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期末试卷1.doc_第1页
世界古代史期末试卷1.doc_第2页
世界古代史期末试卷1.doc_第3页
世界古代史期末试卷1.doc_第4页
世界古代史期末试卷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系03级世界古代史期末试卷A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充题(每空0.5分,共10分)1、反映埃及贫民奴隶大起义的主要文献是 、 。2、古代两河流域著名史诗是 。古印度两部史诗是 、 。 伊里亚特记述希腊最英勇的战将 与迈锡尼国王 争夺女俘的事。 3、琐罗亚斯德教崇奉的善神是 ,其经典是 。4、孔雀帝国的建立者是 ,其孙阿育王基本完成帝国统一后,大力宣扬“ ”,宣扬仁爱、宽容以及非暴力等。5、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瓜分帝国,形成马其顿的 王朝、埃及的 王朝和西亚的 王朝。6、希腊古典文明的代表人物众多,后世尊称为“悲剧之父”是 , “史学之父”是 ,“医学之父”是 。3、后三头同盟的三头是 、 、 。二、选择题(将正确序号填在题干中,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1埃及国王 对亚洲发动了十七次侵略战争。(胡夫;阿蒙霍特普二世;拉美西斯二世;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三世)2迦腻色迦时期贵霜帝国的都城是 。(华氏城 ;富楼沙;坦叉始罗;蓝氏城)3 是西方古代的大教育家,被西方誉为“圣人”。(德谟克里特;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4 “原子论”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的代表作。(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毕达哥拉斯) 5.公元前53年罗马大将 率罗马军团追击安息军队,结果全军覆没。(安东尼;克拉苏;图拉真;庞培)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汉谟拉比法典2、犹太教3、瓦尔那制3、迈锡尼文明4、斯巴达克起义5、布匿战争四、简答题(每题9分。共18分)1、为什么说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及其评价。五、材料分析题(共12分)下面是伯里克利(Pericles,公元前495年前429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初年雅典公葬仪式上演说的部分内容:“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员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试就伯里克利这段言论并结合教材内容谈谈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表现及其实质。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希波战争希腊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2、罗马共和国覆亡的原因是什么?徐州师范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院系 社会发展学院 专业 历史学 年级 03本 课程名称 世界古代史 一、填充题(每空0.5分,共10分)1、聂非尔列胡预言、伊普味陈辞2、吉尔伽美什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阿喀琉斯、阿伽门农3、阿胡拉马兹达,阿维斯陀4、旃陀罗笈(崛)多; “圣法” 5、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和西亚的(塞琉古)王朝。6、埃斯库罗斯(爱斯奇里斯), 希罗多德,希波格拉底7、安东尼、雷比达,屋大维二、选择题(将正确序号填在题干中,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1图特摩斯一世2富楼沙3苏格拉底4德谟克利特; 5. 克拉苏三、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5分,共25分) 1、 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末,古巴比伦国王第六代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的法典。(1分)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条,其中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等条文。(3分)汉穆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是迄今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1分)2、 犹太教希伯来人的宗教。信仰一神耶和华,宣称希伯来人是上帝的选民,与神订有契约。“巴比伦之囚”时,犹太人中产生了希望耶和华会派救世主来拯救他们并恢复犹太国家的思想。波斯人灭亡新巴比伦王国,犹太人重返耶路撒冷后,犹太教逐渐形成。(3分)其经典是圣经,共39卷,约于公元前122世纪用希伯来文写成,后成为基督教圣经之旧约。犹太教是希伯来人维系民族意识的重要纽带。(2分)3、 瓦尔那制产生于吠陀时代,原指不同人种和社会集团,后逐渐用来表示社会等级。印度瓦尔那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前三种姓属高级种姓,死后可投胎为人,称再生族。首陀罗则属非再生族。(4分)各个等级所从事的职业不能任意改变。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种姓制度的本质是保护上层种姓的特权地位。(1分)4、 迈锡尼文明指南希腊的迈锡尼、派罗斯等早期城邦文明。迈锡尼文明是希腊语人的一支阿卡亚人创造的,其时约为公元前1500至公元前1200年。(2分)现存迈锡尼遗址主要是国王居住的城堡,有 “狮门”、豪华王宫、线形文B等。青铜武器和工艺品都很精美。是奴隶制社会。强大一时,曾攻打特洛耶。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南下,迈锡尼文明毁灭。(3分)5、 斯巴达克起义指公元前73年至71年发生在意大利半岛上大规模的奴隶起义。(1分)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是一名角斗士,他率领有70余名角斗士逃往维苏威山,以此为据点,不断发展壮大。罗马元老院两次派兵镇压均被击败。后因起义军发生分裂,加上罗马军事统帅克拉苏紧追不舍,起义被镇压,斯巴达克牺牲。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灭亡,使罗马奴隶制剥削方式发生改变。