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馆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目 录 目 录1第一章 绪论21.1 建筑工程概况2第二章 建筑设计总说明42.1 建筑设计说明4第三章 结构计算部分93.1 结构设计说明93.2 计算依据103.3 重力荷载的计算123.4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163.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位移和内力计算263.6 风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位移和内力计算333.7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393.8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573.9梁柱截面设计及节点验算633.10楼板设计703.11楼梯设计713.12雨篷设计76第四章 基础设计784.1基础的一般要求784.2基础底面积的确定和基底反力的验算784.3基础梁板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79第五章 施工组织设计835.1工程概况835.2施工部署835.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总说明855.4施工平面布置905.5劳动力计划表905.6冬雨季保证措施915.7质量通病预防措施925.8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925.9施工进度计划安排93致 谢94第一章 绪论1.1 建筑工程概况1.1.1建设项目某大学图书馆1.1.2设计原始资料1建筑地点:太原市某大学2建筑面积:5670m2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气象及地址条件:夏季主导风向:南基本风压:W0=0.40kPa基本雪压:S0=0.35 kPa室内外冬季设计温度:15地下水位:按室外地坪以下8m考虑,地下水无侵蚀性土壤冻结深度:0.7m土壤性质及情况:室外地面至地面以下8m范围内为轻粉质粘土层,属二类场地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抗震设防烈度:8度1.1.3设计任务及要求根据原始资料,完成以下设计内容:1建筑设计首页图(包括图纸目录、设计总说明、门窗表)底层平面图(比例1:100)标准层平面图(比例1:100)屋顶平面图(比例1:100)南立面图和东立面图(比例均为1:100)主要剖面图(要求剖切到楼梯间,比例:1:100)外墙身节点大样图(比例:1:30)和外檐节点大样图(比例:1:15)2结构设计基础平面图及剖面图(平面图比例1:100)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100)屋顶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100)一榀框架结构的配筋计算及其配筋图一部楼梯及一个雨篷的内力分析配筋及其配筋图 3施工组织设计1.1.4设计参考资料1国家标准、规范、规程总图制图标准(GB50103-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50001-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50105-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参考书教科书建筑设计资料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山西省建筑、结构通用图集第二章 建筑设计总说明2.1 建筑设计说明2.1.1总平面说明建筑的外形应考虑到符合抗震规范规定,不允许出现质心与刚心的较大偏离。根据不同的形式都有相应的高宽比的限值。同时,抗震的设防烈度,对总平面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建筑面积5670m2基本符合要求。从总平面布局可以看出建筑的形状规则、用地宽敞。本图书馆长度未超过55m,不需设伸缩缝。2.1.2建筑物的间距和朝向等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1建筑物室外的使用要求;2日照通风等卫生要求;3防火安全要求;4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以及周围的绿化等要求;5方便拟建建筑的施工。此外,还应考虑主导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如下:A、朝向因地段条件限制,本建筑布置应朝南或者朝北,考虑周围的原有建筑以及采光的要求,故本建筑选择正立面朝南。B、通风计算机房采用空调系统进行通风,其余都选用自然通风。C、采光均采用自然采光。2.1.3主要房间的设置房间的平面设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要求:1房间的面积、尺寸和形状满足使用要求;2门窗大小、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3房间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4室内空间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同时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综合考虑以上要求,根据实际,主体图书馆采用内廊式,走廊宽3.0m,走廊宽度符合规范要求。