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doc_第1页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doc_第2页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doc_第3页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doc_第4页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精选范文: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共2篇)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 我们往往会把班主任工作想象得很难很烦,大量的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带班其实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痛苦,当然,大家都说做班主任是要有智慧的,其实所谓的“智慧”,只是要去多观察、多动动脑筋、多去想一些办法——一句话,只要把心思放在班上,自然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自然会走进学生心灵,再加上勤快点,就差不多了。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现在就在做班主任,每天也在重复着那些琐碎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中也经常会有不得要领的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秩序管理中。按理,课堂教学应该是任课老师的事,班主任不用多插手,但是每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班学生的素质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协助任课教师管理课堂也就成了班主任的工作之——做甩手掌柜,那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班上的教学秩序如果混乱了,班主任是脱不了干系的,人家只会说“某某班很乱”,这个“某某”就是班主任的名字,而不说几年级几班,也不会追究是哪一个老师教的这门课。这是班主任的宿命,当一天班主任就要承担一天。班级的教学秩序好了,任课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受益,班主任的口碑就好,皆大欢喜。 班主任如何可以轻松一点,不至于那么累呢?那就要想办法。动了脑筋了,身体就可以轻松点,不爱动脑筋,身体就要受累。既不爱动脑筋又不想身体受累,那就还是别干了。消耗精力体力,有个规律,要么先苦后甜,要么先甜后苦。先期大量投入,后期坐享成果;开始偷懒,班级养成坏习惯了,后面就跟着受罪。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带班,把班级越带越顺,越带越轻松,有人越带班级越乱的原因。 班主任的精力是有限的,合理分配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如果说有什么诀窍的话,可以用两句话来描述,第一句:“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第二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两句话有一点关联。我曾经在给一些学校班主任做培训的时候讲过这里面的辩证关系,当然我的理解不一定都对,只能说是一家之言,听的时候还要注意甄别。比如我说:男孩子打架是轻(哪一个男孩在长大的过程中没有打过架?),向教室地面乱吐瓜子壳是重(参见我学生写的他从雨中来)。扭转一个人的思想是重,得慢慢来,出现了反复和退步没关系,看淡一点,工作照做,心态放轻松一点;改变一个小小的坏习惯是轻,但是一个“小恶”能蔓延影响班级风气,必须花大力气来抓。什么事都管,会把人搞得很累,结果你会发现事情千头万绪,相当没有成就感。你想啊,教育是一个大问题,方方面面,各个环节,不是你一个班主任能搞定的,即使班主任再能干,力量也是有限的。所以,伤其十指,没有效果,还把自己的心态搞坏了。如果从一团乱麻中梳理一下抽出其中一根比较主要的,花上大部分的精力去好好处理,解决一个是一个,则情况就不同了,既能看到效果,又有了成就感。所以有一次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时我说了一句:放弃该放弃的、拯救能拯救的。记者笑:前半句不能发。我说:那就把下半句记下吧。但是不管话怎么说,“断其一指”,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是我们带班的原则之一—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打仗。这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的,该记住。 那么,什么是最重要的?没有。教育无小事,都重要。只有最先要解决的、最有把握解决的,没有最重要的。还是举前面说到的例子,课堂教学秩序。我们都有一个感觉,就是有时候一节课上得很顺,而同样的班级有时一节课上下来感觉又很糟糕,像是间歇性的,说不清楚原因。(班主任工作 )同样的学生、一样的认真备课,为什么学生的表现会起伏不定?我们不否认人的情绪是会波动的,那就要研究好的策略去以不变应万变。 一节课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课前准备的两分钟。课前准备好了,老师一走进课堂,神清气爽,烦恼皆消,马上进入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课前准备一团糟,老师先要花力气整顿秩序,声音高八度把下面的躁动压下去,到正式讲课,热情已经消去大半,接下来就就很难充分发挥。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丝毫不假。明白了这个道理,班主任就应该知道力气往哪里使了。不要小看这两分钟,意义很大啊。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很多人已经没有了课前准备的概念,至少我进过的班级,很多情况下都是乱糟糟的。 