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湖商厦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投资建设的青海湖商厦,位于共和县博爱医院内,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结构高度为49.5米,结构形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防设烈度为七度,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二至四层为商铺,516层为住宅。 框剪结构工程,模板是关键,为确保工程质量,所有模板工程均采用木胶合板支设,整层梁、板、墙、柱木胶合板模及支撑架体系分别按三层配制,以便保证楼层模板使用的周转需要。二、模板的设计原则及要求1、基本要求 模板必须尺寸准确,板面平整,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及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以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在满足塔吊起重量要求,施工便利和经济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扩大模板面积,减少拼缝。依据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或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的有关数据和标准,确定模板体系、措施和施工方案。2、模板设计中模板体系计算包括以下内容:(1)混凝土侧压及荷载计算(2)板面承载力及刚度验算(3)次龙骨承载力及刚度验算(4)主龙骨承载力及刚度验算(5)穿墙螺栓承载力的验算3、模板及其支架应考虑的荷载(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2)新浇混凝土自重(3)钢筋自重(4)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荷载(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6)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7)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4、关键部位模板的技术要求 除整体配模要求外,模板设计的重点应放在阴阳角接口,楼层间过度节点,底部节点,门窗洞口,电梯井筒等一些特殊部位的模板设计,保证洞口方正,尺寸准确,模板设计中还应注意各种接缝的处理,做到不变形,不跑位,不胀模,不漏浆,对于墙柱模板在配模过程中还应注意穿墙螺栓的布置,应与模板背楞的刚度相配合,特别注意其与上,下口及门窗洞口处间距不宜过大,避免胀模及漏浆现象。5、模板的堆放,清理及脱模剂的应用 模板应面对面堆放,堆放场地应平整。 模板清理必须将粘洁的混凝土块剔除干净,表面浮砂和灰尘清理干净。 脱模剂的选用必须根据所用模板而定,木模采用水性脱模剂,脱模剂的涂刷应均匀,不漏浆,涂刷不得出现流坠现象,经雨淋后应重新涂刷一遍。三、模板体系的选用1、楼板选用光面清水木胶合板,木龙骨组成,拼缝要严密,应达到清水模板要求,省去抹灰。2、梁,柱,剪力墙,电梯井,楼梯均采用木胶合板,钢管架加固。3、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具有装拆方便,快捷,省工,省料的特点,支撑立杆应对齐搭设,确保受力均匀合理。四、模板的安装 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电梯井筒模每层施工完成后安装封堵式防护门,并且井筒内每三层设置水平安全网一道,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检查支设模板用的扣件,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1、安装放线,模板安装前先侧放控制轴线网和模板控制线,根据平面控制轴线网,在防水保护层或楼板上放出墙,柱边线和检查控制线,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竖向主筋上部标出控制点。2、模板安装前应首先检查模板的杂物清理情况,板面修正情况,脱模剂涂刷情况。3、在梁端部,柱根角部,剪力墙转角处留置清扫口,顶板浇筑前将模板,钢筋上的杂物用高压气泵清理干净。4、上道工序验收完备签字齐全。5、按要求安装好门窗洞口模板。6、防止模板漏浆,烂根,错位等的设施安装完备。7、现浇结构模板的安装放线及允许偏差按按照规范要求。8、基础底板和地下室外墙模板支设,筏板厚度1100,剪力墙厚度300。基础与墙水平施工缝沿地板外围采用木胶合板支设,钢管木方支撑加固,外墙施工缝采用吊模高出筏板面300.吊模的加固必须牢固,防止下部模板外胀。地下室墙采用木胶合板双排钢管架加固体系,对拉螺栓采用14的螺栓中间加止水片。模板底部用水泥砂浆提前封堵,版缝拼缝用胶带封闭,挂线校正,保证墙面垂直度在3mm以内,轴线移位不超过5mm,保证模板顶面高度在10mm以内。9、使用木胶合板,剪力墙模板安装(1)材料:清水墙光面胶合板后12mm背楞方木4080mm,加固钢管采用脚手架管,14mm的穿墙螺栓,配套螺母,蝴蝶卡。(2)模板的配制,按照图纸要求,最好整面墙配一块,但最大长度不超过4m,方便吊装和拆除,木胶合板面拼缝严密,最大缝隙控制在2mm以内,板面平整光滑,钉帽不得突出板面,穿墙螺栓14的螺杆,可钻16的孔,防止孔大漏浆,要孔洞间距均匀,内外模板孔对称。大墙转角和丁字墙处应加工阴角模和阳角模,宽度模数取300,600.转角模缝隙应加密封条,防止漏浆。(3)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应在剪力墙钢筋底部高1015cm处竖向水平间距均为1.52m的模板限位筋,限位筋用12的钢筋焊接,钢筋限位的宽度比墙厚小2mm,满足混凝土侧压变形量要求,对大墙面由多块模板拼接,或与内外角模连接时,拼接应顺直,不得有错位,缝隙必须用海绵压条密封,外墙外模上下层接缝处应加密封条,模板就位后现将根部按照放好的墙边线和控制线校正一面,再安装校正另一面,借用内架加固,模板校正加固后,底部提前用砂浆封堵,有一定强度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模板利用满堂脚手架支撑,满堂脚手架搭设要求:立杆间距不大于1m,水平杆步距不大于1.5m,在立杆顶端加U托,托住主龙骨,主龙骨用483的钢管,沿开间长向设置,间距不大于1m,次龙骨用4080的木方放在主龙骨上并垂直主龙骨放置,光面木胶合板铺钉在次龙骨上,要求板面平整光滑,板缝用胶带贴严。(4)板与墙接触处阴角做法:为防止出现错台,支楼板模时沿墙设置一道4080的木方,在铺钉光面胶合板与墙接缝处用海绵条封实,防止漏浆。(5)梁模支设:梁底模,侧模可提前配好,只将梁底模铺设在已调好的满堂架水平杆上,扎好钢筋后再支设梁侧模,用短钢管加固。五、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进厂前严格检查 模板加工后要进行检查验收,主要检查模板的平整度,模板的接缝情况,加工精度,支架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2、墙,柱烂根的处理(1)传统做法为在墙,柱模板支设后用砂浆和其他材料填堵。漏浆烂根现象仍无法全部根除,反而有时会造成夹渣现象。(2)墙,柱根部采用抹砂浆台和加设海绵条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3)模板漏浆处理 顶板模板和墙体的接缝处理。(4)可采用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时控制浇筑高度的办法处理,即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高出楼板底标高812cm,然后再浇筑楼板混凝土。(5)木模板施工 上,下层楼板接缝处容易形成漏浆现象。模板拼缝内侧用海绵条钳缝,挤紧防止漏浆。(6)墙体阴阳角处,楼板模板的拼缝均可在缝隙处粘贴胶带以防止漏浆。(7)防止位移、胀模可采取的措施。A控制模板设计强度;B加密背楞;C模板支设前放好定位线、控制线;D墙柱模板安装就位前采取 定位措施。六、成品保护措施1、吊装模板是轻放轻起,不准破坏已完成的结构,并注意防止模板变形。2、严禁用大锤砸或用撬工硬撬门窗模板,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及棱角。3、模板的堆放和清理,模板拆除后,立即对模板的表面及缝隙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保证下次使用不出现粘模现象。七、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时,结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侧模以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即可拆除,模板拆除保证墙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N/平方毫米时方可进行拆除。 结构拆除地模后,其结构上部应严格控制堆放材料机具及施工荷载,必要时应经过核算或加设临时设施支撑,悬挑结构均应加临时支撑。 模板拆除均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防止模板与硬物相撞,严禁用撬棍撬和大锤敲击。 