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某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毕业设计说明计算书.doc_第1页
青岛市某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毕业设计说明计算书.doc_第2页
青岛市某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毕业设计说明计算书.doc_第3页
青岛市某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毕业设计说明计算书.doc_第4页
青岛市某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毕业设计说明计算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 页 摘 要 本设计是某二十层商住楼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主要包括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 消防系统 自动喷淋系统 室外给排水系统等五部分设计 室内 给水系统分为三个区供水 地下一层至二层为低区 由市政管网直接 供水 三至十一层为中区 十二至十九层为高区 由无负压设备供水 排水系统 采用的是雨污分流 污废合流制 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污水经化粪池处 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1 2 层排水立管设伸顶通气 3 19 层排水立管设有专用 通气立管 消防系统分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两部分 消火栓系统分高 区和地区 需减压的部分采用 SNJ65 型减压稳压消火栓 其余采用 SN65 型消火 栓 自喷系统 负一层至 2 层设自喷系统 采用中危 级标准 自喷系统与消火 栓系统合用消防水箱 给水管材根据需要 一二层卫生间采用塑料管 PPR 住 宅给水干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 从立管至各住户的给水管采用铝塑复合管 排水 采用 PVC U 管 同时在穿墙处设阻火圈 在出户管相连处设一定的消能措施 消 防系统采用镀锌钢管 室外给排水系统根据需要设置管道 检查井等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 消防系统 自动喷淋系统 室 外给排水系统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2 页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complex construction twenty flo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including water supply systems drainage systems fire system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design the outside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s such as five parts The inside Water supply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districts Minus first to second for the low areas directly from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pipe network 3th 11th layer is middler 12th 19th layer is higher from frequency changing pressure water equipment Drainage system uses is the rain dirt divergence the dirt waste combined system the rain water disperses into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storm sewer system directly the sewage disperses into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sewage pipe network after septic tank processing 1 2 draining water pipe riser supposes extends goes against the ventilation 3th 19th draining water pipe riser is equipped with the special purpose ventilation pipe riser The fire prevention system divides the fire hydrant systematic and sprays the fire fighting system two parts automatically The fire hydrant system divides Gao Qu and the area needs the reduced pressure the part to use the SNJ65 reduced pressure constant voltage fire hydrant other use the SN65 fire hydrant Flushes the system suppose 1 to 2 flushes the system uses the danger Level standard Flushes the system and the fire hydrant system comes in handy the fire water tank The service pipe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need the 1st and 2nd bathrooms uses plastic tube PPR the housing uses the thin wall stainless steel pipe for the water drying tube uses the aluminum from the pipe riser to various inhabitants service pipe to model the multiple unit tube Draining water uses the PVC U tube simultaneously is putting on the wall place to suppose