我理想中的班级,应该是上课前打了预备铃,学生就迅速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书本等物品已经摆好,安静地等待着老师来上课,而此时的讲台和黑板都已经是擦得很干净了。这不仅是规矩,更是对人的尊重,最重要的,这一环节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学生的心不定,难以进入状态,课堂效率就低。 就这么一件小事,班主任要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还不容易抓好。多年以前,我曾经为课前准备用了整整一个学期来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还是在一个比较好的班。我的要求就是上面写的,为了督促大家做好课前准备,我请负责任的班干部一打预备铃就立即上岗执勤,劝诫那些忘乎所以的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本以为学生的素质还比较好,而且这件事本身不难,应该很容易做到,事实上结果真出乎我意料,困难重重。由此可见,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绝非易事,但一经养成,就可以长期发挥它的作用。一开始根本贯彻不下去,学生不买班干部的账,打了预备铃还是和以前一样,原来在说话的还在说话,原来站着的还站着,在他们心目中,打预备铃不算上课,打上课铃还不算上课,老师进课堂了还不算上课,甚至老师喊了“上课!”口令也还不算上课。那么什么算上课?老师板起脸来整顿课堂纪律时,才意识到已经上课了,声音才逐渐小了下去。老师刚刚开口讲课,那边再来个迟到的,一声“报告”把老师的话头打断,如此反复几次,一节课已经过去五分钟了。 我意识到,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整治这个顽症开始。为了帮助班干部和任课教师把好课前准备这一关,我得扶上马,还得送一程,自己要辛苦一下,每次上课前,我都当做是自己去上课,到教室门口出现一下,提醒学生此时应该做什么。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养成这个习惯要花去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的时间不等,但是一旦上了规矩,大家养成习惯了,就不必再为这种事烦恼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个精力花得值!先苦后甜。 班主任要有服务意识,为任课教师、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服务,这并不有损班主任的尊严。正如我在以前写过的,班主任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幸福,也要让任课教师感到幸福,让他们愿意来上你班的课,愿意为学生多付出一点,人都是有感情的。有的任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不是很强,遇到调皮的学生、纪律不好的班级,有一种很无助的感觉,学生又是很势利的,欺软怕硬,老师就特别希望班主任在这样的时候能帮他一把,这种帮助就像雪中送炭,远比教师节时送个花或者小礼物重要得多。班主任要掌握不同任课教师的能力和心理,及时地予以协助。帮人就是帮己,最终受益的,还是你的班级和你自己。 我历经这么多年、教过那么多班级,确实看到有的班主任,特别是一些差乱班的班主任,课前基本不到班级来,可能是自己也不想看到那些不好的现象吧,可以理解,但是如此一来,班级就会越来越差下去、乱下去。反过来说,扭转风气也是简单的,只要你班主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学生面前,大胆地管理,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可惜,我只能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所以我经常感慨:这个班要是我来带,半个学期我就让它变样!(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哪个班级比我的六班更难带) 最后再提醒一句,班主任千万不要在课前准备时到教室去发通知、讲事情、收东西,一通话讲完了,抬腿走人,把一个骚动的课堂甩给任课教师,如果这样你还不如不到教室来。所以,即使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布置,拜托,到快下课时等在教室外,等任课教师上完课走出课堂,你再进去,随便你怎么说,此时即使学生闹翻了天,也不会影响课堂教学了。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共2篇)篇一: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之课前准备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之课前准备 我们往往会把班主任工作想象得很难很烦,大量的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带班其实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痛苦,当然,大家都说做班主任是要有智慧的,其实所谓的“智慧”,只是要去多观察、多动动脑筋、多去想一些办法一句话,只要把心思放在班上,自然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自然会走进学生心灵,再加上勤快点,就差不多了。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现在就在做班主任,每天也在重复着那些琐碎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中也经常会有不得要领的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秩序管理中。按理,课堂教学应该是任课老师的事,班主任不用多插手,但是每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班学生的素质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协助任课教师管理课堂也就成了班主任的工作之做甩手掌柜,那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班上的教学秩序如果混乱了,班主任是脱不了干系的,人家只会说“某某班很乱”,这个“某某”就是班主任的名字,而不说几年级几班,也不会追究是哪一个老师教的这门课。