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山岩画形式特征的审美分析第25卷第6期2010年l2月柳州师专JournalofLiuzhouTeachersCollegeVo1.25No.6Dec.2010花山岩画形式特征的审美分析姚静媛(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广西宁明花山岩画是早期人类社会的一种艺术表征,其形式特征主要体现在整体与部分的韵律化,艺术形式的简化与放大以及艺术表达的崇高性.从美学的角度探讨花山岩画简洁艺术形式下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内涵,有着一定理论意义和价值.关键词:花山岩画;形式特征;审美分析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20(2010)06003203在广西宁明,龙州,崇左,扶绥等地的左江流域200多公里长的沿岸峭壁上,分布着古代骆越人描绘的183处崖壁画.宁明花山岩画是其中的代表,也是这些崖壁画中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的一处岩画,是壮族文化的瑰宝.据考证,花山岩画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整幅画面长172米,高约50米,面积8000多平方米.现存图像以人像造型为主,另有一些动物图像,环形图像,刀剑图像等,大小不一,共111组.岩画史家陈兆复指出:我国的祭祀岩画以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为最,其中的花山崖壁画,以其人物之众多,气势之宏伟,堪称全国之冠.建国以后,围绕岩画的年代,主题,传说,作画民族等问题,国内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相关书籍和论文纷纷面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美学角度研究岩画的风格特征,艺术特点,审美心理等的论述也不在少数.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形式特征分析的角度人手,对花山岩画的美学因素进行初步探讨.一,韵律化形式整体与部分美国学者简?布洛克在其着作原始艺术哲学中提出对一件艺术品要进行形式的,风格类型的和象征诸方面的研究,他认为三种因素中形式因素与其他两种相比是最纯粹审美的,最不需要社会学知识l2,它被描述为灵敏的眼睛和耳朵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东西l2,因此从形式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艺术品,往往能够产生与内容的象征意义分析不同的见解,从而加深对艺术品的整体理解.花山坐落在广西宁明县明江的一转弯处,在临江一面的峭壁上,8000多平方米的面积里有1800多个赭红色人像,排成横列,纵列,圆形列等,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占据显要位置的正面人像,其最大高度达到2.4米,姿态均为两腿叉开屈蹲,双手屈肘上举,腰间多配有刀,剑等物;正面人像的四周通常围绕着一些侧身而立的人像,他们的身高大多在50至90厘米,大都屈腿半蹲,屈肘举手;除此之外,正身人像旁还出现了一些形状多似狗的动物图像以及多状似铜鼓的圆形图像,动物个体平均身长在60厘米左右,个别较小的身长仅有30至40厘米,圆形图像的直径基本都在15至25厘米.在线条描绘上,正面人像的线条较粗,而侧身人像和其他动物,圆形图象的线条则相对较细.这些重要的形式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画的整体可分割为风格差异巨大的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独立的存在空间.例如人像有两种呈现方式:正身和侧身,这两种姿势又都有各自的变化:正身人像有的腰配环首刀,有的手握刀剑.侧身人像不如正身人像形态多变,但也有区分,有的面朝左,有的面朝右,有的佩戴头饰.器物图像多为环首刀,剑,羊角等.还有目前争议最大的圆形图像,其造型被分为五型二十五种l.动物图像也有明显的特征.每个部分都各自独立,同类图像虽形状略有不同,但可以明确区分出此形体属于哪一种类.另一方面,各个部分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论是正面人像还是侧身人像,都是成排站立,侧身人像方向一致,动作整齐有序;这些人像不仅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排列,而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加上组合方式不同,呈现出一种上下交叠,左右起伏的韵律美.从整体上看许多侧身人像的安排富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左边的人像一致向右,右边的人像一律向左;或者一排向左,一排向右.他们或配合着铜鼓在跳舞,或念着巫经,咒收稿日期20100921作者简介姚静嫒(1986一),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32语,或唱歌.每一个群体,都有一个大的画像为中心._4整个画面有主有次,人物众多却不显凌乱,动作统一,叉错落有致.每个被切割出的局部构成都具有程式化的构型特点,呈现出松动,和谐及平稳的韵律特征.