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菌种繁育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黑木耳菌种繁育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黑木耳菌种繁育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黑木耳菌种繁育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黑木耳菌种繁育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木耳菌种繁育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二一二年五月目 录目 录2一、总论3二、项目提出背景及投资必要性 5三、建设条件分析8四、市场分析10五、项目建设方案10六、投资估算 12七、经济效益分析13八、结论 14一、总论(一)项目名称:黑木耳菌种繁育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二)项目概述:项目主要是配合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木耳产业整合及营销网络建设,为黑木耳深加工及销售提供优质原材料。按照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发展规划,计划与扎兰屯兰亭酒业公司合作开发木耳饮品,并组建覆盖全国的营销队伍,推广呼伦贝尔市优质的农牧林产品,建设标准化黑木耳生产基地能够为深加工及销售提供统一标准的优质原料,通过其示范带动对木耳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以牙克石市为建设基地,建设年产10万瓶优良菌种的菌种繁育基地1个,年产黑木耳1000万袋的生产基地1000亩、年产干木耳350吨。项目建设能够实现原料采购的标准化,并以此为带动,配合加工、销售,逐渐实现全市木耳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对全市黑木耳产业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三)建设性质:新建。(四)建设地点:牙克石市。(五)筹建单位情况: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是按照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和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基础上组建的大型综合性农垦集团,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程。现有施业区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9个旗、市、区境内,其中:耕地600万亩、草原1000万亩。牲畜存栏率85万头(匹、只),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4.2万千瓦,田间农业综合机械水平达95%,农业科技贡献率71.4%,垦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农产品商品率、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护性耕作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所属农牧场24个、专业公司19个。集团担负着领军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任。集团的定位是打造国内具备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大型的农、牧、工商一体化的上市集团,从而带动呼伦贝尔市农业、牧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促进呼伦贝尔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六)建设内容:建设办公室、装料室等房舍2600平方米;购置粉碎机、拌料机、装瓶机等仪器设备8台件;建设生产基地1000亩,打机电井30眼,购置喷灌设备100套及其他附属设备。(七)建设期限:2年(八)投资概算:1、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2130万元,其中: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730万元,流动资金1400万元。 2、资金来源:申请政府财政补贴320万元,企业自筹1210万元,种植户垫资600万元万元。(九)经济效益分析项目预期总销售收入1900万元,总成本1475万元,利润总额425万元。投资利润率19.95%,投资回收期4.28年。二、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提出背景黑木耳产业是覆盖呼伦贝尔全市的产业之一,是呼伦贝尔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年来,随着林区“天保工程”的实施及林业资源萎缩、产业转型开发的不断深入,黑木耳种植发展较为快速。目前,栽培黑木耳已成为林区一项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成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非林非木经济的一个首选产业,是林业下岗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但是,黑木耳发展中也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制约着黑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质量标准参差不齐,难以统一,市场竞争混乱,价格低,种植户获利空间小。二是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缺少优良菌种繁育基地带动,深加工不足。三是市场开拓不够,木耳种植户及经销商没有打造品牌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呼伦贝尔市优质的木耳资源和劣质的木耳在一个平台上竞争,获利能力低。2012年,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海拉尔农垦和大兴安岭农垦进行整合,组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保留海、大两局)。按照市委、政府要求,集团公司将在充分发挥海大两个农垦集团组织化程度高、集约化水平高的基础上,打造国内具备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工、商一体化的大型农垦集团,成为呼伦贝尔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航空母舰,带领其他企业共同出海,以促进呼伦贝尔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集团发展定位,将组建覆盖全国的立体营销网络,并以此为来动实现各产业的整合和提升,木耳产业是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计划与香港兰亭酒业合作开发木耳饮品,并通过打造优势品牌,实现黑木耳价格的差异化,实现木耳产业的整体升级。项目建设能够为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料,并以其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呼伦贝尔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的增收。(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黑木耳产业提质升级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呼伦贝尔市黑木耳产业发展迅速,为解决林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和林区产业转型、发展非林非木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黑木耳产业由于缺少没有深加工及良好的营销渠道,竞争内耗严重,黑木耳主要产区木耳收购价格低,市场竞争激烈。