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韩峪川隧道高速公路设计毕业论文 第二章 方案比选说明2.1概述2.1.1决定线路方向的主要因素:1. 沿线地形的选择:公路总是要修建在平原、丘陵、山区的路面上,总要有不同程度的顺应地面地形。2. 大型结构物位置的选定:长大复杂的桥址、隧址常常作为线路控制点,线路方向一般要服从这些控制工程的要求。3. 通过重要城镇的选定:线路方向的选定,不仅是公路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尽可能的通过较大城镇。4. 通过工矿点的选定:如何合理的连接各个工矿据点使其与线路走向结合起来,也是线路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5. 运输性质与运量的影响:运输性质是指直达运输、地方运输和客货运量比重等。6. 地质条件的影响:要避免会危害线路的严重不良地质地段。7. 主要技术标准与施工条件的影响:采用主要的技术标准,常常会影响线路方向。1.1.2韩峪川地形地貌介绍: 设计内容为从西南面的东吴到东北面的屋脊场修一条高速公路。这两地方被两个山谷分开,地势比较平缓,附近有大量的村庄,从而使得选线方面会有至少3个隧道的情况,但是由于是被两个山谷隔开,所以隧道长度基本都属于长隧道,可以把线路分为3部分。2.2方案比选:方案一: 第一部分起始东吴修一条隧道到里程村,隧道约长为1300m,中间山谷地带架桥修路;第二部分从里程村修条隧道到梨树坪,隧道长约2800m,同样中间山谷段架桥;第三部分从梨树坪修隧道到屋脊场,隧道长约1200m。线路总长约6700m。方案二:第一部分起始于东吴修条隧道到窑上院,隧道长约1200m,山谷地段架桥修路;第二部分从窑上院修隧道到喻家院,长约2600m;第三部从喻家院修隧道到屋脊场,长约1200m。线路总长约5500m。方案三: 第一部分起始于东吴修隧道到董家院,长约1400m,山谷地段架桥修路;第二部分从董家院修隧道到董家院东边山谷,长约950m,山谷地段架桥;第三部分从董家院东面修隧道到西河,长约1100m,再从西河沿着当地的路面直接到屋脊场。线路总长8800m。方案综合比选:1. 线路长度:方案二最优,方案三最差。2. 隧道长度:方案三最优,方案一最差。3. 线性走向:方案二最优,方案三最差。4. 经过城镇:方案三最优,方案一最差。5. 经济造价:方案二最优,方案三最差。6. 技术难度:方案三最优,方案一最差。7. 运输性质:方案一最优,方案一最差。8. 沿线地形:方案一二最优,方案三最差。综合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最优最多的是方案二,其次是方案三,但是由于修建的是高速公路,方案三线路过于太长,而且主要依靠的是桥路,经过太多村庄不太好。所以方案二是最优,其次是方案一,最后是方案三。第三章 设计总说明3.1隧道设计概况韩峪川公路隧道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 K2+600,总长约为2.6公里。隧道为为上、下行分离式隧道,行车道宽度均按设计行车速度80Km/h考虑;隧道衬砌结构设计采用“新奥法”复合式衬砌、高压钠灯光电照明、机械通风;隧道洞门型式主要采用、销竹式洞门和端墙式洞门。隧道围岩岩性以糜棱岩、角砾岩、闪长岩为主,围岩级别以 、级为主。该隧道对克服地形障碍,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约燃料,节省时间,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3.2技术标准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 80km/h。隧道净宽: 10.50m ( 3.752+0.50+1.00+0.75+0.75)隧道净高: 5.0m交通量: 近期(2022年)20000辆/日,远期(2032年)30000辆/日,上、下行交通量不均衡系数1.1,四车道双向行驶。隧道内卫生标准:CO设计浓度上行线300ppm,下行线300ppm;VI设计浓度为0.0065,隧道内纵向风速小于等于10m/s。3.3隧道建设地区工程水文地质3.3.1区域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总体地势特征为东高西低,地形陡峭,相对高差在550m左右。蓝田县地貌地形复杂,南部为秦岭山地,中西部川、塬相间,北部是横岭。海拔1000-1550米。铁炉子隧道横穿南秦岭山脉,地形崎岖,地势险要,山高沟深,植被茂密。区内海拔一般在10701480之间。隧道入口高程为1075m,向东至海拔约为1108m,隧道洞身中部通过的最高高程为1460m,在出口地势相对较低。项目所在地围岩等级主要是级、级、级。3.3.2水文与气象受地势影响,南秦岭属海拔1000m左右的中高山区,为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受山地垂向变化的影响,气候差异也较大,区内气候一月份平均气温,7月份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2.3,早霜期始于10月下旬,晚霜期终于3月下旬,无霜期225天,年降水量8001000mm,而雨季一般集中在7月至9月,具有春寒、伏旱、夏洪、秋涝的特点。降雪期为11月至翌年2月,积雪厚度一般为24cm,最大18cm,高山气候阴湿,中低山区雨量充沛。不良地质现象有雨季时洪水暴涨,常携带泥土、碎石,在沟口形成洪积扇区,不良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3.3.3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隧道穿越的山岭位于向斜的南翼,地层总体上向北倾斜。