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空莲高产栽培技术太空莲高产栽培技术一、莲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一)、某白莲的物候期在一个年生长周期内,白莲的一生需经过萌芽、抽鞭、展叶、开花、结果、长藕和休眠等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白莲的这些生长发育阶段所处的各个时期,称为生物学物候期,简称物候期。白莲与大多数先叶后花或先花后叶的植物有所不同,在生长发育初期是先叶后花,到了出现2-3片立叶以后则是叶花同出,陆续开花,陆续结果,蕾、花、果和叶并存于同一时期,终花后,进入生长发育后期并开始长藕。因此它与其它植物的差别又表现在,并不是先进行营养生长,后进行生殖生长,而是营养生长贯穿于它的整个生长周期中。白莲在我国不同地区种植其物候期不尽相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4月上旬萌发, 4月中旬展出钱叶和浮叶,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长立叶,5月中旬至6月初开始现蕾,7-8月为盛花期,9月后进入末花期,也为长藕期,结果期为6-10月下旬,到了10月中下旬,植株衰老,叶渐枯黄,11月至翌年3月,则为地下茎(藕)的越冬休眠期。而在华北黄河流域4月中下旬才开始萌动,在黑龙江省同江地区6月初萌动,花期在8、9月进入休眠,越冬休眠长达10个月之久。在不同的地区,不仅物候期不同,而且它的全长育期长短也各有异。在黑龙江省同江地区其全生育期为90-100天,而在武汉地区一般达190-200天。白莲的物候期及全生育期不仅与栽培的地理位置有关,而且不同的品种也有差异。如 赣莲62品种从种藕移栽到采收结束的生育期为160天左右,为中熟偏早品种,而赣莲OA为180天左右,太空莲一号品种则达210天以上(不包括莲子采收结束后的结藕期)。(二)、白莲的生长发育特点白莲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有性繁殖)和种藕繁殖(无性繁殖)两种。在生产上为保持品种特性,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潜力,都采用无性种藕做种。这里主要介绍无性繁殖白莲的生长发育特点,主要经历幼苗期、成苗期、花果期、结藕期和越冬休眠期五个时期。 1、幼苗期 这一时期自清明前后种藕移栽,顶芽萌发或种子播种萌发长出钱叶、浮叶,至莲株开始出现立叶止。 一般情况下,自清明前后移栽,种藕的叶芽向上生长,种藕先端的顶芽向前生长2-3节,出现23片浮叶后,开始抽生立叶,标志着其生长进入成苗期,此期一般为20-30天。这一时期的长短与气温有较大的关系,移栽后气温稳定,受寒潮影响小,则经历时间短,反之,则时间延长长,另外,还与品种有较大关系。如 太空莲二号品种,仅为18天,而太空莲-号及太空莲三号则在20天以上。 幼苗期植株没有进入旺盛生长,根系不发达,吸肥能力较弱,在栽培上要求施足基肥,加强早期管理,促进莲株早生快发,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 2、成苗期从莲苗出现第一片立叶开始到现蕾止,为莲的成苗期。在成苗期莲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同步生长,速度较快,3-6天地下茎延长一节,气温高则所需时间短。据观察,某白花莲在7月份只需3-4天地下茎便生长一节。在地下茎生长的同时,叶芽不断分化并抽生出叶片,同时在节位上发生分枝,如此,莲的地下茎就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树状分枝结构。地下茎的节部向下长根,向上抽叶,叶片露尖至完全展开,需要46天。就大田群体而言,叶柄随着地下茎的延伸逐渐增高,表现为一步一步上升的阶梯状,到高峰期后又逐渐降低。当莲叶山水2-3天后,位于此节上的花蕾便露出水面,再过一天下片立叶随即露尖。同一地下茎上的走鞭分枝情况是,前一节分枝长出浮叶、立叶后,后一节分枝便长出浮叶。也就是说,前一分枝总是比后一分忮多一片绿叶。 