柱网尺寸为7.2m7.5m和7.2m3.0 m。其中,边框架柱与外墙面平齐,使外墙面平整美观。内框架柱与走廊墙面平齐,使走廊墙面平整美观。2.1.4辅助房间设计卫生间的设计在满足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布置紧凑,节约面积,公共建筑中的卫生间应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同时为了节约管道,方便施工,布置应上下对齐。厕所内的布置应为每层设男女厕,对男厕,1具大便器/40人,一具小便器/30人;女厕,1具大便器/20人。同时。前室的洗手盆1具/40人,但对于大会议室,考虑到人数多,应适当增加厕位。2.1.5交通联系部分设计1一般要求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人流通行和集散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包括走廊、楼梯、门厅等,在设计中要满足以下要求:1)交通路线简捷明确,联系通行方便;2)人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3)满足一定的采光通风要求;4)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考虑空间处理等造型问题。2走廊走廊是联络各个房间楼梯和门厅等各部分,以解决房间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走廊的宽度应符合人流通畅和建筑防火要求。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公共建筑门开向走廊时,其宽度不小于1500mm。图书馆内走廊的宽度一般取18003000mm,本设计走廊净宽2500mm。走廊要求有良好的采光,本设计采用内廊式,为了保证走廊充分采光,可采用下列措施:1)走廊尽端开窗;2)走廊两侧的门窗间接采光;3)利用门厅和楼梯的采光;4)人工采光。3楼梯楼梯是房间各层间的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是楼层人流必经的通路。楼梯设计主要是根据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的情况确定梯段和休息平台的宽度,选择适当的楼梯形式。考虑建筑的楼梯数量,以及楼梯间的平面位置和空间组成。楼梯的宽度依据通行人数的多少和建筑防火要求决定。考虑两人相对通行,通常不小于11001700mm。楼梯平台的宽度除考虑人流通向外,还考虑搬运桌椅等,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梯段宽度1700mm,平台宽度2000mm,满足要求。踏步高150mm,宽300mm。楼梯的形式的选择,主要以房间的使用要求为依据,平行双跑楼梯由于面积紧凑,使用方便,是一般民用建筑中常采用的形式。当建筑物层高较高或其他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设计采用平行双跑楼梯。楼梯数量主要根据层数、人数的多少和建筑防火要求确定,同时考虑抗震的要求。本设计在主体部分布置了2部楼梯,而且,楼梯的距离满足防火要求,位置满足抗震要求。为了发生火灾时人能安全撤离,专门设置了防火安全门。4门厅门厅是建筑物主要出入处的内外过渡,人流集散的交通枢纽。和所有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一样,疏散出入安全也是门厅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门厅对外出入口的总宽度应不小于通向该门厅的走廊、楼梯宽度的总和。人流比较集中的公共建筑,门厅对外出入口的宽度,一般按每100人0.6m估算,外门的开启方向应向外开或采用弹簧门扇。门厅的面积的大小,主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确定。门厅的设计还应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以避免交通路线过多的交叉和干扰,此外,还要组织好各个方向的交通路线,尽可能减少来往人流的交叉和干扰。2.1.6剖面设计1房屋高度的确定房屋高度确定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室内使用性质和活动特点的要求;2)采光通风的要求;3)结构类型的要求;4)设备设置的要求;5)室内空间比例的要求。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和规范规定,确定在本设计中层高取4.2m,层数5层。2室内外高差的确定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方便施工,室内外设台阶,150mm高,300mm宽。3楼梯踏步数及休息平台高度的确定层高4.2m,平行双跑楼梯,故每跑楼梯14个踏步高,13个踏步宽,休息平台标高2.1m。2.1.7剖面设计1立面选型根据该建筑物的性质,以及场地和周围的环境,恰当地确定立面图中构件的比例和尺寸,运用节奏韵律,虚实对比等规律,设计出体形完整、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建筑立面。2门窗尺寸的确定门和窗是房屋建筑中两个围护部件。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交通出入,分隔联系建筑空间,兼起通风采光作用。窗的主要功能的采光、通风、观察和递物。同时,门窗还具有保温、隔热、防火、防水、防尘及防盗等功能。所以门窗的大小、位置、数量要满足总的要求:坚固、耐用、开启方便、关闭紧密、功能合理、便于维护。本设计采用了塑钢门窗及木门等。2.1.8其他建筑设计说明1装修1)室内装修普通房间墙面及顶棚采用混合砂浆抹面,外刷涂料。