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泌尿系统疾病笔记.doc_第1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泌尿系统疾病笔记.doc_第2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泌尿系统疾病笔记.doc_第3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泌尿系统疾病笔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泌尿系统疾病笔记一、急性肾小球肾炎(一)病因以链球菌感染最常见。病理:弥漫性毛细血管样及系膜区细胞增生及WBC浸润。电镜特点:上皮下驼峰状电子沉积。(二)中医病机初期病变主要在肺脾;恢复期主要在脾肾。(三)表现前驱感染水肿,血尿,高血压,少尿。(四)治疗不宜用激素及细胞毒药药;首选青霉素(过敏者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五)中医辨治急性期:风寒束肺,风水相搏-麻黄汤合五苓散;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越婢加朮汤;热毒内归,温热蕴结-麻黄连翘赤小豆合五味消毒;脾肾亏虚,水气泛溢-五皮饮合五苓散;肺肾不足,水温停滞-改已黄芪汤。恢复期:脾气虚弱-参苓白术散;肺肾气阴两虚-参芪地黄汤。二、慢性肾小球肾炎(一)病因少数由急性发展而来,多数为免疫介导性疾病。病理:双肾一致性肾小球改变。类型:系膜产生性;膜增生性;膜性肾病;局灶性。(二)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水肿、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三)治疗低蛋白低磷;控制血压;PLT解聚药;避免肾损害。三、肾病综合征(NS)(一)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儿童高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胞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少年;膜性能病-好发于中老年;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好发于青少年男性。(二)表现与并发症1.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大量蛋白尿(3.5g/d)-最基本的特征。2.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急性肾衰、脂肪代谢紊乱、蛋白质营养不良。(三)治疗首选激素(泼尼松)。1.消肿:利尿剂。2.减少尿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3.激素抵抗型-环磷酰胺、氮芥。四、尿路感染(一)病因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最常见。病理:病灶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间质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二)中医病机以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与肝脾密切。(三)表现1.急性肾盂肾炎:高热寒战,尿频急痛,排尿困难,肾叩击痛。2.膀胱炎:多见于青年妇女,尿频急痛,尿混浊。3.尿道炎。(四)检查1.尿常规:尿WBC5个/高倍视野。2.尿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ml。(五)治疗1.初发者-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氟哌酸,氧氟沙星。2.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头孢曲松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3.大肠杆菌感染且肾功正常-庆大霉素。五、慢性肾功能不全(癃闭,关格,溺毒,肾劳)(一)病因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主要特征:脂代谢异常、血管紧张素在慢性肾衰、进行性恶性中起重要作用。蛋白尿是肾衰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胃)、肝。(三)诊断Ccr80ml/min,Scr133umol/l。1.肾贮备功能下降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正常的50-80%,血肌酐正常,无症状。2.痰质血症期GFR减少至正常的25-50%,出现氮质血症,血肌酐高于正常450,轻度贫血、多尿和夜尿。3.肾衰期GFR减少至正常的10-25%;血肌酐450-707,贫血明显。4.尿毒症期GFR减少10%,血肌酐707。临床特点:贫血,尿量增多,夜尿增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