(4分)6、 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1分)共三次,第一次(公元前264241)战争以迦太基失败而结束。第二次(公元前218201)战争,迦太基名将汉尼拨带兵攻入意大利半岛,罗马军接连败北,罗马改变策略,直接进攻迦太基城,汉尼拨回师,在扎玛与罗马失战失败,迦太基罗鉴定苛刻条约。第三次(公元前149146)罗马非正议的迦太基正义迦太基被毁灭。(4分)四、简答题(每题9分。共18分)1、 为什么说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1876年的著作。(1分) 直立行走。下到地面的古猿为同猛兽作斗争,不得不腾出前肢借以自卫,专门使用木棍和石块。生物进化的规律是用进废退,具有初步手脚分工的古猿便在无情的自然选择下生存下来,从而最终导致形态上的变化。(2分)(2)语言的产生。人类在劳动时经常屏住气息或大声传递信息,造成喉头的发达。(2分)(3)脑髓的发展;(1分)(4)杂食。中新世以及上新世发生过地壳和气候变化,造成大片森林消退,古猿惯常的食品因此减少,部分古猿被迫下到地面,变素食为杂食。(1分)(5) 学会制造工具。(2分)2、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及其评价。基本教义:“四谛”说。四谛意即四种“真理”。即苦谛(主要讲现实存在的种种痛苦)、集谛(说明人生多苦的原因)、灭谛(指消灭痛苦、消灭苦因、消灭欲望的真理)和道谛(指为实现佛教理论所应遵循的手段和方法)。此外还有“八正道”等。(5分)评价:(1)否定婆罗门教和婆罗门种姓的权威;(2)接近人民,引导人民服从统治,忍受剥削;(3)佛门平等有条件;(4)承认刹帝利高于婆罗门。(4分)五、材料分析题(共12分)试就伯里克利这段言论并结合教材内容谈谈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表现及其实质。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表现:(1)执政官以及其他几乎所有官职对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是开放的,他们都可通过抽签法当选。(2)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每隔十天召开一次,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3)五百人会议筹备公民大会和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行政事务。(4)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5)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有所扩大,它不仅统率军队,也参与行政,其首席将军握有军政大权,实际成为最高首领。十将军是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方式选出,可连选连任。(6) 实行了公职津贴。(说明:本部分共7分,若要点不全面,但能够很好结合材料分析,行文逻辑较好,不扣分。)实质: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是对奴隶实行专政的手段。(1)奴隶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外邦人和雅典的妇女也是没有公民权的。有公民权的只是雅典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估计他们只有4万人左右。(2)实际上经常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占少数。众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忙于谋生,无暇参加频繁的政治活动。(3)对外、特别是提洛同盟的盟邦却是极端专横残暴的,毫无民主可言。(4)民主政治的领导权实际掌握在奴隶主上层手中。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俸,这就决定了贫穷公民很难当选将军。而将军是掌握兵权的实力人物。(本部分共5分,其中文字逻辑1分。)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希波战争希腊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原因:(1)希腊取胜首先是在战争初期阶段,希腊人为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波斯军的大多数是被征服、被压迫民族,因胁迫或雇佣而参战,故作战消极。希腊军在士气上胜过波斯军。战争性质决定的。(2)希腊将领在指挥、布阵方面具有优势,希腊士兵的重武装较波斯军的轻装更适于集团肉搏战。波斯军劳师远征,天时多次不顺,后勤供应困难。历史意义:(1)希波战争对波斯帝国来说是衰落的转折点,从此帝国失去了扩张能力。(2)希波战争极大地改变了希腊邦际政治关系。斯巴达一家称霸的局面被打破,雅典成为与之相竞争的地区霸主。(3)战争促进了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雅典第四等级公民广泛在海军服役,为战争做出巨大贡献,从而提高了政治地位,促使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随着雅典霸权的确定,雅典式的民主政体在其附属国广泛传播,对寡头制和贵族制以沉重打击。(4)希腊的胜利不仅使希腊各邦得以继续发展,为西方文明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波斯虽败,但对整个帝国说来仍只是局部的边境事件,希腊人还无力越过小亚进入东方,因此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它所继承的古代东方文明的传统后来又经安息、萨珊波斯和伊斯兰文明而持续不绝。此后,世界文明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的大格局。(原因5分;历史意义8分;行文逻辑2分)2、罗马共和国覆亡的原因是什么?(1)罗马共和国以小农经济为主,大量使用奴隶劳动庄园的出现,奴隶制的充分发展,冲击小农经济,使城邦赖以存在的基础的瓦解。(2)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的罗马公民兵制度是罗马城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小农经济的破产导致公民兵制的瓦解。马略军事改革使职业常备军逐渐取代公民兵,并使军事独裁政治的出现成为可能。(3)罗马成为地中海世界霸国后,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阶级斗争在更广阔的领域展开,奴隶社会的一切矛盾尖锐激化,大规模奴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