大厅内悬挂花岗岩板,可增加大厅气氛,卫生间贴白色釉面砖,具有表面光滑,容易擦洗、耐用、吸水率低等特点,其余均为仿瓷涂料。 2)室外装修外墙面装修的主要作用在于,除保护墙体不受外界侵袭以外,主要是通过饰面的质感,线型及色彩以增强建筑物的艺术效果,因本建筑不同于商店等商业性建筑,不需要用来招揽顾客的华丽的外表,介于本建筑的性质,外装饰主要是色彩涂料,主要入口处,室外台阶为防滑大理石台阶。3)楼、地面各层楼、地面均采用水磨石地面。4)墙裙为便于清洁,离地面1.0m内的墙面作墙裙。5)墙体材料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2防火处理每层设有消火栓,正立面开两个大门,楼内设两部主要楼梯,能够满足人流的疏散要求。3房间采暖处理本建筑处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保暖措施:建筑物外墙均采用250墙,窗均采用塑钢窗。4管道处理管线敷设在满足各工程管线的本身技术要求外,各系统的管线还应尽可能集中布置,力求避免交叉,并使线路更短,弯头更少,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应考虑今后管线改装、维修等各种要求,采用暗线布置更应注意这一点,各种不同管线应涂以不同颜色区分,便于使用和安全。5基础防潮本建筑地下常水位低于基础的埋深,故地下水不会直接侵入基础,基础的地板只受到土层中潮气的影响,只需做防潮处理即可,即在基础外墙面设置防潮层,具体做法为:在外墙外侧先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高出散水300mm以上),然后涂冷底子油一道和热沥青两道(至散水底),最后在外侧回填。隔水层,因为在北方,隔水尽量用3:7灰土,其宽度不少于500mm。 第三章 结构计算部分3.1 结构设计说明3.1.1楼盖的选择规范规定框架结构宜采用现浇肋梁楼盖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轴力较小,立柱主要承受轴力和弯矩,剪力较小,受力合理。层数不多时,风荷载影响一般较小,竖向荷载起控制作用,结构可做到10层左右。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表现出刚度小,水平侧移大的特点,水平侧移成剪切型。且地震设防烈度越高,场地土越差,框架的层数越少。框架结构在建筑上能提供较大的空间,平面布置灵活,对设置门厅、会议室、办公室、阅览室等很有利。3.1.2柱网的选择柱网选择7.2m7.5m,7.2m3.0m采用纵横向承重方案。梁截面为矩形,柱截面为正方形。3.1.3基础形式基础采用筏板式基础。3.1.4楼梯的选型楼梯采用梁板式。3.1.5材料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C30(Ec=3104 N/mm2, fc=14.3 N/mm2,ft=1.43 N/mm2)和C35(Ec=3.15104 N/mm2, fc=16.7N/mm2,ft=1.57 N/mm2);纵筋选用HRB335(fy=300N/mm2)和HPB400(fy=360N/mm2)钢筋,箍筋选用HPB235(fy=210N/mm2)。基础垫层采用C10混凝土。0.000以下墙体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机砖。0.000以上内外墙体均采用M5混合砂浆砌MU5加气混凝土砌块。3.1.6内力计算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弯矩两次分配法。板按照弹性方法计算。基础按照倒梁法进行计算。3.2 计算依据根据该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建筑主体共五层。本次设计对所有区段进行了结构设计计算,并对其间的轴框架进行了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3.2.1计算简图轴轴间的平面柱网布置如下图1所示:图1柱网布置图轴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3.2.2构件尺寸的初步确定1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确定,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kN);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1.3,中柱:1.25;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m2);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14 kN/m2;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式中:为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本方案抗震等级为二级,查抗震规范可知取0.8;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图2 横向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对于边柱:=1.3(7.23.75)144=1965.6 kN =1965.6103(0.816.7)=147125.7485mm2对于中柱: =1.25(7.25.25)144=2646 kN =2646103(0.816.7)=198053.8922mm2为计算简便,中柱和边柱均按下述取值:所有的框架柱初步取500mm500mm,混凝土C30;2梁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主梁截面高度一般取=(1/121/8),次梁截面高度一般取=(1/181/12),为梁的跨度;梁的截面宽度取=(1/21/3);且,梁宽不宜小于柱宽的1/2且不应小于250mm。