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多焦点眼镜发明于五十年代末.doc_第1页
渐进多焦点眼镜发明于五十年代末.doc_第2页
渐进多焦点眼镜发明于五十年代末.doc_第3页
渐进多焦点眼镜发明于五十年代末.doc_第4页
渐进多焦点眼镜发明于五十年代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渐进多焦点眼镜发明于五十年代末,经过更新换代,已日臻完善。 渐进多焦点眼镜适用于中老年人远、中、近距离使用。近年来也可作为青少年预防、控制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使用。 据依视路公司报道,法国老年人中有48人使用渐进多焦点眼镜,而我国老年人中仅有0.2享受到渐进多焦点眼镜的福泽。 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种: 一、价格太贵。千元一副眼镜的价位,离、退休的老年人难以承受。 二、验光配镜技术难度较高,许多中、小型眼镜店对这种眼镜的验配望而却步。笔者已步入花甲之年,为了推广“返老还童”的多焦点眼镜,“以身试戴”,先后在多家公司配了七副多焦点眼镜,亲身体验各家公司生产的这种镜片的特点和优劣。经过多年细细的“品味”,体会到每副渐进多焦点眼镜无论看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可以使用,使用时只要度过适应期(长则天,短则几分钟)就能应用自如。不论是依视路、苏拿、飞快及1.499、1.56宽带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质量都不错。其实配这种眼镜成功的关健是验光和配镜两个部分。 一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认识: 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有四个区:1远用区。2近用区。3过度区。4像差区;如下图:两个光心:近用光心和远用光心。一个中心:几何中心(棱镜测量区)。一条参考线:水平参考线。加入度及品牌标记等。 水平参考线两端标记毫米。 几何中心至上光心毫米。 上光心至下光心:垂直距离毫米。 水平距离(内偏)。毫米。 光度范围:单光。,散光。 加入度():。 二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年龄在岁以上,工作及生活中有远用、近用、中距离用眼要求的患者。如教师、医生、领 导干部等。 ()、青少年:远视力正常,可用作预防近视;近视患者,每年近视增加速度较快,可延缓和控制近视发展。 ()、屈光不正状态: 单光。 散光。 垂直屈光参差。 ()、配镜的最佳对象: 、年龄在岁以上,有戴镜史,有近、中、远连续用视力的要求。 远用光。,散光。,垂直参差。 重点是有戴镜史。长期戴眼镜的患者,对眼镜产生的像差早已习惯。而没有戴镜史的人即使戴平光眼镜也有不适感,如用多焦点眼镜,就更加不适应了。 、青少年每年近视增加。以上,希望控制和延缓近视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些患者使用多焦点眼镜后,近视加深的速度会被控制或延缓。 禁忌症: .两眼垂直屈光参差。散光。患者。这类患者由于两眼屈光参差大,双眼调焦时形成不能忍受的棱镜效应。阅读时,两眼不但向内转,而且下端向鼻侧旋转,导致近用散光轴与远用散光轴略有不同,散光度太大,就会影响近用散光的矫正。 .要求中距离、近距离有较大视场的患者,如驾驶员、图书馆管理员、会计等。不宜选配渐进多焦点眼镜。 .远视力正常、从不戴眼镜、希望一副眼镜能任意看清远、中、近距离的物体,(即眼镜业常说的“上平下老”的多焦点眼镜)。这类患者配渐进多焦点眼镜的成功率较低。 三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光: 此类眼镜验光方法与普通眼镜验光方法略同。总原则:远光准,加光足。 1远用光验光,采用标准程序: ()、问诊。()、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原眼镜光度和矫正视力。 ()、电脑验光仪测试。()、检影复查。()、雾视法。()、双色试验。 ()、散光表法。()、交叉圆柱镜法。()、优势眼检查。()、双眼平衡。 近用加入光检查,采用交叉格子老视验光法或经验法。 ()。交叉格子法: 远用光已矫正。厘米注视交叉格子图。(组合验光仪、近用视力表或近用主觉验光图中均有) 被检眼前置。交叉圆柱镜。 负轴置º,正轴º,观察交叉格子图。 若横线清晰,有老视,添加正球镜片,直至横竖线。相同清晰。 