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一级学科申报材料.doc_第1页
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一级学科申报材料.doc_第2页
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一级学科申报材料.doc_第3页
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一级学科申报材料.doc_第4页
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一级学科申报材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重点学科申报表(一级学科)申报方式: 认定 评选申报单位名称:信阳师范学院代码:10477申报重点一级学科名称:工学代码:08所属学科门类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代码:0817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制 表2012年08月12日填 表 说 明一、封面中单位代码为教育部批复学校成立的高等学校代码。二、申报重点一级学科名称和所在学科门类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填写。三、本表的统计范围应确属本一级学科,内容必须属实。统计时间严格界定在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四、本表填写中所涉及的人员(“本学科人员基本情况”、“学科方向”等)均指本校专职人员,即人事关系隶属本校的人员,兼职人员不计在内;所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励等)指本校专职人员获得的成果,引进人员在调入本校之前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人员年龄按2011年12月31日计算。五、各项经费应是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财务帐目的经费,但不含 “211工程”建设专项资金,以及河南省投入的第七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六、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一律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填写。七、本表填写的数据不得超过限报数额,不得随意增加内容。本表需填报的“项目起讫时间”、“发表时间”等涉及时间的内容,格式统一为“yyyy年mm月dd日”或“yyyy年mm月”。文字原则上使用小四或五号宋体。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双面印刷,装订要整齐。 35 重点学科基本数据表申报单位(代码): 信阳师范学院 (1047)申报学科(代码):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项目统计时间基本数据基本状况2011.12是否博士点0是否硕士点1是否省级重点学科1是否设有省级特聘教授岗位0是否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等1是否有省部级以上科研、人才培养基地等1学术队伍2011.12(在编)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两院院士省特聘教授具有博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12人15人5人0人0人12人13人科学研究2009.1-2011.12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8篇SCI/EI/ISTP收录58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 部获国家级奖0项省部级奖53项其他科研奖20 项获发明专利3项科研成果转让1项直接经济效益10 万元科研经费合计295万元年平均98.3 万元已完成科研项目 11项其中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务院其他各部门项目及国防重大项目地方政府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0项0项0项10项1项2011.12目前承担科研项目 31项2项2项0项14项3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经费合计278万元人均8.6 万元人才培养2009.1-2011.12招收博士生授予博士学位招收硕士生授予硕士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出版教材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学术学位专业学位0人0人9人1人12人0人10项2部在学期间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在学期间出版专著、译著在学期间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篇 0 部 0 项 学术交流与合作2009.1-2011.12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出境参加国际会议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0次0次0人次12人次出境进修学者接收境外进修学者派出国内进修学者接收国内进修学者3人0人2人0人中外合作完成科研项目3项中外合作在研科研项目 0 项现有条件2011.12本学科中外文藏书合计6.9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176 种本学科仪器设备总值 1283 万元2009.1-2011.12学校对本学科的经费投入总计300万元其它经费投入总计50万元第一学科带头人简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后学位或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在研省部级以上项目数在研经费(万元)博导/硕导井强山男1970年08月博士教授4170硕导注:各栏目中,如果“是”,请填“1”;如果“否”,请填“0”;中含工程研究中心、文献中心。一、学科概述及研究方向-1学科概述本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对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尤其是河南社会和经济的作用。已有基础、在国内相同学科中所处的地位和今后3年建设的主要目标、思路和预期成效或突破。(限1500字内)化学化工学院始建于1975年,1979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4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2003年应用化学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也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和首批建设的校级优势学科。