the anti pyrosphere is leaving the household tube connected place certainly to suppose disappears can the measure The fire prevention system uses the galvanization steel pipe The outside according to needs to establish the pipeline the inspection well for the drainage system and so on KEY WORDS high rise buildings water supply systems drainage systems fire system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the outside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s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3 页 目 录 摘 要 1 目 录 3 前 言 1 第一章 概 述 2 1 1 工程概况 2 1 2 设计资料 2 第二章 设计说明书 3 2 1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说明 3 2 1 1 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 3 2 1 2 给水方式选择原则及种类 3 2 1 3 给水系统方案的比较选择 4 2 1 4 设计参数及水量 6 2 1 5 给水管道的敷设 管材及提升泵 8 2 2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11 2 2 1 室内污水排水系统的分类 11 2 2 2 室内污水排水系统方案的选择 11 2 2 3 污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2 2 2 4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 12 2 2 5 污水排水管道的布置及管材 12 2 2 6 雨水系统 15 2 2 7 集水池尺寸及潜污泵选定 15 2 3 建筑消火栓系统 17 2 3 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分类 17 2 3 2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选择 18 2 3 3 消火栓系统的组成 18 2 3 4 消火栓系统设计参数 19 2 3 5 主要设备 19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4 页 2 3 6 消火栓系统的布置及管材 19 2 4 建筑自动喷淋系统 22 2 4 1 自动喷淋系统概述 22 2 4 2 自动喷淋系统的选择 23 2 4 3 自动喷淋系统的布置及管材 26 2 4 4 喷淋泵的选择 28 2 5 室外给排水系统 28 第三章 设计计算书 29 3 1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计算 29 3 1 1 最高日用水量和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 29 3 1 2 室内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32 3 2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52 3 2 1 计算依据 52 3 2 2 室内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56 3 2 3 潜污泵的选型 92 3 3 建筑消火栓系统设计计算 92 3 3 1 计算依据 92 3 3 2 消火栓的布置 92 3 3 3 最不利点水枪的实际喷水流量与消火栓口所需的水压 93 3 3 4 系统校核 95 3 3 5 消火栓减压 95 3 3 6 水泵接合器的选定 96 3 3 7 消防水池的设计计算 96 3 3 8 水箱加压系统 96 3 3 9 消防给水管道计算 98 3 3 10 消火栓系统给水泵的选型 104 3 4 建筑自喷系统设计计算 104 3 4 1 自喷系统水力计算 104 3 4 2 自动喷淋系统给水泵的选型 108 3 4 3 水泵接合器 108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5 页 3 4 4 减压阀减压 108 3 5 室外给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108 第四章 技术经济分析 110 总 结 111 致谢 112 参考文献 113 附图 1 114 附图 2 115 附图 3 116 附图 4 117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 页 前 言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一般多层建筑和低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比 基本理 论和计算方法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 但因高层建筑层数多 建筑高度大 建筑功能 广 建筑结构复杂 以及所受外界条件的限制等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无论是在 技术深度上 还是广度上 都超过了低层建筑物的给水排水工程的范畴 并且有以 下一些特点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备的使用人数多 瞬时的给水量和排水流量靠的 水源 以及经济合理的给水排水系统形式 并妥善处理排水管道的通气问题 以保 证供水安全可靠 排水通畅和维护管理方便 下面就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主要 特点介绍如下 1 高层建筑层数多 高度大 给水系统及热水系统中的静水压力很大 为 保证管道及配件免受破坏 必须对给水系统和热水系统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 加 设减压设备以及中间和屋顶水箱 使系统运行完好 2 高层建筑的功能复杂 失火可能性大 失火后蔓延迅速 人员疏散及扑 救困难 为此 必须设置安全可靠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满足各类消防的要求 而且消防给水的设计应 立足自救 方可保证及时扑灭火灾 防止重大事故发 生 3 高层建筑对防噪声 防震等要求较高 但室内管道及设备种类繁多 管 线长 噪声源和震源多 必须考虑管道的防震 防沉降 防噪声 防水锤 防管 道伸缩变位 防压力过高等措施 以保证管道不漏水 不损坏建筑结构及装饰 不影响周围环境 使系统安全运行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2 