所加正镜片的度数,并保持储备调节,就是老视的加光度。 计算步骤: 、调节步骤测试距离(米)添加正镜度。 、储备调节调节幅度。 、可动用的调节:调节幅度储备调节度。 、老视加入度。可动用的调节。 例:一位岁的患者,远用光度已矫正,厘米交叉格子试验,右、左加。,横、竖线条等清,问加入度是多少? 解: 、调节幅度0.33(1.50)1.50。 、储备调节1.501/30.50。 、可动用调节:1.50(0.50)1.00。 、老视加入度3.00(1.00)2.00。 ().经验法: 用经验法公式(年龄30)0.1加入度。60岁以上,按60岁计算。 例:53岁加入度(5330)0.12.32.25 老视加入度不能用少,否则会影响近用区的范围。 四渐进多焦点眼镜镜架的选择和瞳距瞳高的测量 镜架的选择范围较宽,只要不是很特殊的大斜边镜架,或很扁的镜架,一般镜架的上下框缘毫米即可。各厂家生产的多焦点镜片上光心至下光心距离是毫米,如果近用区能在镜片内,又保持一定的远用视场,镜框上下缘之间距离不能小于毫米。 瞳距测量: 这种眼镜只要测量远用瞳孔距离。一些眼镜厂家提倡用瞳距仪测量单眼瞳距,但常常因瞳距仪使用不当,测量有误差。用瞳距仪测量单眼瞳距时,鼻梁的中线很难掌握,略有偏差,就会造成单眼瞳距人为的两眼不等。用常规的瞳距尺测量双眼瞳距,一般不会影响渐进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效果。远用瞳距测量要在两眼视轴平行的状态下进行。瞳距尺分别测出右眼颞侧(或鼻侧)角膜缘(或瞳孔缘)至左眼鼻侧(或颞侧)角膜缘(或瞳孔缘)的距离。要点是:远用瞳距测量不能偏小。 瞳孔高度: 为了避免测量时误差,验光技术复杂。特别推荐瞳孔高度的公式法。 h=(a-34)2+22 其中 h为瞳孔高度,(即远用光心至镜框下缘距离)(mm)。 a为垂度。(上框缘至下框缘距离)(mm)。 例:一顾客选镜框的上框缘至下框缘距离为毫米,瞳高应是多少? h=(a-34)2+22=(40-34)2+22=25mm 所以该顾客的瞳高为毫米。 实际配镜可参照下表: a(mm) h(mm) a(mm) h(mm) 34 22 42 26 35 22.5 43 26.5 36 23 44 27 37 23.5 45 27.5 38 24 46 28 39 24.5 47 28.5 40 25 48 29 41 25.5 49 29.5 50 30 a垂度(mm) h瞳孔高度(mm) 五 渐近多焦点镜片加工: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磨边加工不复杂,与普通眼镜加工基本相同。甚至比散光镜片加工还容易,只要把镜片的光学中心点放在相应的位置,注意两点:、光心内移量;、瞳高。水平参考线放在水平位置,即可仿形磨边。这时不用管散光的轴位,因为散光的轴位已在研磨镜片时设定准确。加工结束后,将镜片上所有标记保留。 六渐进多焦点镜片检测: 核对处方。包括渐进多焦点眼镜品种、远用光度、近用加入度、瞳孔距离、瞳孔高度。 远用光度检测。用焦度计检测镜片远用光检测位置,测量远光心、远光度、散光及光轴。 近用加入度检测。将镜片在焦度计上缓缓往前平移,直至下光区的光度显示,并核对。 测定瞳孔距离和瞳孔高度。 七 初戴眼镜的教育: 将眼镜擦拭干净,帮顾客戴在脸上,观察镜片标记,看水平参考两眼是否一致?光心与瞳孔中心对准,瞳高位置恰当,如有不合,稍调整镜架、鼻托。 请顾客抬头正视前方,学会远用区的使用方法。 用面积较小的报纸或书籍,请顾客上下摆动头部,找出能看清文字的最佳位置,此位置是近用区。 将有文字的纸张远离顾客正前方约一臂长位置。调整头部姿势,找到中距离最佳区域。 请顾客眼向下并向两侧环顾,会出现视物变形、头晕现象。此区域测试不能使用的像差区。 八使用注意事项 初戴渐进多焦点眼镜须逐渐适应,使用时应先静后动,先内后外。 戴多焦点眼镜观察物体,视野不如单焦点眼镜,应学会利用头部上下摆动来视物。 初戴时走路,最好看一米以外,不要低头看脚附近,下楼梯时一定要慎重。 九投诉处理 根据顾客投诉内容,先核对眼镜与处方是否相同,(包括镜片品种、单光、散光、光轴、光心距、瞳高等)如有一项不符,应及时调整或更换。 如上述各项都正确,就调整镜架,可能因镜架变形,上下光心偏离瞳孔中心光轴偏离,调整镜架后,就能使用。 如一、二两条都正确,需重新验光。渐近多焦点镜片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一付验光和配戴都非常成功的渐进多焦点眼镜,在配戴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适应,科学认识该适应过程,就会提高渐变多焦点配戴的的成功,享受这一科学成果。 A 初戴渐进多焦点眼镜,怎样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答:(1)、视远处物体:抬头平视,通过镜片的上方(视远区)看物体。 (2)、 视近处物体:头与水平面保持约45 度使眼球下转,通过镜片下方(视近区)看物体,如果还看得不是很清楚,梢微转动一下眼睛或调整头位,通常是抬高头位,直至找到一个最理想的区域看近。 (3)、视中距离物体:眼睛从镜片中部看,中距离过渡区从上到下每一个点对应从远到近的每一段距离,因此,看0.5 米处物体比看3 米处物体,眼睛要下转多一些。 B. 初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不舒服? 答:(1)轻微头晕,走路摇晃,运动上楼梯需小心。 (2)空间感觉发生变化,对物体的距离判断,深度感觉发生变化,初戴者不宜马上开车,做剧烈运动。 (3)看近时,需眼球下转,眼晴轻度不适感。 (4)通过镜片周边的盲区看物体,物体变模糊。因此初戴者看东西时多转动头少转动眼球。尽量用远用区、近用区、中距离过度区来看物体。C. 初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在上、下楼梯,开车时为什么要特别小心? 答:因为渐进多焦点镜片存在周边视力模糊区,且屈光度逐渐变化,初戴者刚开始无法适应这种空间感觉得突然变化,即判断物体远近关系与平常不戴眼镜或原来戴眼镜时的感觉不一样。因此须经过25天,重新调整这种空间感觉。D.戴了渐进多焦点眼镜,为什么“躺着”看电视不清楚? 答:因为镜片的下部分是用于看近,仰卧着看电视,相当于用镜片下方的视近区,来看3米以外的电视(视远),因此看电视不清楚青少年近视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光与加工 一.近视的原因。 眼科和视光学界公认,近视的原因有二。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本文不讨论。近视眼发病的第二个原因是环境因素。近视的环境因素,是最有争议热门话题。有模糊论,调节论,眼肌压迫论等。许多视光学专家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做了大量调查和实验。 1961年YOUNG证实了长时间近距离视物会形成近视的假说。用九只猴子固定在椅子上,头部加领圈,限制头部运动,只能注视38cm处,8个月后近视度为0。25-0。33D,一年后为1。00-1。25D。1980年WAIIMAN根据小鸡从侧面看远,从嘴前看近的特征。将小鸡眼前的侧面挡位,只能从嘴前看近。47周后,小鸡的眼轴变长,全部是近视眼。1997年杭州全国屈光学术会议,关征实教授总结发言,强调近视眼的环境因素是:长时间近距离的用眼。徐广弟教授说:青少年时期,眼球发育尚未成熟。从事长久紧张的近视作业,则环境因素就成了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温州医学院介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为了明视物体,调节不断加强,睫状肌持续收缩,引起紧张和痉挛而诱发近视眼。由于抵御睫状肌压力,被过分牵拉的脉络膜不能恢复原状态,随之缺少弹性的巩膜变形,眼球后极延长而使近视发生和发展。 眼外肌的压迫:当长时间近读时,双眼同时集合运动,过度的调节伴随过度的集合,眼外肌对眼球产生压力,在内直肌的收缩压迫下,导致眼球后壁扩张,后极部巩膜伸展,而发展为近视。 依视路公司介绍:研究,由著名美国国家眼科协会()执行,历时年,选择名近视学生研究。认为,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眼持续性疲劳。近用眼太久,紧张的调节会自然减弱,外界物体就会成象在视网膜之后,所谓“调节滞后”。视网膜成象模糊。为了使象清晰,眼轴逐渐拉长,使近视逐渐加重。二.预防、延缓和控制近视的研究 近视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肯定有关。在近距离用眼时,如果能有办法使眼在阅读书写时少用一些眼力,就能减少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人设计了在阅读时戴老花眼镜或戴双光眼镜的办法,受到一些成效。1985年钟润光等提出“双眼近雾视法”,戴+1。50老花镜,使阅读时松驰调节+1。50D,活跃调节机能,收到一定效果。 1975年YOUNG,用双光眼镜矫正815岁儿童的近视眼及单焦点眼镜对照组实验544例,一年后双光眼镜组近视增加0。04D,对照组增加0。50D。贾锐锋致力研究双焦点眼镜,青少年戴这种眼镜后,可以控制真性近视的发展。但不论是单焦的雾视眼镜还是双焦点的眼镜,都有不足之处。雾视眼镜只能看近,看远仍要戴近视眼镜。