区域内主要的构造线以西北东南向延伸,与路线走向大角度交叉。隧道轴线横穿的主要断裂是将军岔断裂。地层主要是古生界泥盆系中统铁炉子沟组(D2d),岩性相对比较复杂,硬质岩有片麻岩。隧道地表层覆盖以第四系残破积层为主,为灰色、灰褐色亚粘土夹碎石土、老黄土、新黄土、亚粘土。主要岩土类特征如下:(1)糜棱化闪长岩褐黄色、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糜棱结构,条纹条带状、流层状、块状构造,受动力作用强烈,岩石具有明显糜棱化,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角闪石及云母,岩质坚硬,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强烈,表层可用镐锹挖掘。(2)含碎石、角砾粘质砂土褐红色,湿,结构疏松。碎石、角砾含量20-25%,粘粉粒含量20-25%,砂粒含量50-60%,碎石角砾成分主要为白云岩,局部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砂岩等,多为棱角状,分布较均匀,土体较均匀。(3)糜棱岩灰绿色,原岩为凝灰岩,糜棱结构,条纹条带状构造,糜棱面极发育,具片状假象,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等,浅部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深部岩体完整。(4)变灰岩夹硅质岩灰色、青灰色,细晶结构,薄片及薄层状构造,局部为受动力作用而强烈变形,褶皱发育,矿物成分为石英、方解石、燧石,局部可见大量方解石,石英脉体。(5)含砾微晶灰岩灰-浅灰色,岩石中的砾石为沉积时的混入物,其粒径2-15cm,为次园-棱角状,分布不均,含量5-20%,成分为泥晶白云岩。微晶灰岩呈微晶结构,生物碎屑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含量不小于95%,少量有机质(2%)及生物碎屑(3%)。方解石粒径一般0.01-0.001mm,少部分未结晶灰质粒径0.001mm。岩石较坚硬,整体完整性较差,抗分化能力较强。(6)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灰白色、细粒砂状结构,块状结构。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含量大于75%,次为长石10-15%,硅质岩屑小于1%,粒径一般0.1-0.25mm,少数0.25-0.4mm。填隙物成分主要为硅质(5-8%)及少量粘土质。岩石为颗粒支撑接触式胶结。岩石坚硬,整体完整性较好,抗风化能力较强。(7)泥岩黄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含少量粉砂粒。岩石软弱,整体完整性差。物理力学性质差,接近于半成岩的粘性土。综上所述,此地区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普遍较差。白云岩虽较坚硬,但受构造运动影响,较破碎,分化较严重,整体完整性较差。砂岩虽坚硬,抗风化能力较强,力学性质较高,整体完整性较好,但其出露宽度窄,泥岩受构造变形大,岩石软弱不完整,抗风化能力弱,其工程地质条件差。2、构造特征隧道区断层较发育,以北东向断层为主,次为近东西向,亦见南北向断层。断层性质以压扭性、压性、扭性为主,个别为张性、张扭性,断层多期活动的特点,早期以压性、压扭性、扭性为主,且规模较大,晚期以张性为主,规模小。3、水文地质条件勘测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区内降水量较充沛,植被不甚发育,山高坡较陡,沟谷深切,地表径流畅通,降水量又相对集中,多以大雨和暴雨形式降落等,大部分以地表径流汇于沟谷中,不利于降水的下渗。故地下水补给作用较弱,区内地下水仍较贫乏。4、不良地质现象隧道路线走廊为长江水系,雨季时洪水暴涨,常携带泥土、碎石,在沟口形成洪积扇区,不良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3.4横断面设计3.4.1建筑限界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隧道高度5米,行车道宽度3.75米,双车道布置,净宽10.50米,其中左侧向宽度为0.5m,右侧向宽度为1.00m,左侧检修道宽度为0.75m,右侧检修道宽度为0.75m,路面坡度采用2%;车行横通道高5.0m,路面宽度为4m,不设侧向余宽,左右侧检修道宽度均为0.25m;人行横通道高2.5m,路面宽2m,不设侧向余宽和检修道;并且同时考虑了下列因素:(1)检修人员步行时的安全;(2)紧急情况下,驾乘人员拿取消防设备方便;(3)满足其下放置电缆、给水管等的空间尺寸要求。3.4.2隧道内轮廓隧道内轮廓设计除应满足隧道建筑限界的规定以外,还应满足洞内路面、排水设施、装饰的需要,并为通风、照明、消防、监控、运营管理等设施提供安装空间,同时考虑围岩变形、施工方法影响的预留富裕量,使确定的断面形式及尺寸符合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本隧道采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附录B提供的v=80km/h情况下的标准断面,断面为单心圆,r1=5.65m,r2=9.5m,断面周长为31.93m,面积为66.65。