梁的截面尺寸见表1。表1 梁的截面尺寸(mm)楼层类别尺寸(bh)(mmmm)混凝土15内框架梁30055015:C30外纵框架梁300650外横框架梁300650300400楼梯间框梁300650次梁2005003.3 重力荷载的计算3.3.1主要材料及构件自重加气混凝土砌块8 kN/m3;钢筋混凝土25 kN/m3;钢窗0.45 kN/m2;木门0.2 kN/m2;3.3.2内外墙荷载标准值1外墙做法:一底二涂高弹丙烯酸涂料3厚专用胶两次粘贴2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加压粘牢,板面打磨成细麻面10厚11(重量比)水泥专用胶粘剂刮于板背面20厚218水泥石灰砂浆找平 300加气混凝土砌块 20厚石灰砂浆抹灰(卫生间处为水泥砂浆抹灰)外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标准值统一按下值考虑: 0.50.02+160.01+170.02+80.25+170.02=2.85KN/m22内墙做法(普通房间): 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20厚水泥石灰砂浆双面抹灰 其单位面积重力荷载标准值为:3内墙做法(卫生间处):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20厚水泥砂浆、20厚水泥石灰砂浆各单面抹灰 其单位面积重力荷载标准值为: 4内墙做法(楼梯间处):200加气混凝土砌块 各20厚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单面抹灰或20厚水泥石灰砂浆双面抹灰 其单位面积重力荷载标准值统一按下值考虑: 200.02+80.2+170.02=2.34 KN/m23.3.3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1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倒置式屋面,不上人); 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4150150钢筋网片 240.040.96kN/m2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隔离层 0.01kN/m225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 0.50.0250.0125kN/m2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0.01kN/m220厚13水泥砂浆掺聚丙烯找平层 200.020.40kN/m2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2%坡,最薄处20厚 7(0.18+0.02)20.7kN/m2100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0.1=2.5 kN/m220厚板底抹灰 200.02=0.40kN/m2合 计: 4.993 kN/m22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普通房间):水磨石楼面(总厚度30) 0.65kN/m2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0.10=2.5kN/m220厚板底抹灰 200.02=0.40kN/m2合 计: 3.55 kN/m23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卫生间):水磨石防水楼面(总厚度97) 2.17kN/m2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0.10=2.50kN/m220厚板底抹灰 200.02=0.40kN/m2合 计: 5.07 kN/m24.雨蓬永久荷载标准值: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0.10=2.50kN/m215厚防水抹面 0.16kN/m2 15厚纸筋石灰抹底 160.015=0.24kN/m2 合 计: 5.07 kN/m25.楼梯永久荷载标准值: 假设楼梯底板厚为100,平台梁截面尺寸为300400 楼梯板自重 0.5(0.074+0.15+0.074)0.3250.3=3.37kN/m2水磨石踏步 (0.260.15)0.650.3=0.98 kN/m220厚纸筋石灰抹底 0.340.02163/10=0.36 kN/m2 合 计: 4.02 kN/m2平台梁两端搁置在楼梯间两侧的梁上,计算长度取L=3600200=3400 ,其自重G=0.3 m0.4 m3.4 m25 kN/m3=10.2 kN3.3.4屋面及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1屋面:屋面基本雪压,考虑50年一遇,取=0.35kN/m2,=1.0故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1.00.35=0.35kN/m2不上人屋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 0.5kN/m22楼面: 教室、卫生间可变荷载标准值 2.0kN/m2 走廊、楼梯间可变荷载标准值 2.5kN/m23.3.5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墙的重力荷载: 各层墙体的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见表2。