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doc_第1页
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doc_第2页
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doc_第3页
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doc_第4页
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任务书 二 任务书 二 0 0 1 1 原始资料原始资料 0 0 2 2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1 1 3 3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2 2 4 4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2 2 5 5 课程设计 论文 工作进度计划表课程设计 论文 工作进度计划表 3 3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 3 3 第一章 检测系统的功率平衡 3 1 1 有功功率平衡 3 1 2 无功功率平衡 4 第二章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论证及经济性比较 5 2 1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 5 2 2 初选合理方案的初步设计 10 2 3 方案的比较和筛选 18 第三章 变压器的选择和计算 19 3 1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选择 19 3 2 变压器的型号选择 20 第四章 网络潮流计算 21 4 1 计算元件参数 21 4 2 潮流计算 22 第五章 电压调整 25 第六章 设计总结与体会 28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附录附录 2929 附录一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指导书 附录二 电力系统接线图 附录三 最大最小负荷运行方式潮流分布图 附录四 电力系统阻抗图 附录五 潮流计算程序说明 1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任务书任务书 二 二 1 1 原始资料原始资料 1 1 发电厂 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 S A 12 150Km 120Km 120Km 1 2 发电厂技术参数和系统 S 1 2 1 发电厂 A 火电厂装机 2 数 容量 2 600 MW 额定电压 kV 21KV 额定功率因数 0 9 1 2 2 等值系统 A 厂通过 220KV 与某系统 S 相联 该系统装机容量为 2600MW 平均功率因数为 0 9 其最大综合负荷为 2200MW 平均功率因数为 0 85 1 3 待规划地区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 2 2 2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 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 1 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 1 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 1 3 发电厂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 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 经济比较 1 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1 6 调压计算 3 3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 设计中应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规章制度 按时到设计教室进行设计 任何人不得迟到 早退和无辜缺席 2 同学应根据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同组成员之间可以商量 讨论 但严禁相互抄袭 3 设计完成后 每个同学应提交打印的设计说明书一份 课程设计说明 书编写和电路图绘制应附和规范要求 地点 项目 123 最大负荷 MW 1006060 最小负荷 MW 602520 最大功率因数 0 850 90 9 最小功率因数 0 80 850 85 h max T 550055005500 低压母线电压 kV 101010 调压要求逆调压 I 504030 II 304050 负荷类别 III 202020 3 4 按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4 4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1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第三版 陈珩 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年 