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田野笔记.doc_第1页
课堂观察田野笔记.doc_第2页
课堂观察田野笔记.doc_第3页
课堂观察田野笔记.doc_第4页
课堂观察田野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观察田野笔记观察者 黄蓓芬 观察日期 2008年月3月13日【观察主题】 课堂师生互问的有效性【教学内容】 西湖名堤【年级学科】 二年级第二学期 语文【执教教师】 王红卫【田野笔记】今天,任教二年级的王红卫老师执教的西湖名堤一课,是小学语文组就“课堂师生互问的有效性研究”开展实践的研究课。课前,我通读了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介绍了位于杭州著名旅游胜地西湖的两道名堤白堤和苏堤。课文虽语言优美,但生字新词不少,很难读顺;尽管描写的景物都富有情趣,却难理解。按我的经验,写景的文章不容易教,对才读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更不容易学。“这堂课老师该怎样设计提问,如何引导学生提问,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呢?”带着疑问,我走进了课堂。 不少小朋友见来了听课的老师,不禁紧张起来! 清脆的铃声响过,课开始了!只见老师笑容可掬地看着大家,满怀赞美地说道:“我们都知道杭州是个有山有水、很美的城市,它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老师生情并茂的话语吸引了,当看到幻灯片上的西湖镶嵌到“天堂”里的情景时,都睁大了眼睛。坐在我身边的小A同学轻轻嘀咕:“真像我妈妈戒指上的宝石!”课文的学习就从描写西湖的内容入手有问有引才有效 通读课文后,大家马上发现课文第二小节就是描写西湖景色的。老师请小A同学来朗读这一段,A有板有眼地读完了描写西湖的第2节,老师夸奖她“读得很正确很流利,昨天预习很认真”,一边挂出了写有生字的黑板,问大家:“这节有5个生字,谁来读给大家听?”(我知道这问题是要引发全班学生都来回答)小朋友们立刻举起了手,他们都想表示自己也经过了认真的预习。当老师指着“峦”字,已起身的B愣了半会,一时不知读什么好。老师指着生字上的音节耐心启发:“看看声母?韵母?连起来!”B马上怯生生地读出了“峦”字的读音。老师马上肯定:“对的!再读得响一点!”这回,B很有把握地把这个字读准确了。 我想:若这时换了性急的我,肯定会问大家:“谁来帮助她?”而王老师这几个小小的提问,颇具启发性,让学生主动地跨越了学习难点,教师提供这样的帮助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呀! 我回过神时,学生已把5个生字都认读准确了。老师正笑咪咪地问大家:“这些字怎么记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有了办法: “硕是左右结构的字,左面是石字旁,右面是个页。” 老师点点头:“好,你用分析字形的办法记!” “优秀优秀,就是人很优秀,所以是单人旁。” 老师笑了:“哦,你是联系了意思想的!” “峦就是把弯下面的弓改写成山。” 老师边写“弯”字边肯定:“你是用和熟字比较来记的。” 教师的提问让学生能努力思考,而面对学生的发言,老师的应答又给予了引导性的评价,这比我们常听到的老师回答“很好”“非常好”更具指导意义,能及时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正想着,一位学生说她能记“叠”字,就是“xing zhi ”的“zhi”去掉一点,换成3个“又”字,大家都被她说愣了,老师一时半会也没有想出她说的是什么字。我在底下一个劲儿摇头:“没这个字啊!”可王老师没有示意她坐下,追问:“是什么字?”小朋友又把她刚才说的重复了一遍,王老师一点不着急,递着粉笔说:“你上来写一写吧!我们来看一看。”原来学生把“宜”的读音弄错了,这下,大家都弄明白了!老师肯定地说:“虽然字音读错了,但是记的方法是对的!”这时,已涨红脸的她开心地笑了! 在这个环节中,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师尊重学生是多么重要,它常常能使课堂师生互动更有效!师生互问求发展学会了生字,再来朗读课文,明显读得流利了!教师帮助学生很快弄清了描写西湖的第2节分别写到“山峦 湖面 白鸽”后,立刻转移了问题:“这三种景物,你喜欢哪一种呢?选其中的一种,读读描写它的句子。”学生立刻饶有兴趣地读起来。 在这里,我看到教师正在转移提问,为的是不断增加学生课堂投入的数量,努力使全班同学都来回答问题。 果然,学生准备片刻后,都积极举手示意老师,希望自己能读读。在两位学生选择朗读“山峦”的句子后,老师追问:“山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你能想象一下,这山是什么样的吗?” 我在一旁暗暗叫好,老师的提问多么富有创新性呀,她在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 只见C同学边比划着边说:“很多很多山叠在一起。”D同学补充道:“有很多很多山,是连在一起的!”这时,老师打开了屏幕:“这就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学生欣赏着图片,感觉和自己想象的很一致,有的又主动地读起写“山峦”的句子来。 学生读完,老师顺着学生的语气,继续又读:“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这是写山的什么呢?你有疑问吗?”教师这么一问,立刻发散了学生的思维。D同学皱着眉问:“这是写山颜色的,可为什么是绿的呢?平时的山不都是黄色的吗?”E也有疑问:“为什么有的山是浓的,有的是淡的,颜色不一样呢?”