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安装康复程序探讨 .doc_第1页
假肢安装康复程序探讨 .doc_第2页
假肢安装康复程序探讨 .doc_第3页
假肢安装康复程序探讨 .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假肢安装康复程序探讨 作者:李建新,邓建林,董福,申美平,冼庆林【关键词】 截肢 摘 要:目的分析目前工伤截肢者假肢安装及康复治疗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假肢安装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及心理康复。探讨一条适合于我国工伤患者假肢安装及康复训练程序。方法通过对上下肢截肢患者30例临床资料统计,广州工伤康复医院3 a多工伤患者假肢安装、康复训练假肢安装前后的生活能力比较及心理治疗。结果30例工伤患者,经过假肢安装及康复训练,身体机能和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最大限度的恢复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能力。结论对截肢术后要尽可能早的安装假肢及康复训练,针对不同情况同时给予病人必要的心理疏导,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截肢; 假肢安装; 康复程序; 探讨 Discussing the process of artificial limbs installation for injuried b instal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injuried s and s aking parisons of ADL(activity of daily life)betental therapies.MethodBy collecting the data from artificial limb installations, mental therapie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parisions of ADL betent and posttreatment of 30 amputees in Guang Zhou putees improve ,and their occupational and living abilities recover in maximum extents.ConclusionThe more earlier to give artificial limb installation ,training and mental therapy, the more curative effect the patients gain. Key putation; artificial limb installation; rehabilitation process discuss 本院自2002年2005年10月共收治假肢安装病人30例,安装假肢29条,住院最长者422 d,最短者5 d,平均住院近4个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性26例,女性4例,男女比为751,年龄最大66岁,最小17岁,平均为388岁。机器压伤15例,其中2例为下肢;车祸5例,均为下肢;碾伤、砸伤7例;炸伤、电击伤、烧伤各1例。机器压伤者主要为上肢操作者,而车祸,碾压为下肢。30例中,工人25例,会计、报检员、电力技术员、调度员、驾驶员各1例。 12 随访 30例工伤病人得以随访,最长的3 a多,最短的2个月。疗效满意者90以上。 2 讨 论 21 工伤病人假肢安装 工伤发生后,病人单位或企业向医学鉴定中心报工伤,接到工伤报告后,由医鉴中心医生建档建卡后追踪病情,当确定病人可以安装假肢及康复时,及时转入本院。入院后流程:接待检查病人,书写病历;行各项检查,行PT、OT,ST评定,由运动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理疗师、心理治疗师、假肢矫形师、医生及护士参加初评会,为其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行假肢安装前的训练,包括肌力耐力、关节活动度,残端的进一步定型等;安装临时假肢训练;当安装假肢后,训练其穿戴、使用,并进一步调试,完毕后出院前开末评会。出院时交待其注意事项,假肢保养知识及随访。 22 目前本院工伤病人假肢安装优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本院收治的30例患者,最短来本院安装假肢者5 d,平均为25 a,平均住院时间为117 d。 优点: (1)工伤康复体现了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优越性,患者发生工伤后,由国家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从患者受伤到救治,从综合医院到来本院康复,都不用患者掏钱,全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在康复医院从对残端处理如定型,到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及安装假肢、调试,及各种安装、保养等,形成了一条龙服务,也是本院安装假肢优于其它假肢安装机构的强项所在。问题: (1)由于工伤康复我国起步较晚,作者所统计的数据很多是老工伤,原来未安装假肢的,现让这批老工伤安装假肢延长了从受工伤到来本院安装假肢及康复时间。 (2)康复医生无法早期与临床结合,参与术前的策划及术后早期康复。比如1截肢术后即可临时安装的假肢,明显减少了残肢的肿胀,加速了残肢的定型,减少了患肢痛和残肢并发症。尽早地进行步行训练和承重训练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增强患者生活信心和康复训练的主动性。缩短了住院时间,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3)临床医生对截肢的要求了解不够,2现代假肢对截肢要求是:残肢承重要好;长度适宜,残肢越长其悬吊能力越强;残肢必需无畸形,无关节功能障碍;软组织条件要好;肌力在3级以上和残肢无疼痛;骨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处理良好;全身情况允许。临床医生对康复知识缺乏,或重视程度不够,出院指导未及时要求工伤患者安装假肢。部分患者担心安装假肢对评残会受到影响,而消极对待假肢安装。 (4)工伤政策方面原因:由于我国工伤康复才开始起步,政策上还不够完善,如工伤后单位未及时报工伤,或漏报、不报,建档、追踪还存在缺陷,对工伤报出后,追踪医生未及时随访,而致一些工伤患者自综合医院出院后,未及时安装假肢及康复训练。 (5)目前安装假肢及康复训练平均住院日为117 d,显得过长,不利于工伤基金的节余,本院现正积极改进,一般假肢安装及训练应不超过3个月。 对策: (1)尽快完善工伤康复的各项政策,使工伤患者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 (2)加强宣教,使广大工伤患者明白,工伤康复是党和政府对工伤职工的关怀,使他们明白工伤康复对他们以后生活、工作的重要性。 (3)让更多临床医生学习康复知识,让更多康复医生参与临床的治疗中,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医疗,将康复的理念不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让更多患者受益。 (4)由于假肢是一种损耗性物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对安装假肢维修、更换应有明确规定,在工伤补偿时也应一并考虑。 23 康复程序 穿戴假肢前后的训练24 231 残肢保持良肢位 截肢后由于主动肌与拮抗肌的不平衡致使残肢在短时间内会在错误残肢位下造成挛缩,对安装假肢造成不良影响,为假肢安装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232 残肢缠绕绷带 目的是预防残肢浮肿、减少皮下脂肪、促进残肢萎缩,使残肢早期成熟。 233 体力恢复训练 主要是提高截肢者心肺功能,保持肌肉和关节的正常功能。据统计,小腿水平截肢步行能量消耗增加2540,大腿水平截肢步行能耗增加68100,双侧小腿截肢步行能耗增加40。一侧小腿、一侧大腿截肢步行能耗增加100。 234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术后应尽早开始进行关节的各方向运动,对挛缩的关节进行牵张,扩大髋关节内收和伸展的活动范围。 235 肌力增强训练 对假肢的悬吊控制、行走的能力及步态均匀与残肢肌力密切相关,早期在进行健侧下肢的抗阻力训练的同时即应进行残肢的等长收缩,并在允许做主动运动之前做残肢体操。 236 轮椅操作 练习前进、后退等基本操作。 237 腋拐步行 包括摆至步及摆过步的训练。摆至步是最简单、最安全、最稳定的一种步法,摆过步是一种最快,最实用的步法,需要较高的平衡技能。 238 穿戴假肢后的训练 术后3周即可安装临时假肢进行训练。训练内容有:(1)穿戴方法;(2)立位平衡训练;(3)应用动作训练;(4)几种特殊的训练:对于下肢截肢者,还需要在石子路,砂土地等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进行行走训练,跨越窄沟,障碍物的训练,倒地后站起、对突发意外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训练,以及骑自行车、灵活性训练等。 239 假肢的维修及更换 由于安装假肢后行走或使用具有一定年限,对以后的假肢维修,更换有明确的规定。 30例假肢安装病人经过上述训练,在假肢安装时残肢不管是在肌力、还是关节活动度及残肢控制能力都得到提高。 24 假肢安装前后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分析据我国1987年抽样调查数字表明,全国仍有肢体伤残者755万人,其中肢体缺损者约80万,要超过一般中小国家的总人口。 16例假肢安装者安装假肢前重度依赖1例,安装假肢后变为中度依赖。其余MBI提高几分至10多分不等(表1)用SPSS 1100软件处理,P=0022,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统计数据表明:安装假肢对患者生活能力增强是有很大帮助的,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事实上,所有工伤患者在安装假肢后,暂且不说功能好坏,就病人心理上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满足,认为有了“肢体”。其次是,安装假肢患者能够从事一些力所能及工作,如下肢假肢安装后患者基本可以满足行走功能,上肢机电假肢安装,患者可以有一些手的抓握,前臂的旋转等功能,可通过假肢拿一些较轻的物品,完成吃饭、喝水,提较轻物件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