表中总标准值由下式计算:总标准值(墙毛面积门窗面积)墙体单位面积重力荷载标准值门窗面积门窗自重表2 墙体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表楼层部位外墙普通内墙卫生间墙楼梯间墙标准值合计(kN)5墙毛面积(m2)697.37654.9052.09765.311908.248门窗面积(m2)192.9661.1112.610.8总标准值(kN)909.306713.52196.9132.41344墙毛面积(m2)700.67689.90686.5765.312856.868门窗面积(m2)192.9681.3887.90110.8总标准值(kN)1137.9081345.975189,085132.41343墙毛面积(m2)705.25687.65885.98665.313160.663门窗面积(m2)192.9680.9717.98 10.8总标准值(kN)1245.3681555.367170.96132.41342墙毛面积(m2)689.25670.73482.09765.313021.334门窗面积(m2)189.9678.8116.6910.8总标准值(kN)1209.361457.465165.98132.41341墙毛面积(m2)563.22612.4870.963265.312758.845门窗面积(m2)169.260.4812.9610.8总标准值(kN)1199.0971285.776141.559132.41342柱、梁的重力荷载:各层柱、梁的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见表3、表4。表中,外围框架梁和楼梯间框架梁为型截面,其截面高度取为梁的全高;其他梁为T型截面,截面高度均取扣除120mm现浇楼板厚度之后的腹板净高。表中为考虑梁柱表面抹灰粉刷的荷载增大系数,柱取1.1,梁取1.05。表3 柱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表楼层尺寸(bh)(mmmm)每延米重量(kN/m)柱长(m)根数总长(m)标准值(kN)每层标准值合计(kN)1550050094.238159.61436.41.11580.04表4 梁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表楼层类别尺寸(bh)(mmmm)每米重量(kN/m)梁长(m)标准值(kN)小计(kN)每层标准值合计(kN)15内框架梁3005504.125310.81282.052324.41.052440.62外纵框架梁3006504.875100.8491.4外横框架梁3006504.87551248.625楼梯间框梁3006504.87511.857.525次梁2005002122.4244.83楼面、屋面的重力荷载:各层楼面、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及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见表5、表6。表5 楼面、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表楼层部位面积(m2)均布永久荷载标准值(kN/m2)永久荷载载标准值(kN)永久荷载合计(kN)5屋面1285.24.9936417.06417.014房间、走廊856.83.553041.645: 6417.0 14:3393.478卫生间545.07273.78楼梯间58.71469.358表6 楼面、屋面的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表楼层部位面积(m2)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kN/m2)可变荷载标准值(kN)可变荷载合计(kN)5屋面1285.20.5(0.35)642.6(449.82)642.6(449.82)14房间705.62.01411.25: 642.614:2302.2走廊151.22.5378卫生间542.0108楼梯间5812.5202.514812.5202.5注:括号中为雪荷载的值。4雨蓬的重力荷载计算: 一层出入口的雨蓬重力荷载、计算如下: (0.1+0.08)22513.7+0.080.355.725+200.022(13.7+0.355.7)16.871kN5楼层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由抗震规范可知,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即:式中为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对于楼面活荷载取为0.5,对于屋面活载取为0,对于雪荷载为0.5。各个楼层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过程见表7。计算时,将每层的楼面荷载及上下各半层的墙、柱荷载集中到该层处,即为该层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表7 楼层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表 单位:kN质点楼面永久荷载楼面可变荷载梁柱墙永久荷载合计可变荷载合计56417.0 642.62505.4711362.241908.24810879.0112192.9642.643393.4782302.22505.4711362.241759.20610246.017020.392302.233393.4782302.22505.4711362.241620.91610102.298882.102302.223393.4782302.22505.4711362.241651.86310048.688913.052302.213393.4782302.22505.4711362.241421.6869949.068682.872302.2总计总重力荷载代表值:51225.05总永久荷载:45691.31总可变荷载:9851.4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如图3所示。 