2 电力系统分析 第三版 何仰赞 温增银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3 电力系统分析学习指导 徐政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年 4 熊信银 发电厂电气部分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 5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 编写组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 上 下册 中 国电力出版社 1998 6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编 输配电设备手册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5 5 课程设计 论文 工作进度计划表课程设计 论文 工作进度计划表 工作进度日程安排序 号 课程设计 论文 工作任务 12345678910 1 阅读设计任务书 搜集 阅 读与电网规划有关的各种资 料 2 电网接线初步方案拟定与比 较 3 电网接线方案的经济技术比 较 4 调压计算 5 整理课程设计论文并打印 6 提交课程设计成果 答辩 4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 第一章第一章 检测系统的功率平衡检测系统的功率平衡 1 11 1 有功功率平衡有功功率平衡 1 1 1 系统功率平衡分析 等值系统最大综合负荷为 2600MW 该系统总发电容量为 2200MW 存在缺额 经常拉闸限电 故需要发电厂 A 供给 400MW 1 1 2 系统最大负荷时的有功功率平衡 用电负荷 MWPkP n i y 2538 26006060100 9 0 1 max1 供电负荷 MWP k P yg 5789 2671 1 1 2 发电负荷 MWPkPPP m j jGj m j jzgf 58 28753400 06 0 58 2671 1 3 1 总装机容量 fG PMWP1 1380026002 600 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大于系统最大发电负荷的 1 1 倍 满足有功功率平衡要求 1 21 2 无功功率平衡无功功率平衡 1 2 1 计算发电厂及各变电站无功负荷 根据公式可由负荷有功功率以及相应功率因数计算无功功率 N P Q tan 5 变电所 1 97 61100 1 jS 变电所 2 06 2960 2 jS 变电所 3 06 2960 3 jS 1 2 2 无功功率平衡分析 1363 44 R581 187MVA Q 4887 51 15Q 42503400 24 1 3400 R G LCRGC D Q Q QQQQ Q MVARQ MWP D D 220KV 电网中 无功电源安装总容量应大于电网最大自然无功负荷 由以上 计算可知 总容量大于电网最大自然无功负荷的 1 15 倍 故无功平衡条件满足 第二章第二章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论证及经济性比较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论证及经济性比较 2 12 1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电力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 根据给定的电源和负荷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 做出了九种可能实现的 各种接线方案 如图 2 1 备选方案备选方案 线路长线路长 度度 KM KM 技术比较技术比较 方案一 709 7 变电所都为两端 供电 而且线路 相对较短 31 2 1 2 31 3 2 6 方案二 780 变电所都为两端 供电 但线路较 长 线路损耗大 方案三 793 89 变电所都为两端 供电 但线路较 长 线路损耗大 方案四 631 796 变电所都为两端 供电 而且线路 相对较短 方案五 702 09 变电所都为两端 供电 而且线路 相对较短 方案六 390 线路最短 但供 电可靠性不能保 证 方案七 462 09 线路最短 但供 电可靠性不能保 证 根据供电可靠性 灵活性 经济性等原则比较 方案二 三由于导线过长 投资大 经济性不好 所以淘汰 方案六 七因为不能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所以淘汰 留下方案一 四 五 分别编号为一 二 三 将导线视为均一网 比较这三种方案的电能质量和线路的功率损耗 将导线视为均一网 比较这三种方案的电能质量和线路的功率损耗 31 2 1 2 31 3 2 31 2 1 2 31 3 2 31 2 1 2 31 3 2 31 2 1 2 31 3 2 31 2 1 2 31 3 2 31 2 1 2 31 3 2 7 方案一 31 2 2 31 06 2960 13 jS 09 120220 41 jS 06 2960 12 MVAjS 1 2 31 3 2 13 S 09 120220 06 2960 1202120120 120 06 2960 1202120 06 2960 06 2960 1202120120 120 06 2960 1202120 06 2960 2312141 231312 13313232 12 132312 1212233 13 MVAjSSSS MVAj jj lll lSllS S MVAj jj lll lSllS S 642 250 667 66 667 66 22 41 