2006年分析化学学科和课程与教学论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化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化学工程获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已开始招收研究生。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是校级重点学科,化工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教师队伍中有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经过3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一支由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组成的学术水平高、学术气氛浓厚、结构合理、团队精神强和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科梯队。本学科点在能源催化转化、有机化工工艺、材料物理与化学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研究领域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本学科的上述研究领域均处在国内或省内相同学科的先进地位。如在天然气二氧化碳自热重整催化转化制合成气研究、CO2捕集新材料、固体酸催化C5烯烃醚化、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以及非金属矿加工设备及工艺等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球形闭孔膨胀珍珠岩生产工艺及装备居国内领先地位,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1年新型功能材料团队先后被遴选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以化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专业学位、课程教学论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为依托,在“矿物节能材料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和“河南省珍珠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的支撑下,本学科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三年来,本学科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973”和“863”项目子课题各1项,主持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教育部归国留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9项,科研经费310余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64篇,其中被SCI、EI收录58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等各类科技成果奖73项。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先后有3人应邀到国外著名大学从事博士后或访问学者研究。目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各二级学科均已形成23个特色鲜明、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科研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已达到省级一级重点条件。目前豫南地区高校尚无化工学科重点学科点,为使人才培养上层次,科学研究上水平,培养高水平科学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申报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20122015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学校重点扶植下,利用省厅级科研平台,做好以下工作:(1)注重交叉,优化结构。以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为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优化学科结构,增强学科点的活力;(2)凝炼方向,凸显优势。 以现有的学科研究方向为基础,进一步凝炼学科点的研究方向,体现自身的特色,打造学科的整体实力,形成学科优势;(3)凝聚队伍,整合力量。 通过“稳定、引进、培养、借智、交流”等方式,整合人才队伍,形成方向稳定、结构合理、整体实力雄厚、能支撑学科点长远发展的人才队伍;(4)立足前沿、全面创新。通过规划和建设,立足学科前沿,增强学科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争取产出一批能提升学科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5)强化考核,注重实效。大力发展本学科优势研究方向和特色研究内容,重点规划和建设“低碳小分子化学物质的催化转化与利用”和“功能材料加工与应用”方向,使之保持国内先进和一流水平的地位。注:本页可续页;本页及续页页码编号依次为1-1,1-2等。-2 研究方向-2-1研究方向名称:新型催化材料从事本研究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井强山学术骨干姓 名陈超许东利胡付欣教授人数4副教授人数4博士学位获得者人数4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优势、已取得代表性科研成果、在研代表性项目和可能取得的突破(限1000字以内)新型催化材料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强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凝练研究方向,该方向汇集了较强的学术队伍,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目前,有研究人员10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在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1. 天然气催化转化材料。天然气资源化转化和温室气体的有效催化转化利用一直是绿色催化和原子经济催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利用在线反应、原位表征技术,研究甲烷、二氧化碳等低化学势物质临氧环境下在多相催化剂表面的协同反应,开拓了流化床天然气催化自热重整制合成气的新技术和新途径。在适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的碱性修饰催化剂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此外,建立了利用轻质多孔膨胀珍珠岩对水面污染物进行吸附与光催化降解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已在Int. J. Hydrogen Energy(IF 4.054)、J. Mol. Catal. A: Chem.