这是班主任的宿命,当一天班主任就要承担一天。班级的教学秩序好了,任课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受益,班主任的口碑就好,皆大欢喜。 班主任如何可以轻松一点,不至于那么累呢?那就要想办法。动了脑筋了,身体就可以轻松点,不爱动脑筋,身体就要受累。既不爱动脑筋又不想身体受累,那就还是别干了。消耗精力体力,有个规律,要么先苦后甜,要么先甜后苦。先期大量投入,后期坐享成果;开始偷懒,班级养成坏习惯了,后面就跟着受罪。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带班,把班级越带越顺,越带越轻松,有人越带班级越乱的原因。 班主任的精力是有限的,合理分配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如果说有什么诀窍的话,可以用两句话来描述, 影响班级风气,必须花大力气来抓。什么事都管,会把人搞得很累,结果你会发现事情千头万绪,相当没有成就感。你想啊,教育是一个大问题,方方面面,各个环节,不是你一个班主任能搞定的,即使班主任再能干,力量也是有限的。所以,伤其十指,没有效果,还把自己的心态搞坏了。如果从一团乱麻中梳理一下抽出其中一根比较主要的,花上大部分的精力去好好处理,解决一个是一个,则情况就不同了,既能看到效果,又有了成就感。所以有一次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时我说了一句:放弃该放弃的、拯救能拯救的。记者笑:前半句不能发。我说:那就把下半句记下吧。但是不管话怎么说,“断其一指”,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是我们带班的原则之一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打仗。这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的,该记住。 那么,什么是最重要的?没有。教育无小事,都重要。只有最先要解决的、最有把握解决的,没有最重要的。还是举前面说到的例子,课堂教学秩序。我们都有一个感觉,就是有时候一节课上得很顺,而同样的班级有时一节课上下来感觉又很糟糕,像是间歇性的,说不清楚原因。同样的学生、一样的认真备课,为什么学生的表现会起伏不定?我们不否认人的情绪是会波动的,那就要研究好的策略去以不变应万变。 一节课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课前准备的两分钟。课前准备好了,老师一走进课堂,神清气爽,烦恼皆消,马上进入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课前准备一团糟,老师先要花力气整顿秩序,声音高八度把下面的躁动压下去,到正式讲课,热情已经消去大半,接下来就就很难充分发挥。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丝毫不假。明白了这个道理,班主任就应该知道力气往哪里使了。不要小看这两分钟,意义很大啊。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很多人已经没有了课前准备的概念,至少我进过的班级,很多情况下都是乱糟糟的。 我理想中的班级,应该是上课前打了预备铃,学生就迅速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书本等物品已经摆好,安静地等待着老师来上课,而此时的讲台和黑板都已经是擦得很干净了。这不仅是规矩,更是对人的尊重,最重要的,这一环节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学生的心不定,难以进入状态,课堂效率就低。 就这么一件小事,班主任要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还不容易抓好。多年以前,我曾经为课前准备用了整整一个学期来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还是在一个比较好 的班。我的要求就是上面写的,为了督促大家做好课前准备,我请负责任的班干部一打预备铃就立即上岗执勤,劝诫那些忘乎所以的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本以为学生的素质还比较好,而且这件事本身不难,应该很容易做到,事实上结果真出乎我意料,困难重重。由此可见,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绝非易事,但一经养成,就可以长期发挥它的作用。一开始根本贯彻不下去,学生不买班干部的账,打了预备铃还是和以前一样,原来在说话的还在说话,原来站着的还站着,在他们心目中,打预备铃不算上课,打上课铃还不算上课,老师进课堂了还不算上课,甚至老师喊了“上课!”口令也还不算上课。那么什么算上课?老师板起脸来整顿课堂纪律时,才意识到已经上课了,声音才逐渐小了下去。老师刚刚开口讲课,那边再来个迟到的,一声“报告”把老师的话头打断,如此反复几次,一节课已经过去五分钟了。 我意识到,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整治这个顽症开始。为了帮助班干部和任课教师把好课前准备这一关,我得扶上马,还得送一程,自己要辛苦一下,每次上课前,我都当做是自己去上课,到教室门口出现一下,提醒学生此时应该做什么。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养成这个习惯要花去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的时间不等,但是一旦上了规矩,大家养成习惯了,就不必再为这种事烦恼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个精力花得值!先苦后甜。 班主任要有服务意识,为任课教师、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服务,这并不有损班主任的尊严。正如我在以前写过的,班主任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幸福,也要让任课教师感到幸福,让他们愿意来上你班的课,愿意为学生多付出一点,人都是有感情的。