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粱情教学设计之一一、教学内容:这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1课时)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学习它坚忍不拔的品格。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难点:理解父亲和伯伯对我说的话语的意义;体会这两段话与中心思想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六、使用媒体:小黑板、录音机、投影、幻灯。七、教学程序: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没见过,那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认识一下高粱。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板书课题:高粱情。学习高粱的粱与梁的区别。)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高粱,从图上看,你觉得高粱有什么特点?说一说。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很好,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高粱的特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三、指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找出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划下来。2、指名朗读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谈谈你的感觉和想法。然后概括一下高粱的特点。(边讨论边板书:正直的秆子、硕而红的穗头、紧抓土地的根。)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说高粱最具特点的是哪个部位?(在根下划)课文是怎么描写的?用重点号划出这些句子。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所划部分。回答高粱根有什么特点?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板书:坚韧、像鹰爪)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5、再朗读,说说这些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6、练习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四、读中激情。同学们,由于高粱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性,因而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课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敬佩、赞美)请大家带着敬佩、赞美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最喜欢的部分。教学小结: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着作者顽强地生活。我想从今以后也会激励着我们大家奔向21世纪的未来。高粱情教学实录之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好,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一下谁最聪明,能够第一个就猜出来?来,大家看一下大屏幕。(展示课件中的谜语)我们找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谜面。生:血红的穗头沉甸甸,笔直的杆子插云天。根像鹰爪往地里钻,苦似黄连千万莫舔。(打一种植物)师:好,请坐!下面谁能说一下他的谜底呢?生:高粱(大部分同学回答)评:用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谜语的谜面是来自课文的总结,可以说是高粱的主要特征的集合,这应该是执教者自己设计的谜语。从这里开始了对高粱的初步了解。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生1:我预习课文了,书上讲的高粱就是这个样子的。生2:我回老家的时候,看到过高粱,就是这个样子的。师:你们很会读书,一下子就能够抓住高粱的特点,并且还很善于观察,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一幅图画,(一幅贫瘠的土地)你们看一下在这样的土地上能够种出什么样的植物来?先找一个同学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1:老师,我看到了一片沙漠。生2:我看到了一片很荒凉的土地。生3:我看到了一片荒凉的土地上长着几个枯萎的小草。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得很好,说得也很好,其实这里就是我们课文中所讲过的雁门关,谁能说一下在这样的土地上能够长出什么样的植物来?生:我觉得在这样的土地上不会长出什么植物来。生2:我认为这样的土地上就算能长出植物来,也不会很茂盛,就像图画中的那几棵枯萎的小草一样。师:老师也认为在这样的贫瘠的土地上不可能长出什么茂密的植物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家请看,(展示茂密的高粱)这片茂密的高粱恰恰就长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生1:不可能!生2:我也觉得不可能,在这么破的土地上怎么会长出这么好的高粱呢?师:不是破的土地,是贫瘠的土地,你再说一遍。生2:我觉得在这么贫瘠的土地上不会长出这么好的高粱来。师:这样就好了,请坐!谁还想说些什么?生3:我有一个问题,就是高粱为什么能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长的这么茂盛呢?师:这个问题呀,老师也想知道,要不我们一块儿探讨一下,好吗?生:好!评:给学生一个想象和推测的空间,产生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的冲突。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老师:那么我们第一步应该怎么做呢?生:读书,书里面应该有。老师:好那么我们就读书,看一下书里有没有我们想要的答案。读书的时候,要注意边写边划,把你认为与我们的问题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划下来,写写感受。评:引导学生读书,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生读书,师巡视)老师:我看见大部分同学已经读了一遍了,谁能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在第三段中读到了“他那挺拔而粗壮的杆子,给人以自信和力量。”应该跟它的杆子有关。