(IF 2.947)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2. CO2捕集材料。CO2捕集与利用是缓解排放危机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该领域的技术关键是研究开发高效的CO2捕集材料。该方向研究者通过与韩国仁荷大学合作,在纳米孔性材料制备与捕集CO2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首次将具有等级式纳米孔结构、粒子间孔和超大孔体积的柱型SiO2和Al2O3作为氨基载体,制备出高效的有机无机复合的CO2捕集剂,使其捕集量大大增加且可循环使用。采用燃料底灰制备出大孔体积的纳米孔材料SBA-15,进而氨基化后获得更好捕集性能的材料,在废物利用和资源化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已在Chem Commun (IF: 6.169)、Chem Eng J (IF: 3.641)、Mater Lett (IF: 2.307)等著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8篇。 3. 非金属矿轻质多孔材料。以我国富产的珍珠岩、沸石和凝灰岩等非金属矿资源为原料,通过高温或者化学过程,制备出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轻质多孔材料,广泛用于石油、建筑、节能、精细化工等行业。其中,球形闭孔珍珠岩生产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在全国推广应用,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和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以非金属矿为主要原料的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国内领先,在矿物节能材料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并实现产业化。申报或获批国家专利7项。在本领域服务于众多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目前,该方向承担国家973和863子项目各1项,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项,校企横向研究项目2项。研究团队将定位科学前沿,在低碳小分子催化转化、CO2捕集领域解决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在轻质复合多孔材料领域推动一批成果产业化,成为矿物建筑节能材料全国技术中心。注:每个研究方向限写一页;更多研究方向仿此表另加页;编号为-2-2、-2-3等。-2 研究方向-2-2研究方向名称:有机工艺从事本研究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刘立新学术骨干姓 名裴强卢先春曹书勤教授人数3副教授人数4博士学位获得者人数3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优势、已取得代表性科研成果、在研代表性项目和可能取得的突破(限1000字以内) 多数有机合成反应是酸催化机理,传统使用的液体催化剂活性高,但腐蚀性强、产品分离困难;而固体酸催化剂具有活性、选择性高、热力学稳定、腐蚀小及易分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催化裂化、氧化、加氢、聚合、醇酸酯化及脱水等反应中。 主要研究内容(1)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2)探索固体酸催化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动力学,指导工艺优化。 特色优势:(1)信阳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如膨润土、沸石等通过分离、提纯可作为合成固体酸的原料。利用当地资源制备价廉、环保、高效的固体酸催化剂,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2)将合成的固体酸用于开发有机合成新工艺、改进老工艺;研究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开发动力学模型,用于指导工艺设计,服务于地方化工企业,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已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1)改性高岭土酸性及催化C5烯烃醚化的研究。非金属矿,2010,33(1)(2)离子交换膨润土在C5烯烃醚化中的应用。炼油技术与工程,2010,40(3)(3)无溶剂条件下硅胶固载磷酸催化环己酮与芳香醛的Cross-Aldol缩合反应,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8) 在研项目:(1)“异戊烯与甲醇合成甲基叔戊基醚动力学模型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9B530006)。通过对体系热力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合小型固定床的实验数据,预计开发出模型参数少、便于应用的动力学模型,指导反应器的设计、工艺优化。(2)“甲醇与甲醛合成甲缩醛的动力学研究”(固始环宇化工有限公司委托,2011.7-2013.7成果共享)。通过实地收集装置运行数据,预计建立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模型,从中获得反应温度、压力、液体质量空速、醇醛比等因素对其缩合反应的影响规律,以指导优化缩合反应器及相应工艺系统的设计。本方向在省部级项目的资助下,致力于非金属矿产资源高附加值化及其在有机工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在固体酸催化剂制备及应用于有机中间体合成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2 研究方向-2-3研究方向名称:功能高分子材料从事本研究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朱建君学术骨干姓 名高复兴彭琪杨性坤教授人数3副教授人数4博士学位获得者人数3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优势、已取得代表性科研成果、在研代表性项目和可能取得的突破(限1000字以内)功能高分子材料是化学工程与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该方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共有研究人员10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1.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聚合物和无机纳米材料颗粒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是决定材料最终结构和性能的关键因素。