3.5隧道衬砌结构设计3.5.1围岩分级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主要依据岩体弹性波速度、岩样饱和极限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并结合围岩分化程度、完整性、坚硬程度、节理发育程度、断层及地下水影响程度等进行综合分类。依据实际资料在确定隧道围岩级别时,制定以下原则:(1)以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提供数据为围岩级别划分标准。(2)遇断层破碎带,围岩级别较同类岩石降低1-2等级,影响带推至洞底以上40-80米与断层交界处。(3)为便于隧道施工,按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层和构造情况分段划分评价。(4)未有钻孔控制段,参照勘测区同类岩石已有资料进行类比分级。根据上述围岩级别划分原则,将隧道围岩级别划分汇入下表: 隧道围岩级别划分表 里程桩号岩土名称长度围岩级别占总长比例(%)K0+000-K0+200老黄土,片麻岩2007.7K0+200-K0+560老黄土、片麻岩35013K0+560-K0+930亚粘土、风化片麻岩37014K0+930-K2+610老黄土、风化片麻岩168765.33.5.2衬砌设计隧道断面设计除符合建筑限界要求外,考虑到洞内排水、通风、照明、消防、监控等运营附属设施所需空间,并考虑到围岩收敛变形及施工等必要的预留量,内轮廓采用单心圆。隧道衬砌结构型式均采用“新奥法”复合式衬砌,衬砌设计参数以工程类比法并结合计算分析确定,断面型式采用等截面单圆心,对于、级围岩均采用带仰拱衬砌。级围岩初期支护采用径向系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体系。系统锚杆采用砂浆锚杆,直径为22mm,长度为2.5m,环向间距为1.2m;级围岩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2cm,预留变形量为5cm。级围岩初期支护采用径向系统锚杆、超前锚杆,钢拱支撑配合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形成整体。级围岩段:系统锚杆采用注浆锚杆,直径为25mm,长度为3.0m,环向间距为1.0m;超前锚杆直径为25mm,长度为4.5m,外插角为15,环向间距为40cm。级围岩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2cm,预留变形量为10cm,采用II-1315格栅钢架,纵向间距100cm。级围岩分为级围岩浅埋段和级围岩深埋段,初期支护采用径向系统锚杆、超前小导管周壁预注浆,钢拱支撑配合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形成整体。级围岩浅埋段:系统锚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直径为25mm,长度为4.0m,环向间距为1.0m;超前小导管采用直径为50mm的无缝钢管,长度为4.5m,外插角为15,环向间距为40cm。级围岩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6cm,预留变形量为15cm,浅埋段采用钢拱架型号为I20,间距为75cm。级围岩深埋段:系统锚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直径为25mm,长度为3.5m,环向间距为1.0m;超前小导管采用直径为50mm的无缝钢管,长度为4.5m,外插角为15,环向间距为40cm。级围岩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4cm,预留变形量为12cm,深埋段采用钢拱架型号为I18,间距80cm。通过围岩监控量测,最终在初期支护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全断面模筑二次混凝土衬砌。衬砌采用曲边墙拱形断面,明洞二次衬砌厚度为60cm,级围岩二次衬砌厚度为35cm,级围岩段的二次衬砌厚度为40cm,级围岩浅埋段和级深埋段的二次衬砌厚度为45cm。 3.6防排水设计(1)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设计中采用的措施要求达到:排水通畅、防水可靠、施工方便,是隧道洞内基本干燥,保证隧道结构物和营运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形成完整的防排水体系。(2)洞内复合式衬砌采用1.5mm厚改性ECB/LDPE防水板防水,450g/土工布,土工布与防水板间的连接采用双缝焊机的焊接技术,接缝处留10cm长搭接长度,以备质量检查。铺设时采用无钉热合铺设法。隧道二次衬砌满足抗渗要求。(3)隧道内设置纵向排水管、环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环向盲管等形成岩体环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横向盲管中央排水管洞外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使岩体内的渗水可以畅通的排出,另外对于集中出水点,可预埋半管。对于路面排水,设置开口式边沟,为防止预制块接缝间漏水,在接缝间设置防水板。(4)隧道内所有施工缝和沉降缝均设置中埋式排水橡胶止水带。(5)对于出水量较大的地段,采用超前注浆堵水,浆液采用水泥和水玻璃混合浆液,以加快其凝固速度。(6)由于隧道所在区域冬季较为寒冷,故采取中心排水管深埋的措施。