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和《方言》的异同.doc_第1页
《尔雅》和《方言》的异同.doc_第2页
《尔雅》和《方言》的异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尔雅和方言的关系之我见 尔雅成书于先秦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我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同时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已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或作“迩”是“接近”、“走近”的意思;“雅”是雅言,即官方语言。“尔雅”就是“使人们的语言接近标准”之意。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西汉扬雄著,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共13卷,总汇了从先秦到汉代两个时代的方言。扬雄在老师严君平等前辈的基础上,共历时27载,写成了这部9000余字的书。这两本书分别成书于群雄割据和大一统两个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而文化的内承性又让这两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研究这两者间的异同对于我们了解先秦至西汉的语言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尔雅和方言关系之相同篇。从适用的范围看,尔雅除了诠释“古今异言”之外,还搜集了大量的“方俗殊语”;而方言也同样是诠释“别国方言”和“绝代语释”。可能彼此解释的对象会有所差别,但两者都属于释物的著作。从归类的方法看,它们都是按照词义的不同来进行归类的。如方言上卷一、二、三是词语部分,有动词、形容词、也有名词;卷四是释衣服,卷五是器皿、农具、家具;卷六、卷七是语词等。从编辑的体例看,众所周知尔雅标明的门类是很明确很清晰的,方言可能稍有所逊,但也基本上采用分类编次法。前文归类法已经有例证,这里再举第八卷是诠释与动物有关的词:虎、獾、鸡、猪等等。第九卷是诠释与器物有关的词:戟、矛、箭、剑、盾等等。第十一卷也基本上诠释与虫豸有关的词:蜻蛉、蝗螂、蚍蜉、蟒等等。其方式大致是:先举出一个词语来,然后说明“某地谓之某”,或“某地某地之间谓之某”。二、尔雅和方言关系之不同篇。从创作的时代看,尔雅最迟到战国便已成书,百家争鸣给那个时代带来的不仅是思想领域的活跃,还是地域的隔绝,因而在编撰出的语言著作价值可能难以超越全国性的意义。另一方面西汉繁荣统一的局面、尔雅等先秦著作本身的影响延伸以及统治者诸如汉武帝对于文化的关注,为写成方言这样全国性的方言语汇著作提供了可能性。从偏向的重点看,尔雅的内容主要是“古今异言,以今言释古言;而方言的内容则主要是以通语释方言。前者更偏向文言书面语中词汇的注释和研究,而后者则更多地关注方言词的研究。某种程度上讲这两部书是对彼此的一种补充与说明,并无绝对的伯仲之分。从涉及的领域看,方言所记载的方言殊语所属的区域极为广阔:北起燕赵,南至沅湘九嶷;西起秦陇凉州,东至东齐海岱,甚至连朝鲜北部的方言也均有所搜集。它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个人力量进行全国性方言词汇调查的一本书。而由于可考年代久远、关于地域的记载差别、当时的条件限制等,尔雅关于类似这方面的记载相对要少很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尔雅涉及的范围肯定难以和方言相媲美。综上分析,不难看出尔雅和方言这两部著作之间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密切联系。作为“来者”,方言或多或少会受“古人”的影响,但它创新和发展的痕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前文所说两者相似点是某种继承关系的话,那么不同点则是很大一部分源自扬雄加入的自己的思考与创造的成分。也许这也是我们研究类似作品的最初最直接目的吧,仅代表一家之言,文章内容简单空洞、错误纰漏在所难免,望老师见谅! 0948汉语言文学 顾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