22 12 22 13 MVAQPS MVAQPS MVAQPS 功率损耗 L l llS D 1 2 672 5778296 电能质量 25 34798 1 L l llD S 方案二 8 31 2 3 18114 31 23 jS 73 7286 128 41 S 36 4714 91 42 S 76 1086 28 13 jS 711 102 119 36 8 30 968 147 3 18114 31 76 1086 28 36 4714 91 09 1921202120150 150 97 619100 150120 06 2960 1501202120 06 2960 73 7286 128 09 1921202120150 09 192 06 2960 09 1922120 06 2960 09 1922120120 97 61100 42 23 13 41 24223 14113 24241341 411411334113232 42 24321341 422242332432131 41 MVAS MVAS MVAS MVAS MVAjSSS MVAjSSS MVA jjj llll lSllSlllS S MVA jjj llll lSllSlllS S 功率损耗 L l llS D 1 2 361 5442921 电能质量 78 51841 1 L l llD S 方案三 9 31 2 2 31 56 73133 41 jS 06 2960 469 1727 13 21 jS jS 53 4687 42 jS 06 2960 13 jS 469 1727 21 jS 06 2960 469 1727 53 4687 12015009 192 150 029 91160 120150 06 2960 56 73133 12015009 192 09 192 06 2960 09 192120 03 91160 13 24221 231312 141314212 42 142412 422122433 41 MVAjS MVAjSSS MVAj jj lll lSSllS S MVAj jj lll lSllSS S 667 66 158 32 661 98 987 151 22 13 22 21 22 42 22 41 MVAQPS MVAQPS MVAQPS MVAQPS 功率损耗 L l llS D 1 2 888 5732191 电能质量 220 49710 1 L l llD S 由于三种方案的电能质量和功率损耗相差不多 难以取舍 故三种方案均保留 10 2 22 2 初选合理方案的初步设计初选合理方案的初步设计 2 2 12 2 1 电压等级的确定电压等级的确定 31 2 1 2 31 3 2 220KV 220KV 220KV 220KV 220KV 220KV 220KV 220KV220KV 220KV 220KV 220KV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根据负荷情况及输电距离 参照下表确定选用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为 220KV 额定电压 KV 输送功率 KW 输送距离 Km 11 35 2000 1000020 50 60 3500 3000030 100 110 10000 5000050 150 220 100000 500000100 300 2 2 22 2 2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积的理论计算选择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积的理论计算选择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与输电线路流过的最大电流和经济电流密度 J 有 m I ax 关 换言之 既要考虑该截面积下的电路损耗 导线截面积越大 损耗越小 又要考虑其经济性 导线截面积越大 成本越高 其中最大工作电流 max m I 3cos ax N S U 电流经济密度由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查表得到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 J A mm2 导线材料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Tmax 3000 以下3000 50005000 以上 铝 1 651 150 9 铜 3 002 251 75 依据计算所得初步功率分布 其导线的经济截面积计算如下 方案一 12 390 194 3 39 194 3 39 194 3 85 730 3 2max 2 23 2 23 23 2max 2 12 2 12 12 2max 2 13 2 13 13 2max 2 41 2 41 41 mm JU QP S mm JU QP S mm JU QP S mm JU QP S N N N N 所以 考虑未来的发展 41 段选用 2 LGJ 400 50 13 段选用 LGJ 300 40 12 段选用 LGJ 300 40 23 段选用 LGJ 300 40 取 本设计中均以此作为基值 4 48 220 1000S 2 B B B BB S U ZKVUMVA 求取各段线路阻抗标幺值 49 1 368 0 15 0 26 0 15 0 26 0 477 0 06 0 1 72 8 1771 169 425 0 105 0 51 6 12120 425 0 105 0 51 6 12120 425 0 105 0 2 4685 5 150 308 0 039 0 23 12 13 41 23 12 13 41 jZ jZ jZ jZ jZ jjZ jjZ jjZ 方案二 13 50 299 3 64 210 3 62 