3.7通风设计隧道分为上下行线单向行驶的分离式隧道,上行线和下行线长度均为2607m,上行线纵坡+1.3%,下行线纵坡-1.3%,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设计交通量:9500辆标准车/日(双向),高峰小时交通量按日交通量的12%计算;汽油车:小型客车15%,小型货车18%,中型货车24%;柴油车:中型货车24%,大型客车13%,大型货车6%;隧道断面积:;隧道当量直径,CO设计浓度为300PPm,烟尘允许浓度为0.0065m-1。在综合考虑隧道所处的自然条件、交通量、隧道内行驶的车辆情况、隧道工程造价及维修保养费用、车辆行驶的活塞风作用下,通过计算确定在设计行车速度状态下上、下行线隧道均采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经过计算确定上、下行线设4台1120型射流风机,每2台一组,风机在进口布置两组,第一组距洞口300m,第二组距洞口300m,安装时风机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建筑限界内。3.8照明设计为使司机行车安全、舒适,解决隧道进出口的“黑洞” 、“白框”效应以及满足洞外亮度变化时的调光要求,隧道照明分为基本照明和加强照明。隧道照明要考虑四种状况即:晴天、云天、阴天、傍晚。分别考虑各种工况下的灯具照明情况,合理布置灯具,主控室预先设计程序在不同工况下控制各灯具的开关。一般情况下的照明为:基本照明时,需要布置70W的高压钠灯251组(间距10m,全长布置);加强照明时,入口段需布置400W的高压钠灯54组(间距1.5m,布置80m)(共90m,前10m不布置),过渡段需布置250W的高压钠灯21组(间距3.5m,布置72m),过渡段需布置160W的高压钠灯15组(间距6m,布置89m),过渡段需布置100W的高压钠灯15组(间距9m,布置133m),出口段照明需布置150W的高压钠灯10组(间距5m,布置50m,后10m不布置)。隧道采用高压钠灯照明,并配有自充式电具作为应急照明使用。紧急停车带和人行横通道用荧光灯照明,隧道墙壁装饰采用防水涂料全断面喷涂。3.9洞门设计3.9.1洞口位置选择(1)洞门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应考虑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2)要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选择洞口位置。(3)为使洞口段衬砌结构受力条件较好,应使隧道中线与地形等高线正交,正交洞口的边、仰坡开挖较小而且均衡。(4)隧道在洞口附近考虑施工场地、弃渣场地以及便道的位置,对组织施工时的难易程度和进度有很大影响。3.9.2洞门选择 隧道洞门形式的选择和隧道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隧道照明需要有关,洞门附近围岩一般比较松碎松软,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洞门形式,并对边仰坡进行适当护坡。洞门是隧道的咽喉,也是外露部分,要适当进行洞门和动口环境的美化和协调。山岭隧道常用的洞门形式主要有端墙式、翼墙式、台阶式、柱式、削竹式和喇叭口式。本隧道洞门采用削竹式和端墙式。3.10施工方案3.10.1施工方案设计本隧道主要以、级围岩为主兼有断层,地质条件较差,隧道设计施工以新奥法理论为基础,确定本隧道掘进施工原则为:“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早喷锚、强支护、勤量测、紧封闭”。新奥法理论要点如下:(1)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在施工中必须充分保护岩体,尽量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强度。为此,施工中断面分块不宜过多,开挖应当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机械掘进。 (2)为了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一方面允许变形,使围岩中能形成承载环;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它,使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大大降低承载能力。在施工中应采用能与围岩密贴、及时筑砌又能随时加强的柔性支护结构,例如,锚喷支护等。这样,就能通过调整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它参加工作的时间(包括闭合时间)来控制岩体的变形。 (3)为了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中应尽快闭合,而成为封闭的筒形结构。另外,隧道断面形状应尽可能圆顺,以避免拐角处的应力集中。 (4)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及日常的施工管理。 (5)为了敷设防水层,或为了承受由于锚杆锈蚀,围岩性质恶化、流变、膨胀所引起的后续荷载,可采用复合式衬砌。 (6)二次衬砌原则上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的,围岩和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因而提高了支护体系的安全度。 