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 1(一)含义 1(二)特征 2二、民间文学艺术的现状 3(一)共约和立法层面 3(二)实践层面 4三、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所存在的困境4(一)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4(二)著作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存在的问题5四、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制度构想6(一)进一步明确立法宗旨7(二)对民间文学艺术多样性的保护7(三)完善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制度8(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民间文学艺术的可持续发展8(五)确立民间文学艺术价值评估机制9浅析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摘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能够显现出各个民族自有的文化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大国,存在许多不同种类的民间文学艺术资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不当现象更显得极为常见。然而,不论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的问题存在很多争议,极大地影响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最大障碍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利主体的制度构建,怎样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本文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一)含义民间文学艺术是指在某国国土上,由该国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社会集体经过几代传承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并且能够反映该地区或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风貌、人文环境等的文学艺术形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代表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特征、民族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分为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两大类,其范围有: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歌谣、诗歌、乐器、服饰、戏剧、建筑艺术风格、艺术品等等。这样书面化的含义较为死板,不生动,仿佛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民间艺术文化来源于民间,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丰富我们的思想。延续历史,记忆我们的生活,延续民族特色。例如,鲁迅笔下的皮影戏,云南省的“走婚”,内蒙古的“马头琴”、“萨达幕”,西藏的布达拉宫总之,民间艺术文化并不是几个生冷的概念,而是我们生活的写照,是人类生活的记载。只有完善的保护体系,才会使得其民间艺术文化源远流长,代代传承,意义重大,完善民间艺术文化法律系统刻不容缓,社会各界应当予以相当的重视与全力的支持。(二)特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因其自身的特性,从而区分于其他的知识产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描述:首先,民族性。民族性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突出特性,它是一种经过社会群体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传承下来的非个人的、连续的、缓慢的历史成果。以我国的龙文化为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始于仰韶文化的鱼纹龙,而后演进到西周的蛇纹龙,历经两汉、明朝和清朝,龙的创作、表达及其造型,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而发展到今天的龙。再如,如今中国享誉世界的京剧,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已经成为中国的标签,我国京剧大师每年都会进行世界演出,传播中华民族的戏剧文化,向世界介展现我炎黄子孙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指出的是,民间文学艺术并不是一部反映某个社会群体或民族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展史,而是一部能够反映该社会群体或该民族的生活习俗、人文环境、自然地理及其价值观念等变化的历史结晶。因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有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成为民族独特性的标签,使人一看到艺术作品便会联想到相关的民族。中华民族是由各个民族汇集起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色以区别于其他民族。例如,在建筑领域中,谈及“蒙古包”便会意识到是蒙族;提及“竹楼”便会想到傣族。在节日庆祝方面,听到“火把节”便会想到彝族、白族,谈到泼水节便会联系到傣族;而提到“姑娘节”,我们便很容易想到哈尼族等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同文化环境的交织,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无疑是一个个具有民族性的标志。其次,群体创作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并不属于个人创作成果,总体上讲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由社会群体所有成员共同的智慧与贡献创作出的艺术结晶。这个社会群体,既可以是一个民族,也可能是这个民族的某个地方,还可能是多个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群体性创作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由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做出民间文学艺术的轮廓,然后在群体的流传中进行集体再加工、修改、集体再创作,最后演变成脍炙人口的文学或艺术形式。二是由该群体在长期集体的劳动与生活中共同创作产生。比如在远古时代,群体性创作主要体现在全民参与的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等活动中,这种活动,并不是由特定的人刻意安排后的活动,而是一定数量或规模的群体经过长期的社会生活以及在生产实践中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是人民的共同努力的结构。就如,享誉世界的“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中国长城,便是我国古人经过一代代人修葺而成的。再比如,那神秘威严的“秦始皇兵马俑”,便是无数个工匠用自己手里的刻刀为我们所留下的.只是建筑方面更容易看出众多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其它民间文学的方方面面无不都是我们众多民众共同完成、创作的结晶,“群体创作性”不仅仅是民族文学艺术的特点,更是其产生所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期限的不确定性。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不确定性指的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预期实现其资源价值时间的不确定性。传统的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根据其客体可利用价值实现的预期时间而制定的法律法规,保护期限届满就意味着失去了利用价值。然而,民间文学艺术则不同,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不断继承并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其资源价值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期限是不能够被确定的。第四,地域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通常是由某一社会群体在其固定的生活或生产区域创作出来的,深受当地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例如陕北民歌,黄土高原以其独特的地形以及气候特征,孕育了陕北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因此,陕北民歌的曲风大多嘹亮、高亢,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带有强烈的地域性特色。二、民间文学艺术的现状:(一)共约和立法层面国际上最早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是由一些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最早的是尼泊尔共约;之后,在197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科文组织为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颁布了突尼斯著作权示范法;198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科文组织又通过了关于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损害性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条款。我国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是从1982年起,颁布的文物保护法来保护我国有形的文化遗产。198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运用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国内立法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和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该条例中要求:整理民间文学艺术的整理者必须注明素材的提供者,并对提供者的权利也给与相应的保护。2004年,我国在立法规划中提出要将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范围内,但直到今天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仍未出台。(二)实践层面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文化水平、经济水平以及智力水平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怎能分得清哪是原创哪是创新;另外,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传承与创新都是建立在先人的基础上,每当创新作者给民间文学艺术融入新元素后,创新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经意间也将先人的成果加进了自己的保护范围;还有,民间文学艺术是整个社会群体共同的财富,后人可对其进行增删减改,但对于同源作品的修改很难辨别其创作的先后顺序。三、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所存在的困境(一)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民间文学艺术的存亡关系到人类非物质文化能否继续传承并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我国自建国以来,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学艺术,我国各层级的法律也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问题。但我国民间文学艺术还是会遭到破坏,有的甚至于流失。很明显,我国民间文学艺术在立法保护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其表现在:第一、缺乏全面而具体的法律制度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制定任何相关且具体的法律法规,只是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确定了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基本原则。其他法律只涉及了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一小部分内容,例如,传统工艺美术条例中只确定了民间文学艺术中的传统工艺美术部分,并不能全面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第二、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效力范围有限。