双焦点眼镜有“光跳现象”,从远过度到近,眼镜有两个焦点,眼球转动时有棱镜效应,引起不适。而且缺乏中间视力,损失一部分视现场。三.青少年多焦点眼镜的开发 近年来开发的预防、延缓和控制近视发生发展的青少年渐进多焦点镜片。这种眼镜片克服了雾视眼镜和双焦点眼镜的缺点。从眼镜片的上端看远,中间部分逐渐过度从远到近,直到从镜片下部阅读写字,由于镜片有无数焦点,眼睛从远看到近时,始终通过眼镜片的焦点视物,避免了棱镜效应。同时逐渐抵消眼的调节,直到看近减少+。D,使看书写字不易疲劳,也就解决了近视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目前美国卫生部开发的青少年多焦点眼镜的研究称为COMET计划。并在中国上海、北京、天津推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青少年多焦点眼镜片分两大类,一类是预防治疗型,第二类是控制延缓型。预防治疗型渐进多焦点眼镜是为正常视力和假性近视眼设计的。远用部分是平光,过度到近用,光度均匀变化为雾视镜,减少读书写字时的调节,青少年学生功课多、作业多,戴上预防型眼镜可以缓解视疲劳,有效地预防近视发生。对假性近视眼,可减少和缓解过度的调节,使睫状肌松驰,治疗假性近视。控制延缓型多焦点眼镜是供青少年近视患者使用,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近视尚未稳定,在大负荷的功课压力下,近视迅速加深,甚至每年100多度递增。戴上渐进多焦点镜片,可以控制和延缓近视加重。控制延缓型多焦点镜片适合718岁青少年使用,近视度在)4。00D以内,散光度在2。00D以内,两眼视力相差不超过2。00D。预防型或控制型多焦点眼镜,在一个镜片上就有远用区、近用区、中间过度区和不能使用的象散区。初戴这种眼镜时要学习使用方法,并有些头晕视物变形等不习惯反映,戴一星期后就会逐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定期检查,三个月、六个月复查一次视力,一年后复查近视度。只要坚持常戴青少年渐进多焦点眼镜,就能预防、控制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就能治疗假性近视。天津眼科医院李丽华等,“戴青少年渐进多焦点眼镜其近视变化研究”。戴单焦点近视镜246人;戴渐进多焦点眼镜228人。观察1年。结果:单焦点组平均近视增加-1.25D士0.17D。渐进多焦点组近视增加:9岁以下年加深-0.66-0.5D;9-12岁,年加深-0.42-0.58D;12-15岁年增加-0.22-0.53D;15岁年增加-0.4-0.45D。以上研究证明戴青少年渐进多焦点眼镜可延缓近视的发展。四.青少年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认识 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有四个区:远用区、近用区、过度区、像差区。一条参考线:水平参考线。几何中心(棱镜测量区)。加入度及品牌标记等。水平参考线两端标记毫米。水平参考线至装配十字线:毫米。装配十字线至下光区中心:垂直距离毫米。水平距离(内偏)。光度范围:单光。,散光.,:。五.青少年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光 1电脑验光仪初测。(1)打开电源。(2)患者端坐,调整座椅高低。下巴紧贴颔托,前额靠额托。(3)调整至屏幕上光环与右角膜成同心园,撳测定按钮;再测左眼,方法同右。 2检影法验光(1) 患者舒适坐在靠椅上,适当调节座椅高度。(2) 综合验光仪调准远PD,双眼前加R键。(3) 戴试镜架调准远PD。(4) 患者注视5M视标,松弛调节。(5) 验光师坐患者对面,距0。67米或0。5米。(6) 验光师右手持检影镜,用右眼检查患者右眼;用左手持检影镜,用左眼检查患者左眼。(7) 影动图示:光与影,顺动,逆动,顺动光带,逆动光带,中和点。(8) 综合验光仪除去R键。(9) 试镜架加工作镜1。50D或2。00D。 3主觉验光(1)雾视。检影光度为基础。被检眼前加1。001。50DS,使矫正视力,0。30。5。(2)被检眼前逐渐减0。25DS,直至最高正片或最低负片矫至最好视力。(3)双色试验。投放双色视标,被检眼先绿后红观察双色视标,红标清,递增0。25DS,直至红绿等清。绿清,递增0。25DS,达等清。(4)交叉柱镜精调散光轴与度(无散光,不用此法)。士0。25DC交叉柱镜,红点(负轴)在45度为1号位;翻转为红点135度为2号位;镜柄(屈光力为0的中性轴),此时在90度位。投放蜂窝状视标。 )精调散光轴。将交叉柱镜置1号位,镜柄与负轴重合,注视蜂窝状视标23秒,翻转为2号位。比较1,2号位视标清晰度。有三种可能:(1)1,2号位,视标晰度相等。