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 第五十一次初审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目录作物序号品种名称品种来源申请者育种者水稻1得月优7727得月917A成恢727四川得月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四川得月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2乐优5455乐5A乐恢455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嘉禾种子有限公司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嘉禾种子有限公司3内6优611内香6A乐恢611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4泰优7203泰32A泰恢7203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5内优6183内香6A蜀恢5183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6蓉优2123蓉18A泰恢2123四川泰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泰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7绵优357绵7A绵恢357四川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8川农优508川农3A蜀恢508四川福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福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9川优7919川317A绵恢919四川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四川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10蓉优184蓉18ASCR4泸州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1宜香优3159宜香1A宜恢3159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宜宾市农业科学院12锦优1319锦1A蓉恢319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13川绿优907川绿389A川恢907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14蓉优166蓉18A蜀玉恢166四川省蜀玉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省蜀玉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5川华优3203川华A成恢3203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16德优727德66A成恢727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成都农之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7欣荣优华占欣荣A华占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18蓉11优318蓉11A乐恢318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9泰优3125泰2A泰恢3125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20川作优8727川作8A成恢727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21川作优8178川作8A成恢178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四川省润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玉米1众星玉188SD364自交系SD164四川众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众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智慧高地种业有限公司、白银市平川区种籽公司、四川得月科技种业有限公司2成单335自选系成853自选系C821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什邡市领先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什邡市领先种业有限责任公司。3旺农268自选系LSC172自选系LSC110-5四川旺农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仁寿县陵州作物研究所四川旺农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仁寿县陵州作物研究所4众星玉1号自交系SD375自交系HF2031四川众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众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智慧高地种业有限公司、四川发生水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5中单668自选系CA211自选系CA345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6成单1518自选系成自6927自选系成自双87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天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7华玉11自选系Q736自选系Q1四川国垠天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华中农业大学8瑞玉99自选系P5703自选系R33四川众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绵阳瑞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众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9吉圣玉908自选系S6907自交系YA8201三台县大圣玉米研究所三台县大圣玉米研究所10康农玉109自选系FL2182自选系FL1411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华科农作物研究所、四川康农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华科农作物研究所、四川康农高科种业有限公司11资玉46自选系s6975自选系s8678四川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鑫万发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鑫万发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2智玉338自交系SD364自交系RF2335四川智慧高地种业有限公司四川智慧高地种业有限公司13陵玉1358外引系CML172自选系LSC107仁寿县陵州作物研究所仁寿县陵州作物研究所14吉东玉88自选系L110自选系S3746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15熟地335自选系SD136自选系SD45四川熟地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熟地种业有限公司16康玉520自选系天自023自选系LR3869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福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7康玉008自选系天自025自选系LR3869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三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8荣玉甜3号自选系SH027自选系SH029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19金仲甜001自选系DHT15自选系TH68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