我们对剥离型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微观结构调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如,通过引入端羟基或羧基,增强液体橡胶和蒙脱土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制备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流变技术对蒙脱土片层在液体橡胶中的剥离分散进行了原位观测。发展了用2HNMR技术测定蒙脱土分散度和复合材料纳米结构的新方法,提出了这类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利用预剥离法制备出具有超拉伸性能的橡胶,研究了此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探索了不同分散状态下的蒙脱土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微观交联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了蒙脱土的加入对聚氨酯弹性体拉伸性能的增强机理,为开发研制高性能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已在Macromolecules(SCI, IF 4.169)、 Polymer (SCI, IF 3.438)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2.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及性能利用阴离子聚合方法研制的新型集成橡胶其性能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建立了异戊二烯阴离子聚合理论,确立了聚合物结构与聚合条件的关系,探讨了聚合物的热性能及热降解机理;用自由基聚合方法研制的多元复合接枝胶黏剂解决了极性材料与非极性材料粘接不牢的难题;利用互穿网(IPN)技术研制的半互穿网智能型水凝胶对环境变化具有刺激应答关系,包埋药物后可实现药物缓慢释放和定点释放的功能,另外该材料在温度传感器和智能开关方面具有开发价值。已在J. Poly Mater, J. Mol. Struc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3.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通过离子聚合、自由基聚合、缩聚、高分子化学改性等方法得到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能的高分子材料。近年来,我们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这一重要研究方向开展了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如,利用聚合物上功能基的转化,对天然高分子魔芋葡甘聚糖进行各种官能团的修饰,实现了天然高分子的深度开发,为功能高分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已在Chem. Comm.(SCI, IF 6.169)、Bioconjugate Chem.(SCI, IF 4.4)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研项目:有省级在研项目3项,厅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2项。预计在具有生物活性的智能高分子等材料合成及应用、药物缓释剂载体进入临床试验方面获得突破。-2 研究方向-2-4研究方向名称: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工艺及设备从事本研究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刘鹏学术骨干姓 名宋力李玉玲张秀兰教授人数2副教授人数3博士学位获得者人数2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优势、已取得代表性科研成果、在研代表性项目和可能取得的突破(限1000字以内) 主要研究内容1、非金属矿专用加工技术与设备:主要研究珍珠岩矿砂加工、预热、焙烧膨胀设备;膨润土提纯、改性设备;珍珠岩、膨润土、凝灰岩尾矿综合利用设备。2、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材料研究:利用本地特色优势非金属矿资源珍珠岩制备性能优良的无机和复合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材料。3、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利用本地特色非金属矿资源制备高性能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将非金属矿物深层加工改性并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混配,制备高效保温材料和相变储能材料;从膨润土中分离天然纳米材料,通过插层技术或表面修饰技术提升天然纳米材料的性能或功能,并将该材料应用化工领域。研究特色、优势以珍珠岩、膨润土等地方特色优势非金属矿资源的研究开发为重点,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目标,结合本学科的研究基础,在珍珠岩的性质、加工方法、产制品制备及其与其他无机/有机材料的化学结合和物理复合,开发制备高性能保温材料,膨润土改性、提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形成特色。已取得代表性科研成果1、超细膨胀珍珠岩产品及生产技术研究,豫科鉴委字(2009)第153号2、轻质保温建筑陶瓷饰面材料及其生产技术研究,豫科鉴委字(2011)第599号。3、玻化微珠燃气膨胀成套设备,豫科鉴委字(2011)第1601号。在研代表性项目和可能取得的突破1、玻化微珠/酚醛树脂复合保温材料及生产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02102313101)2、珍珠岩尾粉制备轻质保温文化石技术研究,河南省教育厅攻关项目(20110608161242810)3、非金属矿专用加工技术与设备,科技部863计划(SQ2011SF08B04065)矿物加工工艺及设备方向目前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本方向在863计划及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下,将在工艺设计、新型节能材料方向开展深入研究,提升非金属矿加工工艺水平,引领行业进步。二、学术队伍-1 本学科点组成情况院(系)化学化工学院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现有人员情况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12 人副教授 (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15 人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5 人助教 0 人博士 12 人硕士 13 人其他 7人本学科点共有教学科研人员 32人,其中副教授以上 27人,占77.14%,讲师 5 人,占14.29%,具有博士学位(不含在读博士)教学科研人员12人,占37.5%。