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安全应从源头抓起.doc_第1页
食品的安全应从源头抓起.doc_第2页
食品的安全应从源头抓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时期以来,无污染、无残留和无公害的安全绿色食品已初步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消费时尚。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的日趋严重,已对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并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饲料是动物的食物,而动物产品是人类的食物和食品工业的原料,食品工业的产品最终也是人的食物。所以饲料是人类的间接食品,与人民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饲料无疑是众多病原菌,病毒及毒素的重要传播途径,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黄曲霉毒素等等。农药、兽药、各种添加剂、激素、放射性元素等的环境污染物中,有一部分物质通过饲料和饲养过程,能危害畜禽,其在畜产品中的残留物又对人体有害,有一部分物质虽有利于促进畜禽生长或减少畜禽疾病,但在畜禽体内的残留物对人体有害。有一部分物质能引起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或引起人产生过敏而带来公共卫生上的问题。 一、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人为因素主要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如促进养殖生物生长或预防病害),人为地往饲料中添加某些有毒有害药物。自然因素主要指由于自然的地球化学因素或工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使饲料原料带有有害物质,也包括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l滥用违禁药物或不按规定使用药物添加剂 我国农业部干1997年9月发布了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规定了 30种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适用动物、最低用量、最高用量、停药期、注意事项和配伍禁忌;1998年发布了关于严禁非法使用兽药的通知,紧随其后又发布了一些更为具体的禁用药物品种(如已烯雌酚、盐酸克伦特罗等)的通知,强调严禁在饲料及饲料产品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品种,严禁非法使用兽药,这些违禁药品包括影响生殖的雌激素、具有激素样作用的物质、催眠镇静剂、肾上腺激动剂等。但实际生产中,有些饲料厂不按规定执行,仍在使用一些已禁用的抗菌药或抗生素。动物养殖过分依赖于抗生素等药物,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动物饲用抗生素后导致药物残留,引起耐药菌株扩散,对动物、人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动物菌群失调,抑制动物的免疫力,继发二次感染。同时使用的大量药物通过食物链被人体吸收,产生致癌、致畸形、致突变。目前,有研究发现可在人类和家禽之间传播的耐药质粒存在。此外,一些饲料加工厂为了追求商业利润,大量使用激素、违禁药品(如瘦肉精)和抗生素,这些物质残留在产品内,经食物链进入人体,也会导致人类的一系列疾病(如儿童早熟,成人肥胖)。2.过量添加微量元素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是必要的,日粮供给不足或缺乏会导致缺乏症和生化变化。然而,近几年的科学研究发现,如果饲料中过量添加某种或某几种元素,将会促进动物的生长,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是在饲料中添加过量的铜(常常达到250mgkg)、锌(达3000mgkg)或砷制剂(如阿散酸)。然而,饲料中过量铜锌的使用,可以引起养殖生物中毒。铜容易在肝中聚集,人食入铜锌残留量高的猪肝可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大量铜、锌随粪便排出,严重污染了环境。砷化物在肠道具有抗生素作用,能提高增重和改进饲料利用率,同时砷也是一种必需元素,因此饲料生产厂家也使用砷制剂。然而,砷的吸收率低,通过粪尿排放到农田、河流,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它们还富集在植物,特别是水生生物(鱼类、贝介类)中,最后转移到人类食物链中,危害人类健康。砷制剂引起的深层次污染影响已发展到分子生态污染,如引起蛋白质、DNA、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生态紊乱,进而使动物和人类发生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3环境污染物对饲料原料的污染 受饲料原料产地的地质化学条件或人类活动造成的“三废”污染以及农药、化肥大量使用的影响,饲料原料有时含有对生物有害的过量的无机污染物如铅、镐、汞等重金属元素及氟、砷和硒等非金属元素,有时也含有一些有机污染物如N一亚硝基化合物(N一亚硝胺及N一亚硝酸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二恶英、多氯联苯等化合物,这些污染物都具有在环境、饲料和食物链中富集、难分解、毒性强等特点,对饲料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威胁极大。随着今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新资源、新材料的开发,还可能出现新的污染物,加上人类环境有持续恶化的趋势,因而饲料或食品成分中的环境污染物可能有增无减,对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饲料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 很多饲料成分中含有一些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生物碱、硫代葡萄糖式、皂苷、棉酚、有毒蛋白、蛋白酶抑制剂、甲状腺致肿因子、有毒硝基化合物等;有些动物性饲料中含有组胺、抗硫胺素(鱼虾及贝类)、抗生素(生鸡蛋青)、肌胃糜烂素(劣质鱼粉)等。饲料中含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将影响鱼虾的生长与健康。如棉籽饼粕中含有棉酚色素及其衍生物,其中游离棉酚毒性最大,是一种嗜细胞性、血管和神经性毒物,并且棉酚还可以通过肉、乳蛋等畜产品转移给人类,从而危害人类健康。菜子饼粕中疏葡萄糖苷降解产物可损害肝脏、消化道、脑垂体并引起甲状腺肿大。生豆粕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血细胞凝集素、甲状腺肿诱发因子等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消化和出现贫血。5饲料霉变或被致病微生物污染 饲料中的病源微生物是指饲料原料、半成品、成品中存在的或污染的,可引起饲料变质并直接影响动物健康、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包括致病性细菌(如沙门氏细菌、大肠杆菌)、各种霉菌(如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枝抱霉属等)及其毒素、病毒、昆虫及寄生虫等。这主要是由于饲料及其原料在运输、贮存、加工及销售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善或贮存时间过长等因素引起的。此外,动物性原料肉粉、骨粉和鱼粉经常污染有沙门氏菌。动物摄入被这些有害微生物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中可检出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因而可能造成动物性食品的污染。饲料是很多致病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的重要传播途径。无数事实证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排泄物、水、空气等污染饲料,这些被污染的饲料进入生物体内后可通过其产品转移、传播、危害人类健康。如英国发生的疯牛病,是由于动物摄入被该病毒污染的饲料而感染。6转基因饲料原料引发的食品安全性问题 这是一个目前还存在广泛争议、没有定论的问题,但它确实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用转基因原料生产出来的饲料饲养出来的动物是否会产生遗传污染;这样的动物性食品是否与非转基因食品“实质等同”,无显著差异;转基因食品在某些情况下是否会产生过敏;对生态安全性的影响怎样等。目前已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高油。高赖氨酸玉米、“双低税菜腐蛋氨酸大豆,无色素腺体棉花等,它们中的一部分已被用作饲料原料。这些原料与自然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相比,具有营养价值高的特点,但在尚未完全了解其安全性之前,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审慎。据统计,目前我国进口的美国玉米、大豆很大一部分是转基作物。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由过去的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追求无污染、无残留和无公害的安全食品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饲料行业也由关注产品产量的增加,转变为关注饲料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对畜禽乃至对人类安全性的影响。我国政府已把饲料安全质量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无论在饲料立法和饲料市场整治力度上都是空前的。其主要措施包括: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保障饲料安全的内容;加大了饲料安全检查力度;启动了饲料安全工程。畜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