20华糯1号自选系HY778自选系HY779四川农大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四川农大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四川华元博冠生物育种有限责任公司21荣玉糯9号自选系WX014自选系WX015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22杰彩糯3号自交系WYN526自交系WYN90190B成都杰福瑞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成都杰福瑞农业技术有限公司23荣玉糯2号自选系WX029自选系WX025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24杰甜糯2号自选系J2115自交系WYt189成都杰福瑞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成都杰福瑞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大豆1中黄39中品661/中黄14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成豆18贡豆3号/开育10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棉花1川杂棉76核不育两用系GA18丰产品系RM288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44附件2: 第五十一次初审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简介一、水 稻1. 得月优7727申请者:四川得月科技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四川得月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四川得月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得月917A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成恢727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8.4天,比对照冈优725早熟0.7天。株高平均120.2厘米,株型适中,叶鞘、叶耳紫色,柱头紫色,颖尖紫色。亩有效穗平均14.4万,穗长25.0厘米,每穗着粒163.2粒,结实率82.9%,千粒重31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0.6%,整精米率52.6%,长宽比3.0,垩白粒率51%,垩白度11.4%,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23.4%,蛋白质6.5%。稻瘟病抗性鉴定:2014年叶瘟5、6、5、7级,感病;颈瘟5、5、5、5级,中感。2015年叶瘟5、4、6、6级,感病;颈瘟5、5、5、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5组区试,平均亩产559.69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33%,增产点率100%;2015年中籼迟熟2组续试,平均亩产619.18公斤,比对照增产7.71%,增产点率86%;两年平均亩产589.44公斤,比对照增产6.52%,两年共16个试点,15个点增产,增产点率94%。2016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6.44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10.67%。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2. 乐优5455申请者: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嘉禾种子有限公司育种者: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嘉禾种子有限公司品种来源: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不育系乐5A与自育恢复系乐恢455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4.3天,比对照冈优725早熟2.6天。株高平均118.8厘米,叶鞘绿色、叶耳、叶枕、柱头白色,颖尖杆黄色。亩有效穗平均13.8万,穗长25.0厘米,每穗着粒数186.3粒,结实率85%,千粒重28.6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1.2%,整精米率40.2%,长宽比3.2,垩白粒率71%,垩白度12.1%,胶稠度78mm,直链淀粉26.8%,蛋白质6.4%。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稻瘟4、4、6、8级,高感;颈稻瘟5、7、7、5级,感病。2016年叶稻瘟4、5、4、3级,中感;颈稻瘟3、5、3、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5组区试,平均亩产590.84公斤,比对照增产4.41%,增产点率86%;2016年中籼迟熟3组续试,平均亩产609.83公斤,比对照增产7.77%,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600.34公斤,比对照增产6.09%,两年共16个试点,15个点增产,增产点率94%。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4.63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25%。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3. 内6优611申请者: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种者: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品种来源: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选育的不育系内6A与自育恢复系乐恢611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9.6天,比对照冈优725晚熟2.2天。株高平均119.6厘米,叶鞘绿色,颖尖杆黄色,亩有效穗14.6万,穗长26.3厘米,每穗着粒数166.3粒,结实率83.4%,千粒重31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1.1%,整精米率42.5%,长宽比3.0,垩白粒率28%,垩白度3.6%,胶稠度79mm,直链淀粉14.8%,蛋白质7.0%。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稻瘟4、4、5、5级,中感;颈稻瘟5、5、5、5级,中感。2016年叶稻瘟3、5、4、2级,中感;颈稻瘟5、3、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6组区试,平均亩产599.32公斤,比对照增产5.57%,增产点率100%;2016年中籼迟熟5组续试,平均亩产618.44公斤,比对照增产7.81%,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608.88公斤,比对照增产6.69%,两年共16个试点,点点增产。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32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50%。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4. 泰优7203申请者: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泰优3203是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泰32A与自育恢复系泰恢7203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5.7天,比对照冈优725早熟1.7天。株高平均121.5厘米,亩有效穗14.0万,穗长25.3厘米,每穗着粒数181.3粒,结实率81.7%,千粒重31.6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0.3%,整精米率19.8%,长宽比2.9,垩白粒63%,垩白度9.6%,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26.4%,蛋白质6.8%。