页 第一章 概 述 1 1 工程概况 本设计为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 建筑性质为二类建筑综合楼 建筑总面 积 21985 02m2 总高度 61 8m 共 20 层 其中地下 1 层 地上 19 层 地下 1 层为架空层 为车库 设备用房 地上 1 2 层为商场 设有公共卫生间 地上 3 层 19 层为住宅 另外 高位消防水箱设于屋顶的水泵房 设计内容有建筑物 内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 消火栓系统 自动喷淋系统 室外给排水系统及卫生间 水箱间 水泵房等大样图设计 1 2 设计资料 该建筑地处山东省青岛市 城市给排水管道位于该建筑周围 城市给水管管 径为 DN300 mm 常年可提供水压 0 3Mpa 地面水水源 城市排水管管径 雨水 600mm 污水 300mm 管内底标高按室外地面下 2 5m 计算 热源为电能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3 页 第二章 设计说明书 2 1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说明 2 1 1 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 1 竖向分区的必要性 本工程设计项目为建筑高度 61 80m 的商住楼 属于高层民用建筑 高层建 筑的供水系统要求的供水压力较大 如果给水只采用一个区供水 则垂直方向管 线过长 下层的给水压力过大 将会产生下列后果 水压过大 水龙头开启时 水成射流喷溅 影响使用 水量也浪费 水压过大 水嘴放水时 往往产生水锤 由于压力波动 管道震动 产生 噪声 引起管道松动漏水 甚至损坏 水压过大 水嘴 阀门等五金配件容易磨损 缩短使用期限 同时增加了 维修工作量 因此 为了消除或减少上述弊端 高层建筑的高度达到某种程度时 对给水 系统须作竖向分区 2 竖向分区的依据 为了消除或减少上述弊端 应对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作竖向分区 即在建筑 物的垂直方向按层分段 各段为一区 分别组成各自的给水系统 确定分区范围 时应充分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 以节省能量 并要结合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的 情况综合考虑 尽量将给水分区的设备层与其他相关工程所需要的设备层共同设 置 以节省土建费用 同时要使各区最低卫生器具或用水设备配水装置处理的静 水压力小于其工作压力 以避免配水装置的零件损坏漏水 2 1 2 给水方式选择原则及种类 给水方式选择原则 1 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在外部管网水压和流量不能 满足整个建筑物的用水要求时 则建筑物下层应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 上层可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4 页 设置加压和流量调节装置供水 2 给水系统中 卫生器具处静水压力不得大于 0 60MPa 各分区最低卫生 器具配水点静水压力不宜大 0 45MPa 水压大于 0 35MPa 的入户管 或配水横管 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 6 3 建筑高度不超过 100m 的建筑生活给水系统 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 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 建筑高度超过 100m 的建筑 宜采用垂直串连供水方式 高层建筑给水方式的其本特征是分区减压 当高层建筑竖向分区以后 最重 要的问题就是采用何种加压给水方式 从而确定经济合理 技术先进 供水安全 可靠的给水系统 高层建筑加压给水方式是高层建筑给水的核心 根据当前国际高层建筑给水技术发展现状 高层建筑的给水方式主要有分区 串联给水方式 分区并联给水方式 分区水箱减压给水方式 分区减压阀减压给 水方式以及分区无水箱减压给水方式 考虑到本工程项目 3 19 层为住宅 不便 在中间层放置接力水箱 因此对于本工程项目 分区串联给水方式和分区水箱减 压给水方式并不适用 又由于分区并联给水方式中仍要设置各区的高位水箱 所 以也不予采纳 故优先考虑分区无水箱减压给水方式 各区设置变速水泵或多台 水泵并联 根据水泵出水量或水压 调节水泵转速或运行台数 另外 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 供水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也得到了提高 无负压供水设备就是其中的 一种 其全称为无负压 无吸程 管网增压稳流供水设备 这种不设水池或水箱 直接接市政管网的供水设备目前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1 3 给水系统方案的比较选择 根据以上系统分区分析 该建筑物的高度与性质 市政给水水压 给水排 水设计手册 1 2 10 11 第二版 及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50015 2003 2009 局部修订稿 3 3 6 建筑高度不超过 100m 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 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 的规定 以及前面的系统分区 分析 初步确定备选方案主要有两个 方案一 低层部分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 中区和高区采用加压至屋顶水箱 再自流分区减压供水的方式 方案二 低层部分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 中区和高区分别采用一组调速泵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5 页 和气压罐组成的变频稳压系统进行垂直分区并联供水的方式 现从能源消耗 供水稳定性 水质污染 日常维护 工程造价等方面对两个 方案进行分析 能源消耗方面 方案一 需先由水泵将水加压至屋顶水箱 然后再由减压阀 减压向中区和高区分别供水 从而造成较大的能源与能量的浪费 这与先进国家 提倡的低碳节能相违背 方案二 采用变频稳压供水系统 系统可根据各需水层 的水压要求进行泵的启闭 同时气压罐又可根据需要启闭而减少变频泵的启动次 数 在设备常年运行条件下可节约大量电费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方案一能源浪费 较多的问题 因此 在节能方面 方案二优于方案一 供水稳定性方面 方案一 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 可缩小水箱的容积 而 且水箱具有调节作用 水压 