大模板起吊前,必须严格检查吊钩及钢丝绳的牢固性能,可靠无误后方可起吊,严禁使用有安全隐患的吊具。 起吊大模板时应将与墙体相连的穿管墙螺栓全部取出使大模板完全脱离墙体经检查无误后方准起吊,提升模板时的速度要缓慢。八、安全注意事项 堆放大模板时应面对面放置,若平板高度不宜过高,且堆放场地应平整度坚实。 大模板在施工楼层停放时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沿外墙周边放置。 拆模起吊起吊前,应检查穿墙螺栓是否拆净,再确认无遗漏并在模板与墙体完全脱离后方准起吊。禁止一次起吊两块以上的模板,起吊前吊钩应与模板在同一平面,不得斜吊,严禁大模板大幅度摆动或碰撞相邻模板或墙体。风力超过5级时应停止模板作业。九、计算书梁模板与支撑计算书计算依据: 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编制。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200mm, 梁截面高度 H=600mm, H方向对拉螺栓1道,对拉螺栓直径20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5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408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9500.00N/mm2,抗弯强度f=15.00N/mm2。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95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34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000m;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1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40.519kN/m 根据公式2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24.000kN/m 所以取两者最小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4.000kN/m2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3.1,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28.800kN/m=25.920kN/m2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3.1,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0.96.000kN/m=5.400kN/m2。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四、梁模板侧模计算 梁侧模板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梁侧模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0.001.502/6cm3=22.500cm3 I=60.001.503/12cm4=16.875cm4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1 = M/W f 其中 f1 梁侧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q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kN/m); q=(1.225.92+1.45.40)0.60=23.198N/m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23.1980.3002=0.209kN.m f=0.209106/22500.0=9.279N/mm2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1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23.1980.300=4.176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1=34176/(260015)=0.69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25.920.60=15.552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 = 0.67715.552300.04/(1009500.00168750.0)=0.532mm五、穿梁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25.92+1.45.40)0.600.50/1=11.60kN 穿梁螺栓直径为20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为16.9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为 A=225.000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为 N=38.250kN; 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为 N=11.599kN; 穿梁螺栓的布置距离为侧龙骨的计算间距500mm。 每个截面布置1 道穿梁螺栓。梁模板与支撑计算书计算依据: 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编制。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300mm, 梁截面高度 H=700mm, H方向对拉螺栓1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5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408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9500.00N/mm2,抗弯强度f=15.00N/mm2。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95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34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000m;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1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40.519kN/m 根据公式2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24.000kN/m 所以取两者最小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4.000kN/m2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3.1,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28.800kN/m=25.920kN/m2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3.1,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0.96.000kN/m=5.400kN/m2。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四、梁模板侧模计算 梁侧模板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梁侧模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70.001.502/6cm3=26.250cm3 I=70.001.503/12cm4=19.688cm4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1 = M/W f 其中 f1 - 梁侧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q -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kN/m); q=(1.225.92+1.45.40)0.70=27.065N/m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27.0650.3002=0.244kN.m f=0.244106/26250.0=9.279N/mm2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1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27.0650.300=4.872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1=34872/(270015)=0.69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25.920.70=18.144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 0.67718.144300.04/(1009500.00196875.0)=0.532mm五、穿梁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25.92+1.45.40)0.700.50/1=13.53kN 穿梁螺栓直径为20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为16.9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为 A=225.000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为 N=38.250kN; 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为 N=13.532kN; 穿梁螺栓的布置距离为侧龙骨的计算间距500mm。 