有的任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不是很强,遇到调皮的学生、纪律不好的班级,有一种很无助的感觉,学生又是很势利的,欺软怕硬,老师就特别希望班主任在这样的时候能帮他一把,这种帮助就像雪中送炭,远比教师节时送个花或者小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共2篇)礼物重要得多。班主任要掌握不同任课教师的能力和心理,及时地予以协助。帮人就是帮己,最终受益的,还是你的班级和你自己。 我历经这么多年、教过那么多班级,确实看到有的班主任,特别是一些差乱班的班主任,课前基本不到班级来,可能是自己也不想看到那些不好的现象吧,可以理解,但是如此一来,班级就会越来越差下去、乱下去。反过来说,扭转风气也是简单的,只要你班主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学生面前,大胆地管理,坚 持下去,一定会成功。可惜,我只能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所以我经常感慨:这个班要是我来带,半个学期我就让它变样!(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哪个班级比我的六班更难带) 最后再提醒一句,班主任千万不要在课前准备时到教室去发通知、讲事情、收东西,一通话讲完了,抬腿走人,把一个骚动的课堂甩给任课教师,如果这样你还不如不到教室来。所以,即使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布置,拜托,到快下课时等在教室外,等任课教师上完课走出课堂,你再进去,随便你怎么说,此时即使学生闹翻了天,也不会影响课堂教学了。 篇二: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 引用板老班 的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 我们往往会把班主任工作想象得很难很烦,大量的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带班其实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痛苦,当然,大家都说做班主任是要有智慧的,其实所谓的“智慧”,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一):课前准备(共2篇)只是要去多观察、多动动脑筋、多去想一些办法一句话,只要把心思放在班上,自然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自然会走进学生心灵,再加上勤快点,就差不多了。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现在就在做班主任,每天也在重复着那些琐碎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中也经常会有不得要领的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秩序管理中。按理,课堂教学应该是任课老师的事,班主任不用多插手,但是每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班学生的素质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协助任课教师管理课堂也就成了班主任的工作之做甩手掌柜,那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班上的教学秩序如果混乱了,班主任是脱不了干系的,人家只会说“某某班很乱”,这个“某某”就是班主任的名字,而不说几年级几班,也不会追究是哪一个老师教的这门课。这是班主任的宿命,当一天班主任就要承担一天。班级的教学秩序好了,任课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受益,班主任的口碑就好,皆大欢喜。 班主任如何可以轻松一点,不至于那么累呢?那就要想办法。动了脑筋了,身体就可以轻松点,不爱动脑筋,身体就要受累。既不爱动脑筋又不想身体受累,那就还是别干了。消耗精力体力,有个规律,要么先苦后甜,要么先甜后苦。先期大量投入,后期坐享成果;开始偷懒,班级养成坏习惯了,后面就跟着受罪。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带班,把班级越带越顺,越带越轻松,有人越带班级越乱的原因。 班主任的精力是有限的,合理分配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如果说有什么诀窍的话,可以用两句话来描述, 什么学生的表现会起伏不定?我们不否认人的情绪是会波动的,那就要研究好的策略去以不变应万变。 一节课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课前准备的两分钟。课前准备好了,老师一走进课堂,神清气爽,烦恼皆消,马上进入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课前准备一团糟,老师先要花力气整顿秩序,声音高八度把下面的躁动压下去,到正式讲课,热情已经消去大半,接下来就就很难充分发挥。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丝毫不假。明白了这个道理,班主任就应该知道力气往哪里使了。不要小看这两分钟,意义很大啊。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很多人已经没有了课前准备的概念,至少我进过的班级,很多情况下都是乱糟糟的。 我理想中的班级,应该是上课前打了预备铃,学生就迅速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书本等物品已经摆好,安静地等待着老师来上课,而此时的讲台和黑板都已经是擦得很干净了。这不仅是规矩,更是对人的尊重,最重要的,这一环节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学生的心不定,难以进入状态,课堂效率就低。 就这么一件小事,班主任要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还不容易抓好。多年以前,我曾经为课前准备用了整整一个学期来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还是在一个比较好的班。我的要求就是上面写的,为了督促大家做好课前准备,我请负责任的班干部一打预备铃就立即上岗执勤,劝诫那些忘乎所以的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本以为学生的素质还比较好,而且这件事本身不难,应该很容易做到,事实上结果真出乎我意料,困难重重。