成苗期的主要特点是植株生长快,出现一个飞跃过程,随着地下茎的迅速伸长,叶片数的不断增多,总叶面积增大,自身光合作用的效率加强,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也在加速,从而促进了地下茎的不断分枝,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庞大的枝叶体糸。一般白莲这一时期历时20-30天。成苗期在栽培管理上应追肥l2次,以促进花芽分化,保证莲株生殖生长的需要。 3、花果期 从植株开始现蕾到出现终止叶为止,为白莲的花果期。莲花是陆续开放的,花期自5月中旬至10月初历时90-140天不等,主要因品种而异。 白莲花果期又可分为始蕾期、始花期、盛花期、花莲期和莲蓬后期,品种不同各时期长短略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始蕾期为5月中旬至5月下旬,莲田开始花芽分化并抽生花蕾,一般每长一片立叶同时抽生一朵花蕾。始花期为5月底至6月上旬,这时莲田花蕾开始开放,一般每亩大田约有60-100朵花开放,约占总数的10-15。盛花期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或8月初,这段时期莲田花蕾大量盛开,约占总开花数的70%。花蓬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这段时期有大量莲蓬成熟约占总数的70,但仍有一些花朵盛开,约占总数的15-20%。莲蓬后期为8月底至9月底,这段时期基本没有或仅有少量花朵开放,莲田大量莲蓬已经采完,仅留后期成熟的莲蓬,约占总数的15一20。 4、成藕期 从终止叶的出现到地上部分莲叶枯萎为止,为莲的成藕期。这一时期莲的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植株体内营养的流向由地上部分转入地下部分,最后在地下茎上抽出一片较小而厚,背面微红,叶柄向前弯的终止叶,一般在9月中旬前后出现终止叶。终止叶的出现标志着当年已不再长新叶,而转入结藕阶段。此时地卜茎的先端逐渐增粗肥大,积累和贮藏丰富的营养,形成肥大的地下茎,这就是藕。-般藕的形成需要20天左右。成藕期的特点是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但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的转化加速,地下茎增粗肥大。成藕期的管理要求浅水灌溉,提高土温,加速藕的形成。 5、越冬期 自白莲地上部分变黄枯萎,地下茎(藕)形成,直到翌春叶芽、顶芽开始萌发为止,为莲的越冬期,也叫休眠期,一般为5个月。 越冬期的特点是原来的植株除了新形成的藕外,其它部分均已枯死,藕处于休眠状态,在土中越冬,生命活动微弱。此时留种田要保持泥皮水层防止泥土冰冻,以利种藕安全越冬。二、某白莲的营养及吸肥规律1、氮 氮素养分几乎参与白莲所有器官的合成与功能。它对白莲的生长发育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氮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也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还是核酸、酶、及维生素的重要构成物质。氮缺乏时,叶片颜色淡绿,极度缺乏时呈黄色,花果发育缓慢,种子小而轻。氮素在植物体内可以重复利用,因此,缺氮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 适当提高氮素营养能促进出叶率、延长叶片寿命和增加叶面积。叶面积的增大导致光合作用产物的增加,能提供较多的有机养料。当然,叶面积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适当。当叶面积过大,莲田荫蔽,莲田密度过大,透气透风受影响,高温高湿容易造成白莲死花死蕾现象。叶面积过小,莲田过稀,影响白莲光合作用,产量下降。因此,在生产上可通过控制氮肥用量来调节莲田叶面积,以达到高产的目的。