口当这些个体形象以一种富有韵律的起伏变化方式排列起来时,跃动的,节奏感极强的效果便产生了,以此和山石的起伏形成一种呼应.花山岩画如同流畅的人工造型与大自然的鬼斧神212合奏成的一支和谐的旋律,在左江流域的沿岸峭壁上飘扬了几千年,至今仍吸引着大批学者和旅游者.二,与现实脱离的形式简化与放大古代骆越人在花山岩壁上绘制人像艺术时采取一种极端简化的艺术处理方式,他们对人的形象只勾勒了总体特征,省略了眼睛,鼻子,嘴等面部表情的特征.人物肢体变化较少,正面人像和侧身人像的上肢多为屈肘上举,下肢横跨呈屈蹲状,并且全部采用剪影式色块平涂的方法,对所要表现的形象仅用简练的几何形来做示意性的描绘,而这种方式又在二维平面上暗示了三维空间的存在.另一方面,在对人像特别是主要人物的细部描绘中,有的人手掌和脚掌被放大呈蛙形,有三指,四指或五指,与整个人体不成比例;而对那些能够代表人物身份的器物,头饰等也进行了比人体更为细致的描绘,在色块平涂的基础上辅以线条纹饰,点线结合,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这种简化和放大的方式并不是作画者的技术不精,而是有意为之以突出整体特征.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那样,儿童精神发生是人类意识产生过程的重演.每个个体,如果就内容而言,都必须走过普遍精神所走过的那些发展阶段,但这些阶段是作为自己蜕掉的外壳,是作为一条已经开辟和铺平了的段落而被个体走过的.这样,在知识的领域里,我们就N-见有许多在从前曾为精神成熟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知识现在已降低为儿童的知识,儿童的练习,甚至成了儿童的游戏_6J.心理学家认为,在儿童绘画中各个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是能够得到准确的把握,但儿童往往会将自己的主观想法附加于所画物体上.正是儿童的主观作用,才导致他们把某些事物画得过大.而原始艺术与儿童作品中展现的某些形式有着相似的地方,当原始人意识到某件事物与他们的生存密切相关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时候,就会将其形象在整个画面中加以放大.这种原始价值观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在花山岩画中对人像蛙形特征的突出.在壮族先民的许多神话里,青蛙被认为是雷神的孩子,是从上界派到中界来的使者.天旱的时候,青蛙一叫便预示着雷神会降雨,于是自然而然地担任了求雨的角色.在壮族地区长期流行的蛙婆节就是一个典型的蛙图腾祭祀仪式,壮族师公唱本里还有这样的唱词:雷王持斧劈恶人,青蛙拿刀后面跟.这与岩画上的配饰人像所表现的内容有着惊人的相似正面人像的腰间多配有状似刀剑的器物,可以说在原始壮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青蛙也是岩画中人像的摹仿对象.正是在这种简化与放大的张力中蕴含着深刻的原始价值观,其体现出了先民对生存的渴望和对周围环境的超现实观照;同样,正是这些与物质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价值形态,才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古代艺术遗存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先民的智慧.三,表现崇高的形式色彩与环境选择,任何艺术品都会通过具体艺术形式表现出一定的现实寓意,花山岩画通过对红色的应用和对作画环境的选择表现了一种崇高的形式,令人看到后顿生敬畏.花山岩画中不论人体还是器物,通体均采用红色,远远望去,似山体表面的红色剪影.关于色彩单一的解释,其中有自然选择的因素,也有反映人类审美意识的心理动因.对于岩画色彩及其原材料的选择,学术界的讨论已不在少数.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人类有用赤铁矿粉作颜料的传统和将其与动物蛋白质类粘合剂相混合加工的技术.早在十万年前,红色的赤铁矿粉就在尼安德特人的葬礼上施用,表明自身已被赋予了某种文化观念,就是说红色在十万年前已超越了自然选择和生理感受意义,而成为观念性的表现因素.而据考证,在广西宁明,龙州,崇左,扶绥等地,赤土矿俯拾皆是,稍加研磨即可获得鲜艳而经久不变的红色颜料.这种丰富易得的赤土矿便成为当时绘画上的主要原料.而为什么没有粘性的赤铁矿粉能够附着于崖壁经久不脱落?经科学测定,岩画的颜料是以动物蛋白质类天然粘合剂混合而成的,即动物脂肪,动物血和骨胶之类的水解产物.可见,这些地区的作画工艺有着悠久的传承并且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包含有自然选择的因素.第二,红色是代表生命活力的色彩.动物和人类的血色与生命存在密不可分,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尚没有我们今天称之为红色,绿色等的色彩概念,他们只能把绿色归为树叶色,红色归结为血色.在原始人的生活中,狩猎与战争占去了很大一部分,动物和敌人的鲜血颜色逐渐成为潜意识中英勇,悲壮,激烈,旺盛等的标志.久经沉淀的生活和生产经验也逐渐将这一标志固定在人们的意识中.在严酷的生存条件下,人们的生存渴望通过红色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表达.第三,红色能够带给人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红33色是所有颜色中波长最长的一种,当其他颜色在视野中消失时,只有红色的物体还可以被看到.