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经络学说的概念 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 构成 循行分布 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 精气神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一 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 经络的含义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形体官窍 沟通上下内外 感应传导信息的的通道 二 经脉与络脉的区别1 含义 经 路径 途径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 联络 网络 是经络系统的分支 2 循行部位 经脉多深而不见 行于分肉之间 络脉多浮而常见 循行于体表 3 形态 经脉较粗大 络脉较细小 4 循行规律 经脉纵行为主 络脉纵横交错 网络全身 接口 经与络之间的区别是绝对的 还是相对的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二 经络学说的形成 先穴位后经络 和 先经络后穴位 之争 一 对经络感传 得气 气至 现象的观察 二 导引行气的自我体悟 内景返观 古壮医乾坤掌气功图谱 绝对年龄为四千年 李时珍 奇经八脉考 内景隧道 惟返观者能照之 接口 导引 见于 灵枢 病传论 导 导气 通过调节呼吸 吐故纳新 引 引体 即肢体身形的运动 按蹻 按摩 气功三大必备环节 调意 意守入静 独立守神 调息 吐故纳新 呼吸精气 调身 引体按蹻 肌肉若一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三 对内脏疾患在体表相应经脉出现症状与体征的观察 内脏疾患在体表相应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 如相应的神经节段出现皮肤过敏带等 董征 体表内脏相关论 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4 四 对穴位主治功用的归纳相同或类似主治作用的学位往往聚集在某一条线上 连点而成线 缺口 实际上是 先穴位后经络 的观点 五 解剖生理 六 阴阳五行学说阴经阳经 阴络阳络 五输穴等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三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 经脉1 正经 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 正经十二 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 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 为气血的主要通道 接口 为什么十二经脉又称正经 有一定起止 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利 走向和交接有一定规律 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 有表里关系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2 奇经 奇经八脉 奇经有八 即督脉 任脉 冲脉 带脉 阴跷脉 阳跷脉 阴维脉 阳维脉 合称奇经八脉 有统率 联络和调节其它经络的作用 接口 为什么称奇经 无表里关系 无直接络属脏腑 除任督外无本经穴位 不直接参与气血流注 3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 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二 络脉 别络 较大的络脉 十五 六 支 加强表里阴阳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补正经循行的不足 调节一身络脉等作用 浮络 浮行于浅表部位 浮而常见的络脉 孙络 最细小的络脉 三 连属部分 经筋和皮部 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之气 结 聚 散 络 于筋肉 关节的体系 联缀四肢百骸 维络周身 主司关节运动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第二节十二经脉一 十二经脉的名称 一 命名依据1 内为阴 外为阳 内侧面阴经 外侧面阳经 肢体内外侧面各有前 中 后之分 名称则有太阴阳明 厥阴少阳 少阴太阳之别 2 脏为阴 腑为阳 阴经属脏 阳经腑 以所属脏腑命名 3 上为手 下为足 上肢手经 下肢足经 二 具体名称经脉名称三大要素 阴或阳 脏或腑 手或足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 肝经在前 脾经在中线 至内踝上八寸处 脾经在前 肝经在中线 接口 经脉名称 应写全称 接口 掌握规律的重要性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二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一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之三阴 从脏走手 手之三阳 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 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 从足走腹 灵枢 逆顺肥瘦 二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2 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3 手足阴经在胸腹腔交接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接口 走向规律即能体现交接规律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三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一 头面部阳明经 面部 额部太阳经 面颊 头顶 头后部少阳经 侧头部 窗口 头为诸阳之会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二 四肢部太阴在前阴经内侧面 手足三阴经厥阴居中少阴在后阳明在前阳经外侧面 手足三阳经少阳居中太阳在后 接口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 肝经在前 脾经在中线 至内踝上八寸处 