虽然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方制定了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地方性法规,但该法规只在本地区实施,也只在本地区有效,效力层级较低,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并不利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第三、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欠缺。换句话说,虽然我国著作权法已经很明确地将民间文学艺术列为著作权的保护客体,然而由于没有相关的配套保护措施,仍然无法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做到全面保护,这无疑不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二)著作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存在的问题虽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客体与著作权保护下的客体有相通的地方,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著作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权利主体问题。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规定,作品的作者必须是明确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由某一社会群体在他们集体的生活或劳动中通过创作而产生的,并没有明确的自然人、法人或社会组织。没有权利主体,根本没有办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第二,客体范围不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一般作品的保护客体是指在文学艺术及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且能以某种有形的形式进行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而民间文学艺术的客体是除有形的智力成果以外还有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比如民间文学艺术的艺术风格或表现形式。第三,保护期限问题。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作品保护期是指作者的终身及作者死后的五十年内,此规定不仅保护了作者的利益而且还能促使新作品的产生及其发展。而对于民间文学艺术来说,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民间文学作品的作者很难确定,二是民间文学艺术是由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经过好几代人逐渐发展演变不断创新的结果,其五十年的保护期限该如何确定?第四,权利内容的保护不同。我国的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作品的创新,并且激励创新。而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重点应是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和拯救,如果保护幅太大则会限制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及传播;如果保护的水平太低,又不能对民间文学艺术给予充分的保护。四、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制度构想(一)进一步明确立法宗旨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大国,拥有异常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民间文学艺术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甚至于发展都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意义。有效保护我国传统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可提高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利用价值,也可防止我国的传统文化被外国窃盗、非法滥用,而且也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等等。因此,我国颁布专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民间文学艺术之所以遭到毁坏甚至于流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立法宗旨,也就是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明确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同一般作品都是由知识产权下的著作权法所保护,只有个别特殊作品在著作权法中涉及。虽有涉及到,但未对其进行详细及明确的规定,似乎形同虚设。所以,要想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必须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法”对其进行保护。(二)对民间文学艺术多样性的保护 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当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后,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相互碰撞使得民间文学艺术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冲击,成为不被重视的边缘文化。有些年轻人也因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缺乏时尚型而排斥民间文学艺术。因此,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多样式势在必行。下面对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多样性提出几个策略:首先,通过媒体的方式弘扬民间文学艺术。可以在中央电视台增加一档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节目,也可以以广告的形式弘扬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其次,政府应鼓励年轻人多学习民间文学艺术并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创新。当然,要进行积极地创新;坚决抵制崇洋媚外思想。(三)完善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制度首先,国家不能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主体。因为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间文学艺术,如果规定国家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将会影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发源地的相对独立性。其次,加强公权与私权的保护措施。公权保护指国家行使职权或行政保护政策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私权是指规范和调整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的民事权利,保障权利人的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得以实现。行政保护不能取代民事权利的保护,民事权利也不能取代行政保护,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真正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民间文学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民间文学艺术是通过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它通常代表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地区的历史及其传统文化。因此,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其实是保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为保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提出四项保护措施:第一,整理民间文学艺术并建立档案。成立专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组织,收集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各个民族或各个地区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并对其分类整理,建立档案,保存其详细资料,包括民间文学艺术自身价值及使用方法、操作步骤。第二,完善保存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并在不可复制的情况下将其展现出来。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并不是统一的形式,有音乐作品、舞蹈作品、美术作品、手工作品以及建筑物等类型,其保存方式也不尽相同,要做到完善保存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保存音乐作品可以通过录音的方式将其保存,舞蹈作品可通过制作MV的方式将其保存总而言之,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方式必须要因其本事的特殊性制定特殊的保存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保存方法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不可复制性。第三,加强自然人对民间文学艺术的重视程度。加大宣传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力度,让人们感受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领略我国各民族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由不知到熟悉,由欣赏到通晓,意识到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自觉保护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第四,鼓励年轻人传承并弘扬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为保持民间文学艺术的鲜活性和持久的生命力,使民间“绝技”后继有人,鼓励年轻有为的青年人传承并弘扬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刻不容缓。(五)确立民间文学艺术价值评估机制第一,确立科学的民间文学艺术价值评估机制。确立科学的民间文学艺术价值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roject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缆厂检验知识培训课件
- 电煤知识培训内容摘要模板课件
- 本科线性代数考试题目及答案
- 高热惊厥科普课件
- Nicomol-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Acedapsone-d8-生命科学试剂-MCE
- MEDI-8852-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险学第七版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专升本考试题目及答案
- 国能灵璧浍沟70MW风电项目 XGC15000TM-1000t履带吊-1000及SCC8000A-800t履带吊安拆方案
- 机动车驾驶培训理论科目一考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 生物-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年下学期高二10月大联考试题和答案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7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2.1.2 相反数、绝对值
- 动车组应急救援体系研究
- 墨菲定律课件教学课件
- 天津市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精练(新高考专用)第11讲拓展四:导数中的隐零点问题(高频精讲)(原卷版+解析)
- 高一政治开学第一课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 DZ∕T 0448-2023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正式版)
- 鲁教版(五四学制)中考英语6-9年级词汇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