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第五单元复习L21与朱元思书一、实词俱 从 净 东西 甚 湍 奔 负 竞 轩邈 好鸟 绝 鸢 戾 息 经纶 犹二、通假字:转 反三、翻译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奔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绝 鸢反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四、阅读理解1、概括山水总体特征的句子是?描写山之奇的句子?2、山奇在何处?水异在何处?3、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水之异的句子是 4、第一段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了富春江及沿岸景色给人的印象,“天山共色”一句使人不禁想起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艺术境界。5、本文的思想感情?6、三峡与朱元思书分别用怎样的句子描写水的清澈的?三峡与与朱元思书分别用什么句子来描写水之急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直接描写急湍猛浪;“有时朝发白帝不以疾也”间接描写水急。)7、三峡与朱元思书写猿的句子?写法和作用有何不同?(“猿则百叫无绝”概括描写,突出山的充满生机;“常有高猿久绝”具体描写,不仅写了音速、音色,连回声也写了出来,突出了三峡凄凉的气氛。)8、第三段中(“竞”“争”)二字化静为动,赋予峰峦起伏的群山以生命的动感。“泉水激石”以下六句则描写了人们的(听觉)感受。9、积累描写山水的诗句?10“鸢飞戾天者反”一句抒发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如何理解?(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鄙弃功名利禄、避世隐退的高洁情趣。)11、文章第一段巧妙地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体,请分别找出相关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许里 奇山绝)12、山奇在何处?13、第三节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14、作者的感叹“鸢飞戾天反”与前文写的“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正是这里山水绝佳,才让作者生发感叹,作者是触景生情,借景明志,如果没有前面的写景,作者的感叹就显得突兀。)15、第三节中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相照应的句子是“横柯上蔽有时见日。”17、“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2分)(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20、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2分)(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能结合语句分析,大意对即可。)21、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2分)(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对一句给1分。)复习L22五柳先生一、一词多义许:高可二黍许、不知何许人也、以:因以为号焉、以此自终、以乐其志、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无从致书以观、计日以还、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俯身倾耳以请 、不敢出一言以复、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然: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以为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事虽小然不可轻视、然后有千里马、副词或形容词后缀二、重点词语许、详、因、会意、欣然、或、造、辄、期、曾不、吝情、箪、屡、晏如、戚戚、汲汲、俦、觞 三、翻译句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不戚戚富贵。四、阅读理解1.“五柳先生”名号来历的原因是什么?生活的情况如何?(用原文回答)(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2、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性格: 生活: 志趣: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突出旨趣,勾勒五柳先生不拘形迹、不慕荣利的特征,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5、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宁愿淡泊自处,甘于贫穷,表明了他不求宦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就这一点来说,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他这样不问世事的隐居态度,也有消极避世的成分,尤其是想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里去,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6、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7、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参考示例: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言寡语。他一生好读书,喜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 3 分,能从生活状况、性格、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且语言简洁、流畅即可)复习L23马说一、字词虽:故虽有名马、虽有千里之能、故余虽愚 常:千里马常有、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而: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或置酒而招之、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 称、食、才美、见、安、临 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其: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二、翻译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故虽有名马称也 食马者不知也 且欲常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三、问题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多出人才、人尽其才?3、关于人才方面的诗句?4、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以”字用法和意思与“不以千里称也”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策之不以其道 B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C固以怪之矣。D勿以善小而不为6、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作“ ”,而以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7、本文强调伯乐对于千里马命运决定作用的一句是“ ”。8、第一节中用“ ”的语句形象地描绘了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第三节中“策之不以天下无马”刻画了“食马者” 的形象特点。9、全文借用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马说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第三节,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11、第段中的“执策”者与前段所提到的“食马者”是同一类人,比喻封建社会中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作者批判了这种人的愚妄浅薄。 12、在马说一文中,韩愈把“伯乐”比作能识别和发现人才的人,把“千里马”比作有才能的人。但是封建社会的许多事实却表明许多人才得不到重用,他们往往像千里马一样,“骈死于槽枥之间”。所以文章的开头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的确是可悲的。13、马说中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一句话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马(原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4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3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的无知(1分)。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但须突出“知人善用”之煮2分)。1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1分) 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 (1分)(言之成理可给分)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复习L24送东阳马生序1、字词:嗜、致、假借、计日、怠、走、稍、约、加冠、硕师、叩、辞色、从师、皲裂、汤、衾、被、腰、烨然、缊、略无、盖 负:负势竞上、负箧曳屣 食:主人日再食、一食或尽粟一石 虚词:之 以 而 其2、翻译句子:无从致书以观。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3、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为什么能够这么做?(无书之难、无师之难、奔走之劳、生活之艰 借书抄录走送之、趋百里外执经叩问、穷冬烈风无所惧、不比同舍更勤艰 嗜学、以学习为乐)4、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我们应该学习古人克服家境贫寒等诸多不利因素、顽强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不慕别人奢华生活、从书中获得快乐的优良品质我们应该学习古人尊师的做法,老师是我们的再生父母,他们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只有尊敬老师才能真正学到知识。)5本文最突出的写法是对比,说明是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能否勤奋和专心。6 本文的文体是赠序7 文中描写在老师发怒时向他求教的情景的句子:遇其斥咄则又请焉。8 余/因得/遍观群书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9、 给第一节划分层次并简要归纳 遍观群书/幼时无书抄书的艰苦及自己的刻苦 长大后求师的情景10、第一节写“求师的艰难”部分分成哪三个情景来写的?老师的严厉平时请教的情景老师发怒时求教的情景1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的“走”“稍”的好处?(这两个字强调了他坚守信约,决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正是这样,人们才肯借书给他,他才能遍观群书。)12、作者记叙自己求学的经历,为什么要花不少笔墨写老师的严厉?(突出求师的不易,反衬作者的虔诚)13、作者嗜学的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故余虽愚闻)14、作者写自己从师问学的“勤”“艰”,为什么又写了同舍生?“余”对同舍生的态度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对比,突出自己求学的艰苦 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5、举出古代人苦读成才的事例。(明代宋廉借书抄录,勤学不怠,终成诗文名家;晋代匡衡凿壁借光,读书不懈,终成学问大家。)16、作者“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他何以能“遍观群书”?(“每假借计日以还”“录毕遍观群书”)17、结合课文,说说当代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苦乐观?(当代中学生也应该以读书为乐。学习条件差,要克服困难,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习条件好,更要好好珍惜,充分利用。)18、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19、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分)(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20、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余幼时即嗜学 慕圣贤之道 以中有足乐者)2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22、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23、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钩针套件编织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催化裂化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机转子噪声检测设备选型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酸洗钝化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海藻胶提取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服务心理学(第四版)课件 项目四 任务二 激发消费动机
- 银行转型面试题及答案
- 儿科中级专业试题及答案
- 药学面试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濮阳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财政局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DB31∕638-2020 铸钢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公安食堂采购合同范例
-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2024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急诊专科护士进修汇报课件
- 高速公路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科研项目管理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点石联考高三(上)段考数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
-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工业物料分拣系统设计研究
- 《计算机制图-中望CAD 2023》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