每个截面布置1 道穿梁螺栓。梁模板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计算依据: 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编制。一、参数信息: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3米, 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D=800mm1200mm,梁支撑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80米,立杆的步距 h=1.10米,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 F = 1.225.0000.2000.5000.400=1.200kN。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二、模板面板计算 使用模板类型为:胶合板。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1.2000.400=12.0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500.400(21.200+0.800)/0.800=0.56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2.500+2.000)0.8000.400=1.440kN 均布荷载 q = 1.212.000+1.20.560=15.072kN/m 集中荷载 P = 1.41.440=2.016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W = 40.001.501.50/6 = 15.00cm3; I = 40.001.501.501.50/12 = 11.25cm4;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简图 变形图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184kN N2=3.445kN N3=4.815kN N4=3.445kN N5=1.184kN 最大弯矩 M = 0.065kN.m 最大变形 V = 0.192mm连续梁支座反力复核验算: 连续梁受力累加: Pn=15.0720.800+2.016=14.1kN 支座反力从左到右相加: Rn=1.184+3.445+4.815+3.445+1.184=14.1kN连续梁弯矩复核验算: 假定顺时针方向力矩为正力矩。 已知力对B点取矩:-(15.0720.8002/2+2.0160.400)=-5.60kN.m 求出的支座反力对B点取矩:(顺时针力矩) 支1: 1.1840.800=0.95 支2: 3.4450.600=2.07 支3: 4.8150.400=1.93 支4: 3.4450.200=0.69 顺时针力矩之和:0.95+2.07+1.93+0.69=5.64KN.m(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10.06510001000/15000=4.333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1=31830.2/(2400.00015.000)=0.45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192mm三、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一)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考虑活荷载在梁上最不利的布置,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4.815/0.400 =12.038kN/m 最大弯矩 M = 0.100ql2=0.10012.0380.400.40=0.193kN.m 最大剪力 Q = 0.600ql=0.60012.0380.400=2.889kN 最大支座力 N = 1.100ql=1.10012.0380.400=5.297kN 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W = 5.008.008.00/6 = 53.33cm3; 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1)方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M/W=0.193106/53333.3=3.62N/mm2(2)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00ql=2889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1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1=32889/(25080)=1.08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70N/mm2(3)方木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 qk=7.177kN/m 最大变形 v = 0.677qkl4/100EI=0.6777.177400.004/(1009000.002133333.33)=0.065mm四、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钢管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简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153kN.m 最大变形 vmax=0.062mm 最大支座力 Qmax=5.667kN连续梁支座反力复核验算: 连续梁受力累加: Pn=1.184+3.445+4.815+3.445+1.184+1.200+1.200=16.5kN 支座反力从左到右相加: Rn=1.058+5.667+3.022+5.667+1.058=16.5kN连续梁弯矩复核验算: 假定顺时针方向力矩为正力矩。 已知力对B点取矩:-(1.1840.200+3.4450.400+4.8150.600+3.4450.800+1.1841.000+1.2000.145+1.2001.055)=-9.90kN.m 求出的支座反力对B点取矩:(顺时针力矩) 支1: 1.0581.200=1.27 支2: 5.6670.800=4.53 支3: 3.0220.600=1.81 支4: 5.6670.400=2.27 顺时针力矩之和:1.27+4.53+1.81+2.27=9.88KN.m 抗弯计算强度 f=0.1527106/5080.0=30.06N/mm2 (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简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793kN.m 最大变形 vmax=1.114mm 最大支座力 Qmax=12.185kN连续梁支座反力复核验算: 连续梁受力累加: Pn=5.667+5.667+5.667+5.667+5.667+5.667+5.667=39.7kN 支座反力从左到右相加: Rn=7.651+12.185+12.185+7.651=39.7kN连续梁弯矩复核验算: 假定顺时针方向力矩为正力矩。 