本项目实施将主要为深加工提供标准化原料,并通过营销渠道完成黑木耳原料商品的提质升级,有利于黑木耳种植的标准化及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项目建设是促进当地黑木耳产业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近年来,项目区牙克石市黑木耳种植发展迅速,种植户已达200户以上,年产干木耳200吨以上,但产品品质、技术水平及产业化经营都不尽理想,不适应农业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黑木耳产业的发展需求。项目将建设标准化菌种基地,并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该地区黑木耳产业种植、加工、销售的统一化、一体化。3、项目建设是充分利用我市丰富自然资源,打造有优势竞争力的产品的需要。呼伦贝尔市林区面积广阔,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黑木耳所需原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黑木耳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全国看,像呼伦贝尔市这样地区并不多,利用好这片资源,提升单位面积产值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黑木耳产业在呼伦贝尔市种植经验丰富、范围广泛,在深加工及销售渠道建设的带动下,能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具备呼伦贝尔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之一。三、建设条件分析1、林下资源丰富:林区面积广阔,空气清新,环境无污染,气温冷凉,林内枯树废枝丫及市内各大木材深加工企业每年木材生产所产生的废料,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最佳原料,项目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生产的黑木耳品质优良,是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2、自然条件优越:我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等生态条件非常适合黑木耳发展。属于寒温带湿润性森林气候,年平均气温-4.1, 夏季凉爽,温度范围5-32,昼夜温差大,正适合食用菌类喜凉爽、在适温10-30生长良好的习性。3、政策环境:木耳产业是呼伦贝尔重点扶持的四个产业之一,林区由于主业资源萎缩和实施“天保工程”,鼓励林业职工开创非林非木产业和家庭经营,发展黑木耳种植业,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项目发展有利于促进林业职工的分离。4、种植经验丰富,易推广:项目实施区牙克石市,种植户已经超过200户,具备多年种植经验,黑木耳种植和加工产技术都已经成熟。在项目带动下,能够很快将标准化木耳基地推广到全市。5、建设单位优势:建设单位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担负着领军呼伦贝尔市产业化发展的重任,集团发展目标明确,实力雄厚,木耳研发、营销渠道建设能力强,由农垦集团组织实施该项目,有利于实现黑木耳产业的提质升级,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6、交通便利:项目区牙克石市滨洲线铁路、牙林线、博林线铁路贯通全市,301国道及牙伊公路直达全市各镇。四、市场分析随着人们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健康安全的食品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首选,黑木耳营养价值高,有利于人体健康,优质的黑木耳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呼伦贝尔市黑木耳主要成分指标高于国内目前可查到记录的其他地区同类产品,含蛋白质11.95%,脂肪0.72%,粗纤维6.25%,总碳水化合物72.53%,此外还含磷、铁、锌等微量元素及硫胺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等维生素,是黑木耳中上乘佳品。市场中黑木耳主要以原料供应为主,推广呼伦贝尔优质黑木耳,并通过深加工、精包装等方式增加其附加值,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五、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1、建设办公室200平方米、养殖户房屋1500平方米、装料室200平方米、灭菌室200、接种室150平方米、培养室150平方米、贮藏室200平方米等房舍2600平方米;购置粉碎机、拌料机、装瓶机、装袋机、高压灭菌设备、超净工作台、紫外线杀菌灯、加湿器等仪器设备8台件;建设生产基地1000亩,打机电井30眼,购置喷灌设备100套及其他附属设备。(二)产品生产、管理、销售及推广1、产品生产:年产菌种10万瓶,可供应1600万袋食用菌菌种栽培。建设1000亩种植示范基地,年种植1000万袋黑木耳,生产干木耳350吨。2、基地管理模式与牙克石政府合作,无偿获得土地使用权,当前已完成该项工作。菌种基地由农垦集团与合作企业共同管理,基地与当地种植户建立紧密型联系,种植户入住到基地中,通过分户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技术、统一收获等统分结合方式完成原料标准化建设。3、销售:通过木耳饮品开发及农垦集团营销公司渠道推广,将产品进行分类,优质原料作精包装由营销公司负责销售,其他产品深加工为饮品在市场进行推广。4、推广:基地将按照标准化进行建设,建成后,配合农垦营销公司及深加工饮品,原料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可通过回收产品的形式,推广统一的标准化木耳原料基地,将快速实现优质菌种及基地的推广。(三)建设计划2012年完成项目:完成办公室及入住种植户房屋建设,装料室、灭菌室、接种室、培养室、贮藏室等房舍建设70%以上;完成粉碎机、拌料机、装瓶机、装袋机、高压灭菌设备、超净工作台、紫外线杀菌灯、加湿器等仪器设备订购及大部分安装工作。完成生产基地前期准备工作,打机电井20眼以上,喷灌设备安装完毕。2013年5月30日前完成基地建设全部内容,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房屋、办公室等建设。六、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130万元,其中: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730万元,流动资金1400万元。(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30万元,其中:建设办公室、入住户房屋、装料室、灭菌室、接种室、培养室、贮藏室等房舍及装修2600平方米300万元;购置粉碎机、拌料机、装瓶机、装袋机、高压灭菌设备、超净工作台、紫外线杀菌灯、加湿器等仪器设备8台件及附属办公设备需120万元。基地打机电井30眼投资150万元,购置喷灌设备100套投资110万元,其他附属设备50万元。(二)流动资金估算共计1400万元,其中:菌种繁育基地购买优良菌种等费用150万元,生产基地购置菌袋等费用1250万元。(三)资金来源:申请市级财政补贴320万元,企业自筹1210万元,种植户垫资600万元。七、经济效益分析(一)预期销售收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900万元,其中:年加工菌种10万瓶,可供应1600万袋食用菌栽培,预计菌种销售收入150万元。基地1000亩,年栽植木耳1000万袋,每袋年产木耳0.035公斤,年产木耳总量350吨。每公斤按照市场较低价60元价格计算,年销售收入1750万元。(二)生产及管理成本估算项目总成本1475万元,其中:菌种栽培成本大约为75万元。基地按照种植经验计算,生产成本大约为每袋1.2元、管理、人工、运输等其它费用大约为每袋0.2元,合计每袋总成本约为1.4元,基地总成本为1400万元。(三)财务效益分析项目总投资21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30万元,流动资金1400万元。项目预期总销售收入1900万元,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