氮对叶面积的良好作用,也包括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 白莲一生中需要较多的氮素,各地由于品种差异,管理水平的不同,对氮素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但其需求仍有一定的幅度。试验结果表明,为达到白莲高产优质的目的,一般以亩施46尿素50公斤左右为宜。过高过低都易造成白莲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影响白莲产量。2、磷 磷在植物的细嫩组织和种子中含量比较丰富,它是类脂、核酸和许多酶的成分。缺磷叶片深绿或紫红色果实迟熟,种子小而轻。缺磷也是从老叶开始表现症状。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直接影响白莲根系的生长发育,白莲立叶前期,土温较低,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也较低,这一阶段,白莲开始长根走鞭,对磷的吸收较弱,应及时补充一定量的磷肥,促进根系的生长。我县莲农在生产上常常施用一定量的磷肥为基肥,防止倒春寒和气温较低对于莲的抑制作用。磷在白莲体内的移动性较大,前期体内贮存的磷可供后期使用,所以磷肥宜作种肥和基肥,施肥须提前施用,不宜迟到盛花采摘高峰期。生产上磷肥多作基肥。据某县莲科所实验一般白莲磷肥以每亩施过磷酸钙20公斤左左右为宜。3、钾 钾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在芽、幼叶、根尖等细嫩部分含量最多。钾虽然不是植物的组成成分,但它在植物代谢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缺钾时植物的机械组织不发达,细胞壁变薄茎杆不坚韧,易倒伏,易感染病虫害,幼叶萎蔫死亡,结实少或种子小。 白莲对钾的需求较高,从土壤中吸收钾素的高峰期在盛花期,这个阶段土壤供钾水平直接影响白莲的产量及品质。综合各地现有资料,钾肥以亩氯化钾2025公斤左右为宜。4、微量元素 白莲对微量元素需求量不大,但其含量水平直接影响到白莲的产量。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单一的连作制度,白莲从土壤中吸收的微量元素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土壤大面积缺素,连作年限越长,这一情况越严重,有些地区微量元素的不足已上升为该地区白莲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了解微量元素对白莲的营养作用及施肥技术,为防患于未然,提高于莲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硼白莲和其它作物一样,硼是它生活的必需营养元素。硼砂的施用方法主要是以土壤施肥为主,使用前应将硼砂研成粉末,并与干土或其它化肥混匀后施用。一般亩施1.52公斤。硼肥亦可用作叶面追肥,主要是白莲生长期间出现缺硼症状,用叶面喷施能成功解决缺硼问题。但硼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51克千克之内,一般在白莲生长初期、花前期喷施效果最好。在田间一旦发现缺硼时,应尽快喷施硼肥,并反复喷施23次。 (2)硫 白莲对硫的需求量较大,据某县莲科所试验:白莲需硫临界浓度为20PPM。当土壤中有效硫含量较低,白莲植株矮小,叶面黄化,叶片向内卷曲。硫不仅对白莲的生长发育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影响白莲的产量。据某县莲科所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明显增加白莲的产量。当土壤有效硫含量达26PPM时,白莲产量达到极值;超过40PPM施用硫肥反而对白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我国常用的硫肥品种主要有石膏、硫磺、普钙、磷石膏等。在生产上,莲田施用硫肥能起一定的增产作用。一般以含硫复合肥为主,即能满足白莲对硫肥的需求,又能增加土壤中磷、钾元素的含量。 (3)镁 镁不仅是叶绿素分子的关键元素,影响叶面光合作用,白莲缺镁常表现植株矮小,呈缺绿症。土壤供镁水平直接影响白莲产量。在生产上一般以亩施硫酸镁68公斤为宜。