 员口令需报集团公司中心存档 七 质量管理 1 鉴于波分复用系统的特点 本规程主要给出有波分复用系统特点的质量统计分析和质 量考核评定的有关办法 其他部分请参照 长途光缆传输设备维护规程 执行 2 质量统计分析 1 波分复用质量统计的主要内容是系统 光通道的障碍次数 历时 通信重大阻断及质 量分析 2 障碍历时的统计单位 使用 波长分 为单位进行波分复用系统的障碍历时统计 障 碍历时应为单波长光通道障碍数与障碍时间的乘积 按波长分计 平均障碍历时 平均障 碍历时等于障碍历时除以使用的光通道数目 取小数点后 4 位数 3 质量评定 1 光通道质量每月评定一次 2 局内障碍历时 要求每次不大于 30 波长分 暂定 如有超过 必须在障碍处理报告 中申明具体原因 附录 1 WDM 系统结构 1 WDM 系统可分为开放式系统与集成式系统 开放式系统有光接口变换单元 集成式 系统的接口变换单元与端机合成在一起 1 不含 LA 的集成式 WDM 系统组成 2 不含 LA 的开放式 WDM 系统组成 图 1 不含 LA 的 WDM 系统组成 1 含 LA 的集成式 WDM 系统组成 2 含 LA 的开放式 WDM 系统组成 图 2 含 LA 的 WDM 系统组成 其中 OM 光复用器 OD 光分用器 OA 光放大器 OTU 光波长变换器 S1 Sn 点分别为信道 1 n 的发送机的输出光连接器处光纤上的参考点 S 点为普通 G 957 光接口参考点 Rm1 Rmn 点分别为 OM OA 相对于信道 1 n 的输入光连接器前面的光纤上的参考点 MPI S S 点是 OM OA 输出光连接器之后光纤上的参考点 MPI R R 点是 OA OD 输入光连接器之前光纤上的参考点 SD1 SDn是 OA OD 输出光连接器上的参考点 R1 Rn 是接收机的输入光连接器处光纤上的参考点 附录 2 WDM 系统的分层结构 WDM 系统的分层结构及其关系应符合 G 872 建议 分层结构如图所示 数字客户层 SDH SONET PDH ATM I P 等 OCH 光通道层 OMS 光复用段层 OTS 光传送段层 图 3 WDM 系统分层结构 以 SDH 波分复用系统为例 WDM 系统分层结构符合下图所示 27 页 注 OMT 光复用终端 对于开放式系统 含 OTU OLA 光线路放大器 OXC 光交叉连接设备 图 4 SDH WDM 系统分层结构 光层 附录 3 WDM 系统光接口指标 表 1 16 通路和 8 通路 WDM 系统中心频率 序 号中心频率 THZ 波长 nm 1192 1 1560 61 2192 21559 79 3192 3 1558 98 4192 41558 17 5192 5 1557 36 6192 61556 55 7192 7 1555 75 8192 81554 94 9192 9 1554 13 10193 01553 33 11193 1 1552 52 12193 21551 72 13193 3 1550 92 14193 41550 12 15193 5 1549 32 16193 61548 51 为 8 波选择 表 2 32 通路 WDM 系统连续频带中心频率 序 号中心频率 THZ 波长 nm 1192 11560 61 2192 21559 79 3192 31558 98 4192 41558 17 5192 51557 36 6192 61556 55 7192 71555 75 8192 81554 94 9192 91554 13 10193 01553 33 11193 11552 52 12193 21551 72 13193 31550 92 14193 41550 12 15193 51549 32 16193 61548 51 17193 71547 72 18193 81546 92 19193 91546 12 20194 01545 32 21194 11544 53 序 号中心频率 THZ 波长 nm 22194 21543 73 23194 31542 94 24194 41542 14 25194 51541 35 26194 61540 56 27194 71539 77 28194 81538 98 29194 91538 19 30195 01537 40 31195 11536 61 32195 21535 82 分离频带方案的 32 通路 WDM 系统采用蓝带和红带两个频带 每个频带中安排 16 个波长 它将现有的频带分为两部分 适于在单根光纤上分别用这两个频带的信号传送两 个方向的光信号 采用这种方案的 WDM 系统的中心频率应满足表 2 的要求 表 3 32 通路 WDM 系统分离频带中心频率 序 号频 带中心频率 THZ 波长 nm 1192 11560 61 2192 21559 79 3192 31558 98 4192 41558 17 5192 51557 36 6192 61556 55 7192 71555 75 8192 81554 94 9192 91554 13 10193 01553 33 11193 11552 52 12193 21551 72 13193 31550 92 14193 41550 12 15193 51549 32 16 红 带 193 61548 51 17194 51541 35 18194 61540 56 19 蓝 194 71539 77 20194 81538 98 21194 91538 19 22195 01537 40 23195 11536 61 24195 