179 3 46 431 3 2max 2 42 2 42 42 2max 2 23 2 23 23 2max 2 13 2 13 13 2max 2 41 2 41 41 mm JU QP S mm JU QP S mm JU QP S mm JU QP S N N N N 所以 考虑未来的发展 41 段选用 LGJ 400 50 13 段选用 LGJ 300 40 12 段选用 LGJ 300 40 23 段选用 LGJ 400 40 651 1 314 0 490 1 368 0 054 1 260 0 289 1 245 0 91 79175 1509 192 416 0 079 0 1 72 8 1771 169 425 0 105 0 51 6 12120 425 0 105 0 4 6285 11150 416 0 079 0 42 23 13 41 42 23 13 41 jZ jZ jZ jZ jjZ jZ jjZ jjZ 方案三 14 69 287 3 54 187 3 4 194 3 18 443 3 2max 2 42 2 42 42 2max 2 12 2 12 12 2 max 2 13 2 13 13 2max 2 41 2 41 41 mm JU QP S mm JU QP S mm JU QP S mm JU QP S N N N N 所以 考虑未来的发展 41 段选用 2 LGJ 400 50 13 段选用 LGJ 400 50 12 段选用 LGJ 400 50 42 段选用 LGJ 400 50 91 79175 1509 192 308 0 039 0 92 4948 9 120 416 0 079 0 96 2474 4 120 416 0 079 0 2 4685 5 150 308 0 039 0 42 12 13 41 jjZ jjZ jjZ jjZ 将以上三种方案利用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 得导线截面积选取合适 按机械强度校验 对于跨运河 公路 通讯线路 居民区线路 导线截面积不得 小于 应此所选导线截面积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2 35mm 2 2 32 2 3 功率损耗及电能损耗 电压损耗的计算功率损耗及电能损耗 电压损耗的计算 潮流计算最终结果 方案一 节点电压 V 1 966390 DETA 1 5 563752 V 2 913987 DETA 2 9 161996 V 3 913987 DETA 3 9 161996 V 4 1 050000 DETA 4 000000 15 节点功率 P 1 100000 Q 1 061970 P 2 060000 Q 2 029100 P 3 060000 Q 3 029100 P 4 227065 Q 4 165507 支路功率及支路功率损耗 起 i 止 j Pij Qij Pji Qji DPij DQij 1 2 061384 034689 060000 029100 00138401 00558928 1 3 061384 034689 060000 029100 00138401 00558928 1 4 222768 131348 227065 165507 00429664 03415829 2 3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系统支路有功功率损耗 dp 00706467 系统支路无功功率损耗 dq 04533686 方案二 节点电压 V 1 894849 DETA 1 9 047193 V 2 918179 DETA 2 8 146790 V 3 872654 DETA 3 11 035875 V 4 1 050000 DETA 4 000000 节点功率 P 1 100000 Q 1 061969 P 2 060000 Q 2 029099 P 3 059998 Q 3 029100 P 4 231805 Q 4 181110 支路功率及支路功率损耗 起 i 止 j Pij Qij Pji Qji DPij DQij 1 3 028721 012205 028405 010923 00031621 16 00128186 1 4 128721 074174 135474 109703 00675285 03552828 2 3 032235 020776 031593 018176 00064200 00259940 2 4 092236 049875 096331 071407 00409515 02153215 系统支路有功功率损耗 dp 01180621 系统支路无功功率损耗 dq 06094169 方案三 节点电压 V 1 938730 DETA 1 7 465230 V 2 951800 DETA 2 6 521035 V 3 932808 DETA 3 7 290069 V 4 1 050000 DETA 4 000000 节点功率 P 1 100000 Q 1 061970 P 2 060000 Q 2 029100 P 3 060000 Q 3 029100 P 4 226852 Q 4 163728 支路功率及支路功率损耗 起 i 止 j Pij Qij Pji Qji DPij DQij 1 2 015944 008751 016018 009138 00007358 00038703 1 3 060470 029095 060000 029100 00047015 00000452 1 4 144526 082314 148324 112294 00379847 02997968 2 4 076018 038238 078528 051434 00250975 01319614 系统支路有功功率损耗 dp 00685195 系统支路无功功率损耗 dq 04356738 方案一 0 00706467 max P 17 方案二 0 01180621 