-2 本学科点学术队伍构成情况年龄段构成35岁以下36-45岁46-55岁56-60岁60岁以上合计年龄结构(人数)8111332专业技术职务结构(人数)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3912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38415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55其他学历结构(人数)博士学位56112硕士学位8513学士学位4217其他-3 本学科点35-45岁学术带头人培养措施及选拔使用情况为加强对优秀中青年学术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改善学术梯队结构,培养一批适应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要求的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本学科遵循“德才兼备、公平竞争、择优遴选、确保质量”的原则,优先发展重点建设专业中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与学术水平突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加大对培养人选的培养力度,对青年骨干教师申请科研项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或进修、教学改革、使用仪器设备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目前,本学科教研室主任、四个科研团队带头人均低于45岁,已形成年龄、学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4 本学科各研究方向学术骨干梯队情况研究方向名称姓名出生年月最后学位或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目前指导研究生数在研项目数在研经费总数(万元)备注博士硕士-4-1(新型催化材料)井强山1970.04博士教授34170陈 超1983.03博士讲师14.0许东利1975.12博士讲师12.0胡付欣1957.04学士教授11.0人员总数小计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4443-4-2(有机工艺)刘立新1968.08博士副教授134.0裴 强1980.03硕士讲师11.0卢先春1963.12博士副教授11.0曹书勤1962.12学士教授11.0人员总数小计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3434-4-3(功能高分子材料)朱建君1979.09博士副教授1427高复兴1963.03硕士副教授110彭 琪1982.02博士讲师13.0杨性坤1960.10学士教授227.0人员总数小计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3434-4-4(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工艺及设备刘 鹏1966.07学士教授3231宋 力1967.09学士副教授13.0李玉玲1965.01学士副教授11.0张秀兰1968.09学士副教授11.0-4-5(方向名称)人员总数小计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2321其他合计1026267注:本表按在编人员据实填写,兼职人员不得列入。备注一栏如是院士填写A、中原学者填写B、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填写C、河南省特聘教授填D,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填写E。-5 学科学术带头人简况姓名井强山性 别男专业技术职务及定职时间教授2011.11备注出生年月1970.09毕业时间、学校、专业、获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2005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理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单位(至院、系、所)信阳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催化材料国内外学术兼职情况主要学术荣誉称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本人学术与科研情况汇总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总数52篇出版专著(译著等)1部获奖成果总数9项其中国家级项省部级5项厅局级4项目前承担项目数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2项厅局级项近3年可支配科研经费85万元年均27.1万元最有代表性的获奖项目、专著、论文等序号成果(获奖项目、专著、论文)名称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或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时间本人署名次序1甲烷催化转化制合成气技术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独著2Preparation of surface-vitrified micron sphere using perlite from Xinyang, ChinaApplied Clay Science2011,53. ISSN:0169-1317第一3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fluidized bed and fixed bed reactors in methane reforming with CO2 and O2 to produce syngas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年4月第一4无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系统信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第一5新型高氧化还原性能锆铈镍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流化床甲烷临氧重整中的应用2009年9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鉴定主持注:备注一栏如是院士填写A、中原学者填写B、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填写C、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填写D、河南省特聘教授填写E,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填写F。