由此可见,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绝非易事,但一经养成,就可以长期发挥它的作用。一开始根本贯彻不下去,学生不买班干部的账,打了预备铃还是和以前一样,原来在说话的还在说话,原来站着的还站着,在他们心目中,打预备铃不算上课,打上课铃还不算上课,老师进课堂了还不算上课,甚至老师喊了“上课!”口令也还不算上课。那么什么算上课?老师板起脸来整顿课堂纪律时,才意识到已经上课了,声音才逐渐小了下去。老师刚刚开口讲课,那边再来个迟到的,一声“报告”把老师的话头打断,如此反复几次,一节课已经过去五分钟了。 我意识到,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整治这个顽症开始。为了帮助班干部和任课教师把好课前准备这一关,我得扶上马,还得送一程,自己要辛苦一下,每次上课前,我都当做是自己去上课,到教室门口出现一下,提醒学生此时应该做什么。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养成这个习惯要花去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的时间不等,但是一旦上了规矩,大家养成习惯了,就不必再为这种事烦恼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个精力花得值!先苦后甜。 班主任要有服务意识,为任课教师、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服务,这并不有损班主任的尊严。正如我在以前写过的,班主任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幸福,也要让任课教师感到幸福,让他们愿意来上你班的课,愿意为学生多付出一点,人都是有感情的。有的任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不是很强,遇到调皮的学生、纪律不好的班级,有一种很无助的感觉,学生又是很势利的,欺软怕硬,老师就特别希望班主任在这样的时候能帮他一把,这种帮助就像雪中送炭,远比教师节时送个花或者小礼物重要得多。班主任要掌握不同任课教师的能力和心理,及时地予以协助。帮人就是帮己,最终受益的,还是你的班级和你自己。 我历经这么多年、教过那么多班级,确实看到有的班主任,特别是一些差乱班的班主任,课前基本不到班级来,可能是自己也不想看到那些不好的现象吧,可以理解,但是如此一来,班级就会越来越差下去、乱下去。反过来说,扭转风气也是简单的,只要你班主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学生面前,大胆地管理,坚 持下去,一定会成功。可惜,我只能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所以我经常感慨:这个班要是我来带,半个学期我就让它变样!(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哪个班级比我的六班更难带) 最后再提醒一句,班主任千万不要在课前准备时到教室去发通知、讲事情、收东西,一通话讲完了,抬腿走人,把一个骚动的课堂甩给任课教师,如果这样你还不如不到教室来。所以,即使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布置,拜托,到快下课时等在教室外,等任课教师上完课走出课堂,你再进去,随便你怎么说,此时即使学生闹翻了天,也不会影响课堂教学了。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二):巧打时间差 引用老板老班 的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二):巧打时间差 我是个比较偷懒的人,做班主任这么多年,虽然自认为还算敬业,但是绝不属于老黄牛。总体来说,我还是比较贪玩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我没有资格成为优秀班主任,因为他们总觉得我投入不够一个感觉上的误会导致我永远被排除在优秀教师之外。我觉得自己挺冤的,工作没少做,怎么给人感觉不务正业。这里面有个原因,我的工作时间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外松内紧。 智慧地做班主任,就是要学会把握关键的时间点,即管理上的盲点。大家(当然包括学生)都在忙的时候你可以休息,等大家都休息放松了,管理就出现真空了,这时就是你班主任该上场的时候了。学生一起在上课,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学校的管理中确实有盲区,学生容易出问题,管理的真空时间就是班主任要填补的。所以,你要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别人都大意的时候提高警惕。很多中学都搞坐班制,这实在是一个低能的做法,为了防止一部分不自觉的老师溜号,让所有的老师都整齐地坐在办公室。这不是做教育,这是在生产产品。以我个人体会,在办公室的工作效率极低,且效率和人数成反比。大家都坐在那里,只要一个人起个头,大家都参与进来,闲谈扯淡,从服装到饮食,从股票到房价,一个话题议论完,不多少时间又换一个。我这个人,实在不适合坐班,所以,过去无聊时,就经常在办公室玩,上上网,玩玩游戏。这闲谈没关系,上网也无妨,玩游戏就会被认为不务正业,而且是纪律所不允许的,话说重一点,就是师德问题。实在没办法,坐在那里,就干不成事效率高也有效率高的苦恼。如果我做校长,一定会给每个教师一定的自由时空,原则是工作干好,不出问题。其实关键不在于每天工作多长时间,而在于工作时间时间分配在哪里,同样是每天工作十个小时(我是指班主任在学校的时间,应该差不多吧),除了上课,分在办公室里的时间有一半就够了,其余时间应该去看书、去写东西、去家访、去和学生闲谈、去考察学生活动的场所。多么希望有这样的政策啊。 班主任的工作时间应该和学生的作息时间有交叉,如果学生上课,你上班,学生下课,你下班,那么你怎么有时间和学生相处做你的教育工作呢?如果学生上课,你上班,学生下课,你还在上班,那你就是老黄牛,是劳模。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劳模的,想偷懒的办法就是:学生上课,你处理自己的事;等学生下课,别的老师都休息的时候,你来了。所以,班主任应该在课间经常到教室去,不仅仅是检查,更要和学生闲谈,时间不长,但是这样的交流会让学生和你很容易接近。