max P 方案三 0 00685195 max P 能量损耗 方案一 W 41 P 41 13 P 13 12 P 12 28 12 MKW h 方案二 W 41 P 41 42 P 42 13 P 13 23 P 23 45 153 MKW h 方案三 W 41 P 41 42 P 42 13 P 13 12 P 12 27 255 MKW h 电压损耗 方案一 U U 0 086013 方案二 0 127346 方案三 U 0 067192 比较以上数据可知 方案二损耗远其他方案 可排除此方案 方案三能量损耗和电压损耗均为最小 2 32 3 方案的比较和筛选方案的比较和筛选 2 3 12 3 1 技术比较的计算技术比较的计算 根据 2 3 c 的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得方案一最优 2 3 22 3 2 经济比较的计算经济比较的计算 现值比较法 n t tv iWSCF 1 1 1 F 规划方案的费用现值 N 计算期或指电力工程经济使用年限 取 25 年 I 总投资 C 年经营总成本 18 计算期末回收固定资产余额 20 I v S W 计算期末回收流动资金 50 I 方案一 I 36985 5 C 3339 943 I C W 14435 593 v S 方案二 I 33300 45 C 3015 08 I C W 13005 151 v S 方案三 I 150 120 2 120 192 09 55 38614 95 C IIW 21 3486 248 I C W 15070 732 v S 通过经济比较与技术比较 方案一与方案三各有所长 无法取舍 故进一步按照 抵偿年限的计算来选择 抵偿年限1013 11 943 3339248 3486 95 386145 36985 12 21 CC II N 比较结论 比较结论 由技术上看 方案三的供电可靠性都很好 而经济上看 由于抵偿年限大 于 10 年 按电力工业投资回收系数 0 1 考虑 应采用方案三 第三章第三章 变压器的选择和计算变压器的选择和计算 3 13 1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选择变压器的额定容量选择 按变电站为双变压器设计 则额定容量的选择原则为 当其中容量最大一台 主变压器因故退出运行 其它主变压器应在允许的过负荷范围内保证输送全部剩 19 余功率的 70 以上 以变电站 1 为例计算步骤如下 变电站 1 R82 3529MVA 0 85 100 0 7 cos 70 70 1 max 1 1 P SS DN 其中为第一个变电站的变压器额定容量 1 N S 为第一个变电站的最大负荷容量 D 1 S 同理可求得 变电站 2 46 667MVAR N 2 S 变电站 3 46 667MVAR N 3 S 发电厂 A 的主变压器额定容量根据装机容量确定 3 23 2 变压器的型号选择变压器的型号选择 3 2 1 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型号选择 1 由网络电压等级确定主变为降压变压器 2 网络中各段线路电压等级均为 220KV 各变电所无需三绕组变压器 故 选用双绕组变压器 3 为保证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时 不影响系统运行 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参照标准变压器数据表最终确定三个变电所均选用两台型号为 220 90000 SFPL 高压侧额定电压 242 2 2 5 低压侧额定电压 10 5KV 查表可知其参数 75 13 5 472 92 67 0 0 0 K K U KWP KWP I 3 2 2 发电厂 A 主变压器型号选择 20 根据实际情况 主变压器为升压变压器 由于高压侧额定电压为 242KV 故 选用双绕组变压器 同样 为保证通过改变变压器变比调节电压时系统正常运行 采用有载调压 查表确定每台机组选择两台型号为的变压器 220 340000 3 SFP 高压侧额定电压 242 2 2 5 低压侧额定电压 10 5KV 查表可 N 知其参数 3 14 860 190 0 1 0 0 K K U KWP KWP I 第四章第四章 网络潮流计算网络潮流计算 4 14 1 计算元件参数计算元件参数 发电厂主变压器参数计算 6 2 0 6 2 0 2 2 2 10 8056 5 100 10 2443 3 1000 63 24 100 43568 0 1000 N N A N A N NK A N NK AA U SI B U P G S UU X S UP RT 变电所 1 2 3 所选用的变压器型号相同 故参数也一样 21 6 2 0 1 6 2 0 1 2 1 2 2 1 10 2964 10 100 10 57093 1 1000 473 89 100 41623 3 1000 N N N N NK N NK U SI B U P G S UU X S UP R 4 24 2 潮流计算潮流计算 4 2 1 最大负荷时的潮流分布 变电所 1 的变压器损耗及运输负荷 07347885 0 100293845 0 77885 11293845 0 206 1 100 092 0 1000 57285 10 100 201845 0 1000 1 1 0 0 2 1 2 2 1 1 jS jS SI Q P P S SU Q S SP PT N YT YT N K ZT N K ZT 变压所 2 3 的变压器损耗及运算负荷 22 0337011 0 06015682 0 6011 4 15682 0 206 1 100 092 0 1000 3951 3 100 06482 0 1000 3 2 0 0 2 1 2 2 1 32 jSS jS SI Q P P S SU Q S SP PTT N YT YT N K ZT N K ZT 