脾经在前 肝经在中线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三 躯干部足太阳经 腰背部足少阳经 身侧部足阳明经和足三阴经 胸腹部手三阳经 肩胛部 接口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 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 足阳明 足太阴 足厥阴 足阳明胃经是十二经脉中唯一一条阳经行于阴位的经脉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四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一 具体内容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为表里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为表里 二 意义1 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2 密切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关系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是脏腑表里关系的主要依据 1 生理上 相互配合 2 病理上 相互影响 3 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俞穴可交叉使用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接口 此表与教材图表的比较 经脉流注次序的记忆技巧 五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六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接口 关于经络循行的专用术语经脉的开始称 起 该经脉归一脏或腑统属的称 属 与该脏腑表里相通的称 络 沿着走的称 循 从下至上或从低陷处向高处走的为 上 从上向下的为 下 走过它经的周围称 行 通过肢节的旁边曰 过 穿过中间的称 贯 并行于两旁的称 挟 两条经脉彼此交会的称 交 巡绕于四周的称 环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到达另一边的称 抵 从外向里的称 入 由深而浅的称 出 一直走的叫 直 平行的称 横 半横的叫 斜 两支相并的称 合 另一支分出的叫 别 进而又退的称 却 去而又来的叫 还 以上规律在推导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的应用举例 手太阴肺经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1 手太阴肺经 接口 1 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起始 2 手太阴肺经的起 止点及交接 3 联系脏腑 肺 胃 大肠 4 经过的重要部位 寸口 和脉搏的形成关系密切 5 本经不上头面 2 手阳明大肠经 接口 1 是十二经中唯一一条左右交叉的经脉 左右交叉于人中 2 起 止点与交接 3 内联脏腑 肺 大肠 4 经过重要部位 大椎 缺盆 入下齿中 人中穴 3 足阳明胃经 接口 1 起 止点与交接 2 内联脏腑 脾 胃 3 经过重要部位 鼻 眼 口 挟口环唇 入上齿中 耳前 与五官联系较密切 大椎 缺盆 乳房 气冲 4 属阳经 但循行于胸腹面 阴位 在鼻根部 颏唇沟两次与对侧足阳明胃经相交会 但无交叉到对侧 4 足太阴脾经 接口 1 起 止点与交接 2 内联脏腑 脾 胃 心 3 经过重要部位 舌 连舌本 散舌下 4 在足内踝上八寸以处 与足厥阴肝经交换循行位置 5 手少阴心经 接口 1 起 止点与交接 2 内联脏腑 心 小肠 肺 3 经过重要部位 系目系 6 手太阳小肠经 接口 1 起 止点与交接 2 内联脏腑 心 小肠 胃 3 经过重要部位 缺盆 大椎 目内外眦 耳中 4 是十二经脉中唯一一条既到达目内眦 又到达目外眦的经脉 7 足太阳膀胱经 接口 1 起 止点与交接 2 内联脏腑 肾 膀胱 脑 3 经过重要部位 巅顶 大椎 目内眦 耳上角 4 在百会 大椎穴处两次与对侧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会 但无交叉 5 本经二条侧线循行于背部阳位 其上分布有很多重要俞穴 故与内脏阳气关系密切 8 足少阴肾经 接口 1 起 止点与交接 2 内联脏腑 肾 膀胱 肝 肺 心 是十二经脉中联系脏腑最多的一条经脉 3 经过重要部位 舌根 9 手厥阴心包经 接口 1 起止点与交接 2 内联脏腑 心包 三焦 3 本经循行不上头部 10 手少阳三焦经 接口 1 起 止点与交接 2 内联脏腑 心包络 上 中 下三焦 3 经过重要部位 大椎 缺盆 膻中 耳周 目外眦 目眶下 11 足少阳胆经 接口 1 起 止点与交接 2 内联脏腑 胆 肝 3 经过重要部位 大椎 缺盆 绕毛际 过气街 耳周 目外眦 目眶下 12 足厥阴肝经 接口 1 起 止点与交接 2 内联脏腑 肝 胆 胃 肺 3 经过重要部位 绕阴器 抵少腹 布胁肋 连目系 上巅顶 环唇内 第三节奇经八脉 奇 异 特殊 不同于一般 不同于十二正经 循行不规律 同脏腑无直接络属关系 彼此之间无表里关系 除任 督脉外 皆无本经俞穴 无偶 相互之间无表里配偶关系 分布无左右对称 奇经八脉 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阴跷脉 阳跷脉 阴维脉 阳维脉八条脉 一 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 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督脉 总督诸阳 任脉 诸阴之海 冲脉 十二经脉之海 阳维 组合所有阳经 阴维 组合所有阴经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二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血充盈 流注于奇经 涵蓄备用 十二经脉气血不足 由奇经溢出 予以补充 三 与某些脏腑密切相关奇经与肝 肾 女子胞 髓 脑等脏器关系较密切 二 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 一 督脉1 循行部位 略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督脉 2 生理功能 督 有总督 统率之意 1 调节阳经气血 为阳脉之海 2 反映脑 髓 肾的功能 接口 如何从循行上理解督脉的生理功能 1 循行部位 略 任脉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2 生理功能 任 总任 担任 妊养 1 调节阴经气血 为阴脉之海 2 妊主胞胎 妊养胎儿 接口 