图3 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示意图3.4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本建筑有八榀横向框架,五榀纵向框架,其侧移刚度分别计算如下。3.4.1横向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1横向框架梁的线刚度计算:所计算部分的柱网及框架梁布置图如图4所示。图中根据相同的横向抗侧移刚度将框架柱做了编号。图4 框架梁柱平面布置图(用于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图5 横向框架梁柱立面布置图 图5以框架为例,表示了横向框架中,柱截面沿高度的变化,以及横向框架梁的布置情况。由于在横向框架中,进行梁的刚度计算时,各层梁的计算跨度均以此计算跨度为准。图5中底层柱的高度由基础梁顶面算起。表8 横向框架梁线刚度计算表楼层截面(mmmm)部位跨度(m)(m4)(m4)(kN/m2)(kNm)15300650中7.50.00690.0138C30:30.010655200边7.50.00690.010441600300550中7.50.004160.0083233280边7.50.004160.0062424960300550中7.20.004160.0083234666边7.20.004160.0062426000300400中2.80.00160.002425714.29边2.80.00160.003234285.71表8为横向框架梁线刚度的计算表。表中为混凝土弹性模量;为矩形梁截面惯性矩,为考虑梁翼缘的影响,乘以惯性矩增大系数后的梁截面惯性矩。对于中框架梁和边框架梁,增大系数分别取2.0和1.5。2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计算:采用值法对各横向框架柱进行了侧移刚度计算,计算过程见表9表17。表9 侧移刚度计算表(6根)层数截面层高混凝土惯性矩线刚度 (一般层) (一般层)(kN/m) (mm)(m)(kN/m2) (m4)(kNm) (底层)(底层)250.500.504.230.01065.2371420.560.219553310.500.504.25.2371421.120.51913113表10 侧移刚度计算表(4根)层数截面层高混凝土惯性矩线刚度 (一般层) (一般层)(kN/m) (mm)(m)(kN/m2) (m4)(kNm) (底层)(底层)250.500.504.230.01065.2371421.8120.47541201110.500.504.25.2371421.8120.606515324表11 侧移刚度计算表(4根)层数截面层高混凝土惯性矩线刚度 (一般层) (一般层)(kN/m) (mm)(m)(kN/m2) (m4)(kNm) (底层)(底层)250.500.504.2301065.2371421.0080.3351846710.500.504.25.2371421.0080.501312666表12 侧移刚度计算表(12根)层数截面层高混凝土惯性矩线刚度 (一般层) (一般层)(kN/m) (mm)(m)(kN/m2) (m4)(kNm) (底层)(底层)250.500.504.230.01065.2371421.820.4761202710.500.504.25.2371421.820.60715345表13 侧移刚度计算表(10根)层数截面层高混凝土惯性矩线刚度 (一般层) (一般层)(kN/m) (mm)(m)(kN/m2) (m4)(kNm) (底层)(底层)250.500.504.230.01065.2371420.6720.251634210.500.504.25.2371420.6720.438611082表14 侧移刚度计算表(2根)层数截面层高混凝土惯性矩线刚度 (一般层) (一般层)(kN/m) (mm)(m)(kN/m2) (m4)(kNm) (底层)(底层)250.500.504.230.01065.2371422.0160.5021268410.500.504.25.2371422.0160.62615829各层框架的横向侧移刚度统计见表15。 表15横向框架侧移刚度统计表 单位:(kN/m) 层数12345131136=7867855336=3319855336=3319855336=3319855336=33198153244=61296120114=48044120114=48044120114=48044120114=48044126664=5066484674=3386884674=3386884674=3386884674=338681534512=1841401202712=1443241202712=1443241202712=1443241202712=1443241108210=110820634210=63420634210=63420634210=63420634210=63420158292=31658126842=25368126842=25368126842=25368126842=253685172563254223254223254223254222横向框架的规则性判断:因为: /517256/3254221.5890.7;并且:3/(+)=3517256/(3254223)1.5890.8; 所以,由抗震规范可知,横向框架属于竖向规则结构。3.4.2纵向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1纵向框架梁的线刚度计算:所计算部分的柱网及框架梁布置图如图6所示。图中根据相同的纵向抗侧移刚度将框架柱做了编号。 图6 框架梁柱平面布置图(用于纵向侧移刚度) 图7 纵向框架梁柱立面布置图 图7以框架为例,表示了纵向框架中,柱截面沿高度的变化,以及纵向框架梁的布置情况。进行梁的刚度计算时,各层梁的计算跨度均以此计算跨度为准,忽略了柱截面沿高度变化时梁跨度的微小变化对梁刚度的影响。图7中底层柱的高度由基础梁顶面算起。表20为纵向框架梁线刚度的计算表。表中为混凝土弹性模量;为矩形梁截面惯性矩,为考虑梁翼缘的影响,乘以惯性矩增大系数后的梁截面惯性矩。对于中框架梁和边框架梁,增大系数分别取2.0和1.5。