说明预测轴无误(2)1号位清,2号位糊。说明预测轴不准。将交叉柱镜停留在1号位,镜柄与负柱镜轴重合,将负柱镜的轴向红点旋转510度。口诀:追红点。继续上述方法,直至1,2号位等清,轴位精调完成;(3)1号位糊,2号位清。将交叉柱镜停留在2号位,交叉柱镜镜柄与负轴重合(余同上)。 )精调散光度。交叉柱放1号位,红点与负散光轴重合,被检眼注视视标23秒,翻转为2号位,使白点与散光轴重合。比较1,2号位视标的清晰度。有三种可能:(1)1,2号位视标清晰度相同,说明散光度矫正正确。(2)1号位清晰,2号位模糊。交叉柱镜停留在1号位,这时应是红点和散光轴重合,增加负柱镜度。继续比较1,2号位,直至1,2号位视标等清。(3)1号位模糊,2号位清晰。交叉柱镜停留在2号位,这时应是白点和散光轴重合,减少负柱镜度。继续比较1,2号位,直至1,2号位视标等清。口诀:红升白降。调整的柱镜量,采用减柱加12球的等效镜度法。(5)再次双色试验。(同上) 4优势眼检查。(手掌法)(1)两臂前伸,双手食指,拇指相接为一三角形。(2)两眼同时从三角形中观察0。1视标。(3)分别闭右眼和左眼,当闭右眼时,左眼在三角形中见到视标未移动,左眼为优势眼;反之,右为优势眼. 5双眼调节平衡。(两眼矫正视力相等为前提)(1)雾视。双眼前增添0。75DS,使视力在0。50。8之间。(2)右眼前加3BU,左眼前加3BD棱镜。(3)投射0。50。8一横行视标。由于棱镜的分离作用,右眼看到下一行视标,左看上一行。(4)比较上下行视标,哪一行清晰?上行清,左眼前递加0。25DS,直至上下行等清;下行清,在右眼前递加0。25DS,达上下行等清。(5)如果双眼平衡不了,则使优势眼视力较好。 6双眼MPMVA。(1)除雾视。双眼前递减0。25DS,直至最高正片(最低负片)矫正至最好视力。(2)双眼双色试验。 双眼同时辨识红绿视标(方法同前)。六.适应症。 1。年龄7-18岁。2预防型适用对眼远视力正常或假性近视患者。3控制延缓型远用真性近视并不断加深患者。4最佳选择对象:年龄7-18岁,有戴镜史,并每年增加近视1。00DS以上患者。七.渐进多焦点眼镜镜架的选择和瞳距瞳高的测量 1镜架的选择范围较宽,一般镜架的上下框缘毫米即可。青少年渐进片装配十字线至下光区中心毫米,如果近用区能在镜片内,又保持一定的远用视场,镜框上下缘之间距离不能小于毫米。2瞳孔距离会影响渐进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效果。远用瞳距测量要在两眼视轴平行状态下测量。只要测量远用瞳孔距离。最好用瞳距仪测量单眼瞳距。3瞳高测量瞳孔高度:两眼平视远方,用签字笔对准瞳孔中心点上一点。为了避免测量时误差,特别推荐瞳孔高度的公式法。(实践证明,此法成功率极高),瞳高上框缘至下框缘。例:镜架上下框距瞳高。八.渐近多焦点镜片加工: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磨边加工不复杂,与普通眼镜加工基本相同。甚至比散光镜片加工还容易,只要把镜片的光学中心点放在相应的位置,注意两点:。光心内移量,。瞳高。水平参考线放在水平位置,即可仿形磨边。这时不用管散光的轴位,因为散光的轴位已在研磨镜片时设定准确。加工结束后,将镜片上所有标记保留。九.渐进多焦点镜片检测: 1核对处方。包括渐进多焦点眼镜品种、远用光度、近用加入度、瞳孔距离、瞳孔高度。2远用光度检测。用焦度计检测镜片远用光检测位置,测量远光心、远光度、散光及光轴。3近用加入度检测。将镜片在焦度计上缓缓往前平移,直至下光区的光度显示,并核对。4测定瞳孔距离和瞳孔高度。十.初戴眼镜的教育: 1将眼镜擦拭干净,帮顾客戴在脸上,观察镜片标记,看水平参考两眼是否一致?光心与瞳孔中心对准,瞳高位置恰当,如有不合,稍调整镜架、鼻托。2请顾客抬头正视前方,学会远用区的使用方法。3用面积较小的报纸或书籍,请顾客上下摆动头部,找出能看清文字的最佳位置,此位置是近用区。4将有文字的纸张远离顾客正前方约一臂长位置。调整头部姿势,找到中距离最佳区域。5请顾客眼向下并向两侧环顾,会出现视物变形、头晕现象。此区域测试不能使用的像差区。十一.使用注意事项 1初戴渐进多焦点眼镜须逐渐适应,使用时应先静后动,先内后外。2戴多焦点眼镜观察物体,视野不如单焦点眼镜,应学会利用头部上下摆动来视物。3初戴时走路,最好看一米以外,不要低头看脚附近,下楼梯时一定要慎重。十二.投诉处理 1根据顾客投诉内容,先核对眼镜与处方是否相同,(包括镜片品种、单光、散光、光轴、光心距、瞳高等)如有一项不符,应及时调整或更换。2如上述各项都正确,就调整镜架,可能因镜架变形,上下光心偏离瞳孔中心光轴偏离,调整镜架后,就能使用。3如1、2两条都正确,需重新验光。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及常见问题处理 摘要:渐进多焦点镜片简称渐变镜、渐进镜,可以为老视患者提供自然、方便、舒适的视觉。