-5 ( 续 )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 项目序号项 目 名 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科研经费本人承担任务1生物油复杂体系催化过程选择性控制规律研究(2007CB210204)科技部973计划子课题2007-201220万元主持2珍珠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08210234005)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8-201115万元主持3利用非金属矿尾矿制备新型轻质陶粒(1222102310041)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1-201415万元主持4非金属矿专用加工技术与设备SQ2011SF08B04107科技部863计划子课题2011-2014120万元参加5轻质矿物聚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信阳方浩实业公司合作课题2011-201315万元主持近三年培养研究生情况已毕业人数博士生0硕士生4在校人数03主讲课程或讲座名称时间学 时授课或讲座主要对象参与人数催化化学、固体化合物结构与表征、物理化学催化化学、固体化合物结构与表征、物理化学催化化学、固体化合物结构与表征、物理化学能源催化前沿扫描电镜在催化化学中的应用2009012009122010012010122011012011122009年11月8日2010年4月7日396396396硕士生、本科生硕士生、本科生硕士生、本科生硕士生、本科生硕士生、本科生10296107364321-5 学科学术带头人简况姓名刘立新性 别男专业技术职务及定职时间副教授;2006.05备注出生年月1967.11毕业时间、学校、专业、获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2008.04,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艺专业,工学博士工作单位(至院、系、所)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有机工艺国内外学术兼职情况主要学术荣誉称号本人学术与科研情况汇总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总数1篇出版专著(译著等)部获奖成果总数项其中国家级项省部级项厅局级项目前承担项目数3项其中国家级项省部级项厅局级1项近3年可支配科研经费4万元年均1.33万元最有代表性的获奖项目、专著、论文等序号成果(获奖项目、专著、论文)名称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或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时间本人署名次序1改性高岭土酸性及催化C5烯烃醚化的研究非金属矿,2010,33(1)12离子交换膨润土在C5烯烃醚化中的应用炼油技术与工程,2010,40(3)1345注:备注一栏如是院士填写A、中原学者填写B、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填写C、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填写D、河南省特聘教授填写E,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填写F。-5 ( 续 )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 项目序号项 目 名 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科研经费本人承担任务1信阳膨润土用于固体酸的研究博士启动2008-20124万元主持人2异戊烯与甲醇合成甲基叔戊基醚动力学模型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9-20110主持人3甲醇与甲醛合成甲缩醛的动力学研究企业委托2011-20130主持人45近三年培养研究生情况已毕业人数博士生硕士生在校人数1主讲课程或讲座名称时间学 时授课或讲座主要对象参与人数有机工艺工业催化化工过程开发2011.9-2011.12303030本科生78-5 学科学术带头人简况姓名朱建君性 别女专业技术职务及定职时间副教授2011年05月备注出生年月1979年09月毕业时间、学校、专业、获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2008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单位(至院、系、所)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国内外学术兼职情况主要学术荣誉称号本人学术与科研情况汇总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总数6篇出版专著(译著等)0部获奖成果总数6项其中国家级项省部级1项厅局级5项目前承担项目数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项厅局级1项近3年可支配科研经费6万元年均2万元最有代表性的获奖项目、专著、论文等序号成果(获奖项目、专著、论文)名称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或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时间本人署名次序1有机蒙脱土对端羧基聚丁二烯凝胶流变行为的影响高分子学报,2011年05月122H-NMR Characteri- zation of Clay Disper- sion and Confinement Effect on Probe Molecules in Rubber/ Clay Nanocomposite- Gels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09年01月13端羟基聚丁二烯聚氨酯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非金属矿,2011年03月14聚丁二烯在粘土片层间的插层及受限运动研究化学世界,2011年05月15固体核磁共振研究蒙脱土的有机插层改性光谱实验室,2011年07月1注:备注一栏如是院士填写A、中原学者填写B、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填写C、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填写D、河南省特聘教授填写E,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填写F。-5 ( 续 )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 项目序号项 目 名 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科研经费本人承担任务1超拉伸聚氨酯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1年01月-2012年12月0主持2有机蒙脱土对聚氨酯橡胶增强机理的研究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年05月-2013年12月1万元主持3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基金2008年09月-2011年09月4万元主持4准一维LaB6-基纳米线阵列的设计、合成和场发射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年01月-2013年12月22万元实验研究5近三年培养研究生情况已毕业人数博士生硕士生1在校人数1主讲课程或讲座名称时间学 时授课或讲座主要对象参与人数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新型无机材料选论中级无机化学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新型无机材料选论化学文献检索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中级无机化学新型无机材料选论化学文献检索2009.02-2009.062009.09 -2010.012010.02 -2011.062010.02-2010.062010.09-2011.012010.09-2011.012011.02-2011.062011.02-2011.062011.09-2012.012011.09-2012.01.