21535 82 25195 31535 05 26 带 195 41534 25 序 号频 带中心频率 THZ 波长 nm 27195 51533 47 28195 61532 68 29195 71531 90 30195 81531 12 31195 91530 33 32 蓝 带 196 01529 55 表 4 8 16 2 5Gb s WDM 系统光接口参数 应用代码8L8 16 28L 5 16 28V3 16 216L8 16 216L 5 16 216V3 16 2 MPI S 和 S 点 每通道输出 dBm 总发送光功率 衰耗范围 1 9 7 15 8 22 24 5 11 8 17 5 28 30 6 11 8 17 3 31 33 1 9 5 17 8 22 24 2 9 5 17 5 28 30 3 9 5 17 3 31 33 MPI R 和 R 点 每通道输入 dBm 总输入光功率 最小光信噪比 最大通道功率差 13 25 7 17 22dB 10 17 25 11 22 20dB 10 20 27 14 25 20dB 10 13 25 5 19 22dB 10 19 28 11 25 20dB 10 22 30 14 28 20dB 10 Sn 参考点 输出光功率 dBm 10 0 10 0 10 0 10 0 10 0 10 0 SDn参考点 接收灵敏度 BER 1 0E 10 28 22 dB 28 20 dB 28 20 dB 28 22 dB 28 20 dB 28 20 dB 最小光信噪比 表 5 32 2 5Gb s 通路 WDM 系统主光通道参数 暂定 单位8 22dB5 30 dB3 33 dB 通路数 比特速率 通路的格式 32 STM 16 32 STM 16 32 STM 16 MPI S 和 S 点的光接 口 光发送端串音 每通路输出功率 最大 最小 总发送功率 最大 MPI S 点每通路信噪比 MPI S 点的最大通路功 率差 dB dB m dB m dB m dB dB 5 0 8 0 0 3 0 17 20 30 5 0 7 0 3 0 20 30 4 0 6 0 4 0 20 30 2 0 光通道 MPI S MPI R 光通道代价 BER 10E 12 衰减范围 最大 最小 dB dB dB 2 24 22 2 30 28 2 33 31 续表 单位8 22dB5 30 dB3 33 dB 通路数 比特速率 通路的格式 32 STM 16 32 STM 16 32 STM 16 色散 反射 最小回损 Ps nm dB dB 12800 27 24 12000 27 24 7200 27 24 MPI R 和 R 点的光接口 平均每通路的输入功率 最大 最小 平均总输入功率 最大 MPI R 点每通路最小光信 噪比 光信号串音 MPI R 点的最大通路功率 差 dB m dB m dB m dB dB dB 17 14 24 21 5 20 22 22 7 21 27 10 20 22 6 25 29 13 20 22 4 待研究 中的值为特殊情况下 8 22dB WDM 系统光放大器的最大输出为 20dBm 时的参数 其余的参数为 8 22dB WDM 系统光放大器的最大输出为 17dBm 时的参数 表 6 16 10Gb s 通路 WDM 系统主光通道参数 暂定 G 652 G 655 光纤 单位 8 22dB6 22dB3 33dB3 27dB 通路数 比特速率 通路的格式 16 STM 64 16 STM 64 16 STM 64 16 STM 64 MPI S 和 S 点的光接口 光发送端串音 每通路输出功率 平均功率 最大 最小 总发送功率 最大 MPI S 点每通路信噪比 MPI S 点的最大通路功率 差 dB dB m dB m dB m dB m dB dB 5 0 8 0 2 0 17 35 6 5 0 8 0 2 0 17 35 6 5 0 7 0 4 0 17 35 3 5 0 7 0 4 0 17 35 3 光通道 MPI S MPI R 光通道代价 衰减范围 最大 最小 最大色散容纳值 反射 最大 DGD 最小回损 色散容纳值 补偿后 最大 dB dB dB ps n m dB ps dB ps n m 2 24 22 12800 27 30 24 1200 2 24 22 9600 27 30 24 1000 2 33 31 7200 27 30 24 800 2 27 26 6000 27 30 24 800 MPI R 和 R 点的光接口 平均每通路的输入功率 最大 最小 平均总输入功率 最大 MPI R 点每通路最小光信 噪比 光信号串音 MPI R 点的最大通路功率差 dB m dB m dB m dB dB dB 14 22 2 22 带外 20 8 14 22 2 25 20 8 24 29 14 20 20 5 19 22 9 25 20 4 注 1 8 22dB 3 33dB 系统仅适用于采用带外 FEC 的 WDM 系统 注 2 对于 8 22dB 光接口指标的应用 光缆偏振模色散 PMD 应小于 0 4ps sqrt km 待研究 表 7 32 10Gb s 通路单纤单向 WDM 系统主光通道参数 暂定 G 652 G 655 光纤 单位 8 22dB6 22dB3 33dB3 27dB 通路数 比特速率 通路的格式 32 STM 64 32 STM 64 32 STM 64 32 STM 64 MPI S 和 S 点的光接口 光发送端串音 每通路输出功率 平均功率 最大 