因渐进镜片的验配不同于单光或双光镜片的验配,因此规范的验配十分重要。另外,排除配戴者选择不当、使用方法不当等因素,仅就验配本身而言,配戴者常会出现远用视物模糊、近用视物模糊等配戴不适。下面就渐进镜片的验配及常见问题处理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经济收入不断增长,老龄人口持续增加。为满足中老年生活、工作与美观的需求,行业内大力推广渐进多焦点镜片.那么如何将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得更好更成功呢? 一.配镜对象的选择是渐进多焦点镜片验配成功的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验光人员往往对于客人的问诊不足,直到戴镜出现问题了,才发现原来这个客人可能不太适合戴渐进眼镜,那么什么样的客人能戴渐进镜片什么样的客人不能戴呢? 1)渐进镜片的适应症 1.看近有困难,需要配老花镜,希望避免因视远视近更换眼镜带来麻烦的人 2.对配戴双光镜或三光镜外形上感觉不满意的配戴者 3.刚步入“老视”阶段,年龄40-50岁的人 4看远看近频繁交换的人群:教师、演讲者、行政人员 5公共交际人员(如国家领导人戴的多为渐进多焦点镜片) 2)渐进镜片的禁忌症: 1.长时间看近人员:如看电脑过多者、画家、图纸设计者、建筑设计图纸者; 2.特殊职业:如牙医,图书管理员,(会因工作关系常用镜片的上方看近)飞行员、开船的人员(会用上看中、中看远、下看近,他们多用三焦镜片) 或用镜片的上缘观看近的目标人群,工作机动性高、运动多者; 3.屈光参差人员:双眼屈光参差2.00D,有效柱镜度2.00D,特别是轴位不对称; 4.辐辏功能不全; 5.ADD超过+2.50D; 6.年龄超过60岁(视身体状况); 7.之前经常戴双光者(因双光近用区广,渐进镜近用区窄,会有不适应); 8.一些眼疾患者(青光眼、白内障)、斜视、度数太高者都不宜配戴; 9.晕动病:是指因平衡功能较差,在快速地自主或被动运动中产生的一种头晕,目眩的综合症状,例如:晕车、晕船等;另外,高血压病患者和动脉硬化患者,当其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常会出现因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有时还会引发血管痉挛,而出现头痛; 10.有眼镜适应困难者; 11.体姿异常:就是人在行走时,头的左右摆动幅度过大,由三种原因造成: (1)跛行 (2)人过胖,行走时其重心交替地置于左右脚; (3)由于行走习惯,身体左右晃动幅度大; 14、个体情况: (1)个子过矮的人,看东西时视线的方向较一般人要平,头常常会后仰; (2)脖子短的人,低头难,常规要求中距离视物时在镜片上的视程较短; 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个人的职业并不是是否适合戴渐进镜的绝对标准,需要根据顾客需求来确定,在确定了顾客是不是适应人群后,我们要对其精确验光,以确保其有一个合适的处方。 二.准确的验光是取得良好验配效果的基础. 近视能浅则浅,远视能深则深 由于渐进多焦镜与单光镜相比具有特殊性,所以渐进多焦点镜片在验光过程中,不能仅满足远光区视物好,还要考虑到近光区的实际效果,要使整个渐进镜片佩戴舒适;此时的“远光准”要建立在近光比较好用的基础上,因此远光的近视光度不能“过深”,远视光度却不能“过浅”,否则造成ADD的“过大”使镜片的舒适度下降。要在确保远光视力在实际使用范围内清晰、舒适的前提下,使渐进镜的远用光近视光度能浅则浅,远视光度能深刚深。在此基础上要特别注意几点: 1.不能将远用视力随意提高 如果将“远光准“理解为将远用视力尽可能提高,必然会造成加大近视光度或增加一定的散光等措施的产生,这样做能将远用视力提高一点点,但所带来的问题将是ADD加大和近用双眼融像的问题,造成中近光区视野变小,周边崎变加大,渐进镜的整体舒适度变差。例如:某顾客50岁,渐进镜原镜;R:-5.00DL:-4.75DADD:+1.50D; 近光区不如以前好了,顾客要求重新验配换镜。 新的验光方为:R:-5.25DL:-5.00DADD:+2.00D 远用视力由原1.0调成1.2;但试戴渐进镜后,顾客投拆:近光区还不如原镜。 修正处方:R:-4.75DL:-4.50DADD:+1.75D 远用视力由原1.0+调成1.0-戴渐进镜后,顾客反映,远近光都非常好。 2.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验配渐进多焦镜,ADD别太大,需舍远保中近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其调节能力差,一般ADD需给的大,造成中近光区变窄、崎变更大:而老年人适应渐进多焦镜的能力也差,这就产生矛盾。