月36363636363036363630硕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硕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硕士生本科生硕士生本科生101081111179978978-5 学科学术带头人简况姓名刘 鹏性 别男专业技术职务及定职时间教授,2010.05备注出生年月1966.07毕业时间、学校、专业、获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1989年07月毕业于原郑州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工学学士工作单位(至院、系、所)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化工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国内外学术兼职情况主要学术荣誉称号 本人学术与科研情况汇总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总数篇出版专著(译著等)部获奖成果总数项其中国家级项省部级项厅局级项目前承担项目数3项其中国家级项省部级2项厅局级0项近3年可支配科研经费30万元年均10万元最有代表性的获奖项目、专著、论文等序号成果(获奖项目、专著、论文)名称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或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时间本人署名次序1超细膨胀珍珠岩产品及生产技术研究豫科鉴委字(2009)第153号12轻质保温建筑陶瓷饰面材料及其生产技术研究豫科鉴委字(2011)第599号23玻化微珠燃气膨胀成套设备豫科鉴委字(2011)第1601号345注:备注一栏如是院士填写A、中原学者填写B、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填写C、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填写D、河南省特聘教授填写E,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填写F。-5 ( 续 )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 项目序号项 目 名 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科研经费本人承担任务1玻化微珠/酚醛树脂复合保温材料及生产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021023131012010-201330万元主持2珍珠岩尾粉制备轻质保温文化石技术研究河南省教育厅攻关项目(20110608161242810)2011-20141万元主持34近三年培养研究生情况已毕业人数博士生硕士生2在校人数1主讲课程或讲座名称时间学 时授课或讲座主要对象参与人数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设备机械基础2009.01-2010.072010.01-2011.072011.09-2011.12727272本科生本科生本科生707268三、科学研究-1 科研经费情况(统计时段内)经费来源(按实际到款额计)金额(万元)2009-2011项目数2009-2011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其他部委项目802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82地方政府项目9016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673国际组织资助或国际合作项目合计29523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人均年度科研经费支出 3.1 (万元)-2 科研项目概况(统计时段内)发表论文264篇其中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 78篇国内外学术会议集载论文 0 篇SCI/EI/ISTP收录 58篇已经有关部门鉴定的科研成果8项其中已经鉴定的省级科技成果 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3项正式出版专著 1部,译著 0部,教材 2部。论文、专著和科研成果的作者、研究者共32人,占本学科点专职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100%本学科点讲师以上专职教学科研人员总数与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的论文篇数之比1:2.4-3 本学科点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部、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政府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国际组织资助或国际合作项目合计项目数(项)2213320经费数(万元)140585027275本学科点目前正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情况序号下达编号项目名称项 目来 源项 目起讫时间科研经费(万元)负责人(*)12007CB210204生物油复杂体系催化过程选择性控制规律科技部2007-201220井强山(教授,1)2SQ2011SF08B04107非金属矿专用加工技术与.科技部2011-2014120井强山(教授,1)31222102310041利用非金属矿尾矿制备新型轻质陶粒省科技厅2011-201415井强山(教授,1)41轻质矿物聚合材料的制备.横向2011 -201315井强山(教授,1)52009B530006异戊烯与甲醇合成甲基叔戊基醚的动力.省教育厅2009 -20123.0刘立新(副教授,1)621002082交叉共轭分子的电子转移性质与量子相干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 -201328樊 阳(副教授,1)72011A150024有机蒙脱土对聚氨酯橡胶增强机理的研究省教育厅2011 -2014 10.0朱建君(副教授,1)8092300410190热塑弹性体SIS/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省科技厅2009 -2012 7.0杨性坤(教授,1)92011玻化微珠/酚醛树脂复合保温材料及生.信阳方浩实业2011 -201310.0刘 鹏(教授,1)102011A430021珍珠岩尾粉制备轻质保温文化石技术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11 -20145.0刘 鹏(教授,1)注: 按研究方向顺序填写,限填具有代表性的10项“负责人(*)”括号内填写专业技术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