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走读的,管理上的难度比较大。在很多年前,我做了一件事。当时中午放学后学生是没有人管的,可以在教室休息也可以不回学校。本来,午休时间在校园里散散步、晒晒太阳或自由地读一点书,应该是一件 很美好的事,也是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这要看学校的氛围。如果中午时间学生在校园里追打哄闹、奔走呼号,闹得鸡犬不宁,或藏身于校园周边的网吧、游走于大街小巷公园,抽烟、谈恋爱,那就大煞风景了。当时我发现中午时间学校出现了管理真空,心想,这个环节不抓住,万一出了什么问题,麻烦就大了。平时我可以偷懒,但是在关键的时间点上偷懒是会出问题的。好吧,别人不管,我把中午的时间管起来。我把中午不回家吃饭的同学统计好,要求他们中午在规定时间内回到教室,午休或自习或自由阅读,我来值班。其实我知道把学生这样管起来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是反复权衡利弊,还是决定这样做了。这一举措自然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中午两个多小时那么多孩子属于三不管的失控状态,最不放心的就是家长了。那时,学校对中午的管理没有要求,每到中午,我就抱着一堆本子或书,到教室和学生在一起,他们做他们的事,我做我的事。当时,别的班孩子很自由,到处乱跑,想在哪里就在哪里,只有我们班的学生,都回到教室午休,因为独特,也就成了一道风景线。每每有别的班的同学或老师从我们教室外走过,看到我的班级井然有序的样子,不知道是庆幸还是羡慕。我也没多想,就这样一直坚持做了,效果很好。 我也知道,成天把学生关在教室并不是什么好办法,作为一种调和,我的学生可以在中午时间自由地做一些事,看他们喜欢的读物,只要不影响其他人休息,我不干涉。当然,最好能睡一会儿,以免下午上课打瞌睡。学生开始不太习惯,因为他们觉得中午这段时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不要人管。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们逐渐适应并发现了午休的好处。在个性与统一的问题上,这次我站到了“统一”这边,其最大的理由就是不想出现管理的真空,这是符合国情、校情、学情的。如果学生的业余时间都能得到很好的安排,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们做班主任的就可以省去不少精力,但是,放眼望去,现在的学生能干什么?不是去网吧就是闲逛,这一闲,就容易无事生非。学生的很多偶发事件,都是在我们管理真空时出现的。 后来,有些班级的班主任开始效仿我的做法了,中午值班是自愿的,没有任何报酬,所以愿意做的就做,不愿意的也没人强制。再后来,学校也发现了中午这段真空时间,正式出台政策,搞午间管理,排上值班教师,还发给值班教师一点费用。然后,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始搞午间管理。最后,所有的学校都搞了午间管理,我倒反而觉得有点别扭了,为什么要一刀切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觉得有必要,而且我愿意,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学校所有的人都需要呢?当然,这是题外的话了。 说这个案例,不是说午间管理有多重要,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班主任就是要学会发现管理上的盲区、盲点(时间点或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疏忽大意,更不能视而不见。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三):打造“班级名片” 引用板老班 的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三):打造“班级名片”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一个人的努力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弥补自己的短处,向其他人看齐;还有一个是放大自己的长处,将别人甩下。两头都忙,有时会力不从心,到头来两头都不落实。有的人没有明确的方向,人云亦云,随着大流,好像都不是在为自己忙,都是跟着别人走。 一个班级也同样如此。我一直认为一个班级和一个人一样,也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品质、精神。放大一点,我们经常说到一个城市有“城市名片”,那就是一个标 志、一个品牌。那么,你的班级有没有“班级名片”呢?在我看来,即使一个最烂的班级,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有自己的长处。班主任在带班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发现班级中的人才和一个班级整体的强项,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放大,逐渐形成富有自己班级的特色的“名片”。一个班不可能什么都优秀,同样的也不可能什么都差,但是一个班级一定可以在某些项目上领先于其他班级,在众多的班级中脱颖而出。所谓的“班级名片”,就是只要提到某件事,人家就会说:“这是某某班级的强项”,或在提到这个班级时人家会说:“哦,这个班我知道,它什么什么很厉害”。 如果不分快慢班,没有特色班,其实每个班的学生的素质都是差不多的,没有哪个班说是天生什么就好,那么为什么在班级成长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特点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和班主任的个性和班主任有意识地暗示、引导、培养有关。想当年,我带六班就是从抓晚自习纪律起家的,当时我在日志里就说了:晚自习是六班的品牌。 无人守望的晚自习是六班的 下页organization system and working mode, the selection of a number of municipal strengthening group to build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basic level organizations advanced model.