水量稳定 安全性高 方案二 水压 水量相对稳 定 安全性高 水泵出水可保持在高效区运行 因此 从供水稳定性方面 方案 一 方案二各自具有自己的优点 水质污染方面 方案一 需设置屋顶水箱 容易造成供水二次污染 水质防 护较为困难 而变频泵供水有效避免水与外界的二次接触 进而避免二次污染 因此 在防止水质污染方面 方案二优于方案一 日常维护方面 方案一 需加大屋顶水箱的防污染管理 应设专人管理屋顶 水箱 并管理水泵的运行 同时需定期清理水箱 方案二 水泵数量较多 扬程 不同 其维护需要专业人员 技术复杂 并且在控制系统中需要大量的传感器 维护难度大 因此 从日常维护方面 方案一与方案二各有优缺点 工程造价方面 方案一 需设置屋顶水箱 增加结构载荷 相应的增加工程 造价 方案二 需为高区和中区分别选择一组变频泵和气压罐 粗略估计即可知 方案二造价高于方案一 但设备在常年运行条件下可节约大量电费 因此 从工 程造价及日后运行方面 方案二优于方案一 根据以上几方面的比较 同时在当今世界大力提倡的低碳节能环保的要求和 人们对水质要求进一步提高的条件下 低碳节能与防污染两个因素所占权重较大 故选择方案二 即设置生活水箱 下行上给式的给水方式 本设计的给水系统具体为 地下一 地上一到二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其 中一至二层的商场卫生间 由市政给水管线单独引入 三至十一层为中区 十二 至十九层为高区 中区 高区均采用变频泵供水方式 设生活水箱 同时加设水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6 页 箱消毒设备 从而在保证供水安全基础上避免生活用水的二次污染 整个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由引入管 水表节点 给水管道 给水附件 给水 设备 配水设施和计量仪表等组成 生活给水系统采用调速泵组供水时 按设计秒流量选泵 调速泵在额定转速 时的工作点 应位于水泵高效区的末端 设计给水原理图见附图 1 2 1 4 设计参数及水量 住宅的再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根据住宅类别 卫生器具完善 程度和区域等因素 见表 2 1 表 2 2 表 2 1 卫生器具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住 宅 类 别 卫生器具设置标准 用水定额 L 人 d 小时 变化 系数 Kh I 有大便器 洗涤盆85 1503 0 2 5 II 有大便器 洗脸盆 洗涤盆 洗衣盆 热 水器和沐浴设备器 130 3002 8 2 3 普 通 住 宅 III 有大便器 洗脸盆 洗涤盆 洗衣机 集 中热水供应 或家用热水机组 和沐浴设备 180 3202 5 2 0 别墅 有大便器 洗脸盆 洗涤盆 洗衣机 洒水 栓 家用热水机组和沐浴设备 200 3502 3 1 8 表 2 2 不同建筑物内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 序 号 建 筑 物 名 称单 位 最高日生活用水 定额 L 使用 时数 H 小时变化 系数 Kh 1 宿舍 I 类 II 类 III 类 IV 类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150 200 100 150 24 24 3 0 2 5 3 5 3 0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7 页 2 招待所 培训中心 普通旅馆 设公用盥洗室 设公用盥洗室 淋浴室 设公用盥洗室 淋浴室 洗衣室 设单独卫生间 公用洗衣室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50 100 80 130 100 150 120 200 24 3 0 2 5 序 号 建 筑 物 名 称单 位 最高日生活用水 定额 L 使用 时数 H 小时变化 系数 Kh 3 酒店式公寓每人每日200 300 24 2 5 2 0 4 宾馆客房 旅客 员工 每床位每日 每人每日 250 400 80 100 24 2 5 2 0 5 医院住院部 设公用盥洗室 设公用盥洗室 淋浴室 设单独卫生间 医务人员 门诊部 诊疗所 疗养院 休养所住房部 每床位每日 每床位每日 每床位每日 每人每班 每病人每次 每床位每日 100 200 150 250 250 400 150 250 10 15 200 300 24 24 24 8 8 12 24 2 5 2 0 2 5 2 0 2 5 2 0 2 0 1 5 1 5 1 2 2 0 1 5 6 养老院 托老所 全托 日托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100 150 50 80 24 10 2 5 2 0 2 0 7 幼儿园 托儿所 有住宿 无住宿 每儿童每日 每儿童每日 50 100 30 50 24 10 3 0 2 5 2 0 8 公共浴室 淋浴 浴盆 淋浴 桑拿浴 淋浴 按摩池 每顾客每次 每顾客每次 每顾客每次 100 120 150 150 200 12 12 12 2 0 1 5 9 理发室 美容院每顾客每次40 100 12 2 0 1 5 10 洗衣房每 Kg 干衣40 80 8 1 5 1 2 11 餐饮业 中餐酒楼 快餐店 职工及学生食堂 酒吧 咖啡馆 茶座 卡拉 OK 房 每顾客每次 每顾客每次 每顾客每次 40 60 20 25 5 15 10 12 12 16 8 18 1 5 1 2 12 商场 员工及顾客 每 m2营业厅面 积每日5 8 12 1 5 1 2 13 图书馆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8 页 每人每次 员工 5 10 50 8 10 8 10 15 1 2 15 1 2 14 书店 员工每人每班 每 营业厅 30 50 3 6 8 12 8 12 1 5 1 2 1 5 1 2 15 办公楼每人每班30 508 101 5 1 2 16 教学 实验楼 中小学校 高等院校 每学生每日 每学生每日 20 40 40 50 8 9 8 9 1 5 1 2 1 5 1 2 17 电影院 剧院每观众每场3 5 3 1 5 1 2 18 会展中心 博物馆 展览馆 员工每人每班 每 展厅每日 30 50 3 6 8 16 1 5 1 2 19 健身中心每人每次30 508 121 5 1 2 20 体育场 馆 运动员淋浴 观众 每人每次 每人每场 30 40 3 4 3 0 2 0 1 2 21 会议厅每座位每次6 8 4 1 5 1 2 22 航站楼 客运站旅客 展览中心观 众 每人次3 68 161 5 1 2 23 菜市场地面冲洗及保鲜用水每 m2每日10 208 102 5 2 0 24 停车库地面冲洗水每 m2每次2 36 8 1 0 集体宿舍 旅馆等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区域条件 按上 表确定 见表 2 2 根据本设计课题的工程概况 住宅层小时变化系数 2 80 取设计用水定额 250L 人 d 商铺小时变化系数 1 5 生活用水量标准每平方米营业厅面积每日 8L 2 1 5 给水管道的敷设 管材及提升泵 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 