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稻瘟4、5、7、5级,感病;颈稻瘟5、7、5、5级,感病。2016年叶稻瘟4、6、4、3级,感病;颈稻瘟3、5、3、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4组区试,平均亩产604.90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19%,增产点率86%;2016年中籼迟熟4组续试,平均亩产611.80公斤,比对照增产7.27%,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608.35公斤,比对照增产6.23%,两年共16个试点,15个点增产,增产点率94%。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3.32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47%。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5. 内优6183申请者: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种者: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品种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选育的不育系内香6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5183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全生育期150.3天,比对照冈优725晚熟2.8天。株高平均114.1厘米,株型适中,剑叶挺立,叶片较宽大内卷,叶鞘绿色、稃尖杆黄色、柱头白色。亩有效穗平均13.7万,穗长26.4厘米,每穗着粒数189.8粒,结实率82.4%,千粒重31.2克。品质测定:出糙率79.5%,整精米率48.8%,长宽比3.0,垩白粒70%,垩白度8.5%,胶稠度81mm,直链淀粉13.4%,蛋白质6.6%。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稻瘟5、5、5、5级,中感;颈稻瘟5、5、5、5级,中感;2016年叶稻瘟3、4、3、3级,中感;颈稻瘟3、5、5、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5组区试,平均亩产594.96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14%,增产点率100%;2016年中籼迟熟1组续试,平均亩产609.41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85%,增产点率89%;两年平均亩产602.19公斤,比对照增产6%,两年共16个试点,15个点增产,增产点率94%。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2.78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37%。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6. 蓉优2123申请者:四川泰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种者:四川泰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蓉18A与自育恢复系泰恢2123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6.7天,比对照冈优725晚熟0.3天。株高平均122.8厘米,株型适中,叶鞘、叶耳、柱头、颖尖均为紫色。亩有效穗平均14.1万,穗长25.3厘米,每穗着粒207.2粒,结实率78.5%,千粒重29.1克。品质测定:出糙率78.6%,整精米率25.2%,长宽比2.9,垩白粒率25%,垩白度3.7%,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1%,蛋白质含量6.2%。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稻瘟5、4、6、5级,感病;颈稻瘟5、5、5、5级,中感。2016年叶稻瘟3、4、6、3级,感病;颈稻瘟5、5、5、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6组区试,平均亩产为610.79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59%,增产点率100%;2016年中籼迟熟1组续试,平均亩产620.22公斤,比对照增产7.80%,增产点率1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5.51公斤,比对照增产7.7%,两年共16个试点,点点增产。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1.94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55%。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 7. 绵优357申请者:四川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种者:四川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不育系绵7A与自育恢复系绵恢357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新水稻。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8天,比对照冈优725晚熟1.2天。株高平均119.5厘米,叶鞘、颖尖、柱头均为紫色。亩有效穗平均13.3万,穗长26.1厘米,每穗着粒200.3粒,结实率82.5%,千粒重29.2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1.4%,整精米率47.9%,长宽比2.9,垩白粒61%,垩白度9.6%,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22.5%,蛋白质6.5%。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瘟4、4、5、6级,感病;颈瘟7、5、5、5级,感病。2016年叶瘟3、7、4、4级,感病;颈瘟3、5、5、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水稻中籼迟熟6组区试,平均亩产601.61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97%,增产点率100%;2016年中籼迟熟3组续试,平均亩产604.54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84%,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603.08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41%,两年共16个试点,点点增产。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9.64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36%。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8. 川农优508申请者:四川福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种者:四川福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川农3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508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8.1天,比对照冈优725晚熟1.2天。株高平均126.5厘米,叶鞘、颖尖、柱头均为紫色。亩有效穗平均14.4万,穗长25.4厘米,每穗着粒198.1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7.5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0.7%,整精米率40.2%,长宽比2.9,垩白粒率87%、垩白度16.9%,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含量21.6%,蛋白质含量6.3%。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瘟4、5、7、5级,感病;颈瘟5、7、7、5级,感病。2016年叶瘟4、7、7、4级,感病;颈瘟3、7、7、5级,感病。