师:那么它的杆子为什么能够长得粗壮呢?生1:因为它的根很多,并且像鹰爪一样能够抓住地。师:光这些就完了吗?生2:老师,我也认为与高粱的根有关,课文中有好就各地方都写到了高粱的根。生3:我觉得也是跟他的根有关,如果没有根的话,什么杆子啊,穗头啊,就都没有了。评: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把学习一步步引向深入。师:好了,既然大家都认为高粱之所以能够长得如此茂盛,是与它的根有关,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它的根,根据我们的学习小组来集体学习,在探讨之前,老师给你们这样几个词语,(在黑板上写: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小组间的同学可以用着几个词语相互提问,也可以自己问自己。(小组内学习,老师巡视)在此过程中,我参加了两个小组的讨论。评:平时的课堂注意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产生思维的碰撞。师:说说你们的想法。生:我觉得就是因为高粱的根。师:高粱的根怎么样啊?生:高粱长着许多的气根。师:高粱的气根是什么样子的?生:很坚韧生:像鹰爪生:长在离地面尺把高的关节处师:他有什么用呢?生:可以抓住土地师:抓住土地是为了什么?(思考,翻书)生:老师,雁门关那里有风吗?师:有,并且很大。生:那肯定是为了不让风刮倒呗!师(笑):还挺聪明的,仅仅是为了不让风刮倒吗?(再翻书)生:雁门关的土地水分不多,养分也不多,有了很多的气根,就能够把不多的水分和养分全吸收起来了。师:嗯!说得不错。仅仅有了气根就可以生存下来吗?你们四个再讨论一下,还有其它的原因吗?(老师参与另一组的讨论)生:没有小虫子咬它。老师:为什么没有小虫子咬它?生:因为它的根苦啊。老师:是你刚才说见过高粱的,是吧?生:是啊。老师:你尝没尝过高粱的根啊?生:(摇摇头)没有。师:我小时候就长在农村,高粱得根我尝过,确实苦得厉害。你们讨论得怎么样了?还有没有其它的发现?(一学生拿出他们组的总结的材料。气根站得稳、风吹不到杆子壮风吹不到根苦小虫子不敢咬)老师:好了停下来,我看到好几个组已经讨论的差不多了,那个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生:我们组认为高粱能在这么贫瘠的土地上长得这么茂盛主要是是因为它有很多的气根,课文中说没到大雨来临之际,它就迅速的长出气根扎进土里,这样可以吸收水分还能够抓住土地不会被风吹倒;还有就是他的根特别的苦,小虫子不敢咬它,这样就不会因为吸收不到水分渴死。老师:说完了吗?生:完了。老师:哪个组能给他补充一下?生:我给他们补充一点:高粱的根长得很深。老师:那一段里提到了这一点?生:在倒数第二段里。老师你能读一下吗?生:高粱就有几十只脚,而且每一支脚都深深地扎到底地下。老师:其实在前面作者写它的气根的时候作者也用了“深深的”这个词语,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高粱的根扎得很深很深。作用是什么呢?生:也是为了不让风吹倒,还可以把底地下很深的地方的水分养分之类的吸收到。老师:请坐,大家总结的很好,概括起来就是刚才大家提到的几个方面:气根多坚韧有力、吸收水分;根深很难拔动;根苦防治虫害。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根对高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出示下面一段文字)正是因为有了默默无闻的根,才有了沉甸甸的果实;正是因为有了强有力的根,才有了粗壮笔直的身躯;正是因为有了苦似黄连的根,才免除了蝼蚁的咬噬;正是因为有了如同胞兄弟的气根,才少了对风雨的畏惧!师:大家来吧这段话读一下(生读)评:学生的学习环境宽松,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想法。而学生的想法又没有脱离文章的语言文字。老师始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句子来谈自己的理解。既然高粱离开了根不能够生存,那么说明根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想一想:人,有没有根呢?如果有的话,那应该是什么呢?(学生思考)生1:人也有根。师:人的根是什么呢?生1:人的根是腿吧。(众生笑)生2:人的根应该是知识吧?师:为什么呢?生2:因为人没有知识的话,就什么也不知道,就赚不到钱,就会饿死。师:你说得很好,谁还想说一说?生3:人的根还应该是孝顺,因为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的话,别人就会看不起他,别人就不会跟他玩儿。生4:人的根应该是做好事,人只有经常做好事别人才会觉得他好,才会老师:他才会立足于社会中是吧?生4:是!老师:还有谁想说一说?(下课铃响)好了,刚才大家都谈的很不错,人活在世上也应该有根,就像高粱一样,有坚韧的根,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大家觉得说得不尽兴的话那么就把这个问题当作课后作业,以“我看人的根”为题目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下课!评:由高粱的根引发到做人的根本,这本是作者的意图之一。执教者给了更多的注释,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文章内涵。总评:本教学实录的突出特点是尊重了学生,尊重了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能有时间有机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实录中可以看出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镇环保工作成效评价与考核标准
- 2025年互联网大厂产品经理面试秘籍面试预测题与实战指南
- 抢救车内管理课件
- 2025年旅行社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旋挖钻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飞机维修船坞项目建议书
- 2025年低噪声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项目建议书
- 抗癫痫与抗惊厥药课件
- 抗生素使用相关课件
- 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经开区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 《跨国供应链管理案例解析》课件
- 临床案例谈护理文书规范化法律意义与纠纷防范
- 《蔚来汽车的SWOT分析》课件
- 2025-2030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CNAS-CI01:2012 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
- 产品美工面试题及答案
- 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
- 2023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急性心梗诊疗(2025指南)解读课件
- 老年慢性病的中药调理方法
- 2025至203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