在这种现象没有得到科学解释之前,很容易给红色之物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也就更容易在人类懵懂的心灵上造成震撼的效果.而生命力的内在奔涌与显现,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在深层次的心理意义上激发了人对岩画内容的的崇高敬仰.岩画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也是表现崇高形式的重要因素.绘于沿江陡峭崖壁上的岩画大部分位于河流转弯处,因为在先民们看来,越是艰险的地方越是神灵之所在,也就越能使人产生敬畏.对岩画环境的选择我们可以体会到:巍峨巨大感.岩画和山的石壁浑然一体,使它获得了巍峨巨大的特质,以此造成的压迫感使人产生敬畏的情绪.距离感.环境的特殊性使人无法和图像形成亲近感,空间隔离效果使岩画图像陡增神秘色彩.正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指出的那样:人们要对金字塔的伟大获得完全的感动,就必须不走得离它很近,同样也不要离开它太远.79o因为如果离它太远,整体的各个部分就只是被模糊地看到,对主体的审美判断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如果离得太近,那么眼睛就需要一些时间来观照整体,而通常情况下在把握了一部分之后再去领会下一部分的时候,之前的领会就在记忆中淡化了,整体观照将永远无法完成.因为在这里有这样一种情感,即对于整体的理念人的想像力为了表现它而感到不适合,在这一理念中想像力达到了它的极限,而在努力扩展这极限时就跌回到自身之中,但却因此硼被置于一种动人的愉悦状态.这种状态就可称之为崇高感.花山岩画的粗粝与淳朴,直率与蕴涵深远,永远带给人们以崇高的美的享受.花山岩画体现了一种极富韵律,极具内涵的崇高的形式美,不仅是壮族先民生存方式的展现,也是遥远的古代人类存在图景的缩影.它的形式特征在整体与部分,简化与放大,色彩与环境的选择中得以彰显,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内涵.参考文献1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88.2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M.沈波,张安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覃圣敏.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4丘振声.壮族图腾考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5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7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雷文彪)EstheticAnalysisonCharacteristicsofRockPaintingFormsatHuashanYAOJingyuan(SchoolofLiberalArts,GuangxiUniversitytbrTeachers,Nanning,Guangxi,530001China)Abstract:RockpaintingsatHuashanNingmingcountyofGuangxi,anartisticsymbolofearlyhumansociety,mainlyembodiesitsfeaturesinrhythmizationoftheentiretyar,dthepart.thesimplifiedmidexag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工工程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农村经济管理专职人员招聘考试试题集及解析指导手册
- 拉德斯基进行曲课件
- 2025年煤制乙二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磁卡宽片项目发展计划
- 抢险救援勤务规程课件
- 抢救车封存管理课件
- 2025年坤泰胶囊项目建议书
- 抗肿瘤药物培训课件
- 安徽省芜湖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含答案)
- 通信电源通信电源的概念
- JCT412.1-2018 纤维水泥平板 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 中国空白地图(打印)
- 人格心理学导论-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述
-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与处理
- 科技论文写作2-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与规范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全套
- 小学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
- 网约车资格证考试题库与答案
- 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
- 10s管理内容和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