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5组区试,平均亩产593.21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83%,增产点率71%;2016年中籼迟熟3组续试,平均亩产605.15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95%,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599.18公斤,比对照增产5.89%,两年共16个试点,14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8%。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8.53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60%。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9. 川优7919申请者:四川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种者:四川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四川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不育系川317A与绵阳市农科院选育的恢复系绵恢919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8.9天,比对照冈优725晚熟2.4天。株高平均118厘米,株型适中,叶鞘、叶耳、颖尖均无色。亩有效穗平均14.8万,穗长24.8厘米,每穗着粒数172.9粒,结实率79.5%,千粒重30.3克。品质测定结果:出糙率79.7%,整精米率36.6%,长宽比2.8,垩白粒率62%,垩白度5.7%,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21.7%,蛋白质6.4%。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稻瘟4、5、7、5级,感病;颈稻瘟5、5、5、7级,感病。2016年叶稻瘟4、6、6、4级,感病;颈稻瘟5、5、5、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6组区试,平均亩产603.30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61%,增产点率100%;2016年中籼迟熟3组续试,平均亩产611.33公斤,比对照增产6.26%,增产点率89%;两年平均亩产607.32公斤,比对照增产6.44%,两年共16个试点,14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8%。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8.94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01%。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10. 蓉优184申请者:泸州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蓉18A与自育恢复系SCR4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7.5天,比对照冈优725早熟0.4天,株高平均122.8厘米,叶鞘、颖尖、柱头均为紫色。平均亩有效穗14.1万,穗长26.0厘米,每穗着粒206.0粒,结实率81.1%,千粒重27.2克。品质测定:糙米率79.9%,整精米率44.8%,长宽比2.7,垩白粒率24%、垩白度6.2%,胶稠度69mm,直链淀粉含量23.2%,蛋白质含量6.6%。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瘟5、8、7、7级,高感;颈瘟5、5、5、5级,中感。2016年叶瘟5、4、3、3级,中感,颈瘟5、5、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2组区试,平均亩产607.04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60%,增产点率71%;2016年中籼迟熟4组续试,平均亩产611.98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30%,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609.51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45%,两年共16个试点,14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8%。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0.50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71%。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亩栽1.01.2万穴;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11. 宜香优3159申请者: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育种者: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用自育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3159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9.8天,比对照冈优725晚熟2.3天。株高平均123厘米,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鞘、叶缘绿色,叶耳、柱头白色。亩有效穗平均15.9万,穗长25.7厘米,穗着粒数170.4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8.9克。后期熟相佳,落粒性适中。品质测定:糙米率79.6%、整精米率46.2%、长宽比3.0、垩白粒率54%、垩白度9.6%、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7%、蛋白质含量6.7%。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瘟6、5、6、5级,感病;颈瘟5、7、7、5级,感病;2016年叶瘟4、6、5、5级,感病;颈瘟3、5、5、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1组区试,平均亩产590.6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29%,增产点率86%;2016年中籼迟熟5组续试,平均亩产617.74公斤,比对照增产7.69%,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604.17公斤,比对照增产6.49%,两年共16个试点,15个点增产,增产点率94%。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6.92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65%。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12. 锦优1319申请者: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种者: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锦1A与自育恢复系蓉恢319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8.6天,比对照冈优725早熟2.3天。株高平均129.3cm,株型松散适中,颖尖、柱头均为紫色,谷粒秆黄色。亩有效穗平均13.3万,穗长26.7cm,每穗着粒数215.1粒,结实率81.1%,千粒重28.2g。品质测定:出糙率81.5%,整精米率31%,长宽比2.7,垩白粒率39%,垩白度8%,直链淀粉含量27.8%,胶稠度80mm,蛋白质含量6.6%,属高直链淀粉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瘟4、5、7、5级,感病;颈瘟5、5、5、5级,中感。