最小 总发送功率 最大 MPI S 点每通路信噪比 MPI S 点的最大通路功率 差 dB dB m dB m dB m dB m dB dB 5 0 6 0 2 0 20 35 4 5 0 6 0 2 0 20 35 4 5 0 6 0 4 0 20 35 2 5 0 7 0 4 0 20 35 3 光通道 MPI S MPI R 光通道代价 衰减范围 最大 最小 色散 反射 最大 DGD 最小回损 最大线路色散值 补偿后 MPI R 和 R 点的光接口 平均每通路的输入功率 最大 dB dB dB ps n m dB ps dB ps n m dB m dB m 2 24 22 12800 27 30 24 1200 16 22 2 24 22 9600 27 30 24 1000 16 22 2 33 31 7200 27 30 24 800 25 29 2 27 26 6000 27 30 24 800 19 22 最小 平均总输入功率 最大 MPI R 点每通路最小光信 噪比 光信号串音 MPI R 点的最大通路功率 差 dB m dB dB dB 2 22 20 6 2 25 20 6 11 22 20 4 6 25 5 注 1 8 22dB 3 33dB 系统仅适用于采用带外 FEC 的 WDM 系统 注 2 对于 8 22dB 光接口指标的应用 光缆偏振模色散 PMD 应小于 0 4ps sqrt km 附图 故障处理流程 一般故障严重故障 故障所在省会传输网管中 心进行故障确认 故障定 位 全国网管中心进行记 录及跟踪 故障所在省会传输网 管中心进行故障确认 故障定位 报全国网 管中心 故障排除处理故障排除处理 故障恢复故障恢复 省会传输网管中心 确认故障消除 省会传输网管中心 确认故障消除 向省运维部提交故 障处理报告 省会网管中心向运维部 提交故障处理报告 全国网管中心督促指导各 相关省故障处理 确认故 障的消除 向集团公司网运部 提交故障处理报告 注 凡由于波分复和系统原因导致 155M 及以上系统通信中断的都属于需要逐级上报的严 重故障 造成 2 5G 系统或波长中断的紧急故障必须立即向集团公司汇报 波分复用系统维护测试方法波分复用系统维护测试方法 暂行 暂行 中国电信的骨干网上已经有多条干线采用了 WDM 技术 WDM 技术进一步成熟 它在干 线网上的份额会逐步加大 本文介绍了 WDM 技术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点 波分复用器件 和光放大器等基本器件 在此基础上对 WDM 系统的维护测试的目的 项目方法等进行了 阐述 根据对一九九八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贵港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牙刷的口腔健康监测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的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
- 2025福建厦门启航培训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五常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9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福建南平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5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第一批招聘2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4年浙江台州技师学院社会真题
- 2025广东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服务中心招聘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Unit 1-Unit 2 综合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优质课件Lesson5 NCE2新概念2
- 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课件
- 康养文化课件
- 11、2015年10月25日广东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解析
- 阿里巴巴国际站规则
-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十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 JJG 520-2005粉尘采样器
- GB/T 23711.2-2009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耐低温试验方法
- stata回归结果详解-stata回归解释
- 癌痛三阶梯治疗的原则及药物的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