布置应严格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2003 的要求进行 建筑室内管道布置和敷设原则如下 1 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 单向供水 2 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 电梯机房 通信机房 大中型计算 机房 计算机网络中心 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 并应避 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 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 不得妨碍生产操作 交通运输和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9 页 建筑物的使用 3 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 爆炸的原料 产品和设备 的上面 4 埋地敷设的给水管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 管道不得穿越生 产设备基础 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穿越时 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5 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 风道 电梯井内 排水沟内 给水管道不 宜穿越橱窗 壁柜 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 且立管离大 小便槽端 部不得小于 0 5m 6 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 沉降缝 变形缝 如必须穿越时 应设置 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 7 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 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 如 不能避免时 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 塑料给水管道不得与水加热器或热水炉直接 连接 应有不小于 0 4m 的金属管段过渡 8 室内给水管道上的各种阀门 宜装设在便于检修和便于操作的位置 9 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 平行埋设 时不应小于 0 5m 交叉埋设时不应小于 0 15m 且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的上面 10 给水管的伸缩补偿装置 应按直线长度 管材的线膨胀系数 环境温 度和管内水温的变化 管道节点的允许位移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 应尽量利用管 道自身的折角补偿温度变形 11 当给水管道结露会影响环境 引起装饰 物品等受损害时 给水管道 应作防结露保冷层 防结露保冷层的计算和构造 按现行的 设备及管道保冷技 术通则 执行 12 给水管道暗设时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 1 干管和立管应敷设在吊顶 管井 管窿内 支管宜敷设在楼 地 面的找 2 平层内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 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的外径不宜大于 25mm 3 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管管材宜采用塑料 金属与塑料复合管材或 4 耐腐蚀的金属管材 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管材 如采用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连接的管材 5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0 页 宜采用分水器向各卫生器具配水 中途不得有连接配件 两端接口应明露 地面 宜有管道位置的临时标识 13 给水管道应避免穿越人防地下室 必须穿越时应按人防工程要求设置 防暴阀门 14 需要泄空的给水管道 其横管宜设有 0 002 0 005 的坡度坡向泄水 装置 15 给水管道穿越下列部位或接管时 应设置防水套管 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的外墙处 1 穿越屋面处 注 有可靠的防水措施时 可不设套管 2 穿越钢筋混凝土水池 箱 的壁板或地板连接管道时 3 16 明设的给水立管穿越楼板时 应采用防水措施 17 在室外明设的给水管道 应避免受阳光直接照射 塑料给水管还应有 有效保护措施 在冻结地区应作保温层 保温层的外壳 应密封防渗 18 敷设在有可能冻结的房间 地下室及管径 管沟等地方的给水管道应 有防冻措施 本工程项目中的给水管道设计采用住宅内给水配水管找平层内敷设 低于找 平层 0 03 米 其余均为梁板底敷设 给水管选用原则 1 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 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 管道和管件 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 2 埋地给水管道采用的管材 应具有耐腐蚀和能承受相应地面荷载能力 可采用塑料给水管 有衬里的铸铁给水管 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 3 室内的给水管道 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 可采用塑 料给水管 塑料和金属复合管 铜管 不锈钢管及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 4 给水管道上使用的各类阀门的材质 应耐腐蚀和耐压 根据管径大小和 所承受压力的等级及使用温度 可采用全铜 全不锈钢 铁壳铜心和全塑阀门等 考虑到塑料管的水力的优点 水力条件好 耐腐蚀 成本低 质轻 施工方便 1 2 3 4 5 本工程项目中的给水管道设计采用住宅内给水配水管找平层内敷设 一层商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1 页 铺卫生间给水管明装 生活给水中高区立管的管材均选用薄壁不锈钢管 耐压能 力强 从立管到各用户给水管采用铝塑复合管 中区给水提升泵为 KQDL50 15 3 Q 4 5L s H 46 43m 两台 一用一备 高区给水提升泵为 KQDL40 10 8 Q 3 96L s H 76 9m 两台 一用一备 2 2 