三、白莲(子莲)品种简介1、某百叶莲 某县农家品种,适宜塘或田栽,亩产壳莲90-95公斤,品质一般。2、某白花莲某县农家品种,适宜田栽,亩产壳莲100-105公斤,品质一般。3、赣莲85-4 某县莲科所从某丽水引进农家品种进行单株系统选育而成,适宜田栽,亩产干通芯莲60-100公斤,品质较好。 形态特征:花单瓣,花瓣玫瑰红色,叶下花。花蕾卵圆形。花径18-21厘米,花瓣18-20枚,瓣脉明显,雄蕊100-180枚。花托杯形,心皮15-30枚。莲蓬伞形,直径12-16厘米,结实率75-80。莲子卵圆形,干粒重(通芯莲)980克。株高20-170厘米,叶径40-50厘米。花期92-95天,采摘期95-100天,全生育期186-190天。4、鄂莲1号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杂交品种(百叶莲红花建莲),适宜田栽,亩产干通芯莲60-80公斤,品质好。 形态特征:花单瓣,花色浅红,叶上花。花蕾卵形。花径18-22厘米,花瓣17-18枚,瓣脉明显,雄蕊150-260枚。花托杯形,心皮16-35枚。莲蓬伞形,直径12-17厘米,结实率85-90。莲子长卵圆形,千粒重(通芯莲)1000克。抹高33-168厘米,叶径47-56厘米。花期71天,采摘期65-70天,全生育期158-162天。5、赣莲OA 某县莲科所杂交品种(湖南寸三莲65 某白花莲),适宜塘或田栽,亩产干通芯莲60-70公斤, 品质好。形态特征:花单瓣、白色,瓣尖端微红,叶上花。花蕾长桃形、绿色。花径20-22厘米,花瓣17-18枚,瓣脉不明显,雄蕊200260枚。花托伞形,心皮20-28枚。莲蓬扁圆形,直径12-16厘米,结实率77-82。莲子卵圆形,千粒重(通芯莲)1035克。株高33-156厘米,叶径43-52厘米。花期98天,采摘期99-102天,全生育期183-185天。6、赣莲62 某县莲科所杂交品种(红花建莲湖南寸莲65)F1(湖南寸三莲65某白莲)F1,适宜田栽,亩产干通芯莲60-80公斤。品质优。是90年代某及周边莲区大面积推广品种。该品种通芯莲曾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形态特征:花单瓣,花色淡红,叶上花,花蕾卵形。花径18-2l厘米,花瓣16-18枚,花瓣长卵形,长14.5-14.7厘米,宽9.6-9.8厘米,瓣脉明显,雄蕊180-260枚。花托喇叭形,心皮18-24枚。莲蓬扁圆形,直径11-15厘米,结实率80-87.5。莲子长卵圆形,千粒重(通芯莲)1020克。株高22-159厘米,叶径40-50厘米,叶色淡绿。花期75-80天,采摘期70-75天,全生育期162-165天。7、赣辐86 某县莲科所将白莲种子用1.5万伦琴射线辐射处理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品种。适宜湖、塘或田栽,亩产干通芯莲50-65公斤。品质一般。8、赣白莲 某县莲科所从某白花莲变异单株中选育而成。适宜湖、田种植。亩产干通芯莲50-60公斤。品质一般。9、太空莲1号1994年,某县白莲科学研究所选送442粒白莲种子搭载我国“940703”号返回式卫星,卫星于当年7月3日16时发射,18日返回,在太空中持续时间达15天,绕地球238圈,飞行高度为近地点210公里,远地点320公里。经卫星搭载的白莲种子,种植后其藕、叶、花、蓬、莲子均产生了广谱变异。太空莲就是从这些变异的后代中选育出的白莲新品种。 太空莲的选育从1994年到1998年用了五年选育出六个优良品系,1999年通过江西省科委鉴定,2000年开始在全县小面积推广,到2004年时全县太空莲的种植面积占白莲面积的80%以上,2005年后达到95%以上,全县基本普及种植太空莲。太空莲1号:适宜田栽。亩产干通芯莲90-120公斤。品质好。 形态特征:花单瓣,浅红色,叶上花,花蕾卵形,红色。花径20-26厘米,花瓣14-17枚,花瓣卵形,瓣脉明显。雄蕊160-200枚,附属物较大,乳白色。花托杯形,心皮1832枚。莲蓬碟形,蓬大,蓬面微拱,着粒密,结实率84-88.8。莲子卵圆形,千粒重(干通芯莲)1000克。株高57.8-107厘米,叶径35-60厘米。花期134天,采摘期135-144天,全生育期210-224天。10、太空莲2号适宜田栽,亩产干通心莲85-100公斤。品质优。 形态特征:花单瓣,玫瑰红色,叶上花。