隧道级围岩开挖采用台阶开挖法,由于隧道地质条件较差,因此要按短台阶、多循环要求开挖;隧道级围岩开挖采用拱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3.10.2弃渣方案 本项目路线隧道开挖洞渣除部分洞外浆砌工程外,其余需要调配利用和弃除。 沿线冲沟发育,地形切割强烈,隧道弃土采取在冲沟内设坝弃土造田的方案。弃土场尽量冲沟支沟内,并于沟口设置土质拦挡坝,坝外侧坡面植树种草防护,坝体内侧弃土应碾压夯实。具体弃渣场地由路线统一考虑。2.10.3施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隧道所处地段地质条件较差,围岩级别大多为、级,围岩稳定性相差较大。对于自稳能力较差的地段,解决办法为:施工中缩短台阶长度,短进尺,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尽早施做仰拱,使结构尽早成环,改善围岩受力性能。洞身通过断层,断层围岩破碎,含水量大。解决方法:施工中短进尺,早封闭,强支护,加强施工中的监控量测,密切注意围岩变形,如有异常,马上采取措施。洞身处于水位线附近,岩体含水量较大。解决方法:施工中特别注意防排水,采取小导管超前注浆堵水,对于集中出水点,安装半管排水。对于出水量很大的地段,可以考虑采用帷幕注浆。对于落水洞地段,一般采用老黄土回填,从下到上分层夯实,顶层采用50cm厚C15混凝土封口,封口半径增大50100cm,工程数量以实际发生计量。对无法查明的落水洞施工时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进一步查明落水洞的位置、规模、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及对隧道的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3.11监控量测3.11.1概述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种类型的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衬砌的力学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力学关系进行量测和观察,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统称为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隧道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隧道施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本隧道围岩的组成特点,选择了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拱顶下沉量测、周边位移、锚杆内力及拉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围岩压力及两层间压力、钢支撑内力及外力、围岩弹性波测试等项目。施工中必须按照有关设计的有关规定、规程实施。地质超前预报应能准确开挖前方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围岩松动情况及围岩类别。监控量测应达到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为调整支护参数,合理变更,修改设计,有效控制投资服务。1.隧道监控量测的必要性:(1)隧道工程作为工程建筑物,受力特点与地面工程有很大的差别。(2)隧道在开挖支护成形运营的过程中,自始自终都存在受力状态变化这一特性。2.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和任务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判断围岩的 稳定性、支护、衬砌的可靠性;(2)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3)通过监控量测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和险情进行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4)通过监控量测,判断初期支护稳定性,确定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5)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施工方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3.11.2主要量测项目1.周边收敛量测隧道围岩周边各点趋向隧道中心的变形称为收敛。所谓周边收敛量测主要是隧道内壁面两点连线方向的距离的变形量的量测。收敛值为两次量测的距离之差。(1)量测目的 收敛量测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重要项目。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最直观的反映,通过周边位移量测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根据变位速度判断围岩稳定程度和二次衬砌施作的合理时机;指导现场的施工。 (2)量测仪器:机械式的收敛计和数显式收敛计2.拱顶下沉量测 埋深较浅、固结程度低的地层,水平成层的场合,这项量测比收敛量测更为重要。 (1)量测目的 量测数据是确认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支护效果,指导施工工序,预防拱顶崩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的资料。 (2)量测仪器:精密水准仪3.围岩内部位移量测(1)隧道围岩内部位移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隧道围岩的径向位移分布和松弛范围。判断开挖后围岩的松动区、强度下降区以及弹性区的范围。根据实测结果优化锚杆参数,指导施工。(2)量测仪器:多点位移计4.锚杆轴力量测(1)量测目的了解锚杆实际工作状态及轴向力的大小。结合位移量测,判断围岩发展趋势,分析围岩内强度下降区的界限。修正锚杆设计参数,评价锚杆支护效果。(2)量测方法和仪器 锚杆的轴向力测定,按其量测原理可分为电测式和机械式两类。其中电测式又可分为电阻应变式和钢弦式。 电阻应变式和机械式是通过量测锚杆不同深度处的应变(或变形),然后按有关计算方法转求应力。 钢弦式则是通过测定不同深度处传感器受力后的钢弦振动频率变化,转求应力,其工作原理见本章的弦测法原理。5.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 隧道开挖后,围岩要向净空方向变形,而支护结构要阻止这种变形,这样就会产生围岩作用与支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围岩压力量测,通常情况下是指围岩与支护或喷层与二次衬砌混凝土间的接触压力的测试。(1)目的:了解围岩压力的量值及分布状态;判断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分析二次衬砌的稳定性和安全度。(2)量测仪器 接触压力量测仪器根据测试原理和测力计结构不同分为液压式测力计和电测式测力计。目前隧道中多用电测式。6.钢支撑应力量测 一般在、级围岩中常采用型钢支撑;级围岩中常采用格栅支撑。通过对钢支撑的应力量测,可知钢支撑的实际工作状态,从钢支撑的性能曲线上可以确定在此压力作用下钢支撑所具有的安全系数,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采用加固措施。(1)量测目的了解钢支撑应力的大小,为钢支撑选型与设计提供依据。根据钢支撑的受力状态,判断隧道空间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了解钢支撑的实际工作状态,保证隧道施工安全。(2)量测仪器:测力计。7.混凝土应力量测 混凝土应力量测包括喷射混凝土和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应力量测。其目的是了解混凝土层的变形特性以及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掌握喷层所受应力的大小,判断喷射混凝土层的稳定状况;判断支护结构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以及安全程度;检验二次衬砌设计的合理性,积累资料。3.11.3量测数据处理及应用1.量测数据处理的目的 由于现场量测所得的原始数据,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其中包含着测量误差甚至测试错误。不经过整理和数学处理的量测数据一时难以直接利用。数学处理的目的是:将同一量测断面的各种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相互印证,以确认量测结果的可靠性; 探求围岩变形或支护系统的受力随时间变化规律、空间分布规律,判定围岩和支护系统稳定状态。2.量测数据处理的内容a.绘制位移、应力、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时态曲线; b.绘制位移速率、应力速率、应变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c.绘制位移、应力、应变随开挖面推进变化的曲线空间曲线; d.绘制位移、应力、应变随围岩深度变化的曲线; e.绘制接触压力、支护结构应力在隧道横断面上分布图。根据位移速率进行施工管理 a.当位移速率大于1mm/d时,表明围岩处于急剧变形阶段,应密切关注围岩动态。 b.当位移速率在10.2mm/d之间时,表明围岩处于缓慢变形阶段。 c.当位移速率小于0.2mm/d时,表明围岩已达到基本稳定,可以进行二次衬砌作业。根据位移时态曲线进行施工管理每次量测后应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时态曲线。a.当位移速率很快变小,时态曲线很快平缓,表明围岩稳定性好,可适当减弱支护。b.当位移速率逐渐变小,即d2u/dt20,时态曲线趋于平缓,表明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可正常施工。c.当位移速率不变,即d2u/dt2=0,时态曲线直线上升,表明围岩变形急剧增长,无稳定趋势,应及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掘进。d.当位移速率逐步增大,即d2u/dt20,时态曲线出现反弯点,表明围岩已处于不稳定状态,应停止掘进,及时采取加固措施。2.11.4施工中注意事项隧道开工前对洞门位置,明洞长度根据地形条件进一步核查,必要时现场研究确定。洞门及明洞施工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隧道进出口埋藏浅,覆盖层薄,地质条件差,明洞长度可视实际边仰坡特定情况酌情调整。新奥法设计施工是一体,施工图应视为预设计,施工过程中根据地质变化及监控量测情况进行信息反馈设计。