建筑内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2 2 1 室内污水排水系统的分类 1 按污废水在排放过程中的关系 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分流制 指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 在建筑物内部分开用管道排至室外 合流制 指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在建筑物内部混合用同一根管道排到室外 结合室外排水系统的设置 本设计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 卫生间生活污废水 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厨房的废水经隔油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2 按系统通气方式 分为单立管排水系统 双立管排水系统和三立管排水系 统 单立管排水系统是指只有一根排水立管 没有专门通气立管的系统 双立管排水系统也叫两管制 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专用通气立管组成 适 用于污废水合流的各类多层和高层建筑 三立管排水系统也叫三管制 由三根立管组成 分别为生活污水立管 生活 废水立管和专用通气立管 适用于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需分别排出室外的各类多 层 高层建筑 2 2 2 室内污水排水系统方案的选择 建筑内部的污废水排水系统应能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 首先 系统能迅速畅通地将污废水排到室外 2 其次 排水管道系统内的气压稳定 有毒有害气体不进入室内 保持 室内良好的环境卫生 3 第三 管线布置合理 简短顺直 工程造价低 排水系统不分区 结合室外排水系统的设置 本设计采用污废合流制排水系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2 页 统 厨房 卫生间等的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由于建筑高度及每根污水 废水立管所承担的排水当量数较大 为使排水管 道中气压波动尽量稳定 防止管道水封破坏 在建筑屋顶设有伸顶通气管 排水 立管向上延伸 穿出屋顶与大气连通 且每根立管均设有专用通气立管 因此建 筑主要功能为高层住宅 为保持排水通畅 专用通气立管每层均设结合通气管与 立管相连 初步拟定排水系统简图为 2 2 3 污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该系统由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受水器 排水管道 排水管 横支管 立管 埋地干管和排出管 清通设备 清扫口 检查口 提升设备 污水局部处理设 备 化粪池 隔油池 通气系统等 2 2 4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 室内排水系统主要由卫生器具和排水立管 通气立管组成 室外排水系统由 检查井 化粪池和排水管组成 设计排水原理图见附图 2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3 页 2 2 5 污水排水管道的布置及管材 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2003 排水管道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 则 1 自卫生器具至排出管的距离应最短 管道转管应最少 2 排水立管宜靠近排水量最大的排水点 3 架空管道不得敷设在对生产工艺或卫生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厂房内 以及 仪器和贵重商品仓库 通风小室 变配电间和电梯机房内 4 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 伸缩缝 变形缝 烟道和风道 5 排水埋地管道 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或穿越生产设置基础 6 排水立管不得穿越卧室 病房等对卫生 安静有较高要求的房间 并不 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 7 排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 壁柜 8 塑料排水立管应避免布置在易受机械撞击处 如不能避免时 应采取保 护措施 9 排水管道外表面如可能结露 应根据建筑物性质和使用要求 采了以防 结露措施 10 排水管道不得穿越生活饮用水池部位的上方 11 排水管道宜地下埋设或在地面上 楼板下明设 如建筑有要求时 可在 管槽 管道井 管窿 管沟或吊顶内暗设 但应便于安装和检修 在气温较高 全年不结冻的地区 可沿建筑物外墙敷设 12 室内管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管垂直连接 应采用 90 斜三通 1 排水管道的横管与立管连接 宜采用 45 斜三通或 45 斜四通和顺水三 2 通或顺水四通 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 宜采用两个 45 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 4 3 倍管径的 90 弯头 排水管应避免在轴线偏置 当受条件限制时 宜用乙字管或两个 45 弯头 4 连接 支管接入横干管 立管接入横干管时 宜在横干管管顶或其两侧 45 范围 5 内接入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4 页 13 塑料排水管道应根据其管道的伸缩量设置伸缩节 伸缩节宜设置在汇合 配件处 排水横管应设置专用伸缩节 注 室内 外埋地管道可不设伸缩节 14 建筑塑料排水管穿越楼层 防火墙 管道井井壁时 应根据建筑物性质 管径和设置条件 以及穿越部件防火等级等要求设置阻火装置 15 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连接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排水立管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不得小 于表 4 3 12 的规定 2 排水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干管上时 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 距离不得小于 1 5m 3 横支管接入横干管竖直转向管段时 连接点应距转向处以下不得小于 0 6m 4 下列情况下底层排水支管应单独排至室外检查井或采取有效的防反压措 施 a 当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的连接不能满足本条第 