2016年叶瘟4、4、5、4级,中感;颈瘟5、5、5、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3组区试,平均亩产601.93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22%,增产点率100%;2016年中籼迟熟2组续试,平均亩产613.69公斤,比对照增产7.93%,增产点率89%;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07.81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58%,两年共16个试点,15个点增产,增产点率94%。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1.61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54%。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13. 川绿优907申请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育种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不育系川绿389A与自育恢复系川恢907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7.4天,比对照冈优725早熟1天。株高平均119.5厘米,芽鞘绿色,叶鞘、颖尖紫色,亩有效穗平均14.7万,穗长25.6厘米,每穗着粒数195.6粒,结实率79.6%,千粒重27.8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0.6%,整精米率37.7%,长宽比3.1,垩白粒49%,垩白度9.1%,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23.5%,蛋白质6.3%。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稻瘟5、5、7、5级,感病;颈稻瘟5、7、5、5级,感病。2016年叶稻瘟4、6、5、5级,感病;颈稻瘟3、5、5、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区试,平均亩产582.77公斤,比对照增产3.81%,增产点率86%;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611.76公斤,比对照增产6.64%,增产点率89%;两年平均亩产597.27公斤,比对照增产5.23%,两年共16个试点,14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8%。2017年四川省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2.9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94%。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14. 蓉优166申请者:四川省蜀玉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育种者:四川省蜀玉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四川省蜀玉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蓉18A与自育恢复系蜀玉恢166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6.8天,比对照冈优725晚熟0.7天。株高平均121.8厘米,株型适中,叶鞘、颖尖紫色,剑叶直立。亩有效穗平均15万,穗长25.6厘米,每穗着粒190.1粒,结实率78.6%,千粒重27.9克。2013年品质测定:糙米率80.7%,整精米率54.6%,长宽比3.3,垩白粒率36%、垩白度3.6%,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22%,蛋白质含量8.6%。稻瘟病抗性鉴定:2013年叶瘟6、5、7、8级,高感,颈瘟5、5、5、7级,感病。2015年叶瘟5、6、7、5级,感病,颈瘟5、7、5、5级,感病。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1组区试,平均亩产551.48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55%;2015年中籼迟熟1组续试,平均亩产587.00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64%;两年平均亩产569.24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64%,两年共17个试点,14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2%。2016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4.20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0.81%。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地区)15. 川华优3203申请者: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种者: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不育系川华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恢复系成恢3203配组育成的中籼中熟三系杂交优质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1.8天,比对照辐优838晚熟0.6天。株高平均108.9厘米,叶鞘绿色、颖尖杆黄色、柱头白色。亩有效穗平均14.7万,穗长25.2厘米,每穗着粒数164.7粒,结实率88.1%,千粒重29.0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0.2%,整精米率59.3%,长宽比3.3,垩白粒率22%,垩白度2.7%,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16.1%,蛋白质7.4%,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稻瘟5、6、6、5级,感病;颈稻瘟5、5、5、5级,中感。2016年叶稻瘟3、5、4、3级,中感;颈稻瘟5、5、3、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中熟组区试,平均亩产553.96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4.12%,增产点率78%;2016年中籼中熟组续试,平均亩产584.09公斤,比对照增产8.04%,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569.03公斤,比对照增产6.08%,两年共18个试点,16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9%。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28公斤,比对照增产6.5%。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多孽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作中熟中稻种植(不含攀西地区)。16. 德优727申请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种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都农之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德66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成恢727配组育成的中籼中熟三系杂交优质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区试两年全生育期平均137.5天,比对照辐优838早熟4天。株高平均121.7厘米,株型适中,叶鞘绿色、柱头白色、颖尖杆黄色。亩有效穗平均14.2万,穗长26.2厘米,每穗着粒168.4粒,结实率85.5%,千粒重30.1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0.1%、整精米率65.3%、长宽比3.0、垩白粒率27%、垩白度2.3%、胶稠度79mm、直链淀粉含量17.8%、蛋白质含量7.5%,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瘟5、4、7、7级,感病;颈稻瘟5、5、5、5级,中感。2016年叶瘟4、6、3、3级,感病,颈稻瘟5、5、5、7级,感病。