将上述数据输入程序 经四次迭代计算可得潮流计算最终结果 节点电压 V 1 919698 DETA 1 7 510625 V 2 936490 DETA 2 6 542556 V 3 893514 DETA 3 9 459107 V 4 1 050000 DETA 4 000000 节点功率 P 1 100294 Q 1 073479 P 2 060157 Q 2 033701 P 3 060156 Q 3 033701 P 4 228486 Q 4 194001 支路功率及支路功率损耗 起 i 止 j Pij Qij Pji Qji DPij DQij 1 2 016348 011754 016442 012243 00009393 00048826 1 3 060704 036763 060156 033701 00054785 00306159 1 4 144650 098487 149031 133050 00438060 03456314 2 4 076599 045944 079455 060951 00285631 01500765 系统支路有功功率损耗 dp 00787869 23 系统支路无功功率损耗 dq 05312063 4 2 2 计算最小负荷时的潮流分布 变电所 1 变压器损耗及其运算负荷 0505 0060174 0 502875 5174 0 206 1 100 092 0 1000 296875 4 100 082 0 1000 1 1 0 0 2 1 2 2 1 1 jS jS SI Q P P S SU Q S SP PT N YT YT N K ZT N K ZT 变电所 2 变压器损耗及其运算负荷 01736 0 025 0 8668 1 1046 0 206 1 100 092 0 1000 6608 0 100 0126 0 1000 2 2 0 0 2 1 2 2 1 2 jS jS SI Q P P S SU Q S SP PT N YT YT N K ZT N K ZT 变电所 3 变压器损耗及其运算负荷 24 014 0 0201 0 502875 5174 0 206 1 100 092 0 1000 296875 4 100 082 0 1000 3 23 0 0 2 1 2 2 1 3 jS jS SI Q P P S SU Q S SP PT N YT YT N K ZT N K ZT 将上述数据输入程序 经三次迭代计算可得潮流计算最终结果潮流计算最终 结果 节点电压 V 1 984578 DETA 1 3 319954 V 2 995113 DETA 2 2 782359 V 3 975235 DETA 3 3 861926 V 4 1 050000 DETA 4 000000 节点功率 P 1 060173 Q 1 050508 P 2 025105 Q 2 017359 P 3 020097 Q 3 013999 P 4 107089 Q 4 093521 支路功率及支路功率损耗 起 i 止 j Pij Qij Pji Qji DPij DQij 1 2 010444 008037 010479 008215 00003510 00017801 1 3 020155 014311 020097 013999 00005801 25 00031233 1 4 069884 056782 070896 064758 00101197 00797533 2 4 035584 025574 036193 028764 00060880 00318970 系统支路有功功率损耗 dp 00171388 系统支路无功功率损耗 dq 01165537 第五章第五章 电压调整电压调整 5 1 通过表四可以看出最大负荷时 1 2 3 节点的电压偏低 5 2 本方案中选择逆调压方式 最大负荷时 发电厂 A 低压母线电压不高于额 定值的 1 05 最小负荷时不低于额定值 1 计算最大负荷分接头 采用并联无功补偿装置调压 选变压器分接头 逆调压 变电站 1 主变最大负荷 KV U UUU U i Nitax axt 334 202 05 1 10 5 10 220 919698 0 max maxIm Im 最小负荷时 KV U UUU U i Nitin int 4375 227 10 5 10 220 984578 0 min minIm Im KV UU U intaxt TI 214 886 2 ImIm 应此选择 230KV 的分接头 变电站 2 主变最大负荷 KV U UUU U i Nitax axt 0278 206 05 1 10 5 10 220 93649 0 max maxIm Im 最小负荷时 26 KV U UUU U i Nitin int 8711 229 10 5 10 220 995113 0 min minIm Im KV UU U intaxt TI 94945 217 2 ImIm 应此选择 230KV 的分接头 变电站 3 主变最大负荷 KV U UUU U i Nitax axt 57308 196 05 1 10 5 10 220 893514 0 max maxIm Im 最小负荷时 KV U UUU U i Nitin int 279 225 10 5 10 220 975235 0 min minIm Im KV UU U intaxt TI 92604 210 2 ImIm 应此选择 230KV 的分接头 经校验 变压器分接头不能满足调压要求 所以应该采用并联无功补偿调压 14969 33 5 10 230 5 10 230 220 919698 0 10 2 46 10 2 2 1 k k U U x U Q j jc ij jc c 4228 21 5 10 230 5 10 230 220 936490 0 10 09 133 10 2 2 2 k k U U x U Q j jc ij jc c 14733 37 5 10 2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