所以老年人验配渐进多焦镜不易很好地满足远、中、近的同时需要,为确保渐进镜的实际使用效果和老年人的配戴舒适性,应将重点放在解决老年人中、近距离的问题上,确保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的范围内,即在4米以内能够看清中等字体和一般物体,能够辨认人物,在室内能够看清电视及一般物体,同时能够自如地应用渐进多焦镜片看清近处物体和阅读。此时的做法应是适当减少远用光的近视度数或加大远用光的远视度数,同是减少下加光,在远用光可接受的前提下确保近用光的准确。这样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老年人戴着最方便、舒适、实用。 例如:某退休工程师60岁,原光度R:-6.50DL:-5.75DADD:+3.25D 渐进多焦点镜片处方:R:-5.50DL:-4.75DADD:+2.25D 顾客反映:看远虽没有原来明亮,也还能看得见,但中近距离比原来好多了。 3.远视眼远用光度和下加光必须给足 由于渐进多焦镜的下光区在较低位置,视角偏低,而且在看近时,要通过一个渐变的过渡区域才能接近近光区,所以配戴者总是反映不如原来单光老花镜看近视野好。为此除安装时要适当调高安装点之外,验光处方必须确保远用光和下加光的足够。 散光宜浅不宜深 我们知道渐进镜的近光区的垂直棱镜逐渐变大,造成散光光度和散光轴发生变化,而人眼在使用渐进镜片近光区时散光光度和散光轴会发生一些变化,镜片和人眼的散光光度及散光轴往往不一致,这都会造成近光区的使用出现问题,因此渐近镜片验光时散光宜浅不宜深,并注意下述几点补充: 1.散光增加要慎重 在验光中为提高远用视力,将原单光镜中的单纯球光加入散光或增加散光,却使得渐进镜片的近光区变得不舒服,这是我们所遇到的渐进镜片在验配中出现最多的问题之一。所以必须明白,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远用光好,一定要考虑到近光区的使用、渐进镜片整体的舒适性和初戴的适应性问题。所以原镜远用光没散光,远用视力不差时,一般不要再加散光,也别随意增加散光,不可画蛇添足。当左右眼光轴不对称,散光光度差别较大和大散光时,需减散加球进行调整。这些情况基本属于渐进多焦镜验配最困难的状况,如果顾客戴渐进镜片的意愿很强,应适当调整远用光度,最好用渐进镜片试戴片检测一下顾客对各种光度的反应,重点解决近用光区双眼融像问题。 例如:某顾客49岁,实际光度R:-2.00D/-2.50D*85L:-2.75D/-125D*75ADD:+2.00D 第一次渐进镜片处方;R:-2.00D/-2.00D*85L:-2.75D/-125D*75ADD+200D 顾客试戴反映:远用光非常好,中距离也可以,但近光区根本无法找到阅读区。 第二次渐进镜片方;R:-2.25DD/-1.50D*85L:-3.00D/-0.75D*75ADD:+2.00D 顾客试戴反映;远光区较好,中距离也较好,近光区可以看清,阅读时字有些变矮,所以持久阅读不好。同时顾客表现阅读距离远,在习惯的阅读处字虽然不变矮,但是发虚。 第三次渐进镜处方:R;-2.25D/-1.25D*85L:-3.00D/-0.50D*75ADD:+1.75D 顾客试戴反映:远光区仍较好,中近距离光区很宽,阅读时字不变形,无压迫感,对新镜片感觉满意。 2.远用高光度球光、低散光,应尽可能减去散光 虽然低散光的影响不如高散光明显,但由于棱镜作用高球光仍会造成近光区散光的变化,使近用时双眼融像不好,所以当减去散光对远用视力影响不大时,无散光的处方会使渐进镜片的舒适性大大提高。 例如:某顾客渐进镜处方R:-7.00D/-0.50D*45L:-6.50D/-0.50D*135ADD:+2.00D此副渐进镜顾客反映近用不好,经查装配.光度都没问题,开始谁都没认为是处方问题,都考虑渐进镜片设计的问题。事实上此副渐进镜处方改为:R:-7.00DL:-6.50DADD:+2.00D后,同样的品牌和装配方法,但顾客改配后却非常好。 3.散光轴不对称时,即使散光不大,也要小心处理,尽可能减去散光 例如:某顾客50岁渐进镜处方R-4.00DL:-3.75D/-0.50D*15ADD:+2.00D 顾客投拆:左眼看不清近光区,须抬高镜架看下光区,但这样使用右眼又不行了。调整后的处方:R:-4.00DL:-4.00DADD:+2.00D顾客反映:远用、近用光都满意。 4.尽可能使用试戴片 由于渐进镜片和单光镜片有很大的区别,顾客对各光区的感觉和近光融合效果,只有戴上渐进镜片才能有体会,所以提倡使用试戴片验配,最好使用放在大视野的金属圈中的试戴片,这样较接近实际状况。渐进镜的验光不能仅追求远光好,要考虑到如何使近光区更好,远近结合得好才是“远光准的真正含义。