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中熟组区试,平均亩产572.60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5.50%,增产点率75%;2016年中籼中熟组续试,平均亩产556.89公斤,比对照增产2.92%,增产点率6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4.75公斤,比对照增产4.21%;两年区试共17个试点,12个点增产,增产点率71%。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66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3.05%。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科学配方施肥,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作中熟中稻种植(不含攀西地区)。17. 欣荣优华占申请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种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欣荣A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华占配组育成的中籼中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0.6天,比对照辐优838早0.7天。株高平均104.9厘米,株型适中,叶片直立,叶耳、叶舌、颖尖、柱头紫色。亩有效穗15.3万,穗长23.2厘米,每穗着粒数193.2粒,结实率88.5%,千粒重24.2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0%,整精米率69.8%,长宽比2.7,垩白粒率9%,垩白度2.2%,胶稠度78mm,直链淀粉14.7%,蛋白质7.2%。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稻瘟5、6、6、6级,感病;颈稻瘟5、7、5、5级,感病。2016年叶稻瘟4、6、4、3级,感病;颈稻瘟5、5、7、5级,感病。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中熟2组区试,平均亩产573.04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7.71%,增产点率89%;2016年中籼中熟组续试,平均亩产586.56公斤,比对照增产8.40%,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579.80公斤,比对照增产8.06%,两年共18个试点,17个点增产,增产点率94%。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0.43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7.45%。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作中熟中稻种植(不含攀西地区)。18. 蓉11优318申请者: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种者: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不育系蓉11A与自育恢复系乐恢318配组育成的中籼中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0.0天,比对照辐优838早1.2天。株高平均118.5厘米,株型适中,叶鞘、颖尖、柱头紫色。亩有效穗平均13.9万,穗长25.6厘米,每穗着粒数195.2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7.6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0.4%,整精米率56.4%,长宽比2.4,垩白粒率43%,垩白度8%,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16.2%,蛋白质7.2%。稻瘟病抗性鉴定:2015年叶稻瘟7、6、5、6级,感病;颈稻瘟5、7、7、5级,感病。2016年叶稻瘟4、4、3、3级,中感;颈稻瘟5、5、5、5级,中感。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中熟组区试,平均亩产574.39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7.96%,增产点率100%;2016年中籼中熟组续试,平均亩产585.11公斤,比对照增产8.23%,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579.75公斤,比对照增产8.1%,两年共18个试点,点点增产。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71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6.40%。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作中熟中稻种植(不含攀西地区)。19. 泰优3125申请者: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泰2A与自育恢复系泰恢3125配组育成的中籼早熟三系杂交优质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19.3天,比对照汕窄8号早熟0.7天。株高平均110.2厘米,株型适中,叶缘、叶鞘绿色,柱头白色。亩有效穗平均16.5万,穗长24.5厘米,每穗着粒数157.3粒,结实率86.9%,千粒重26.7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0.4%,整精米率56.1%,长宽比3.4,垩白粒率12%,垩白度1.8%,胶稠度84mm,直链淀粉16.6%,蛋白质6.8%,米质达到国标优质2级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16年叶瘟4、5、3、3级,中感;颈瘟5、5、5、7级,感病。2017年叶瘟4、4、4、4级,中感;颈瘟5、5、7、5级,感病。产量表现:2016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早熟组区试,平均亩产531.77公斤,比对照汕窄8号增产6.78%,增产点率100%;2017年中籼早熟组续试,平均亩产546.51公斤,比对照增产6.00%,增产点率80%;两年平均亩产539.14公斤,比对照增产6.39%,两年共9个试点,8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9%。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7.17公斤,比对照汕窄8号增产9.09%。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提交审定。适宜在四川川西平原作早熟搭配品种种植。20. 川作优8727申请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种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不育系川作8A与自育恢复系成恢727配组育成的中籼早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型工业厂房购置与租赁一体化合同
- 2025年高端自动化生产线设备采购合同续约及调整协议范本
- 2025年新型环保变压器移位施工专利授权及服务合同
- 2025年金融科技风控专家团队综合能力提升与培训服务合同
- 2025综合医疗耗材配送与专业售后技术服务协议
- 2025年跨地区劳务派遣合同主体变更及权益保障协议
- 2025年度生态农业园区绿色建筑桩基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合同
- 2025年航空航天动力装置供应及维护保障协议
- 钢结构工程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
- 历年考中医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地建筑钢板租赁合同范本
- 光传输业务配置课件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青海辅警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新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全册课文原文翻译
- 钢结构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 流程优化活动方案
- 消防装备认识课件
- 2025年山西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