(seven) the manual work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 published and League branch of manual work, to promote the use of two manuals in the citys organizations at various levels. The county committee, directly under the group (work) i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grassroots League and group (total) using branch ratio shall not be less than 70%.Three,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groups leadership and team building(a) to strengthen the leagues leadership at all levels of construction. Continue to do a good job of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n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adres management opinions implementation. To promote the group counties (autonomous counties, cities) Commission and city directly under the group (workers) appointed to carry out the Five team building activities. Improve the League Association Department working mechanism. Conscientiously fulfill the duties of CO, combined with the city group directly under (the) Committee of the general election and the adjustment, actively jointly with the unit where the party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good group leadership selection with the work. Do a good job in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ssistant committee leadership and leading cadres of the annual assessment work, adhere to and improve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alk system group To weave individual conversation and collective convers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mmittees of all levels,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system of central group learning, the system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e system of important issues and the reporting system.(two) to strengthen the work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to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Central Committe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ssroots cadres training project and opinions on carrying out the mission municipal CYL Cadres training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pinions,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of the City Youth League cadres training education. Focus on the county grassroots cadres and workers focused on training, the new school system vocational training League cadres, for the Municipal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jointly held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system training cadres in party.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strengthening village cadres and rural construction team group member of the young team, the county organizations at various levels throughout the year is expected to train 100 00 rural grassroots cadres, plans to train 1000 village secretary of the village Party branch.(three) actively promote grassroots cadres election work. U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