已知力对B点取矩:-(5.6670.000+5.6670.400+5.6670.800+5.6671.200+5.6671.600+5.6672.000+5.6672.400)=-47.60kN.m 求出的支座反力对B点取矩:(顺时针力矩) 支1: 7.6512.400=18.36 支2: 12.1851.600=19.50 支3: 12.1850.800=9.75 顺时针力矩之和:18.36+19.50+9.75=47.61KN.m 抗弯计算强度 f=0.7934106/5080.0=156.19N/mm2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2.185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1.4)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准值,取0.1578kN/m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5783.300=0.625kN N = 12.185+0.625=12.810kN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2.810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计算长度 (m)1.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uh (1)l0 = h+2a (2)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验算长细比时取1,验算立杆稳定性时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取u = 1.800 h 脚手架步距,h = 1.100m a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1.1.公式(1)1.1.1.验算长细比 k取1,1.1.2.验算立杆稳定性 k取1.155, l0= 1.155 1.80 1.100 = 2.287m l0/i = 228.690/1.580 = 145 由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 0.328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 12810.000/(0.328489.0) = 79.759N/mm21.2.公式(2)1.2.1.验算长细比1.2.2.验算立杆稳定性 l0= 1.100+20.300=1.700m l0/i = 170.000 / 1.580 = 108 由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 0.530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 49.406N/mm22.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00;2.1.公式(3): l0= 1.1851.000(1.100+20.300)=2.015 l0/i = 201.450/1.580=128 由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 0.407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 64.417N/mm2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表1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 步距 h(m) h0.9 0.9h1.2 1.2h1.5 1.5h2.1 k1 1.243 1.185 1.167 1.163表2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2 H(m)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h+2a或u1h(m) 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081 1.092 1.113 1.137 1.155 1.173 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 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047 1.055 1.062 1.079 1.097 1.114 1.132 1.62 1.0 1.007 1.014 1.021 1.029 1.036 1.043 1.051 1.056 1.074 1.090 1.106 1.123 1.80 1.0 1.007 1.014 1.020 1.026 1.033 1.040 1.046 1.052 1.067 1.081 1.096 1.111 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 1.042 1.048 1.062 1.076 1.090 1.104 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 1.039 1.044 1.060 1.073 1.087 1.101 2.25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7 1.070 1.081 1.094 2.70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3 1.066 1.078 1.091 以上表参照: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六、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Rc=80.80=6.4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80=6.4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2.185kN七、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要求小于0.5, 其他情况下, a也宜小于0.5! b.模板支架立杆应在支架的两端和中间部分与建筑结构进行连接。 c.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d.支架首步和顶步绕四周两跨范围内设水平斜撑,角部设剪刀撑; e.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f.模板支架应自成体系,严禁与其他脚手架进行连接。 g.模板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h.模板支架顶托抗压承载力应同于底座。 i.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j.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k.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2.高大模板工程执行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3.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4.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5.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6.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3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7.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8.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配电考试题及答案
- 机设考试题及答案
- 中级财务会计(上)(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答案
- 会计继续教育“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外设计史知到智慧树答案
- 事业单位考试题公基真题及答案
- 2025房产电商团购合作未来市场趋势预测及应对策略协议
- 2025版房产代理销售合同范本:海外房产投资顾问
- 2025版高科技产业园区土地及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家用电器分期付款标准合同范本
- 公安科技信息化课件
- 桥梁工程支架浇筑连续箱梁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2025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招聘12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考试(含答案)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小学老师管理办法
- 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培训
- 绍兴市上虞区东关片区涝区治理-五甲渡闸站建设工程报告书
- T∕CITS 146-2024 尿液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规范化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