花径19-25厘米,花瓣12-15枚,花瓣卵圆形,瓣脉明显。雄蕊150-200枚,附属物较大,乳白色。花托倒圆锥形,心皮16-28枚。莲蓬碗形,蓬较大,蓬面平,着粒较密,结实率84-88.2。莲子卵形,千粒重(干通芯莲)1030克。株高57.6-116厘米,叶径38-65厘米。花期115天,采摘期116-122天,全生育期195-202天。11、太空莲3号 适宜田栽,亩产干通芯莲95-120公斤,品质优。形态特征:花单瓣,粉红色,叶上花。花蕾桃形,红色。花径20-25厘米,花瓣14-17枚,花瓣卵形,瓣脉明显。雄蕊多数,附属物较大,乳白色。花托倒圆锥形,心皮18-24枚。莲蓬碗形,蓬面平,着粒较疏,结实率84.6-89.7。莲子卵圆形,千粒重(干通芯莲)1060克。株高72-129厘米,叶径35-60厘米,叶色深绿。花期110-112天,采摘期115天。全生育期190-199天。12、太空莲36号 适宜田栽,亩产干通芯莲100-120公斤,最高产量可达150公斤,品质优。 形态特征:花单瓣,红色,叶上花。花蕾桃形,红色。花径20-25厘米,花瓣14-19枚。雄蕊多数,附属物较大,乳白色。花托倒圆锥形,心皮13-18枚。莲蓬碗形,蓬面平或略凹,着粒较疏,结实率85-89。莲子卵圆形,千粒重(干通芯莲)1050克。株高72-129厘米,叶径35-60厘米,叶色深绿。花期115天,采摘期120天左右。全生育期190-200天。13、京广1号某县莲科所通过离子注入法培育的白莲新品种,宜塘、田栽。亩产干通芯白莲100公斤,品质较好。形态特征:花单瓣,浅红色,叶上花。花蕾卵形,红色。花径20厘米左右,花瓣17-19枚。雄蕊260-300数,附属物乳白色。花托喇叭形,心皮14-22枚。莲蓬碗形,蓬面较平,着粒较疏,结实率85。莲子卵形,千粒重(干通芯莲)1130克。株高138厘米,叶径55厘米左右,叶色深绿。花期115天,采摘期120天。全生育期195-200天。14、红花建莲 福建省建宁县农家品种。宜塘、田种植。亩产壳莲100-125公斤。品质较好。 形态特征:花单瓣,红色,叶上花。花蕾卵圆形,紫红色。花径23-25厘米,花瓣17-19枚,花瓣淡品红色,瓣脉明显。雄蕊200枚左右。花药印度黄色,花丝淡硫磺黄色,附属物淡报春黄色。雌蕊深柠檬黄色,花托漏斗形,深橙黄色,心皮21-38枚。莲蓬扁圆形,灰棕色,蓬面平,结实率80。莲子卵圆形,灰褐色,上有纵条纹,干粒重(铁莲)1373.4克。15、白花建莲 福建省建宁县农家品种,系红花建莲中分离出来的品种,适于塘或田栽。亩产壳莲100公斤。品质一般。16、湘莲 某县农家品种,宜田栽,亩产壳莲100-135公斤。品质较好。 形态特征:花单瓣、红色。花瓣淡蔷薇粉红色,边缘和尖部较深,花径24-28厘米,花瓣19枚左右,瓣脉明显。雄蕊200枚以上,花药深草黄色,花丝淡硫磺色,附属物报春黄色。雌蕊深金丝鸟黄色,花托漏斗形,呈报春黄色,心皮19-26枚。莲蓬扁圆形,灰褐色,蓬面凸,结实率85左右。莲子卵圆形,灰棕色,千粒重(铁莲)1320克。17、白心湘莲 某县农家品种,宜田栽,亩产壳莲125公斤左右,品质好。 形态特征:花单瓣,红色。花蕾长卵形,绿色。花瓣淡蔷薇粉红色,花径22-25厘米,花瓣19枚左有,瓣脉明显。雄蕊200枚以上。花药柠檬黄色,花丝淡硫磺黄色,附属物淡硫磺黄色。雌蕊浅金丝鸟黄色,花托喇叭形,浅硫磺黄色,心皮12-30枚。莲蓬倒圆锥形至扁圆形,灰棕色,蓬面凸,结实率83。莲子卵圆形,千粒重(铁莲)1419克。18、白湘莲 某县农家品种,宜田栽,亩产壳莲100公斤左右,品质较好。形态特征:花单瓣,白爪红色。花蕾卵形,绿色,上端紫红色。花瓣白色,边缘尖端和瓣脉为浅紫红色,花径22-26厘米,花瓣192l枚,瓣脉明显。雄蕊200枚以上。花药深柠檬黄色,花丝淡硫磺黄色,附属物淡报春黄色。雌蕊深柠檬黄色,花托漏斗形,浅金丝鸟黄色,心皮1 7-22枚。莲蓬倒圆锥形,呈灰棕色,蓬面凸,结实率86。莲子卵圆形,灰褐色至褐色,千粒重(铁莲)1375克。19、建选17号四、某白莲栽培技术2006年我县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某白莲)标准化生产县,今后我县白莲生产均要求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生产操作,下面简要介绍绿色食品某白莲这一生产技术。