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流派——印象派之德彪西.doc_第1页
一个人的流派——印象派之德彪西.doc_第2页
一个人的流派——印象派之德彪西.doc_第3页
一个人的流派——印象派之德彪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音乐史论文论文题目:一个人的流派印象派之德彪西学院名称:经济管理学院任课老师:刘娜姓名:郄敏班级:工商1104班学号:11242100日期:2012年5月22日 一个人的流派 印象派之德彪西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我静静地端坐在收音机前,打开收音机,耳边响起了一段朦胧闪烁、神秘莫测、充满奇异幻想的西方音乐,我知道,能营造出这种音乐氛围的只有他一个人了德彪西。德彪西并非出身音乐世家,也没有良好的音乐环境,但他却十分热爱音乐,幼年时就显露出显著的音乐才能。德彪西在音乐学院学习时,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打破陈规、探索新领域的强烈愿望。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响组合,他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他弹奏的和弦,全然不按照传统规则予以预备和解决。为此,他常常遭到教师们的责备。但是他从来没有因此放弃过追求自己的音乐风格。德彪西在自己的音乐道路上受到过许多人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音乐家、诗人还有画家。比如穆索尔斯基极富特色的新颖和声、瓦格纳开创的充满排山倒海般力量和亮丽色彩的一种绵延不绝的音乐风格、爪哇甘美朗的十二平均律和五声调式在音乐方面对德彪西的巨大影响,以象征派诗人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派沙龙中的一些全新的艺术观点思想以及印象派画家们的主张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大胆革新,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光与色的表现效果,他们的画色彩明快,笔法简练,这一切正是德彪西在音乐上所向往和追求的。这些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德彪西,都为他最终印象派音乐风格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德彪西终究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音乐风格。那么,印象派音乐究竟有怎样的音乐风格呢?德彪西的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都相去甚远,在他的音乐中,既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和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细腻、繁复的和声、新奇而富有色彩的配器、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都是德彪西的音乐中所特有的,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不曾具备的。如前所述,这种音乐是德彪西受印象派画家的启迪而创作出来的,它与印象派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把一首乐曲比作一幅画来说,乐曲的旋律如同是画面中的线条,和声就像是画面的光线和色彩。德彪西这幅“音画”采用了印象派绘画的技法,十分重视音画的光线、色彩和声,而不追求音画的线条旋律的明晰轮廓,德彪西作音画的手法很像画中国写意画的手法,着意于传神,不是追求表面的逼真。这种音乐中,动多于静,朦胧与闪烁代替了明朗。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作品每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下面请跟随我走进德彪西 的音乐世界。月光是德彪西比较早期的作品,但已初步显示出了印象派音乐的风格。德彪西大胆的运用了和声手法与音乐形式处理,引导人们的奇异想象力,塑造出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形象。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曾评论这首作品的再现部分:“那轻盈的上行琶音,犹如向天空喷涌的清泉,然后在主、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在这一背景中延伸扩展,宽广而富有表情。” 作品细腻的、充满浪漫色彩的和精致的和声描绘,以变幻无常的节奏音型处理,别具一格,充分说明了月光所带来的迷人意境。作曲家采用柔美纯净的和声丰富的钢琴织体,描绘了幽暗的月光透过轻轻浮动的云,影影绰绰的洒在平静的水面上,把灵艳的月光泻洒下的冰一样的银辉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贝多芬充满激昂、抗争、无奈的月光相比,德彪西的月光则像是一首小夜曲,像是我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咏叹,表现的是心中的畅意和自己对美好的歌颂,柔和、悠扬、闲适。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作品中最为风行,也最能概括其笔下那种朦胧的美感和迷离斑驳的色彩的一首作品。这是德彪西以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为蓝本,作出的一首音乐诗篇,又是一幅巧妙运用色彩和光线变化、笔触鲜丽动人的印象派画卷。在这首乐曲中,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这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和声效果更为突出,使得音乐的明暗和疏密都具有千姿百态的娇柔和美感,鲜活的、清新的和声气氛中蕴藏着细腻敏感的情思,使音乐好像被赋予了一种奇妙的渗透力。这音乐又好像把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结合在一起,散发着一种把梦幻气息和感官享受揉合起来的丰盈之美。在这首乐曲中,木管乐器发挥了极其突出的作用,德彪西使用了三支长笛、两支单簧管、两支双簧管和一支英国管来为之吹奏柔美的气息,其余的乐器使用也并不复杂,只不过是两架竖琴、四支圆号、传统弦乐组和古色古香的小钹这些乐器本身也都是色彩丰富的调色板。德彪西就在这些乐器上调色傅彩,为马拉美的诗篇作出了画面效果可与印象派画家争胜的“音译”。牧神午后的问世引起了广泛的赞叹,同时也引起了一阵惊呼和不解,从此,人们借用了一个绘画流派的名字来称呼这种别开生面的音乐印象派,德彪西从此为西方古典音乐开一代新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是德彪西用诗化的音乐语言谱写成的一首极具思想感情的曲目。文学作品一向以语言和思想感情的真实、唯美和文章结构的明确、恰当而吸引读者眼球。然而如诗画般的的音乐也是一样,音乐语言的运用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也要体现出独特性、准确性和创造性。德彪西早期曾根据一首名为苏格兰之歌的诗谱写了一首叫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歌曲,而创作这首同名钢琴曲时,德彪西在这首作品上既运用了自己早期的音乐风格,同时又包含了之后的许多成熟的印象主义因素,二者相互融合,十分自然。作品开始处运用带有东方意味的五声性旋律,以白描的方式勾勒出了少女的形象。听众能够感受到少女的温雅和妩媚,可是却又说不出美在何处。此中,便生出了一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具有的朦胧意象。德彪西在作品中用音乐来解释音乐,通过如诗如画般的的音乐语言和思想感情来传达和表现虚无缥缈的朦胧意境。整首作品短小精致,细腻入微,委婉动人,汇集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突出特点,主题旋律线条清晰,富于歌唱性,通过具有东方色彩的五声音调,刻画出一位清纯的少女形象,是典型的印象主义音乐。跟我一同欣赏了德彪西的三首代表性作品之后,你是否对德彪西的音乐、对印象派音乐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呢?德彪西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开创了一个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的世界,但正是这份奇怪与独特造就了德彪西的与众不同与无与伦比,使他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