表16 纵向框架梁线刚度计算表楼层截面(mmmm)部位跨度(m)(m4)(m4)(kN/m2)(kNm)15300650边7.20.00690.0104C30:30.010643333.33300650中7.20.00690.0138575002纵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计算:采用值法对各纵向框架柱进行了侧移刚度计算,计算过程见表21表28。表17 侧移刚度计算表(6根)层数截面层高混凝土惯性矩线刚度 (一般层) (一般层)(kN/m) (mm)(m)(kN/m2) (m4)(kNm) (底层)(底层)250.500.504.230.01065.2371420.560.219553310.500.504.230.01065.2371421.120.51913113表18 侧移刚度计算表(4根)层数截面层高混凝土惯性矩线刚度 (一般层) (一般层)(kN/m) (mm)(m)(kN/m2) (m4)(kNm) (底层)(底层)250.500.504.230.01065.2371420.6720.2515635510.500.504.230.01065.2371420.6720.438611082表19 侧移刚度计算表(4根)层数截面层高混凝土惯性矩线刚度 (一般层) (一般层)(kN/m) (mm)(m)(kN/m2) (m4)(kNm) (底层)(底层)250.500.504.230.01065.2371422.6060.5661430110.500.504.230.01065.2371422.6060.674317038表20 侧移刚度计算表(2根)层数截面层高混凝土惯性矩线刚度 (一般层) (一般层)(kN/m) (mm)(m)(kN/m2) (m4)(kNm) (底层)(底层)250.500.504.230.01065.2371422.0160.5021268410.500.504.230.01065.2371422.0160.62615829表21 侧移刚度计算表(2根)层数截面层高混凝土惯性矩线刚度 (一般层) (一般层)(kN/m) (mm)(m)(kN/m2) (m4)(kNm) (底层)(底层)250.500.504.230.01065.2371422.0160.5021268410.500.504.230.01065.2371422.0160.62615829各层框架的纵向侧移刚度统计见表22。 表22 纵向框架侧移刚度统计表 单位:(kN/m)层数555336=3319863554=25420143014=57204126842=25368126842=25368166558455336=3319863554=25420143014=57204126842=25368126842=25368166558355336=3319863554=25420143014=57204126842=25368126842=25368166558255336=3319863554=25420143014=57204126842=25368126842=253681665581131136=78678110824=44382170384=68152158292=31658158292=316582545282纵向框架的规则性判断:因为: /254528/1665581.5280.7;同时:3/(+)=3254528/(1665583)1.5280.8;所以,由抗震规范可知,纵向框架属于竖向规则结构。按照抗震规范的要求,不需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并考虑相关增大系数。3.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位移和内力计算3.5.1横向框架自振周期的计算对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框架结构,可用顶点位移法计算其基本自振周期: 式中,为考虑非承重墙刚度影响的周期折减系数,本设计取0.7;是把集中在各楼层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作为该楼层的水平荷载,用弹性方法计算出的结构顶点的假想水平位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建筑展示方案设计(3篇)
- 工业厂房建筑规划方案设计(3篇)
- 有效交流课件
- 2018年北京顺义 高中化学一轮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 第1课时 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 鱼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青岛版(六三制2024)
- 10《 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低碳建筑试点方案设计(3篇)
- 傣族建筑节日活动方案设计(3篇)
- 创意建筑活动方案设计案例(3篇)
- 役前训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职中专入学开学第一课正视职业教育开启未来征程课件
- DZ∕T 0275.1-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正式版)
- GB/T 6663.1-2007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
- 缝纫机线迹图示教学课件
- 2022年衡阳市南岳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阀门解体检修及研磨(课堂PPT)
- T∕CVIA 41-2014 液晶电视屏主流尺寸规范
- 吴学文实战经验分享
- 中国瓷器发展史(课堂PPT)
- 久保田平板膜技术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