1、产地环境条件绿色食品某白莲标准化生产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选择阳光充足,水利条件好,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无污染,耕作层在20cm50cm, pH为5.57.5的沙质壤土种植。生产投入品按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NY/T394-2000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要求操作。2、品种选择选择能体现某白莲传统特色的品种,推荐主栽品种有太空莲系列品种(太空莲3号、太空莲36号、星空牡丹等)、赣莲62、某白花莲等 。 3、移栽移栽时间为3月下旬4月上旬,种植密度株行距2 m1.82.2m,每亩种植150180个龙头。或每蔸种植三个龙头,每亩5060蔸,株行距2.534.54、中耕除草当莲鞭抽生立叶时开始中耕除草。先将莲田水排干,拔尽杂草再中耕,一般每隔12d15d进行一次,至莲株封行时结束。5、水分管理莲田灌水原则为浅深浅。立叶抽生前灌3cm5cm的浅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寒潮来临时水层逐渐加深至10cm左右;7月中旬至8月底,宜灌16cm20cm深的流动深水;采摘后期至翌年3月,恢复浅灌水,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灌深水防治莲腐败病的发生。6、莲田施肥肥料的使用应符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要求,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如施用化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同时要求氮、磷、钾配合施用,增施硼、镁、硫等中微量元素,不提倡施用面肥。(1)基肥白莲生长前期,即从萌动到长出浮叶这一期间,应选择有机肥为基肥。每亩施腐熟猪牛栏粪2500kg3000kg或人粪尿2000kg,钙镁磷肥25kg。(2) 追肥追肥以施用发酵沤熟的菜籽饼肥为主,速效化肥为辅。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根据土壤肥力和白莲生长状况,在立叶期、始花期、盛花期及采摘后期分期施入。 立叶肥:5月上、中旬莲株长出第1片立叶时,每亩用尿素3公斤+复合肥2公斤点兜,第三片立叶时肥料用量加倍使用。始花肥:5月中下旬处于花芽大量分化时期,每亩用尿素5公斤加三元复合肥10公斤全田撒施。花蓬肥:6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是花蓬并存的生长高峰期,每隔10天左右施肥一次,每亩用尿素58公斤+三元复合肥15 公斤或用菜枯1520公斤,尿素5公斤加三元复合肥10公斤拌匀全田撒施,共施五至六次。 后劲肥:为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增加后期产量,8月中下旬在补施一次后劲肥,一般每亩补施尿素510公斤。五、主要病虫害防治(一)、虫害1、莲纹夜蛾(1)分布与为害莲纹夜蛾分布遍及全国。主要为害区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湖北、某、江苏、安徽及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诸省。淮河以北常呈间歇性大发生,在淮河以南则发生密度较大。该虫以幼虫为害莲叶,也危害花蕾及幼嫩的莲蓬、莲梗。13龄幼虫啃食上表皮及叶肉,仅留下下表皮及叶脉成窗纱状,4龄以后咬食叶片仅留主脉。虫口密度大时,可吃光全田。(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16毫米,翅展3335毫米。卵:扁半球形。每个卵块数十粒至几百粒不等,不规则重叠地排列成2层或3层,外面覆有鹅黄色绒毛,或亦有少量卵块没有覆盖绒毛。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47毫米,头宽2.93.0毫米。