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环境监测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环境监测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环境监测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环境监测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林县南伊乡南伊沟景区环境监测站工程项目建议书1、 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米林县南伊乡南伊沟景区环境监测站工程项目(2) 拟建低点: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南伊沟景区(3) 项目性质:新建(4) 项目建设单位:米林县环境保护局(5) 项目区域概况:米林县地处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多宽谷。长期以来由于受雅鲁藏布江中流域、印度洋与孟加拉湾暖流气候的影响,从而形成米林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亚热带、温带、寒带并存的特殊气候,米林县苍山叠翠、远山含黛、清风薄云、落红染霜、溪流跌宕、江河奔腾,山水相依,秀美独特。众多的山川河流,复杂的地形地貌,构成了米林县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南伊珞巴民族乡位于米朗公路沿线,南伊珞巴民族乡政府距米林县城约4公里,地理范围东经935923942145, 北纬2855 482911 21之间,海拔范围3000米4700米,国土总面积63280.79公顷。2012年度,南伊珞巴民族乡总共109户、515人。南伊珞巴民族乡辖区内的南伊沟景区(总面积约820公顷)成立于2006年8月,现已投入资金3500万元,完成南伊沟旅游风景区的总体规划、18公里的环保车道及相关防护设施建设等工作,建有:景区大门、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临时卫生间、综合服务区、珞巴文化体验馆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景区内有南伊民俗村、沙棘岛、天边牧场、阴阳树、千年云杉王、扎贡原始森林、甘露洞(藏医药始祖宇妥云丹工布炼丹和教学处)等景点。2012年共接待游客为14.2万人次(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11年,经西藏自治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积极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南伊沟景区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国旅发201188号文件)。景区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2、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南伊经济快速发展及旅游业快速推进的同时,南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压力也逐步增加,南伊沟景区环境监测站建设已迫在眉睫:(一)环境数据是重要的基础工作数据,通过环境监测,能全面掌握环境状况,了解各类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二)搞好环境监测工作,能准确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效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进而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保障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三)构建西藏“安全生态屏障”工程项目已启动,米林南伊乡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安全功能,2006年米林县政府划定了米林县饮用水源保护区(米政发200677号文件),饮用水取水点位于:琼林村南伊河,建有:水源保护区封闭铁丝围网5300m、预制平板140m、界桩4个,警示牌4个、宣传牌5个,水源地保护辅助工程值班室1座、安全监控设备1套。设置了1处保护区标志,在水源保护区内实施封山育林,安排专人管理。为此掌握一切与环境有关的数据是十分必要的;(四)随着米林经济的发展和林芝机场的运营,米林南伊乡生态旅游、特色养殖、种植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了保障米林南伊乡特色产业的健康、顺利发展,监测特色种植区、养殖区污染指数也十分必要。3、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根据目前的发展要求,米林县南伊乡南伊沟景区环境监测站主要功能为:(1)检测水质。米林县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南伊乡南伊沟景区内,从源头上保障农牧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2)监测空气质量。以便了解空气质量状况,特别是对特色种植区、特色养殖区的空气质量污染质数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做到防范于未然;(3)监测噪音。杜绝噪音扰民现象,保障广大居民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空间;(4)监测、检测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污染现状。以保证群众的饮食安全等。以便于我们发布环境信息,力争打造一个适合宜人生产、生活的空间。结合我县实际,环境监测站建设规模:环境监测站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站址拟选在米林县南伊乡琼林村,具体:修建总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2层框架结构的监测大楼,配套干部职工用房70平方米;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估算:监测站大楼加上配套辐射监测监察用房共需资金112.8万元(以2400元/计,包含设计费、监理费)。四、项目拟建时间20142018年五、项目预期效益环境监测站建成后,能极大促进环境监督管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使环境管理的空间、事项、任务、责任合理连接,实现环境监督管理科学化、数值化、具体化,实现环保工作由“注重基础”向“规范执法”,由“分散建设”向“整体建设”,由“常规监察”向“科技监管”,由“工业监管”向“全面监察”,由“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随着环境监测站的建成和运行,必将从源头上防止、制止我县污染源的扩散和流通,有效保障我县生态系统的安全,为构建西藏“安全生态屏障”,推进我县打造“碧水、蓝天”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检测站的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