如何从循行上理解任脉的生理功能 1 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 下出会阴 并在此分为三支 沿腹腔前壁 挟脐上行 与足少阴经相并 散布于胸中 再向上行 经咽喉 环绕口唇 沿腹腔后壁 上行于脊内 出会阴 分别沿股内侧下行到足大趾间 冲脉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2 生理功能 冲 要冲 1 调节十二经气血 一源而三歧 十二经脉之海 五脏六腑之海 2 与女子月经及孕育机能有关 血海 接口 1 血海与血府 2 冲脉起于胞中 与任 督二脉的循行 一源而三歧 3 如何从循行上理解任脉的生理功能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1 循行部位 起于季胁 斜向下行 绕身一周 带脉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2 生理功能 带 束带 因其绕身一周 状如束带 故名 1 约束纵行诸脉 诸脉皆属于带 2 主司妇女带下 接口 是经络系统中唯一一条横行的经脉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阴维脉 阳维脉 2 生理功能 维 维系 阴维脉 维络诸阴 阳维脉 维络诸阳 接口 阴阳维脉是否表里经 1 循行部位 略 阴跷脉 阳跷脉 2 生理功能 阴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阴 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 主濡润滋养眼目 司眼睑开合 主司下肢运动 接口 阴阳跷脉是否表里经 1 循行部位 略 第四节经别 别络 经筋 皮部一 经别 一 概念经别 别行的正经 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 深入躯体深部 循行于胸 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二 循行特点1 离 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 多为肘 膝以上 别出2 入 走入体腔脏腑深部3 出 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4 合 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 六合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三 生理功能1 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2 加强了体表与体内 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3 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部的联系 4 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 加强了足三阴 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四 循行部位 略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二 别络 一 概念络脉中主要的部分 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 二 生理功能1 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 2 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 加强了人体前 后 侧面的统一联系 3 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 三 循行部位 略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三 经筋 一 概念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 聚 散 络与筋肉关节的体系 二 生理功能约束骨骼 主司关节运动 三 循行部位 略 四 皮部 自学 体表的皮肤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 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所在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第五节经络的生理机能和应用一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 沟通联系作用 二 运输灌渗作用 三 感应传导作用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它刺激等信息的作用 接口 经气的概念 一身之气分布于经络者 具感受 承载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四 调节作用调节脏腑机能 维持阴阳平衡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 二 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 阐释病理变化1 外邪由表传里的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服新人班管理办法
- 工龄奖发放管理办法
- 小区常态化管理办法
- 新加坡仓库管理办法
- 本单位房屋管理办法
- 村级放水员管理办法
- 商业买卖场管理办法
- 办公区内务管理办法
- 医药跨区域管理办法
- 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
- 广元城市IP打造营销规划方案
- 儿童意外伤害防治课件
- 钢结构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 选修课调酒的考试题及答案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数学)第二章 第2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课件
- 筑梦暑假共赴高三课件-高二下学期升高三期末家长会
- 牛奶推销活动方案
- 2025区域型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技术规范
- 湖南省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目录
- 基础会计课件(完整版)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