头部淡褐至黑褐色,胸腹部颜色多变,虫口密度大时,体色纯黑,密度小时,多为土黄色到暗绿色。幼龄幼虫身体灰黑色,老熟幼虫背面暗绿色,具有不规则灰色斑纹,幼虫大都6龄,少数7龄。蛹;长1820毫米,少数15毫米,宽56.5毫米; 红褐色,下唇须细长、仿锤形。 (3)生活史与习性 莲纹夜蛾在某一年发生56代,一般年份5代,秋冬气温高的年份可出现6代。世代重叠,无滞育现象。在某地区越冬问题尚未明确(初步断定不能在某越冬)。 成虫白天不活动,躲藏于植株茂密处的叶丛中或其它隐蔽场所,黄昏后开始取食飞翔。多在开花植物上取食花蜜,然后才能交尾产卵。交尾产卵多在黎明,产卵多产在叶背,一般羽化后35天为产卵盛期,产卵期57天。成虫对糖、醋等有很强的趋性,对黑光灯趋性较强。成虫飞翔力强,一次可飞几十米,高的可达10米以上。幼虫共6龄,少数7龄,第5、6代幼虫处于低温期常出现7龄。初孵幼虫群集在卵的周围,但很快即爬到莲叶正面取食为害。不怕光,遇惊则四处爬散或吐丝飘散。3龄后开始分散。4龄后进入暴食期,并出现背光性,晴天白天躲在阴暗处很少活动,傍晚出来取食。(4)防治措施人工摘除虫叶:幼虫3龄前未分散,且耐药性较差,因此防治重点应放在3龄前。防治方法可结合田间管理采取人工捕捉卵块和幼虫。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种类有:敌百虫1000500倍液,灭杀毙60008000倍液,三氟氯氰菊酯5000倍液。此虫迁移性较大,操作时可从莲田四周向中心喷杀。4龄后幼虫习惯夜出活动,故应在傍晚喷药。此虫世代重叠严重,连续喷药23次方可奏效。灯光诱杀:由于成虫有趋光性,夜间设黑光灯诱杀效果十分理想。2、莲缢管蚜分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两种。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叶柄、花蕾柄及叶和花蕾上,刺吸叶汁液为害,严重时可使叶片、花蕾枯死。新叶难以展开。 在某,莲缢管蚜一般4月下旬开始在莲田出现,至10月份仍可发现为害。5月上中旬是为害高峰期,以后虫量逐渐减少。如果温湿度适宜,6月中旬仍能严重为害。在危害高峰期,株被害率可达50%100,每株有虫100500只,高的可达1000多只。 莲缢管蚜一年繁殖20多代,气温2028时繁殖最快,成蚜寿命长达15.524.3天。 防治措施:少量发生时可用手捏死。但由于连缢管蚜繁殖快,数量大,多采用化学约剂防治。一般宜采用兼具触杀、内吸、熏蒸三重作用的农药,如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防治。(二)、病 害1蓬腐败病 莲腐败病是花莲、藕莲、白莲上的重要病害,国内各白莲、藕莲主产区普遍发生。在某县及其周边莲区,此病使白莲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部分严重田块死株率达70%,甚至颗粒无收。 (1)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地下根茎,但地上部叶片、叶柄和花蕾等亦表现症状。地下根茎早期外表没有明显的症状,与正常的很难区别,但将病茎横切检查,其中心部位色泽变褐或浅褐色,随后变色部分逐渐扩展蔓延,初从种藕开始,后延及新的地下茎。后期病茎被害部出现褐色至紫褐色病斑。病茎腐烂或不腐烂而仅在发病部纵皱。病茎抽生的叶片色泽淡绿,从叶缘开始干枯,最后整个叶片卷转枯死呈青枯状,叶柄亦随之枯死。病茎抽生的花蕾瘦小,以后从花瓣尖缘开始干枯,最后整个花蕾迅速枯死,花柄亦随之枯死。该病一般在5月下句至6月初开始发病,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以后逐渐减轻,7月底以后基本停止发病,9月份后莲藕开始受侵染发病,但上部叶片很少表现症状。(2)病菌的传播和发病规律经过种藕检查,在黑褐色不规则的病部都能长出白色的菌丝体和大量的病菌大小分生孢子,孢子形态都很典型。由此可见,种藕带菌是重要菌源。莲腐败病病菌危害白莲的地下部分,其病残体和病菌是在莲田的土壤中,为土传病害。如某白莲所用病土缸栽试验,24缸中有8缸发病,发病率为33.3,对照18缸,都未发生腐败病。病菌可以通过病田的灌水传播到无病田,大田普遍出现上丘发病,下丘也发病。