1 2 款的要求时 b 在距排水立管底部 1 5m 距离之内的排出管 排水横管有 90 水平转弯管 段时 为保证排水立管的牢固 排水安全 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立管管底的 最小垂直距离 可据 规范 查知 见表 2 3 表 2 3 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立管管底的最小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 m 立管连接卫生器具的层数 仅设伸顶通气 设通气立管 4 0 45 5 6 0 75 按配件最小安装 尺寸确定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5 页 7 12 1 20 13 19 3 00 0 75 20 3 00 1 20 注 1 单根排水立管的排出管宜与排水立管相同管径 2 当与排出管连接的立管底部放大一号管径或横干管比与之连接的立管大一号管径时 可将表中垂 直距离缩小一档 3 排水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管上时 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3 0m 且不得 小于 1 5m 4 横支管接入横干管竖直转向管段时 连接点应距连向处以下不得小于 0 6m 5 当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的连接不能满足本条 1 2 款的要求时 排水支管应单独排至室外 检查井或采取有效的防反压措施 本设计中 排水管的管材均选用排水 PVC U 厚璧螺旋消音排水塑料管材 2 2 6 雨水系统 裙房与上层住宅分开排 均采用重力排水 房顶屋面采用天沟内排水系统 裙房屋面平台采用外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管材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重力流排水系统多层建筑宜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 高层建筑宜采用承压 塑料管 金属管 2 压力流排水系统多层建筑宜采用内壁较光滑的带内衬的承压排水铸铁管 承压塑料管和钢塑料复合管等 其管材工作压力应大于建筑物净高度产生的净水 压 用于压力流排水的塑料管 其管材抗环变形外压力应大于 0 15MPa 3 小区雨水排水系统可选用埋地塑料管 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 铸铁 管等 2 2 7 集水池的尺寸及潜污泵的选定 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2003 集水池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6 页 1 建筑物地下室生活排水 应设置污水集水池和污水泵提升排至室外检查 井 地下室地坪排水应设集水坑和提升装置 2 污水泵单独设置排水管排于室外 排出管的横管段应有坡度坡向出口 当 2 台或 2 台以上水泵共用一条出水管时 应在每台水泵出水管上装设阀门和止 回阀 单台水泵排水有可能产生倒灌时 应设置止回阀 3 公共建筑内应以每个生活污水集水集水池为单元设置一台备用泵 注 地下室 设备机房 车库冲洗地面的排水 如有 2 台及 2 台以上排水泵时可不设备用泵 4 当集水池不能设事故排出管时 污水泵应有不间断的动力供应 注 如能关闭污水进水管时 可不设不间断动力供应 5 污水水泵的启闭 应设置自动控制装置 多台水泵可并联交替或分段投 入运行 6 污水水泵流量 扬程的选择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居住小区污水水泵的流量应按小区最大小时生活排水流量选定 2 建筑物内的污水水泵的流量应按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选定 当有排水量 调节时 可按生活排水最大小时流量选定 3 水泵扬程应按提升高度 管路系统水头损失 另附加 2 3m 流出水头计 算 同时 集水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集水池有效容积不宜小于最大一台污水泵 5min 的出水量 且污水泵每小 时启动次数不宜超过 6 次 2 集水池除满足有效容积外 还应满足水泵设置 水位控制器 格栅等安 装 检查要求 3 集水池设计最低水位 应满足水泵吸水要求 4 集水池如设置在室内地下室时 池盖应密封 并设通气管系 室内有敞开 的集水池时 应设强制通风装置 5 集水池底应有不小于 0 05 坡度坡向泵位 集水坑的深度及其平面尺寸 应按水泵类型而定 6 集水池底宜设置自冲管 7 集水池应设置水位指示装置 必要时应设置超警戒水位报警装置 将信 号引至物业管理中心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7 页 集水坑有效容积不宜小于 2 立方米 排污泵的额定流量不小于 10L S 本设 计根据建筑条件图 在地下一层分设五个集水坑 其中 集水坑 1 尺寸 2400 1200 2500 集水坑 2 尺寸 1200 1200 1600 集水坑 3 尺寸 1200 1200 1650 集水坑 4 尺寸 1000 1500 1600 集水坑 5 尺寸 1200 2400 2250 各集水坑均选 用 50WQ15 8 0 75 型号的泵两台 一用一备 2 3 建筑消火栓系统 2 3 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分类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分类 可按下列方式划分 1 按系统供水范围划分 分为独立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的消火栓给水系统两种 1 独立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即每栋高层建筑设置一个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这种系统安全性较高 但管理 比较分散 投资也大 在地震区以及重要的建筑物内宜采用独立的室内消防给水 系统 2 区域集中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近年来各城市高层建筑发展较快 有些城市出现高层建筑群 因此采用了区 域集中的室内高压 或临时高压 消防给水系统 即数栋或数十栋高层建筑物共用 一个泵房的消防给水系统 这种系统便于集中管理 在某些情况下 可节省投资 但在地震区 安全性较差 2 按建筑高度分类 分为不分区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和分区给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根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 7 4 6 5 