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doc_第1页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doc_第2页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贯串成一个故事情节。这样明暗线的情节结构是很巧妙的,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3,截取生活片断结构。这是通过几个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写法。如孔乙己属于纵向片断型结构,按先后顺序写孔乙己几次到咸亨酒店的情景。 4、采用倒叙和补叙的笔法。先写结局,然后补叙、追忆人物的悲剧过程。如祝福,先写祥林嫂之死,然后补叙她悲剧的一生。伤逝从涓生搬回会馆、追悔子君之死写起,然后回忆他和子君认识、相爱、同居、分离、子君死亡的悲剧过程。 5、采取侧而烘托与正而描写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安排小说的结构。理水第一节写现实文化山上的学者议论到底有没有禹这个人;第二节写绅士和学者恭迎大禹:第三节写大禹治水的英雄形象。写文化山上的学者和水利考察人员的腐败,从而烘托了大禹的一心为公,同时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组成浑然一体的结构。 四、小说的思辨性更具诗化的特征思辨,就是思中有辨,辨中求实、求真。思辨性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思辨性不仅体现在鲁迅小说的叙述描写中,而且体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中。如祝福中的“我”与祥林嫂关于人死了有没有灵魂的对话之后,有一段描写“我”的心理思辨。狂人口记中狂人的心理活动,体现了作者对“狂”与“非狂”的思辨。阿Q正传第一章关于“传”的辨析,关于阿Q的姓名、籍贯的“考据”,是思辨性的文字,第七章关于阿Q的“革命畅想曲”的描写,体现了鲁迅对私欲、成见、旧有的思想意识与精神超越的矛盾性的思辨。 鲁迅小说中人物而对读者吐露心曲,让主观情感啧射出来,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更具有诗化的特征。如故乡的结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富有深刻的哲理。使人们在迷茫中看到希望的路,具有散文诗的特征。 五、“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讽刺笔法 “戚而能谐”,指在讽刺的笑声中包含着深沉的忧郁,表现了作者深厚的爱憎感情。“婉而多讽”,是指对讽刺对象不作公开的表态,把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委婉曲折的真实描写之中。 鲁迅小说中的讽刺大都是含蓄而隐藏的,在人物和场面的叙述、描写中流露出来。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另一个特点,是把喜剧同悲剧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笑声里潜藏着深沉的忧伤。阿Q正传写阿Q自欺自慰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是异常可笑的:他向吴妈下跪求爱,结果被赶出未庄;他要革命,想象中的革命完全是满足自己的报复意愿和生活需求的大喜剧,结果是被枪杀的悲剧。孔乙已中的孔乙己的一生,同样是在引人哄笑和举人之类的折磨中结束的。在喜剧性描写和悲剧结局的交织里,人物的悲剧命运更加令人同情。 六、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语言风格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小说的。他的小说的语言具有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风格。具体来说,有以下点特色。 第一,锤炼字句,准确、精炼。例如药中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而按了两下。”这一段话用了“掏”、“掏出”、“交给”、“抖抖的”、“装入”、“按了两下”等动词和形容词,形象地描写勤劳检朴的华老栓夫妇省吃检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要拿去买人血馒头治儿子的瘩病时小心谨慎地沉重心情。 第二,联辞结采,出神入化。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1.借代:如孔乙已中写:“如果出到十儿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此顾客,多是短衣帮,人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而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喝。”用“短衣帮”指代穷苦的人,用“穿长衫的”指代当时有钱的上层分子。用不同的衣衫代替不同的人们,发人深思。 2.对比:如故乡中,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闰土的少年和二十年后变成一个“木偶”人,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无限同情。 3.反复:如孔乙己中第二、第四和第六节有:“才可以笑几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反复了三次,说明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笑料。 4.排比:如伤逝中有几处排比句式:五个“这样的”、二个“我憎恶”、二个“我要”,表现涓生倾吐对子君的思念和悲伤的心情,抒情色彩很浓。 第三,标题简洁,高度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