施工中时刻注意,要求严格执行围岩的监控量测程序(起内容包括地质监控、安全检查监控和量测监控),若围岩级别划分与地质不符合以及量测收敛值超过规定等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搞好信息反馈设计,特别是雨季和大雨过后要加强监控量测。初期支护钢拱架要尽可能与喷射混凝土密贴,每榀钢拱架拱腰、拱脚必须与墙脚锚杆焊成一体,超挖时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实密填。初期支护完成后,在其表面沿隧道纵向3米(渗漏段)至5米(无渗漏段),在拱腰墙顶及墙下打个泄水孔,孔深50cm,然后沿周边设160排水半管贴壁排水,并在半管外及时用砂浆封闭,使其与衬砌墙脚纵向排水管连通,要求初期支护表面用砂浆填平后,才能进行防水层的施做。施工全过程中,拱脚、边墙及墙脚不得排水和积水,围岩为土质或遇水易软化的软岩时,洞内施工排水不得采用自流排水,应设积水坑,用泵抽排水。隧道运营期间的监控、照明、通风等设施,在施工中必须做好预埋件的埋设工作。3.12环境保护隧道设计时考虑了环境保护因素,尽可能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导致新的山体病害的产生,减少对工程附近的建筑、居民生活、生产和环境的不良影响。为此,在环保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早进晚出的原则,减少深挖路段,保护自然坡体和植被。(2)开挖出的石渣,尽可能纵向调配,作为路基填料;对于可用于做石料的石渣应集中堆放,经加工后用于砌体工程;对于废弃的石渣,应根据各工点的实际情况,集中堆弃。弃渣场地做好护坡挡墙防护,并做好排水设施,以防止洪水期冲走弃渣形成人为的泥石流。有条件时,在弃渣顶覆盖土层复垦还田,种树造林。(3)施工期的污水应集中排放,并应经过沉淀、过滤。(4)洞口边仰坡开挖应以光面爆破为主,辅以人工开挖,严禁爆破。(5)做好施工场地竣工后的清理、绿化及复垦还田工作。 第四章 二次衬砌内力计算4.1基本资料 韩峪川高速公路隧道,结构断面如图1所示。围岩类别为V类,容重=18kN/m3,围岩的弹性抗力系数,衬砌材料为C25混凝土,弹性模量Eh=2.95107kpa,容重h=23kN/m3。 图1.衬砌结构断面图4.2荷载确定4.2.1.根据式(1-21),围岩竖向均布压力: q=0.452s-1式中:s围岩类别,此处s=5; 围岩容重,此处=18kN/m3; 跨度影响系数,毛洞跨度,其中0.06m为一侧平均超挖量,时,此处。所以,有: q=0.4524181.729=224.078kPa此处超挖回填层重忽略不计。围岩水平分布压力: e=0.25q=0.25224.078=56.020kPa4.3衬砌几何要素4.3.1衬砌几何尺寸内轮廓线半径r1=5.65m,r2=9.50m;内径r1、r2所画圆曲线的终点截面与竖直轴的夹角;拱顶截面厚度墙底截面厚度。此处墙底截面为自内轮廓半径r2的圆心向内轮廓墙底做连线并延长至与外轮廓相交,其交点到内轮廓墙底间的连线。外轮廓线半径: R1=r1+d0=6.10m R2=r2+d0=9.95m拱轴线半径: 拱轴线各段圆弧中心角: 1. 半拱轴线长度S及分段轴长分段轴线长度: 半拱轴线长度为:将半拱轴线等分为8段,每段轴长为: 4.3.2各分块接缝(截面)中心几何要素(1) 与竖直轴夹角 另一方面,角度闭合差。(注:因墙底面水平,计算衬砌内力时用)(2) 接缝中心点坐标计算 (在图2中直接量出)4.4计算位移4.4.1单位位移用辛普生法近似计算,按计算列表进行。单位位移见表1。 单位位移计算表 表1截面xydI积分系数1/30001000.450 0.008 131.579 00131.579 1114.831 0.256 0.967 1.536 0.201 0.450 0.008 131.579 26.461 5.321 189.821 4229.113 0.487 0.874 2.976 0.776 0.450 0.008 131.579 102.079 79.193 414.930 2343.872 0.693 0.721 4.243 1.635 0.450 0.008 131.579 215.145 351.783 913.652 4458.324 0.851 0.525 5.264 2.806 0.450 0.008 131.579 369.158 1035.709 1905.604 2572.458 0.954 0.301 5.963 4.173 0.450 0.008 131.579 549.053 2291.087 3520.771 4687.909 0.999 0.037 6.318 5.674 0.450 0.008 131.579 746.632 4236.686 5861.528 27102.534 0.976 -0.217 6.296 7.225 0.450 0.008 131.579 950.592 6867.553 8900.316 48118.073 0.882 -0.471 5.901 8.715 0.450 0.008 131.579 1146.763 9994.500 12419.605 11052.632 4105.882 24861.832 34257.806 注:1.I截面惯性矩,b取单位长度。2.不考虑轴力的影响。单位位移值计算如下: 图2.衬砌结构计算图示 计算精度校核为:闭合差。4.4.2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1) 每一楔块上的作用力竖向力: 式中:-衬砌外缘相邻两个截面之间的水平投影长度,由图2量得:(校核)水平压力: 式中:-衬砌外缘相邻两截面之间的竖直线投影长度,由图2量得: (校核)自重力: 式中:-接缝i的衬砌截面厚度。 