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docx_第1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docx_第2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docx_第3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docx_第4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列宁、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1936年新宪法、斯大林、斯大林模式2过程与方法:客观评价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和曲折性并联系对比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使学生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开放思想在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逐步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具体教学内容为: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特征、对“斯大林模式”的正确评价。三、教学重点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3“斯大林模式”四、教学难点:1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2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五、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师讲述法、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法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指导学生复习上节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回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学生:思考回答:在俄国国内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的的民族解放运动。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回忆:面对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苏俄政府为巩固政权,采取什么措施?其结果如何?学生:回答: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样保证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老师:让学生思考:国内战争胜利后,为巩固政权,国家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学生:回答:是进行经济建设,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老师: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没有先例可循,而苏俄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只能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此导入新课。2新课学习(一)出示本课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列宁、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1936年新宪法、斯大林、斯大林模式2能力目标:客观评价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和曲折性并联系对比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使学生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开放思想在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逐步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出示重难点重点: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3“斯大林模式”难点:1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2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二)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纲1十月革命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政策?结果如何?2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开始实施什么政策?(领导人、时间、内容、作用)3苏联的成立(时间、成员)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领导人、时间、措施、重点、作用)5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时间、内容、意义)6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作用、弊端)给学生15分钟时间通过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找出答案并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为老师下一步的讲解和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内容第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经济建设任务的提出出示:苏俄宣传画捍卫十月革命成果老师提问: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成果很容易回答: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老师提问:1921年内战结束,和平到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仍在实行,余粮收集有增无减。对此,人民的反映如何?国家的形势怎样?学生回答:余粮收集制导致经济恶化及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政治形势出现动荡老师出示资料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提问:上述资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了2新经济政策老师指导学生掌握本课重点: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以及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较学生:1复习知识,深化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认识到其是苏俄国家面临特殊形式的产物。2阅读教材,总结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1)实行粮食税;(2)搞活中小企业;(3)恢复自由贸易老师出示图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按规定价格征收农民的一切余粮。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工业方面实行工业国有化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大的厂矿企业仍为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实行商业国有化允许农民和手工艺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上自由买卖,恢复国内自由贸易。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表格里的内容,进一步深化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也是它的优点之所在。老师进一步深化: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什么?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了经济,促进了城乡交流,巩固和加强了工农联盟,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到1925年,苏联经济恢复到接近战前的最高水平。辨析:有人认为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让资本主义在苏俄复活,是历史的退步。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提示:根据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进行分析)学生:政策要与具体的国情相适应,要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新经济政策不是倒退,相反是社会主义探索的成功的尝试。3苏联的成立结合图片使学生了解苏联成立的时间、加盟共和国、国旗国徽等学生:1922年12月最初入盟的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共有15个加盟国。苏联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老师提示:请注意区别: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这是学生比较容混淆的三个名称,所以学生应深刻区别牢牢记住。第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列宁的逝世和斯大林的上台。老师简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学生听讲,知道斯大林是苏联的第二代领袖。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填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方式和成就2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概况:(1)方式:一、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二、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2)时间:1928-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3)成效:一、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二、提高人民自信心和苏联的国际地位,为卫国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4)苏联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3苏联工业化的弊端“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这是一组与农业集体化有关的宣传画。中间的画面是斯大林在联共(布)大会上发言,谈有关农业集体化问题。左侧的图中,一名集体农庄女庄员开着拖拉机在田野上播种,远处是漂亮的农户住宅。右侧的画面是一名女庄员在收割麦子,她的身后远处有一台马拉收割机在工作,背景上有一些车辆在运输刚割下来的麦子。第一幅图片是第聂伯河上的大坝、第二幅是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第三幅是集体农庄庄园在田间用餐通过以上丰富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总结出: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有: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三)当堂巩固1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探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C颁布新宪法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政府推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工业复兴法D“玉米运动”3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希特勒上台4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使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了巨大成就B它对苏联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了积极的作用C它重视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D它后来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发展51936年以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高度集中B广泛民主C新经济D高度自治61936年,假如你踏上苏联的国土,不能看到的是( )A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B农民用大量机械在耕作C书店里有新出版发行的新宪法D大量离开城市前去垦荒的人们答案:16ABACAD(四)本课小结: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七、板书设计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经济建设任务的提出2新经济政策3苏联的成立二、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