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热和能.docx_第1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热和能.docx_第2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热和能.docx_第3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热和能.docx_第4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热和能.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透析:一温度与温标:1. 温度是客观表示_的物理量,用_测量物体的温度。2. 摄氏温标规定,在_下,_的温度为0,_的温度为100。3.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原理制成的;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关系是:_。二 分子动理论:1. 物体是由_组成的;一个分子的大小只相当于一个直径为_米的球形。2. 分子在_做_运动;两种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的现象叫_;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_之间、_之间和_之间。3. 分子间存在_。4. 组成物体的分子在_,且物体的_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即分子的运动跟物体的_有关,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_。三 热量和比热容:1. 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叫做_。2.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_、_和_;热从物体的高温部分沿着物体传到低温部分的方式叫做_。3. 热量表示_,常用符号_表示,国际单位是_。4. 实验表明,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_或_的热量随着物体质量以及温度的增减而_。5. _,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_,单位是_,读作_;水的比热容为_。四 内能:1. 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做_;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_。2. 物体的内能是指_,内能的单位是_;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_;温度降低,_。此外,内能还跟物体的_、_有关。3. 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_和_的方式来实现;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_的过程,热传递是物体内能_的过程。五 物态变化:1.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做_。2. 熔化和_,_和_,_和_,需要吸热的是_,会放热的是_;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固体叫做_;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_,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_;_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_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六 热机:1. 内燃机一次工作的四个冲程分别为:_ 、_ 、_ 、_。2. 在_冲程中,燃气的内能的部分转化为_。3. 我们把_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符号为_,单位是_。 1.下列关于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B、不可以根据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C、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D、0的冰比0的水冷。2.上海市气象台有3种高温预警信号,从低到高分别为“黄色”、“橙色”和“红色”,其中“红色”高温预警信号表示上海将要达到或已达到的气温为()A、30B、35C、37D、403.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 )A5B.15 C.25 D. 354.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给体温计消毒的恰当方法是()A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几次B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片刻C用开水煮一段时间D用酒精棉球擦一擦。5.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里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房子里,两盆中冰块都未熔化,那么:()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两盆水的温度相同C、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D、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知道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8.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是8B它的分度值是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9.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凝固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10.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创建了“无烟奥运”,努力创造了无烟环境,保护了公众健康。只要有人在人群密集处尤其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吸烟,周围的人就能闻到烟味,遭受毒害,这是由于分子 _ 的缘故。11.“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 ,分子之间几乎没有 。12.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意为“捧”)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 _ 和 。13.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空气流动成风 B、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C、洒水车向马路上喷水 D、将粒盐放入水杯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14.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 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15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16.外界期待已久的禁烟令在中国于2011年5月生效。小杨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地吸烟。”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作用力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很小17.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食物变质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18.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觉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 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 A、现象:花香扑鼻;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推测:分子之间有间隙19.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是物质的特性,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比热B同温度、同质量的不同物体、比热大的物体含热量多C比热与热量有关,某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就越大D水的比热为42103J(kg),可以理解为1kg的水温降低1C放出的热量为42 103J20.已知C铜C铅,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将它们互相接触,则( )A热量由铜块传给铅块 B热量由铅块传给铜块C铅块和铜块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缺少条件,无法确定21. 已知几种金属的比热C铝C铁C铜,现把质量相同、温度相同(都为室温)的铝球、铁球和钢球投入质量相同,温度都是100的三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杯中水温度最低的是(杯不导热)( )A投入铝球的那个杯子 B投入铁球的那个杯C投入铜球的那个杯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22夏天,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一天内气温变化要大,这是因为( )A沿海地区水的密度比内陆地区砂石的密度小B沿海地区含有的热量比内陆地区砂石含的热量多C沿海地区水域比内陆地区水域面积大D沿海地区的传热能力比砂石弱23.下列情况中,比热发生变化的是( )A水温从80升高到90 B把圆柱拉成细铁丝C砖块的体积减小一半 D水结冰24状态一定的某种物质,它的比热( )A跟它原来的温度成正比 B跟它的质量成正比C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D与上述因素无关25若甲物质的比热比乙物质的比热大,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含的热量多B如果甲乙质量相等,放出的热量相等,则甲降低的温度比乙少C如果甲乙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等,则甲升高的温度比乙多D甲乙两物质接触时,必发性热传递26.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其初温相同,若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混合在一起,则( )A. 酒精将热传给水 B. 水将热传给酒精C不会发生热传递 D无法判断27.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平衡后水温降低10,取出甲(不计热量和水的损失),再把乙投入杯中,平稳后水温又降低了10,由此可知 ( ) A甲的比热比乙大 B甲的比热比乙小C甲的比热与乙相等 D无法比较比热大小28.质量为 200g的铝壶中盛满温度为 20的水后进行加热,当壶中水吸收 504 x 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到80,此过程中铝壶吸收了多少热量?壶中所装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已知铝的比热为 088 103J(kg )。29.在冬天为了使房间里保持一定温度,每小时需要供给4.2106J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的水的温度是80,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2,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 80的水?30.工业生产中,经常需制取各种合金,对合金的性质包括比热,生产者是需要了解的,某厂在试制某合金时,把200g锡和100g铅混合,形成锡铝合金,锡的比热021103J(kg),铅的比热013 103J(kg),则这合金的比热应为多少?31、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内能的物体一定具有机械能 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也一定大C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它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D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32、下列各实例中,属于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 )A用铁锤敲打石块,石块发热 B钻木取火C爆竹点燃后腾空而起 D火药的燃气把子弹从枪膛中推出 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C热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34、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能发热 B.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C.锯木头锯子发烫 D.压缩空气引火35、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36、下列事列中,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B、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C、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暖和 D、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37、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内能增加38、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39、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物体运动的速度 B物体的温度 C物体所处的高度 D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 40、当物体的温度降到0时,物体中( )A所有分子全部停止运动 B所有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有一部分分子停止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41、烧红的铁块在冷却过程中,它具有的内能( )A减小B. 不变 C增大D无法确定 42、一杯水温度从10升高到20的过程中,水的内能( )A增大B减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4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C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 D温度越高的液体蒸发越快 44、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 ) 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大C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减小 D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增大 45、下面各实例中,不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锉锉铁块,铁块变热 B酒精涂在手背上,会觉得凉快 C钻木取火 D两手相互搓搓,会觉得暖和 46、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此过程中( )A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C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D外界对水蒸气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 47、小马从斜面顶端匀速滑到斜面底端,在此过程中,小马的( )A动能减小 B动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 48、锯条在锯木头时温度会升高。对此,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 A人手的拉力对锯条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B木头对锯条的摩擦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C锯木头时,锯条对木头有压力,压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D锯条对木头有压力,木头对锯条有支持力,支持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49、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其原因是( )A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 B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50、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A它们具有的内能不等 B它们的温度不等 C它们必须相互接触 D它们具有的热量不等 51、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了,那么( ) 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C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52、下列各例中,属于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用打气筒打气,筒内气体变热 B擦火柴使火柴燃烧 C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 D用锯子锯木头,锯条温度会升高 53、当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时( )A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 C以上两种都有可能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4、一杯热水放在空气中,慢慢变凉了,这是因为( )A热水的温度传到空气中去了 B热水对外做功,内能减小了C热水的内能传给了空气,本身的内能减小了 D热水放出了热量,它的热量减少了 55、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拿到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起来,水蒸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