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老师问大家:“你能解决谁的问题呢?”小朋友们还真能思考,有的说:“我来解答E的问题,因为有的山离你近,看得比较清楚,有的离得远,被雾遮住了,所以看上去比较淡。”有的说:“我来解答D的问题,山绿是因为上面长着绿树呀。” 在边读边理解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了经常能提问的环境,既从学生的提问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又促使同伴通过互助,推进了学习。 读懂了这节的另外两句后,老师提出了要求:“你有哪些办法把这节内容记住呢?”F同学说:“我可以看看图来记。”G同学说:“我可以看看板书来记。”H同学说:“我还能边想象边来记。”老师听取了学生的建议后表示:“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用心地记一记。”结果,学生读过几遍后,很轻松地背熟了这小节。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协商,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样的师生协商很有效果。主动学习增效益在接下来教学描写西湖名堤的35小节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名堤的由来;2)体会苏堤和白堤迷人的景色。我很期待教师会提出怎样的问题来: 只听老师赞叹地说道:“西湖的景色真美呀!在西湖上,还有两道名堤白堤和苏堤,它们是怎样的呢?同桌合作读读35节。” 小朋友们认认真真地朗读起来,一读完,老师问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一个个小手都举了起来: “我知道犯了法的人就在白堤上种树!” “我知道白堤和苏堤和古代两位文学家有关!” “苏东坡组织20万民工,在湖上筑了一道贯通南北的长堤,叫苏堤,苏堤和苏东坡有关!” “白居易在西湖上建了一条长堤,叫白堤,白堤和白居易有关!” “我知道苏堤和白堤上桃红柳绿,景色十分迷人!” 一时间,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因为他们读懂了这部分内容。当老师出示一道关于两堤由来的填空题目时,几乎人人都能独立完成。 这时,老师不紧不慢地又问:“有不懂的吗?” 小G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为什么白居易要罚犯了罪的人种树呢?” 老师看着大家:“你们猜猜看呢?” “是那时环境不好。” “我猜这样犯了法的人就不用死了!” 老师不急着给答案:“到底怎样,你们可以看看历史书,去了解白居易到底是怎么想的?” 小H也有问题要问:“那白堤苏堤到底是什么呀?” 老师笑了:“是呀,说了半天,堤是什么呢,谁知道?” “是用来阻挡水的墙!”D同学不等老师请他,插嘴道。 “对的,就是用泥用砖围住水的高岸!”老师点点头,一边指着图给大家解释。 趁学生们朗读35节课文,找找描写苏堤白堤景色的句子时,我细细回顾了教师的提问,主要有两个,即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是什么?就是因为这两个有针对性的问题,激活了课堂,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大胆提问后,教师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步步深入促生成学生美美地朗读了描写苏堤和白堤的句子,感受到了堤上桃红柳绿的风光,老师告诉大家:“杭州的美景还不止苏堤白堤呢!你们看”说着,屏幕上显示了一组美艳的图片,有“三潭印月”、“花港观鱼”、“雷锋夕照”小朋友们边观赏边赞扬,越看越高兴了! 幻灯片放完了,老师问:“还记得西湖的名堤吗?” “苏堤和白堤!”大伙儿立刻就回过神来了。 老师转向黑板:“大家看看,这苏堤的苏字是怎么写的?” 同学们马上全神贯注地看向了黑板,老师边写边说:“先写草字头,再写下面,这部分先写中间,后写两边。”等老师一停笔,同学们立刻伸出小手指,在书桌上写了一遍。 老师看大家都会写了,问:“怎么写漂亮呢?” 小朋友都仔仔细细地看起了老师写在田字格里的“苏”字,因为刚才他们只留意这个字是怎么写的。 小K 是班里的“写字大王”,他的眼睛最尖了:“横折勾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小H也有发现:“草字头要写在竖中线的两边!” “撇要从竖中线开始往外拉!” “最后的撇、点要对齐!”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一大堆注意事项,老师总结说:“要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才能把字写漂亮!”见小朋友们跃跃欲试,老师让大家在书上的田字格里把“苏”字描一个,再写一个,接着又要求道:“还有其他4个字,怎样写好呢,也描一个,写一个,写完说给同桌听!” 就在刚才,我还在纳闷教师为什么只问“怎样把苏字写漂亮”,难道不管其他要书写的字了吗,这会儿,我明白了,原来教师的提问带着迁移性,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前给了一个示范。 我站起来巡视,发现每个小朋友都很认真,都在边写边思考。一会儿,我听见了窃窃私语声,接着交流声越来越多了,我凑近听: “你看,这优、掠、犯三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我发现凡字起笔应该偏左写,字才漂亮!” “你这个优的一撇起笔应该从竖中线开始!” 我看见有好几位小朋友听了同桌的提醒后,都拿起了橡皮,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