为避免远好近差的局面,对远视光的球镜度和柱镜度要做适当的调整,并使ADD合理,使其远不差、近舒服。满足顾客对渐进多焦镜整体的实际使用要求才是良好验配效果的基础。 三.镜架的选择与调整 渐进多焦点对选择合适的镜架与调整非常重要。具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镜架稳定性要好,符合顾客脸形,一般不宜选用容易变形的无框镜架,确保镜框前曲面弧度与配戴者的前额弧度相吻合。 镜架须有足够的垂直高度,具体跟据所选的镜片的种类去选择,否则割边时易把视近部分割去: 镜圈鼻内侧区域须足以容纳渐变区;雷朋架之类鼻内侧底部区域斜度较大的镜架视近区视野范围小于一般镜架,故不宜用于渐变镜。 镜架要有能够调整垂直高度的托叶, 镜架镜眼距离(指镜片后顶点与角膜前顶点之间的距离,也叫顶点距离)在不触及睫毛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小些。 根据配戴者的面部特征调整镜架前倾角(镜架配戴好之后镜圈平面和垂直面之间的交角,一般以1015度为佳,度数过大者可以将前倾角调得更大些),尽量使镜架与面部相配,这样有助于保持足够的渐变视野。 镜架平衡:调整镜脚的角度,使镜架可以端正地戴在脸上 镜腿长度:调整镜脚长度使镜架配戴稳定且感觉舒适。 四.打点定眼位 要想获得最佳视力,其视线需通过适当的视远区域,且从上往下看时恰好通过狭窄渐变区的中间部分并终止在视近区中央。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位置取决于前表面配镜十字的位置,该标记代表“配镜中心”。配镜中心置于瞳孔之前时,主参考点(即棱镜参考点)应位于瞳孔中心下方24毫米处(不同设计的镜片可能略有不同)。由于主参考点是渐变走廓的起点,因此其位置应以瞳孔作参照点。镜片的正确位置取决于单眼瞳距的正确测量。视近区中心往往内偏22.5毫米。镜片上视近区中央部分通常用一小圆来表示。各眼瞳孔中心均须与镜片配镜中心(配镜十字)相符,才能使镜片不同区域的视觉清晰而舒适,故配制过程中首要的是测量单眼瞳距(即鼻梁中央到瞳孔中心的距离),而不是总瞳距。测量单眼瞳距有很多种方法:(1)瞳距仪;(2)瞳距尺等,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配镜高度通常是指瞳孔中心到其正下方镜框内缘的直线距离,也有人习惯用瞳孔中心到镜框内缘最低点的垂直距离来表示(精确至0.5mm)。当被检者处于自然体位时,渐变镜的配镜十字应与瞳孔中心相对应(镜框与瞳孔中心相对应的位置即配镜十字所在位置),因此必须准确确定瞳高(测量时要注意避免视差)。垂直位置随配戴者的高度、头位以及职业而异。注意,所有测量都必须在镜架调整好后进行.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1)笔灯测量法: 检查者与被检者(相距40cm左右)相向处于同一高度; 被检者戴上镜架,以舒适的姿势向前直视; 让被检者看检查者的左眼; 检查者将笔式手电筒置于左眼下; 检查者闭上右眼(避免平行视差),观察被检者右眼角膜反光点是否位于已标记的垂直瞳距线上; 在瞳距线上相当于瞳孔中心处画一横线; 被检者看检查者右眼,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左眼; 轻轻移动镜架,待稳定之后重复测量几次; 测量配镜高度并记录在资料卡上:所画横线与其正下方镜框内槽的直线距离或者是所画横线到镜框内槽最低点处的垂直距离。 所有打点完后,再用渐进片表层的塑料贴纸按刚才打点的位置贴上,让顾客通过贴纸看远与看近的区域,这样能让顾客心理有一个大概的渐进远近视野范围,真正做好后与顾客沟通也就会更顺畅。 (2)角巩膜缘测量法 先在调整好的镜框约上1/3处分别点上单眼瞳距,并以这条点画垂线“|”; 让被检者戴上镜架观察瞳孔所处瞳孔垂线的位置,摘镜后并以镜架周边参照物在瞳孔垂线上画横线“-”,成“+”号。 再次让被检者戴上镜架,以舒适的姿势坐好,头保持端正,眼睛往正上方看,先测右眼; 检查者与被检者(相距40cm左右)相向处于同一高度,观察“+”号是否处于眼角膜缘的正下方,若不在就向角膜缘正下方调整“-”线。 反复几次,最终让“+”号与眼角膜缘正下方重合; 再重复至测左眼。 五.配戴指导 取镜时向顾客说明镜片的特征(包括变形散光区)并告之使用方法。 指导远用区的使用:让配戴者注视远处清晰的地方并体会垂直移动下颌时远视力清晰度的变化; 指导近用区的使用:让配戴者注视视力卡清晰处并感受水平移动头部或近视力卡时视力的变化; 指导中距离区的使用:让配戴者注视近视力卡清晰的地方,指导者将视力卡向外移增加阅读距离,使其体会水平移动头位或视力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