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 1 00MPa 当大于 1 00MPa 时 应 采取分区给水系统 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 0 50MPa 时 应采取减压措施 本设计楼层总高低于 100m 故不用分区 同时 考虑到供水方便 节能等原因 设计采用分区方式给消火栓系统供水 即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为低区 三层至十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8 页 九层为高区 3 按消防给水的压力分类 分为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和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本设计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管网内平时水压不高 在水泵 房内设有高压消防水泵 火灾时启动高压消防水泵 满足管网消防水压 水量要 求 4 按消防给水系统灭火方式分类 可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设计楼层总高低于 100m 目前 在我国 100m 以下的高层建筑中 自动喷 水灭火系统主要用于消防要求高 火灾危险大的场所 本设计选用消火栓给水系 统 并在地下室及地上一二层的商场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 3 2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选择 本设计的对象是 20 层的高层 高度不超过 100 米 因此 选用设置消防水 泵和水箱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此系统适用于室外管网的水量和水压经常不能满 足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初期火灾所需水量和水压的情况 消防给水系统在火灾发生初期 10min 用水直接取之于生活给水系统 并设置 止回阀 这样既消除了消防水箱带来的楼层负荷加大和要专门管理消防水箱的现 象 又节省了工程投资 后期由消防泵加压供水消防 初步方案 方案 一 为分区给水设计 高层与低层单独设消防泵 供水可靠 而且低 层不需设减压装置 方案 二 不分区供水 在低层消火栓口设置减压孔板以降 低栓口压力 本设计是 20 层高层 总楼高不超 100 米 又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规定 消防栓的最大静水压力不超过 1 0MPa 本设计无须分区消防供水 但考虑到消火 栓系统很少使用 仅在发生火灾时启用消防泵 因此采用减压供水方式不存在浪 费能源问题 从而减少对能源的浪费 所以最终采用方案 一 方案 一 将消火栓系统分为高 低两个区 两区采用同一个消防泵机组 供水 高 低区之间用减压阀连接 消防泵扬程按照高区最不利消火栓所需压力 确定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19 页 根据本建筑物特点 把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做为低区 把三至十九层做为高 区 高低区之间采用减压阀组连接 低区采用 SNJ65 减压稳压消火栓 高区采用 SN65 型消火栓 2 3 3 消火栓系统的组成 消火栓系统由消防水源 室内消防给水管网 供水设施 室内消火栓 减压 阀 自动稳压消火栓和水泵结合器等组成 消火栓系统设计原理图详见附图 3 2 3 4 消火栓系统设计参数 室内消防用水量 30L s 室外消防用水量 20L s 贮水池内的消防水量按火灾延续 2h 的水量计 同时考虑 1 小时喷淋用水量 又因室外设有市政消火栓 故需减去 15 L s 所以消防水池容积大小为 144 216 108 15 2 3600 1000 360 立方米 同时 为日后扩建考虑 消防水池 有效容积取为 480 立方米 即尺寸选用 18 0m 5 0m 5 40m 高位消防水箱水量需满足火灾前 10min 的水量 又根据高层防火规范 7 4 7 1 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 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18m3 二类公共建 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12m3 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6 00m3 因此 消防水 箱采用尺寸为 3600mm 2400mm 2200mm 有效容积 18 14 立方米 2 3 5 主要设备 1 消防水箱 箱体尺寸 3600mm 2400mm 2200mm 配置消防水泵型号 KQDL50 10 2 Q 5 0L S 扬程 H 20 米 2 消防水泵型号 KQDL150 20 5 Q 35 96L S 扬程 H 95 57 米 二台 一用一备 3 消火栓 口径为 65mm 水枪喷射口径为 19mm 龙头水带为衬胶 直径 65mm 长 25 米 具体型号尺寸见图纸目录 4 水泵接合器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第 20 页 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为 30L s 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为 10 15L s 同 时 考虑到分区设置 故高低区分设 3 个水泵接合器 采用地下式 型号为 SQX150 DN150 5 消防水池 标准矩形贮水池 尺寸选用 18 0m 5 0m 5 40m 2 3 6 消火栓系统的布置及管材 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要求 1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应与生活 生产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 室内消防给水 管道应布置成环状 室内消防给水环状管网的进水管和区域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 系统的引入管不应少于两根 当其中一根发生故障时 其余的进水管或引入管应 能保证消防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2 消防竖管的布置 应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达到 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 每根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通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