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规范修改.ppt_第1页
钢结构规范修改.ppt_第2页
钢结构规范修改.ppt_第3页
钢结构规范修改.ppt_第4页
钢结构规范修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STS平面分析程序相关新规范修改 薄钢规范GB50018新规范修改 2003 6 普钢规范GB50017新规范修改 2003 12 门规CECS102 2002新规程修改 2003 6 抗震规范GB50011相关修改 门规CECS102 2002有关修改注意问题 1 结构类型与抗震设计 3 柱顶位移与钢梁挠度控制 2 活荷载与风荷载取值 4 斜梁平面内稳定验算 5 变截面杆件高厚比控制 6 檩条计算修改与设计方法的选取 结构类型与抗震设计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关于单层钢结构厂房的规定 第9 2 1条明确 不适用于单层轻型钢结构厂房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不按抗震的要求控制 单层钢结构厂房 按抗震规范 9 2单层钢结构厂房 控制 多层 高层框架 按抗震规范 8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 控制 单层轻型钢结构厂房 抗震控制结构设计时 尚应注意按门规3 1 4条条文说明规定的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规程提出抗震构造措施有 构件之间应尽量采用螺栓连接 斜梁下翼缘与刚架柱的连接宜采用加腋的方式加强 该处附近翼缘受压区的宽厚比应适当减小 柱脚的抗剪 抗拔承载力应适当提高 柱脚底板应设置抗剪键 锚栓应采取提高抗拔力的构造措施 支撑的连接应按屈服承载力的1 2倍设计等 阻尼比取值 单层结构 0 05 多层 12 0 02 活荷载与风荷载取值 1 将屋面活荷载由0 3kN m2提高到0 5kN m2 对于受荷载水平投影面积大于60m2的构件可取不小于0 3kN m2 2 附录A风载计算 MBMA风荷载的适用范围是 房屋高度不大于18米 房屋高宽比不大于1 屋面坡度不大于10度 明确风荷载采用美国MBMA的规定 与荷载规范公式比较 与荷载规范取值计算结果比较 柱脚铰接l h 2 3 柱脚刚接l h 0 荷载规范计算偏安全 其他情况比门规结果小 柱顶位移与钢梁挠度控制 1 柱顶位移限值改动较大 新规程无吊车采用轻型钢墙板时 h 60无吊车采用砌体墙时 h 100有桥式吊车带驾驶室时 h 400有桥式吊车由地面操作时 h 180 旧规程h 50h 100h 240h 150 柱顶位移设计值 风载作用柱顶位移 控制限值 2 梁的挠度与挠跨比限值几乎没变化 相对挠度 绝对挠度的计算 3 增列 由于柱顶位移和构件挠度产生的屋面坡度的改变值 不应大于坡度设计值的1 3 斜梁平面内稳定验算 斜梁在平面内 可仅按压弯构件计算强度 可以不计算平面内的稳定性前提 屋面坡度较小时 GB50018 1 2 5 变截面高厚比控制 门规6 1 1条第6项 当腹板高度变化不超60mm m时可考虑屈曲后强度 当腹板高度变化超过60mm m时 程序按不利用曲屈后强度控制腹板高厚比 檩条计算修改与设计方法选取 明确规定薄壁型钢的有效截面应按薄钢规范GB50018计算 附录E风吸力作用下的檩条下翼缘受压 稳定性计算公式修改 与薄钢规范对比 薄钢规范GB50018的修改 1 有效截面的计算 旧规范 新规范 2 补充了单轴对称截面 弯矩作用于非对称平面内时的压弯构件稳定性计算公式 3 新增了薄壁型钢墙梁的设计规定与构造要求 挠度限值 檩条 1 200门规 1 150墙梁 1 1501 100且限制墙梁竖向挠度不得大于10mm 双力矩的考虑 4 冷弯薄壁型钢门式钢架的计算 普钢规范GB50017的有关修改注意问题 3 焊接组合工字形截面腹板屈曲后强度利用 1 结构或构件的变形控制 2 塑性发展系数的考虑与翼缘宽厚比控制 4 轴心构件截面分类的修改与稳定系数的查取 5 单轴对称截面计及扭转效应换算长细比计算 6 计算长度的确定 结构或构件的变形控制 3 5 1条对结构或构件变形的规定 正文中仅为原则性规定 并强调当有实践经验或有特殊要求时可作适当调整 有关变形的具体数值规定改放在附录A1 受弯构件的挠度容许值改为考虑两种情况 VT 恒载 活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容许值 主要是观感要求 VQ 活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容许值 主要是使用要求 2 附录A 2风载标准值作用下 框架柱顶水平位移与层间相对位移限值 无桥式吊车的单层框架的柱顶位移H 150有桥式吊车的单层框架的柱顶位移H 400多层框架的柱顶位移H 500多层框架的层间相对位移H 400 注 对轻型框架结构 柱顶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均可适当放宽 塑性发展系数的考虑与翼缘宽厚比控制 1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x y的考虑 需要计算疲劳 的梁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梁 1 不考虑截面塑性发展 x y 1 0 的范围 2 H形 工形截面翼缘宽厚比对塑性发展利用的限制 应取 x 1 0 焊接组合工形截面腹板屈曲后强度利用 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组合梁宜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 规范提出的计算公式与欧洲规范EC3相同 即基本计算式 屈曲后强度的利用 轴心构件截面分类的修改 轴心压杆的整体稳定 式中 为整体稳定系数 按分a b c d类查表 新增厚板d类截面 考虑厚度方向残余应力的影响 焊接工型截面 绕Y轴分类截面的选取 人工指定 单轴对称截面计及扭转效应换算长细比计算 T L C等 原规范视为弯曲失稳归入b曲线 或降低为c曲线 新规范截面类别的划分只考虑截面形式和残余应力的影响 将弯扭屈曲按弹性方法用换算长细比 代替ly 等效为弯曲屈曲 绕X轴弯矩设计值Mx kN m 671 3轴力设计值N kN 1374 000 柱平面内计算长度 16 65m柱平面外计算长度 9 4m 平面外长细比 y 77 479 按新规范换算长细比 yz 102 502 0 704 0 539 平面外稳定应力增 14 9 206 4 237 160 按有效截面计算应力 1 等边单角钢b t 0 54loy b时b t 0 54loy b时 对单角钢和双角钢 形截面新规范建议了 yz的近似计算式 b t 0 58loy b时b t 0 58loy b时 2 等边双角钢 3 不等边双角钢 长边相并 4 不等边双角钢 短边相并 统计分析 算例 18msjwj 所有压杆平面外稳定应力增大 2 14 平均增大 6 计算长度的确定 按一阶弹性分析计算内力时 计算长度系数m 1 0 按有侧移框架柱的表查得 强支撑框架 支撑结构 支撑桁架 剪力墙等 的侧移刚度满足 1 无支撑纯框架 2 有支撑框架 按无侧移框架柱的表查得 弱支撑框架 Sb不满足上式时 柱的稳定系数为 建议 按有侧移框架柱的表查得 3 附录D线刚度比计算柱的计算长度 新增横梁远端支撑情况调整 柱与基础刚接时 K2旧规范的取无穷大改为10 铰接情况 对平板支座 可取K2 0 1 考虑横梁轴力对横梁线刚度的折减 5 3 6条新增附有摇摆柱的无支撑和弱支撑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应乘以增大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