注:计算G8时,应使第8个楔块的面积乘以。作用在各楔块上的力均列入表2,各集中力均通过相应图形的形心。(2)外荷载在基本结构中产生的内力楔块上各集中力对下一接缝的力臂由图2中量得,分别记为。内力按下式计算(见图三)。弯矩: 轴力: 式中:-相邻两接缝中心点的坐标增值,按下式计算: 的计算见表2及表3。 图三 内力计算图示 载位移计算表 表2截面 集中力力臂QEG0000000001344.242 10.963 18.094 0.761 0.733 0.084 -261.969 -13.263 2321.453 32.195 18.094 0.712 0.721 0.287 -228.874 -13.046 3278.719 51.354 18.094 0.624 0.684 0.458 -173.921 -12.376 4218.574 67.224 18.094 0.564 0.531 0.612 -123.276 -9.608 5143.819 78.775 18.094 0.469 0.441 0.703 -67.451 -7.979 658.800 85.268 18.094 0.335 0.311 0.768 -19.698 -5.627 728.773 86.293 18.094 0.134 0.158 0.781 -3.856 -2.859 8108.817 76.165 18.094 0.002 0.005 0.821 -0.218 -0.090 000000000.921 0 0 1.536 0.201 00-274.310 9.240 362.336 10.963 1.440 0.575 -521.619 -6.301 -1034.91023.520 701.883 43.158 1.267 0.859 -889.145-37.086 -2123.919 41.141 998.696 94.511 1.021 1.171 -1019.869-110.626 -3346.155 55.379 1235.696 161.735 0.699 1.367 -864.014-221.125 -4551.345 65.486 1397.278 240.511 0.355 1.502 -496.313-361.151 -5468.649 67.395 1474.172 325.779 -0.023 1.550 33.316 -504.990 -5679.641 62.531 1521.038412.072 -0.395 1.491 601.266-614.358 -5630.510 载位移计算表 表3截面0 0 100 0001 0.256 0.967 362.336 10.963 92.758 10.598 82.160 2 0.487 0.874 701.883 43.158 341.466 37.707 303.759 300.693 0.721 998.696 94.511 692.096 68.133 623.963 4 0.851 0.525 1235.365 161.735 1051.296 84.927 966.368 5 0.954 0.301 1397.278 240.511 1332.584 72.490 1260.094 60.999 0.037 1474.172 325.779 1473.140 11.891 1461.249 70.976 -0.217 1521.038 412.072 1484.837 -89.42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超快消品合同范本5篇
- 2025企业短期用工聘用合同
- 第一课 电脑动画制作初探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冀教版八年级全一册-冀教版
-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统编版2019
- 2025电商平台产品代理合同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共同投资合作合同范本
- 精液的稀释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畜禽繁殖与改良-畜牧类-农林牧渔大类
- 2025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5. 分组实验测透镜的焦距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2-3-教科版2004
- 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实施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类-土木建筑大类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如何写
- 银行现金取款申请书
- 人事外包招聘代理合同
- 数字经济学-课件 第3章 数字技术
- AI引领时尚设计新潮-个性化需求的新一代解决方案
- 高二数学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同步练习题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热障涂层(TBC)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大轻质泡沫混凝土研究报告
- 室内装修工程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 闽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