种藕栽种前,病部在高湿下可以产生白色的菌丝体和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种藕相互接触和孢子气流传播,可以扩大到种藕的无病种藕上。 (3)主要发病因素 病害发生与温度的关系 病原镰刀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735,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最适宜温度为28,1 7以下或35显著抑制生长,停止生长温度为10以下,38以上。病菌生长温度和白莲生育温度是相吻合的,莲的生长适温度2030。 病害发生与白莲生长发育的关系 病害一开始发生在成苗期的立叶出现后,这时植株生长快,地下茎迅速伸长,幼稚的莲鞭和幼根易为病菌所侵染,如有损伤则更易侵入。开花至盛花结实期,植株生长旺盛,地下茎、根组织幼嫩,气温适合,病害也进入盛发期。 7月下旬以后,白莲进入开花结实期,生长缓慢,植株组织抗性增强,病菌不易侵染。这在病菌的人工接种莲藕试验中,病菌不能直接侵入,只能从伤口侵入,已表明植株后期的抗性。这时地温虽然对病菌的侵染较为适合,但起决定作的是植株抗病力的增强。 病菌基数与发病的关系 病菌基数随白莲连作年份的增加而增大。基数大,发病重。连作三年以上的莲田一般发病率在2030%,严重的甚至达70%。据调查,连作莲田植入健康种藕比轮作莲田植入病田种藕发病还严重。 土质地肥瘦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一般肥田、砂壤土发病重,瘦田、砂粘土发病轻,段上田发病重,山垅田发病轻。施肥与病害发生的关系过量施含氮肥和过磷酸钙能加重发病;施用农家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能增强植株抗性,发病轻。病害发生与栽培和品种的关系白莲有新栽莲与宿莲之分,宿莲是新栽莲第2、3年不挖藕,让其地下种藕生长。白莲腐败病的发生,在栽培上表现新莲发病重,宿莲发病轻;在品种上,未发现高抗品种,但是品种抗感染能力有一定的差别,赣莲62太空莲3号太空莲36号等比较抗病。病害发生与根线虫的关系自1991年以来,发现莲腐败病发生与白莲地下部的根线虫有关。线虫危害造成伤口,易为腐败病菌所侵染从而促使了腐败病的发生。实践证明,通过杀线虫能有效地减轻白莲腐败病的发生。 (4)莲腐败病的防治 莲腐败病的防治必须采取农业综合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理初级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显示全屏快捷键
- 课件时间显示问题
- 冷却筛分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类分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甘油水处理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箔制作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采购员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
- 米粉及杂粮类制品课件
- 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
- 骨髓腔穿刺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课件
- 机械动力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年产2.03万吨高端精细化学品及5G新材料项目环评报告书
- 群众文化副高答辩问题及答案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 主编-孙晓岭组织行为学-课件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样式及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